《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德用一边缓行向前,一边唤道

    “找些酒来,我要与杨老令公”

    “对饮”

    老将军八十岁高龄,刚历一昼夜的血战。如今那口气一散,整个人都萎靡了起来。唐奕有点不放心,急忙跟了过去。

    但是,许是心中一股执念。王德用坚持不要人搀扶,甚至亲自爬上半城,亲手取下宋旗。

    然后

    挺胸抬头,面容整肃。正如他当年,初披战袍之时一般虔诚。

    枯枝一般的大手擎着大宋龙旗,浑浊的老目放出光华沉步拾级,直上古北峰

    峰顶之上,杨公祠居高北守,陈列依然。

    不同的是今次,是在大宋的土地上,由大宋的人,祭奠大宋的英雄

    把大宋龙旗插在堂前,王德用直接在杨公像前盘膝而坐

    “杨老将军再上王超之子德用,接您回家了”

    杨业战死燕云之时,王德用只有七岁。在他的记忆中杨无敌,也只在蒙童之时,杨业回京与其父的几场家宴

    但是,正入赵德刚临行之前所说,那个年代太祖、太宗、杨业、曹彬、潘美、石守信、王超大宋朝气昂扬,傲视天下

    每一天都有希望,每个人都有斗志是他们这些老臣最最向往的时代

    浊酒泼洒,给杨公敬上。王德用抱着酒坛痛饮一口

    “杨老将军在峰上当是看到了吧?”

    “关下一战,汉家儿郎没有输了胆气咱们大宋又活了”

    杨公坐像当然不能回应王德用,一成不变的平视前方

    但是那无波无澜面旁似乎

    似乎,在笑。

    再饮一口浊酒王德用大笑后指:

    “看看吧”

    “看看这些后辈,不输当年”

    “您再天有灵,英魂可慰了”

    唐奕与杨家父子、狄青等人站在王德用身后,听着老将军的自语

    不

    那不是自语,而是

    那个时代的对话

    —

    白沟河以北。

    蜿蜒官道,黄尘弥漫三骑交进,一路向南。

    血甲,伤兵,长路,飞骑

    还三骑手中,举的笔直的三面大红龙旗

    白沟河以南。

    大宋军卒照常寻边,狄帅虽已北进,然这里还是大宋的边境燕云的消息一日不回,他们就还要在这里寻守一天

    暮的

    眼尖的边卒,猛然望见对岸,有三匹飞骑奔来

    高举的红旗格外刺眼

    “红旗”兵卒激动大吼

    “是红旗”

    红旗南下代表燕云复宋了

    一队边卒登时面色潮红激动莫名白沟河再不是边境

    待三骑过河,寻边守卒,立时打马跟上随着红旗向南狂奔

    雄州城上王守忠翘首北望隐约间,宋燕大道飞马急来。

    红旗

    不知为何,看到红旗烈烈的那一刻,这位殿前司大将,又眸竟瞬间湿润

    “传我将令,昭告全城燕云复宋”

    大红龙旗由远及近眨眼冲入雄州城门。

    “前方捷报燕云复宋”

    “燕云复宋”

    雄州守军,一伍旗手,手擎红旗,一边紧跟三骑狂奔,一边沿街大喝,昭告全城

    百姓闻之,稍有错愕,随之眼见正道上红旗飞扬,瞬间沸腾

    燕云?复宋?我汉家的地、又回来了?

    好事者无不奔走相告,复传喜报有甚者,更是效仿传报骑兵,高举红旗摇曳全城没有红旗亦是不妨,红衣、红被套,只要应景,尽数取出高挂

    只是片刻雄州上下,即被红色所染,满城尽是欢腾雀跃

    而那三骑

    高擎红旗,北门入城,南门冲出,一刻不停,继续南下

    真定城上,眼见红旗在望,立时于城头高悬血色龙旗呼应霎时间州府东西两市、府街正道。无数面同色龙旗烈烈飞扬。

    早就等侯多时的一队旗手,迎着红旗,迎着燕云复宋的捷报,飞马跟骑

    邢州

    相州

    大名府

    三骑所过,无不被染成红色

    同时,以宋燕大道为轴,燕云复宋、红旗南下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大宋由北而南,万民欢腾万里江山红旗飞扬

    开封城中,繁华依就。守城禁军无不凝神北望

    那边数千骑士马蹄震地,神彩熠熠每个人手中都擎着一面大红龙旗。

    旗海招展,拱卫三骑直临京师

    封丘门前

    各州护旗卫队勒马立定,不得入城。

    而那三骑,也在城门前分开,一骑继续南下,两骑飞驰不停

    马行街

    东华门所过之处尽是蹄急马嘶。

    皇城正前,宣德门外

    擎旗之人终于停下。

    翻身

    下马

    长旗矗地

    一身战甲,残痕累累,一脸血污掩去真容。唯额头的金印,熠熠生辉

    曹觉擎旗傲立

    抬眼看,宣德楼上,大宋天家亦是一身大红龙袍,眼神热切的等着他的答案

    狠咽了一口唾沫,润润发干的喉咙

    猛一提气狂声大吼

    “汉土归一”

    “燕云复宋”

    回山

    杜衍安详的躺在院子里的一张躺椅上,看着山下

    这里,风景甚好。不但可以把整个观澜院看的真切,连山下的街市,远处的码头,亦可尽收。

    范仲淹坐在他身边陪着。

    “外面风大,世昌还是进去歇息吧”

    杜衍微笑着摇了摇头

    “再等等”

    范仲淹轻笑“世昌不够豁达啊”

    “看与不看,有何区别?图增嗔恶尔”

    杜衍还是看着山下的方向舍不得眨眼

    “心有不甘啊”

    范仲淹玩笑道:“是要下地狱的哦”

    “”

    杜衍却是不答了

    老目之中仿佛看见,码头上冲出一员兵将手中红旗烈烈,刺得老人双目泛起泪光

    杜衍笑了

    笑的满足笑的释然

    “值得啊”

    说完缓缓闭眼。留给这世间最后的一个表情

    就是那抹满足的笑意

    :

写在燕云复宋之后() 
收复燕云的部分到这里算是基本完结了,憋出内伤的苍山终于又能和你们聊聊了。

    知道更的慢,断的恶心,大家憋的难受,其实,我比你们更难受。每天从早坐到晚,写出几千字往往都不能打动自己,又何谈打动你们?

    重写、重写,不停的重写。

    还是经验不足,还是笔力不够。

    我会努力,下次下次一定做到完美。好像不太可能有下次了,再来一次,真的要寄片刀了。。。。。。

    。。。。。。

    说一些遗憾吧。

    首先,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古北关一战,主角不是唐奕,而是申屠。但是,经验不足,还有苍山自己的一点执念,把王德用拉下了水。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八十岁老将披甲上阵本身就自带光环,加上阎王营成军的第一战,必然期待感爆表。曹老二、秀才等人从广南的新兵到古北关的老兵,也十分抢戏,再加上申屠。。。。。。

    王德用。。。

    阎王营。。。

    曹老二。。。

    申屠。。。。

    还有一个打酱油却不得不写的唐子浩。

    五个着重点,就等于五个没有着重点。。。。。。苍山一下子找不到主次了,写出来的东西散了吧唧,各个出彩,各个不出彩。

    这里把我卡疯了,差点儿没上吊

    。。。。。。

    然后,就是申屠这个人物。有的友已经知道了,申屠鸣良是本的一位盟主客串的角色。其实,当初和申屠本人讨论这个角色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会领盒饭。

    所以,正主都认了,你们就别寄片刀了吧?

    当然,申屠萌主也不用哀伤,五百黑骑不会就这么没了,会有传承、会有惊喜。。。。。。卖个关子。

    这里也提一嘴,很多友要龙套,不是不给,首先你自己得用心,苍山才会用心去把你揉到大宋这个故事当中去。想要角色没问题,来和我聊聊吧。

    希望大宋不是一,各位看着挺顺眼的,而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人生经历。

    放心,苍山并不高冷,一直抱着一颗谦卑的心写作。每天再忙也会在v群里露个脸,与大伙儿玩笑几句。渴望赞美,同时也渴望交流,更渴望你们的意见。

    。。。。。。

    再然后。。。。。。

    对管理群的兄弟们说声抱歉,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没舍得把王德用写死。

    尽管早在开写燕云之前,就想好了他的结局,尽管那天你们帮我整理出一个近乎精彩绝伦的剧情,

    尽管。。。。。。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沙场,一个与杨业同时代的老人,笑死于杨公像前是最完美的一生。

    苍山还是没忍心。。。。。。

    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相信美好,喜欢童话,就让他好好活着吧活着看唐奕把大宋引向巅峰,做为那一代人的代表,见证汉人的崛起。管他八十岁、九十岁,还是一百岁呢?我不要合理,只要美好。

    。。。。。。

    ——————

    写完邓州营剧情的时候,苍山发过一个单章,字里行间尽是遗憾,那时我是扑街,那时不敢任性。

    而现在,三十多万字。。。。。。

    只为了赵德刚临死前的那句值得;

    只为赵祯赌上国运时的那句值得;

    只为唐奕倾尽家财时的一句值得;

    只为阎王营五千对二十万的值得;

    只为申屠鸣良力竭北望时的值得;

    只为杜衍离世前笑言的那句值得。。。。。。

    值得三十多万就写了两个字——值得。

    谢谢

    谢谢你们让我补上了邓州营那一处的遗憾。

    谢谢你们耐心看我把这样一段家国情怀写完。

    谢谢

    谢谢你们的眼泪。

    。。。。。。

    对不起

    对不起各位,苍山没能写到最好。

    对不起各位,要忍受苍山用生离死别来赚取情怀。

    对不起

    本应更精彩,但是苍山笔力不够,没能把“值得”二字写得淋漓尽致。。。。。。

    ——————

    另外,更新上,让苍山缓几天。燕云写完了,也要忙些生活中的事情,要看房,要搬家,还要沉淀下来,真正开始对宋潮的“调教”。

    那将是新的篇章,依旧精彩。

    。。。。。。

    最后,这段时间写得昏天黑地,忘了感谢月票和打赏的朋友们。

    谢谢你们

    但是,五级作家已经够了,大家不用再玩命打赏。

    心意领了,比起收入的增加,更希望交下你们每一个人,像朋友一样。

    我讲故事,你们聆听、鼓掌,分享悲喜。。。。。。

    人生快意,莫过于此

    :

第627章 胜一时,而不能强一世() 
第627章 胜一时,而不能强一世

    “尔等闲时且可北望,红旗南下之时,即是燕云复宋之日”

    。。。。。。

    唐子浩的这句豪言,实现了。

    从十年筹谋,为之计,到阎王营铁血怒战,现之力。

    从赵德刚以命相保,表之忠,到申屠鸣良最后时刻绝命冲锋,为之义。

    从赵祯倾举全国之战兵;

    从周四海抬棺北上;

    从司马君实独舞龙潭;

    从王德用白发披甲豪饮杨公祠。

    大宋朝终在建国整百年之后,才完成了中原一统。

    祖魂有灵,当可含笑幽冥。

    。。。。。。

    ——————

    此时,唐奕与狄青卓立古北关上,狄青心怀大畅。

    “自唐末之乱,天下分崩,今终得复,汉土归一,汉人才算真正的站起来了”

    唐奕无声摇头,怔怔地看着关下一队人马自南方而来。

    “汉人站没站起来不在土地。”

    “而在。。。。。。”唐奕看向狄青。“在这儿。。。。。。”

    唐奕指着胸口的位置,“一颗自强不息的心。”

    说完,大步下城,朝着那南来之队迎了过去。

    路还很长,燕云,也只是一小步罢了。

    。。。。。。

    马队行至关下,缓缓停了下来。

    本行在队后的百余骑打马走到队前,抬眼看向只余一座城楼的古北关无不骇然。

    “何其惨烈,才能打成这个样儿?”

    。。。。。。

    眼见关下的唐奕迎了过来,众人更是惊讶:

    “他怎么弄的比咱们还黑?”

    有人沉声道:“因为他扔了状元,选择了这个”

    说完,百骑一同下马,向着走来的唐奕深深一礼。

    “与恩师见礼”

    。。。。。。

    “少特么扯淡”

    经历的一场大战,唐奕更是把最后的一点斯文埋在了城下,言辞行事,更是狂野。

    也不与他们废话,“来了多少?”

    范纯礼闻声嘿嘿贱笑,“师命岂敢不从?”一指身后。“除了个别实在脱不开身的,都在这儿了。”

    “说说吧,恩师差遣,有何贵干?”

    唐奕点了点头。

    他让观澜院今科进士放弃试后的假期,尽数北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且先去休息,稍后再与你们细说。”

    四下扫看,“朝廷派谁来的?”

    宋楷搭话,“不是一个,而是半个朝廷”

    说话间,众人身后的几驾马车已经有人下来。

    唐奕一看,好吧,真的是半个朝廷。

    内相富弼首当其冲,身后是宋庠、吴育、庞籍,再往后还有唐介、赵允弼。

    这还没完,后面还有。呼呼拉拉唐奕认识的,不认识的,足有数十人之众。

    说半个朝廷都是谦虚的,资政殿大学士富弼是内相,东府政事堂代表吴育,三司使宋庠、枢密副使庞籍,加唐奕身后的狄青,西府正副宰相全在。御史台有大宋的良心唐介,宗室有当代第一贤王赵允弼。

    而后面那几十个,应该就是三省三司三衙,六部的属官了。

    。。。。。。

    唐奕脸色一垮,无语道:“用不着这么大阵仗吧?”

    “用”却是富弼走了过来。

    先的高揖大礼,与唐奕和狄青深深一揖。

    “诸公辛劳,受弼一拜”

    唐奕和狄青手都不知道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