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

    。。。。。。

    宋楷气,底下的人更气。。。。。。

    有来回山早的儒生,早把观澜摸了个清清楚楚,这个宋为庸就是个二世祖,观澜倒数第一,开封解试排到一百四五十名的选手。

    一百四五十。。。。。。

    这是开封今年加了大批解额,放在往科,是连中都中不了的存在。

    让他来考教天下仕子?简直就是侮辱

    。。。。。。

    而宋楷一见曾巩他们要走,立时叫住,“等会儿。”

    “干嘛?”章惇以为他要反悔。

    “帮个忙,随手作两篇文章,写两首诗词。”

    众人歪头心疑,“作文何用?”

    宋楷不争气道:“笨呢?”

    “特么挨个看他们的拜贴,还有狗屁文章,得看到啥时候去?立个牌子,把文章往出一贴,觉得行的再来小爷这儿卖弄,否则,趁早滚蛋。”

    “。。。。。。”

    曾巩也是服气,宋楷主意还是挺多的。

    看向程颢:“你去写两篇作文给他留下。”

    程颢闻声一阵委屈,“干嘛是我?”

    苏轼添油加醋地笑道:“你水平一般呗要是我们留,就一个都进不来了。”

    “日”程颢怒了。

    “不带你们这么挤兑人的啊?那宋为庸的水平还不如我呢,怎么不让他写?”

    曾巩转脸对宋楷道:“那你自己解决吧。。。。。。”

    说完,调头就走,实在不想在这儿闹腾下去。

    宋楷气得不行,“没义气”

    瞅了眼同病相连的苏辙。。。。。。

    “你写”

    “不好吧?”苏辙无语道。“我写,到时候一个都进不去,老师会骂的。。。。。。”

    “。。。。。。”

    山门前,无数个脑袋鸦雀无声地看着这两人在那儿“吹牛皮”。。。。。。

    这是真没把天下仕子当回事儿,让一个小娃娃打发咱们,人家还老大的不乐意。

    可那边,宋楷不依,“让你写,你就写废什么话?”

    好吧,苏小辙才十六,胆儿小。。。。。。

    于是。

    贡生们就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娃娃趴在那儿当场作文,只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两篇文章、一诗一赋。

    宋楷去院务那里取来一个大牌子,把苏辙写好的作文往上一贴。。。。。。

    。。。。。。

    “呃,今日人太多,小生还是等人少时再来吧。。。。。。”

    。。。。。。

    “不过如此嘛。。。。。。然。。。。。。肚子疼。。。。。。先走了。”

    。。。。。。

    “诗赋尚可,作文却一般。。。。。。非太学文体,晚生不擅长这种淡若白水的文章。。。。。。”

    。。。。。。

    宋楷心里冷哼,想进观澜?得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全然忘了,当初他来观澜的时候,还不如眼前这些人呢。

    。。。。。。

    当然,也有不识向的,自认才学无二,上来自找没趣。

    可是。。。。。。

    上来之后才发现,不说那个十六岁的妖怪,单这个开封解考一百五的二世祖就特么跟打了鸡血一样,谁都跨不过去

    。。。。。。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竟无一人过得了宋楷和轼辙这一关。

    后来贡生们也算服气了,这哪是土匪?简直就是一群“雅痞”,连皮带骨都是黑的,热汗都带着墨水气。。。。。。

    而且,别看这个宋楷平时溜里溜气,可是坐下之后,就完全换了一个人。

    “文以主物,学以载道。。。。。。”宋楷此时正襟危坐,手里攥着一纸文章,真像个老学究一般,点评开了。。。。。。

    “兄弟,你这文章写的确实漂亮。然,漂亮有何用?文章不是你粉饰前程的霓裳彩裙,而观世、评世、治世、言世之载具。”

    “所谓济世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这是一篇《论》,说的是田亩税弊、农耕不勤之理。”

    “但是。。。。。。”

    宋楷面容肃穆,不见半分纨绔之相。

    “你下过田吗?知道种田的人实际所想吗?既然说的是均州田政,可是均州有田几何?均税几何?年入农产几何?民这症疾又出之何处?”

    对面的儒生被宋楷问得哑口无言,汗都下来了。

    。。。。。。

    :

第589章 起叛() 
宋楷还没说完。

    “不瞒你说,凡我观澜学生作文,必要先查实,再阅文录。但凡有一丝不确定之处,师父们连笔都不让碰。”

    一指身边的苏辙,“他也写过有关田亩的论策,可你知道吗?为了一篇文章,他看了不下百万字的农旧册、各州农报,还亲自跑到京郊农户家中住了一段,体验农之疾苦,回来之后才敢下笔作文。”

    “你想见范师?岂知范师收徒,第一句教导就是:千古文章事,重于百世秋策论文章,马虎不得,也不是木香纸白的房里就能写得出来的。”

    那儒生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所谓差距,这就是所谓差距

    “学生。。。。。。受教了”

    说完,连宋楷手里的作文也不要了,调头就走。

    “四年之后,再来讨教”

    得让宋楷说得连试都没脸考了。

    。。。。。。

    宋楷不以为意,心道,这样的贡生朝廷录取了也是浪费钱银。大宋朝就是养了太多只会动嘴,不会干事儿的庸官,才致使官冗难去的。

    “下一个”

    贡生堆里闻声顿时走出一个年轻人,一脸堆笑地来到“宋教谕”身前。

    “兄台。。。。。。你就让我进去吧”

    好吧,连文章也不递了,省得丢人。

    “小生只是进去看看,绝不叨扰诸位相公。”

    他是真想进去看看,观澜院到底是怎么教出这样一帮牲口的。

    “对呀。。。。。。”那边有人附和。“我们就进去看看。”

    宋楷嘿嘿贱笑,慢摇着脑袋,“不行。。。。。。”

    “起码得比得上我吧?”

    “取解我可只考了一百四十七,在院里可是倒数第一哦。。。。。。”

    ————————

    观澜门前设了卡,名为筛选。

    可是,以儒生考教儒生,无形之中,怎么看,怎么像是向天下仕子宣战。

    虽说,在场的贡生们看了苏辙的文章,再听了二人的点评,心里是服气的。

    可是,这毕竟是少数,有更多仕子没来过,道听途说之下,皆是心中不平,无不想看看,这个观澜院到底哪来的这般狂妄?

    于是,这个卡子不但没把贡生吓退,反倒引来更多的儒生前来“挑战”。

    观澜门前俨然成了一处文会擂台,吸引八方仕子前来一较高下。

    。。。。。。

    唐奕现在可没心思管山门下的那些个烂事儿。

    因为,耶律重元来信了

    。。。。。。

    接到信,只看了一眼,唐奕立时心跳加速,面色朝红。

    来了

    略一迟疑,疯了一般冲出小楼。

    先到老师院中,给范仲淹看过之后,范仲淹也是一阵摇晃,险些晕厥。

    “速去报于陛下”

    。。。。。。

    之后,唐奕急速下山,直奔开封。

    一个时辰之后,唐奕站在福宁殿外等着通传,直到此时,他依旧无法平静。

    信中说,耶律重元终于要动手了,起事之期就在冬月。上请南朝,于起事之后认可其正统之名,准许其派使驻宋

    。。。。。。

    赵祯此时正在殿中翻阅奏折,一听李大官说唐奕来了,还带着耶律重元的亲笔信,眉头忍不住地抽抽了两下。。。。。。

    “把信拿进来,人不许进来”

    好吧,赵祯还没消气儿,不想看见这个倒霉孩子。

    李秉臣暗笑,也不多言,出去没一会儿就拿了一封手进来。

    赵祯翻开一看,腾的就站了起来,“让那小子快滚进来”

    李秉臣不敢有疑,忙不迭地出去叫人。心里还直打鼓,这是怎地了?刚刚不是还说不见呢吗?

    这时,身后又传说赵祯的急吼:

    “再传文宽夫、富彦国,速速来见”

    看来,是大事

    。。。。。。

    唐奕进到殿中,正要行礼,“免了”

    “消息无误?”

    唐奕回道:“华联幽州主事刘韬亲自回来送的信,当是无误”

    赵祯缓缓点头,若有所思。。。。。。

    “等文、富二人到了,再说吧。。。。。。”

    过了一会儿,文扒皮和富弼二人急匆匆地进来了。

    也是不等见礼,赵祯已经把信递了过去。

    二人一看,同时惊叫出声:

    “这么快?”

    在他们的计算当中,耶律重元反叛,最大的可能是明年。

    文扒皮冷静下来,略一思量,“也说得过去,耶律重元这个时间选的极好”

    “可是。。。。。。”

    “哪有什么可是”

    唐奕哪有心思让他可是,立时分析起来:“这个时机选的确是极好”

    “一来,一进冬月,大辽依旧礼要进行冬猎,耶律洪基与五万皮室军皆不在大定,正好让他趁虚而入”

    “二来,冬月之时已是隆冬,大辽北境诸地大雪封路,耶律重元起叛,各部就算想拢兵勤王,也被大雪所阻。”

    赵祯看向唐奕,“那你觉得,他能成事吗?”

    唐奕沉吟道:“若我们不参与,最少七成胜算”

    抬头道:“耶律洪基聚拢兵源的速度远没有他叔父来的快,依咱们的情报,他手底下的皮待军只有六万之数。”

    “而耶律重元可动用的北上之兵却有十万,加之大定无守,他可长驱直入。”

    “先夺京师,控制朝政,再出重兵把正巡猎的耶律洪基堵在山里。。。。。。”

    “。。。。。。”

    “。。。。。。”

    众人听到这里,冷汗都下来了。

    一但耶律洪基被堵在山里,既无粮草,也无援兵,冷饿交加之下,耶律重元都不用攻,只一个冬天,耶律洪基自败

    见赵祯和两位相公一脸惊骇,唐奕急忙安慰道:“陛下不用担心。”

    “耶律重元来信,意在安抚我朝别背后捅刀,也有让咱们第一时间出来发声拥他为正朔的意思。”

    “只要咱们这个当世第一大国承认他的合法性,辽朝内部必定有人心虚怯战,他也好快速地稳定各部,顺利登位。”

    “毕竟,现在大辽不想打仗的权贵不在少数。”

    “但是。。。。。。”唐奕话锋一转。

    “但是,这只是耶律重元一厢情愿的以为罢了。”

    “这个信,咱们是一定要让耶律洪基看到的”

    赵祯点头,这也是之前计划之中的事情,刚刚也只是初闻之下的骇然罢了。

    “那就依计行事,将消息透漏给辽廷吧。”

    唐奕摇头,“现在还早了点。”

    “哦?”

    唐奕道:“现在就泄露给耶律洪基,他必定会准备万全。不光大定会有提防,甚至可能秘密招集自部,整兵以待”

    “如此一来,那事态必定反转,耶律重元这边反倒危险了。”

    “于大宋最有利的情况,既不是耶律重元胜,也不是耶律洪基胜,而是两伤。。。。。。”

    “只有两伤之下,咱们才能借机北进,一举拿下燕云”

    。。。。。。

    :

第590章 孤注一掷(1600票加更)() 
大宋现在需要大辽乱起来。   w w w 。  。 c o m

    这个“乱”要有一定的规模,否则,无法趁虚而入。

    而这个“乱”还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否则,以大宋千创百孔的军队,还有紧巴巴的财政,很可能吃不下这块肥肉。

    由此不难看出,唐奕虽然谋划了这么多年,但是其中的难度,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走差一步,都有可能失控。

    一处掌握不好,就可能影响全局的布置。

    唐奕与赵祯说明其中利害,赵祯沉重的点点头。

    凶险

    大宋也好,耶律洪基也好,耶律重元也罢,对于三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凶险无比的大势之局。

    看向唐奕,“西夏如何?此局走到今日这一步,西夏人绝不能再掺合进来了。”

    唐奕躬身道:“对于西夏,陛下倒是可以安心,李杰讹已经打开了局面,立足在夏辽边界,聚拢了一些党项部族。虽还不能对李祚谅正面构成威胁,但是却已经让其不胜其扰。这场大戏,李贼必定要缺席了。”

    赵祯心下一宽,可文彦博和富弼却是面面相觑。

    二人心道,李杰讹是谁?看来,唐子浩和官家还有别的布置,是他们两个宰相都不知道啊

    更想不到的是,西夏乱象突现,原来是咱们的手笔。

    正想着,赵祯又说话了,“去把狄青叫来。”

    李秉臣领命,急匆匆的又出去了。不多时,狄青来到福宁殿,一看文、富二人和唐大郎都在。

    “参见陛下”

    赵祯虚手一托,“狄卿免礼吧叫你来,是有一事尚需你的意见。依卿之见,我朝尚有多少可战之兵?”

    狄青一怔,问这个做甚?但不敢有疑,略一沉吟道:“不知陛下问的是。。。。。。”

    赵祯补充道:“马上拉出去就能打的。”

    “拉出来就能打的?”

    “十五万西军。”狄青也不墨迹了。“加上殿前司的神威军。”

    “。。。。。。”

    “。。。。。。”

    “。。。。。。”

    文彦博、富弼二人闻声,无不默然,赵祯更是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我皇宋拥兵百万,竟然只有二十万可战之兵了?”

    狄青一窘,“敢问陛下,是不是要对大辽用兵?”

    “是”

    “何时?”

    “一年之内”

    “那也就只有这二十万了”

    狄青解释道:“除了西军长年守边待战,满编满伍,且老弱之兵淘汰尽出,这十五万大军尚可一战。”

    “余者虽有百万之众,然陛下别忘了,我朝除了在西北,已经五十年没打过大仗了“

    “禁军疏于武备、兵源老弱,加之。。。。。。”

    后边儿的话狄青没往出说,加之将门空饷吃得太狠,五万人的一个大军,能有三万实员就不错了,剩下两万都只是兵籍上的一个名字。而那三万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