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是想一劳永逸,彻底治服黄龙。

    他再也不想今年修,明年溃;再也不想大宋的史上写下——“是年河宁”,这样庆幸而又无奈的句子。

    所以,一听文扒皮把修河的钱给挪了,唐奕心说,还是让他挪吧,没钱也就消停了。

    ————————

    福康在唐奕这里又呆了一会儿,“掐着”时间走了。

    果然,她走了还没一刻钟,萧巧哥与君欣卓就回来了。

    看到她俩进来,唐奕不禁恶趣味地想:咱这日子过得也是没谁了,佳人相伴都得排班儿。。。。。。

    “回来的正好。”唐奕放下本。“你夫君已经登临大宝,恐怕两国局势会有变化,这段时间尽量别与你二哥见面。”

    萧巧哥横了唐奕一眼,“他才不是我夫君”

    随即面容一暗,“二哥已经告诉我了,让我这段别出回山。好像大辽的公文已经到了,说是要与大宋重新商定岁币与边境的问题。”

    唐奕一顿,“这么快?”倒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唐奕瞬间心情好了很多,耶律洪基上位第一件事就是与大宋交涉,说明。。。。。。他很急,急不可待。

    “老老实实在家呆一段吧。”看了看萧巧哥的男装,又忍不住把目光定在胸前。

    “赶紧换了吧,勒小了可怎么是好?”

    “你”萧巧哥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段时间唐奕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拿这个开她玩笑,加之一想到之后可能好几个月都不能与二哥相见,心思更是烦闷。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气呼呼地回道:“要大的,找君姐姐去”

    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又羞又气地跑上了楼。

    。。。。。。

    “小气,本来就不大”

    唐奕嘟囔了一句,出小楼去找赵祯了。

    一边走,还一边琢磨:耶律洪基要交涉边境和岁币的问题,这次可不能让步。那是个浑人,一见软的不行,就会想来硬的,很可能要以岁币为要挟,逼大宋撤兵。

    忍不住嘴角扬起笑意,这货急的正是时候啊。。。。。。

    到了赵祯行在,内侍略一通传,就引着唐奕进去了。

    只不过,到了里面,唐奕不由一愣,因为老师,还有王德用等几位老臣,加上富弼、文彦博、吴育、宋庠、庞籍等人都在。。。。。。

    而赵祯手里,正拿着一张蜡封的大辽国。

    。。。。。。

    :

第506章 又要臭街了() 
第506章 又要臭街了

    见大家都在,唐奕嘿嘿一笑,“草民还当来给陛下报个早信儿呢,看这架势,却是不用了。   w w w 。  。 c o m”

    赵祯也随之笑了,揶揄道:“别总是草民草民的,这里又没有外人。”

    说着,看向富弼、宋庠等几位相公,“看来,我得给他安个官身了。不然,你们让一个白衣愣小子支使得团团转,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富弼等人点头,“是要给大郎谋个官身了,哪怕是闲职也当有一个了。”

    对此,唐奕没说话。

    这是早晚的事情,他不刻意强求,但也不排斥。毕竟下一科大比,赵祯是无论如何也得让他进别头试的。而进别头试的首要条件就是官身,那是必需的。

    闲话过了,赵祯扬了扬手里的蜡封国,“你都知道了?”

    唐奕道:“详情尚且不知,但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赵祯了然。

    “倒是忘了,对于辽朝的事情,你小子的消息却是比朕要灵通得多。”

    “看看吧。”

    说着,让李秉臣把国递给唐奕,“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唐奕也不装样子,当着一众朝臣,展开观瞧。

    不过,刚一入眼,唐奕眉头就不由微微一皱,随即又不着痕迹地舒展开来,似是怕人看到一样。

    通读一遍,交还国。

    唐奕露出一个风轻云淡的表情,“和小子料想的一样,耶律洪基一上位,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

    赵祯眼神一眯,“真的一样吗?”

    “呃。。。。。。”唐奕呃住了。

    当然有出入,但也算是在他意料之中。

    国上写的是,辽朝要与大国重启会谈,只不过,这次不是说边境陈兵的问题,而是要增岁币。并且是大增,一下涨了一百万。

    人家还要得理直气壮,当年,你朝唐子浩使辽,可是亲口答应了我耶律洪基,只要我做了皇帝,就每年多给一百万。

    。。。。。。

    之前,辽人求着大宋撤兵,主动减岁币,大宋不干。这回,耶律洪基反其道而行之,要加岁币,确是一招妙棋。

    按说,减币都不能让大宋撤兵,反而要加币,这不是更加让局势紧张吗?怎么就成了妙棋?

    确实是妙棋

    因为,岁币对于大宋来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面子的问题。

    几十万贯的钱大宋不在乎,主要是那年年割肉的屈辱是谁也无法承受的。所以,岁币的问题在大宋一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

    别说一下加了一百万,当年辽人敲诈,富弼使辽,左右支应之下,只增了一点点岁币,而且增的那点还是赵祯在他出使之前就答应下来的。可是,富弼回来之后,依旧被言官和百姓们诟病许久,视为卖国。

    一百万?这个口子大宋要是开了,那从上到下就得炸锅。

    而且,耶律洪基玩了个阴的,他把唐奕许给他的一百万的事写到了国里。

    也就是说,唐奕许的是私赠,可耶律洪基却是管大宋朝廷要钱,把这事儿上升到了国与国之间外交事件的层次。

    再说了,国啊,最高级别的邦交文,不是赵祯看过就算完了,那是要收档归案、传檄百官的官方文。他把这事儿写到国里,就相当于把唐奕“通辽”的事召告天下。

    不管最后大宋是撤兵,还是赠币,都要算到唐奕头上。比之前那次殿上质问还要阴毒百倍,唐奕能让唾沫腥子淹死。

    “真的一样吗?”

    赵祯冷脸问出这句话,说明他早就看出了这份国之中的杀机。

    “呃。。。。。。”唐奕顿了一下。“没什么太大差别吧?”

    “装”赵祯更是语气冷冽。“接着装”

    “朕却不信,你看不出这里面的玄机”

    唐奕卖萌地笑道:“有什么分别?现在已经没什么可瞒的了。就算耶律重元知道我与耶律洪基有约定也没什么,反而更加让他不安,更加容易走上极端。”

    “唉。。。。。。”赵祯长叹。“你当知朕说的不是这个。”

    唐奕不出声了,静静地低头站着。

    他怎么会不知道耶律洪基的阴险?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离臭街又不远了?

    可是,算得了什么呢?

    南平郡王可以为了一个希望,壮烈赴死;

    朝廷上下可以为了一个目标,倾尽所能;

    文、富二人可以为了燕云挪用修河之款;

    都这个时候了,他唐奕还在乎那点名声吗?

    唐奕没接赵祯的话,转移话题道:“既然辽帝来了讯息,正合我朝心意,那草民就回去准备了。”

    国上还正式邀请大宋派使去大辽谈判,首点的就是唐奕。

    “不行”

    富弼首先出声,“其它都好说,唯大郎不可出使”

    “臣附议。”文彦博道。“子浩不去,我们还可以说这是辽人使诈,故意构陷。可子浩若是去了,就等于坐实了耶律洪基之言”

    王德用也道:“这都是其次。大郎若去,耶律洪基能不能让他全顺全尾的回来,都是问题。”

    老将军知道的比文、富多,这两人之间除了国仇,可还有家恨呢。夺妻之仇,耶律洪基岂能轻易放过?

    “众卿所言极是。”赵祯点头,直视唐奕。“谁去,你都不能去”

    吴育闻言,“微臣不才,愿当此任”

    唐奕看他们一个个都不让自己去,不禁苦笑。

    “陛下和诸位长辈的好意奕心领了,可是。。。。。。”

    唐奕一摊手,“可是你们知道的,这趟非我不可”

    他盼这一天盼了五年了,怎么可能不去?

    这是他所有计划之中最最至关重要的一环,别说耶律洪基点名让他去,就算不提他,他也得上赶着去。

    。。。。。。

    “去也不是不可以。。。。。。”宋庠出声了。

    王德用不干了,就跟唐奕是他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瞪着眼睛叫道:“怎么就可以?去了,以后还怎么在大宋立足?”

    宋庠急忙安抚,“老将军莫急,听我说完。”

    “可以去但是,有二点必须做到。”

    “哪两点?”

    “第一,不能在大辽谈。可以是雄州,在白沟河边境,哪怕是海上,也不能进辽地半步。这样一来,大郎的人身安全可保万全。”

    “第二,宁可撤兵,也不能增岁币一毫”

    “老将军想想,只要大郎去了,辽人增币的愿望没能达成,到时就算撤兵,咱们找个台阶下来,与大郎撇清关系,那大郎许他百万岁币的事情也就不攻自破了。毕竟大郎许给他,又亲自去扑灭了辽人的美梦,百姓、朝臣谁还会信他国上的狂言?”

    众人一想,对啊,宋公序说的没错

    :

第507章 太假了() 
第507章 太假了

    宋庠的提议让大伙儿都沉默了,过了好久,赵祯才将信将疑地看向唐奕。

    “能行吗?”

    唐奕咧嘴笑了,知道要是不给这帮人吃定心丸,很难放他出去。

    “我看行。”

    “唉”赵祯又是哀声叹气。“只是。。。。。。。又要委屈大郎一段时间了。”

    至少在唐奕回来之前,“通辽”这个骂名是摘不下来的。

    “陛下安心,草民脸皮厚得很,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

    范仲淹也知道,这趟唐奕是非去不可的。略一沉吟,出声道:“陛下,还是派个臣子随行吧万一有变,也好帮大郎分担一些责任。不然,回来连个替他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

    “范公所言极是”文彦博附和道。

    站在正中间的吴育一激灵,顿时预感不妙,他刚才可是自请要去的。

    正要往回缩,但是,已经晚了。。。。。。

    赵祯一琢磨也对,抬头就看到了吴育。正好他自请要去,而且上次和唐奕出去配合得也不错,那就他吧

    “既然如此,吴卿家可愿再陪大郎走上一遭?”

    “不行”

    “不行”

    赵祯本以为他就是顺水推舟,吴育肯定不会推辞。却没想到,不光吴育脱口回绝,连唐奕也瞪着眼珠子直摇头。

    什么情况??

    吴育急了,“陛下,陛下还是换个人吧。”

    和唐奕出去一趟,就差点没把心蹦出来,至少得少活十年。再和他出去?估计就回不来了。

    唐奕也是急道:“吴相公年老体衰,禁不起折腾,陛下还是换个人吧”

    这老头儿看上去挺老实,其实一点都不听话,还絮叨。有一次唐奕就够了,才不想再和他搭伴儿呢。

    可是,吴育一听这话不干了,老夫才五十,正当年。

    “启禀陛下,微臣身体康健得很,只要不是和这混小子一起出去,要微臣干什么都行”

    唐奕眼睛一立,怎么着?你还嫌弃上我了?

    “陛下不知,吴相公身体是没问题,但心胆皆虚,动不动就吓得晕死过去。”

    “你个臭小子,莫在陛下面前编排与我”

    吴育怒了,也不管什么场合了。

    “你干的那些事儿,换了谁都得吓个半死。自己无法无天,还要怪老夫不成?”

    唐奕一撇嘴,“陛下都知道,陛下怎么没像您似的?”

    “陛下那是没亲临实境”

    吴育瞪着老眼,又觉得这话有点不合适,又补了一句,“陛下是别人能比的吗?”

    好吧,刚刚还是挺沉重的一个话题、挺正经的一件大事,这会却。。。。。。

    赵祯就弄不明白了,怎么就提了一嘴让他俩搭伙,咋就都炸了?

    王德用、范仲淹则是乐了,那一路的事情,他们是都知道的。听唐奕说时还不觉得,现在看吴育的反应就知道,这位让唐奕折腾得当真不轻。

    “好了,好了。”赵祯无语地劝阻二人。

    “皆是为了国事,何需动了火气?”

    “陛下不知道啊”吴育一脸委屈,都快哭了。“这浑小子在京里还好些,一放出去,那真是无法无天,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所以嘛。。。。。。”赵祯开始和稀泥。“唐大郎身边就得放一个人盯着他。此人呢,还真就非爱卿莫属了”

    “我。。。。。。”吴育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憋死。怎么我就这么倒霉?还非我莫属?

    “好了。”赵祯拍板。“就这么定下了。”

    赵祯没忽悠他,还真的就他吴育最是合适。

    朝里几个重要的官员,文、富分身乏术,现在大宋既要支撑边境的几十万大军,又要保证朝廷正常运作,这两个人少一个都不行。

    庞籍和丁度性格偏向硬朗,不适合出使;宋庠也不行,他一出去,就真的什么都听唐奕的了。

    也就一个吴育,大事儿上做不了唐奕的主,太出格儿的事儿,唐奕又做不了他的主。

    绝配

    ——————

    事情定了下来,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等到众人散去,范仲淹却没走。

    赵祯知道他为什么没走,别看范仲淹不论是过年时候的那件事,还是今天这件事,都很少说话,但是,其实最心疼弟子的还是他。

    “范卿是为了大郎的事才留下的吧?”

    范仲淹长揖到地,“正是”

    “陛下还要多多费心,别让大郎承受太多非议啊”

    赵祯笑道:“范卿放心,朕又怎么会不想着呢?”

    说完,对李大官吩咐道:“你去宣唐介、包拯、王拱辰进来。”

    范仲淹闻声不由心中一松,当朝谏臣言官以这三人为首,只要他们不发声,朝中对唐奕的压力会小上太多了。

    不多时,包拯和王拱辰听宣而来,独少了唐介。原来,唐介正好不在回山,回京职守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