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各国来贺岁的使团亦上上殿觐见。

    辽朝驻宋的通政使更要代表各国使官,向赵祯觐年表,也就是辞旧贺词。

    漏院之中,百官待朝,更有奇服加身的异国使节也一并在内侍的侍奉下,等着见大宋皇帝。

    可是,唯独少了两人——

    王德用、赵德刚

    “那两位今天怎么没来?”

    两尊大神陪着大伙儿站了好几天,突然没来,还有点不适应,有人已经开始小声议论了。

    有消息灵通的道:“没来?早来了”

    “先一步去了福宁殿。。。。。。”

    又有人道:“我还听说,范公、杜公,还有尹师鲁,不到寅时就进了城。守城禁军破例提前开的城门,这会儿当是与王老将军、南平郡王一起见了陛下。”

    边上几个朝官闻言,无不羡慕地直撇嘴,“陛下还是不忘旧情啊,这班老臣退了下去,却荣宠更盛了”

    ————————

    福宁殿中。

    王德用、赵德刚、范仲淹、杜衍、尹洙一个不少地列于下首。

    甚至连朝官们不知道的,曹佾、潘丰亦在此列。

    众人默不作声地看着正位的赵祯。

    “可否确定?”

    赵祯问话,曹佾急忙上前一步,“回陛下,十之八九”

    潘丰接道:“可靠消息,北朝的辞旧年表三日前就到了。可是昨日,快马飞驿又来了公文御令,直投萧思耶的手里,应该就是针对那件事无疑了”

    王德用则是冷着声音道:“昨天晚间,北朝使馆的人先后去了贾昌朝、包拯、唐介、王拱辰,还有另外几个言官的府上。”

    除了一个贾子明是宰相,剩下的都是大宋的言官、谏臣。去干什么,不用想也知道了。

    。。。。。。

    赵祯听得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来了吗?

    范仲淹道:“辽人怕是沉不住气,想要撕破面皮了。”

    赵祯抓起案上的镇纸,想扔出去,却又忍住了,握着镇纸的指节发白。

    “公然勾连我朝谏臣,好生霸气”

    范仲淹道:“此事咱们有愧,辽人自是无所顾忌。再说,辽人也清楚,咱们怕把事情放上台面,更添胆气。”

    曹佾一叹,看了看左右的诸位老臣,咬了咬牙,终还是忍不住,再上一步,拱手长揖。

    “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苍山月说

    谢谢“初七借钱、会莫名心里疼、爱老婆”的打赏谢谢”狂野大扳手、新大话西游2s、wistaria68、catalan、一罪防锈、小心情丶丶、a北冥有鱼i、1251254125、友151118022802605“的打赏,谢谢

    :

第488章 皇威() 
第488章 皇威

    “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包括赵祯在内,所有人都是一怔。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讲的?

    “这里并无外人,景休直言便是。”

    曹佾再咬了咬牙,身子压得更低,“是陛下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赵祯愣了一愣,“决断?”

    只听曹佾继续道:“是要燕云,还是唐子浩?还请陛下圣裁”

    众人无不一震,“要燕云,还是唐子浩?”

    既然开了头,曹佾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

    “事到如今,情势已然明朗。辽朝想借此事压我皇宋一头,好让耶律洪基更为平稳的上位,甚至也不排除从中捞一些好处的心思。”

    “可是,此事甚大,不可明示。若想安然度过,除了让大郎背下所有恶名,朝廷撇得一干二净,再无他法”

    “不行”王德用不等曹佾说完,就断然否决。“咱们大宋的男儿还没死光,难道事事都让唐大郎来堵窟窿?”

    说到此处,老将军眼中湿润,朝赵祯猛然抱拳,“陛下”

    “他刚刚成年,前途无可限量您不能。。。。。。”

    “不能啊”

    赵祯急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王德用。“老将军不必如此,那孩子也算是朕看着长大,怎忍心让他。。。。。。”

    赵祯也说不下去了,他这个皇帝欠唐子浩的。

    “臣的话还没说完”曹佾在二人伤怀之时,突兀插话。

    “若要保下大郎,只能朝上拖延,尽量化解。而且要撤回辽朝的一切布置,断了耶律重元的助资,做出缓和的姿态,安抚辽人。”

    说到这里,曹佾抬起头,一字一顿道:“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告诉辽人,这桩事,咱们大宋认下了。”

    “就算他们不事后算帐,也必会有所防范,再想从头谋划到今日的地步,却是千难万难了”

    说完,给赵祯时间消化,隔了半天才道:“所以臣说,要陛下做个决断,是要燕云?还是唐子浩?”

    “。。。。。。”

    福宁殿中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若是朝廷不认,推给唐奕,那么最多费些口舌,花些银钱。唐奕在辽朝谋划的东西,埋下的人脉都还在,照着这个路线发展,取回那块地,并不是没可能。

    但是,这么做,唐奕就算是彻底废了。

    私通外国,不论是在礼法,还是百姓的情感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可是,若是保下唐奕,那么正如曹佾所说,收复燕云也就没了希望。

    良久,赵祯悠悠一叹,“燕云啊。。。。。。”

    “那是我汉家身上割下来的肉”

    “却在夷狄手中变成了一把刀,一把悬在我大宋脖子上的饮血长刀”

    说到这里,看向众人。

    “大郎与朕说过,不取燕云则万事难启。大宋除了守成苟活,再无建树”

    王德用听到这里,以为赵祯要放弃唐奕,选择燕云。

    “那也不能。。。。。。”

    “老将军”范仲淹拦住他,凄然道。“那是大郎之志。”

    赵祯这样选,无可厚非,这是一个皇帝应该的选择。即使唐奕站在这里,他自己也会这么选,以牺牲一人,换故土归国——值得

    赵禎笑了,“朕还没说完,老将军莫急。。。。。。”

    “燕云确实重要,若换了唐奕以外任何一人,哪怕是朕自已”

    “就换了”

    赵祯眼中精光暴射,“因为值得”

    “可是。。。。。。”

    话锋一转,“用燕云来换一个唐子浩,值吗?”

    随后,赵祯语气更加坚定:

    “不值别说一十六州故土,十个燕云朕也不换”

    “废了布置,就废了我赵祯犹在,唐子浩犹在”

    “智不可得,攻之”

    “朕却不信,有唐子浩,有你们,大宋上下一心,政通民和,有生之年,拿不回那一十六州的祖宗基业”

    “”

    王德用有点晃神儿,这话。。。。。。这话是赵祯说出来的?是咱们那个“和事佬”说出来的?

    猛的抱拳,再次拜倒。

    “有陛下这句,老臣愿再苟活二十载,戎装再起,助我皇宋,达成所愿”

    范仲淹、杜衍、尹洙、曹佾、潘丰,无不激动难明,齐齐拜倒。

    “臣等愿效死力”

    。。。。。。

    殿上诸人唯一人没动,一瞬不瞬地看着赵祯。

    “好”

    赵德刚高喝一声,响彻福宁殿。

    老王爷笑了,笑得无比欣慰。

    “此情此景,老臣却是有一甲子不曾见过了”

    赵祯愣道:“皇叔你。。。。。。”

    赵德刚笑道:“大郎的事且先放一放,今日老臣却有几句心里话,与陛下说说。”

    “皇叔请讲”

    赵德刚眼神一阵恍惚。

    “臣今年八十有四,垂暮老矣。当年父皇崩世之时,也还只是个五岁孩童。”

    众人一怔,不知道赵德刚怎么说起太祖来了。要知道太祖之死,到现在也是老赵家的禁忌。

    赵德刚却仿佛没看见大家的表情,仍然自顾自的说着。

    “那时,老臣尚且年幼,对当年的人和事印象也是模糊不清。以后再想起,也就只剩下一个概念了。”

    赵祯问道:“什么概念?”

    “精、气、神”

    赵德刚一字一顿道:“当年,不论是父皇,还是太宗皇帝,亦或是满朝文武,那股子朝气,是现在没法比的”

    “虽然内蕃未平,外敌不息,百姓生活也远没今日富足。但是,从上到下脸上都挂满着希望,挂满着冲劲儿,用唐大郎的一句糙话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听到此处,王德用被其感染,他比赵德刚小不了几岁,也是满脸追忆。

    “是啊。。。。。。”

    “那时,我们的父辈犹在潘美、曹彬、杨无敌、石守信,我大宋战将云集、名臣无数,在太祖、太宗的带领下,南征北战,横扫六合,何等豪迈,何等傲然”

    赵德刚接道:“老臣还记得雍熙年间,太宗皇帝高临开封城头,与北伐将士送行。那股挥师百万、剑指天下的气魄,那股复我河山、铁血长空的胆气,却是在先皇与陛下身上再也没见到过了。”

    “因为,陛下与先皇。。。。。。真的是太软弱了。。。。。。”

    “。。。。。。”

    :

第489章 迟到了五十年的勇气() 
第489章 迟到了五十年的勇气

    赵德刚说得露骨,甚至是忤逆,但却似全不自知。   w w w 。  。 c o m

    他见识过太祖和太宗的宏志,也见识过真宗与赵祯的一味求稳求和。

    雍熙北伐

    正是那次无功而返的北进,折了大宋的胆气。以至于辽人铁骑打到了自家门口,皇帝却只想着逃,却不愿再拿起剑,与夷狄拼命

    当年,赵德刚在澶渊城头,亲眼见识了大宋君臣的懦弱,亲眼看着真宗与辽人签下那份城下之盟。

    他的心在滴血,他不知道大宋到底怎么了?哪出了问题?

    让蛮人给阉了吗?

    。。。。。。

    这些话,他在心里憋了五十年,整整五十年

    “身为太祖之后,老臣这一辈子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好,给子孙招祸。”

    “老王爷”杜衍想止住他的话。这话怎么能说得出口,何况当着赵祯的面儿说?

    “让本王说完”赵德刚面目狰狞。

    “本王虽也是懦弱一生,但是。。。。。。”

    “但是,本王毕竟姓赵,毕竟是汉家儿郎,是大宋子民。看着大宋越来越屈辱,臣却是再也憋不住了。”

    赵祯心口发闷,“叔皇所言极是。。。。。。朕。。。。。。愧对先祖”

    “不”赵德刚一口否认。

    “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比先皇强得多。”

    “至少,陛下的血还没彻底冷掉”

    。。。。。。

    说到这里,赵德刚环视众人。

    “本王与大郎第一次见面,是在华联铺的开业大典之上。当时,那个小子当着京中贵胄的面儿,把潘国为骂了个狗血淋头。”

    潘丰脸色一红,窘道:“老王爷,提那些旧事做甚?”

    赵德刚笑道:“却是要提的。”

    “因为本王当时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像他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硬人,本王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了。他让我想起你们的祖上,与太祖、太宗一同横扫六合的那批‘硬人’”

    “这些年,本王一直静静地看着这个孩子一步步走过来。”

    说到这里,赵德刚顿了一下,“诸位没发现吗?”

    “若是早十年,别说是谋划燕云,就算是生出这个想法,有几人会认同?更别说,咱们已经谋划了一半儿了”

    赵祯一怔,他不禁问自己,喃喃地说出了声儿:

    “十年前。。。。。。?朕是不敢放一个孩子这么折腾的吧?”

    “哪里是敢不敢的问题?”赵德刚笃定道。“刚刚那番‘智不可得,攻之’‘有生之年必复燕云’的宏图铁志,会有吗?”

    “想来,要是没有唐子浩,范希文会继续在官场沉沦”

    “本王会继续混吃等死“

    “曹景休、潘国为还继续做他的富家翁”

    “尹师鲁可能已经变成了一捧黄土”

    “而陛下。。。。。。”

    “陛下也必是得过且过地支应着大宋,苟活于世”

    “谁敢去想燕云几时归宋?”

    “。。。。。。”

    不会

    真的不会

    。。。。。。

    赵德刚是在告诉赵祯,唐奕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时至今日,虽然他革宋的志向还未实现,但是却把大宋君臣的心志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正把宋人的胆气一点点地挣回来,把众人的精气神再次点燃。

    至少,从前的赵祯是绝说不出刚刚那番热血之言的。

    “智不可得,攻之”

    这样有血性的话,一甲子,一甲子也没人说过了

    “所以。。。。。。”赵德刚目光坚定道。“陛下说的对,别说一个燕云,十个燕云来换唐子浩,也不能换”

    “对”

    王德用一拍大腿,“老王爷此言甚是”

    赵祯笑了,笑的无比舒心。。。。。。

    之前,他虽然说宁保唐奕,也不要燕云。话虽绝然,但也不是没有挣扎的。

    燕云啊?

    于一位大宋皇帝来说,意味着千秋功绩

    意味着,他的父亲、父亲的父亲、父亲的兄长,都无法完成的千秋功业

    可是,这个突然爆发的“老实”皇叔点醒了他,比起一城一地的得失,更重要的是那股子兵血未冷、宋志未寒的精、气、神

    更重要的是,唐子浩还在,这股精气神就不会丢,那就一切都有可能

    “那就这么定了”

    赵祯猛然高喝,再没了往日的温良谦和,似一个嗜血猛兽,眼中血光乍现。

    “且让辽人先得意着,来日,朕以兵戈取之”

    。。。。。。

    众人无不拜倒,“陛下圣明,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范仲淹诚心拜下,心中与尹洙、杜衍等人一样,澎湃万分。

    此时的大宋皇帝,已非昔日可比

    赵祯,却是登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样大宋也找回了缺失多年的血性

    一切——皆有可能

    。。。。。。

    只是,谁也没注意到,赵德刚虽随之拜倒,却是一言未发,沟壑纵横的老迈面庞不欢不怒,心中亦是不悲不喜。

    时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