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说一半,曹佾也愣住了。

    “你,你是说,这消息是耶律重元自己漏出去的?”

    唐奕咬牙切齿,“除了他,还能有谁?”

    刚还说这货够怂,可是现在看来,这孙子比唐奕想像中的,还特么的怂不知道多少倍

    还没等别人告密,他自己先跟辽帝去卖好了。

    曹佾不解道:“可是,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只是他怕了?”

    “那倒不至于。”唐奕笃定道。“那老狐狸就是‘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吗’?”

    “啥意思?”

    “就是有心反,却没那个贼胆,还幻想着靠使手段夺得皇位”

    耶律重元打得一手好算盘,耶律宗真病重不起,今年的冬猎都没能去成,眼见就要不活。

    这最要命的时候,辽人也是力求稳定,所以,他把唐奕助资的事情说了出去。一方面,威慑那对父子,让他们掂量掂量;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大辽群臣,我耶律重元不是没有能力得到那个位子。

    至于唐奕在这件情当中受到多大的冲击,耶律重元根本就不会考虑。杀子仇人,不盼他明天就让雷劈死就不错了。

    可惜,耶律重元太天真了。

    那对父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就差最后的一哆嗦,又怎么可能因为你一点小小威胁就乖乖让出皇位呢?

    “这个杀千刀的王八蛋”曹佾恨不得活撕了耶律重元。

    唐奕反倒安定了下来。

    “若是如此,反而没什么大不了的。经此一次,耶律重元也应该死心了吧?”

    “你还是先管管你自己吧”

    唐奕苦笑,“我?”

    “反正已经是臭了,还在乎这点吗?”

    曹佾无奈的一叹,“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

    唐奕当然不会想的那么简单,他也只是让曹佾安心罢了。

    送走曹佾,唐奕没去吃早饭,而是迈着沉重的步子去到范仲淹的院子。

    可是没想到,不光范师父在,杜师父、尹师父、孙师父,就连王德用和赵德刚两位老寿星也在。几个老头儿正围坐一桌,用着早餐。

    “有事儿?”一见弟子一大早就来了,范仲淹出声问道。

    人太多,唐奕不想说这些烂眼睛的破事儿。

    给几位老人家行了礼。

    “没事儿,就是来给您请个早安。不打扰几位长辈用餐,小子就先回去了。”

    “回来”

    出声的是王德用,待唐奕回头,就见王老将军一脸玩味地看着他。

    “怎么?还不能让我们听?”

    。。。。。。

    :

第486章 两尊门神() 
第486章 两尊门神

    王德用端着粥碗,歪头看着唐奕,“怎么?还不能给我们听?”

    “不是。。。。。。”

    “不是就说说。 ”王德用喝了口稀粥。“能把唐疯子难成这样儿,倒是少见”

    几位师父无不轻笑,这话也不知道是夸他,还是损他。

    范仲淹则是道:“有事就直说吧这里哪个不是看着你一点点长起来的?你心里有事没事儿,看一眼就知道了。”

    唐奕无语,“可是冤枉我了,只是不想扰了几位用饭。”

    “恬燥”王德用笑骂一句。“说事”

    好吧。。。。。。

    唐奕只得把事情全盘托出。

    说完了,一抬头才发现,屋中早没了那种轻松的气氛,静可闻针,几位师父都端着碗,定在那里。

    过了半晌,王德用才悠然出声: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唐奕想再添几句安慰的话,毕竟他怕几位师父想的多,操心。

    可是,看他们的表情,又生生咽了回去。

    作了个揖,就往出走。

    “回来。。。。。。”是范仲淹。

    “安心读你的,其它事不用管,有我们。”

    “是。。。。。。”

    ——————————

    唐奕走了,几位老人家还真就吃不下去饭了。

    把碗筷缓缓放在桌上,王德用先开口了,“难办”

    是难办。

    这事看似简单,只是唐奕的一步谋划泄露了出去。可是,其中的牵连却是千线万缕。

    孙复道:“得先把大郎摘出来否则,这孩子的名声真就毁了。”

    范仲淹痛苦地闭上眼睛,“难了。。。。。。”

    “唉。。。。。。”

    全屋子的老儒、名臣皆是长叹一声,心中莫名生出曹佾刚刚的那个想法。

    王德用毕竟是武人出身,有些赌气道:“也好不当这个官又如何?就在观澜吃香的、喝辣的,自在一辈子,也好过这般尽心竭力,却要背锅、受辱的强”

    范仲淹劝道:“老将军,莫要说什么气话”

    杜衍与范仲淹一样了解自己的弟子,“现在,首要的问题是,绝不能让大郎的谋划旁生枝节,否则。。。。。。”

    都不等他说完,王德用打断道:“还管什么旁不旁生枝节?就没这么使唤人的。把大郎当牛使,到了还要让他背这个骂名,圣人之学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老将军越说越气,脖子一梗,来了年轻时的狠劲,“我倒看看,谁要是敢说三道四,老夫活劈了他”

    杜衍无奈道:“且听我说完。”

    “老将军不是不知道,为了那块压在咱们汉人心头百年的地方,大郎几乎是倾其所有的在谋划。那块地,不光是祖宗遗失的产业,更是大郎心头的那股信念”

    说到这里,杜衍感慨道:“有人志在为官,位极人臣;有人志在光宗耀祖;而大郎的志向,就在那块地”

    “也可能还有更高、更远的目标,但是,却必须从那块地开始。”

    “所以,为了这个信念,大郎可以劳神,可以花钱,更可以不惜身的全情投入。”

    说到这里,杜衍看着王德用,“那块地。。。。。。就是大郎的命比名声重要得多啊”

    杜衍很清楚,这事儿,唐奕要是真想摘出来,不难。

    皇帝是什么都清楚的,只要皇帝偏帮,唐奕再做出姿态,把大辽的华联铺都撤回来,断了与耶律重元之间的联系,再不给耶律重元支持。就算闹,就算查,也闹不大,查不出来什么。

    可是,这样一来,唐奕这么多年在辽朝埋下的雷,种下的种子,就全都没了。

    王德用沉默了。。。。。。他又何尝不知道唐大郎在此事上赋出了多少?可是,他见不得好人受屈。

    杜衍平静地看着王德用,“在那块地与名声之间,让大郎来选,老将军当知他会选哪一个。。。。。。”

    。。。。。。

    “所以。。。。。。”范仲淹胸口起浮地出声道。“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不让外人把大郎的谋划搅黄了。”

    孙复道:“辽人既然已经派人去安抚耶律重元,却单单与大宋并无说辞。想来就是要静观其变,在看咱们的反应。若是朝中闹得太大,那辽人朝多半也不会太消停。”

    尹洙摇头,“难这已经不是咱们如何反应的问题。只要我们查,辽人就有足够发难的理由。”

    “可关键是,在不明旧理之人看来,此事非同小可,不论真假,都必要上请官家彻查。”

    杜衍苦笑,“而且,官家还不能说不查。”

    “拖都不行,稍有犹豫,就等于告诉辽人,这是朝廷所为。”

    “那。。。。。。”王德用嚷道。“那这不就成了死局?”

    事情已经败露;

    事情还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事情一定会朝着言官弹劾,直臣请谏的方向发展。

    而官家又一定不能犹豫。。。。。。

    那可如何是好?只能等死?

    。。。。。。

    “我看,万不得已,直接把什么都暴出去”王德用急了。“燕云咱用兵打,也不能让大郎受这个委屈”

    “唉~~”

    一直没出声的赵德刚长叹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只见老王爷缓缓起身。。。悠悠看了眼屋外的皑皑隆冬。

    “本王在回山也住了好几年了,我看,是该回京呆两天了。。。。。。”

    范仲淹一颤,“王爷你。。。。。。”

    赵德刚不接,看向王德用,“怎样?陪本王回京,上几天朝?”

    王德用一怔,随即一拍桌子。

    “好”

    “回京”

    ————————

    大宋朝,最老资格的两尊神就这么离开了回山,再临京城

    而南平郡王赵德刚更是彻底,把王妃家眷,私人用度,一并都拉走了,没留下半点呆过的痕迹。。。。。。

    一副,再也不回来的架势。

    唐奕有点不明白,“这两位老人家回去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范仲淹冷哼一声。

    “你小子面子够大,有这两尊神给你站岗,却是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

    “站岗?”

    真的是站岗

    好几年都没上过朝的两个老头,从第二天开始,站上了紫宸殿

    文武百官看见这两位都直咧嘴,俩老寿星都快八十了,在殿上站着都费劲,却就那么杵在那儿,可谁也不敢忽视二人的存在。

    连文彦博这种说起正事混不吝,不管是谁都敢喷的主儿,有这两位在,说话都不敢大喘气。

    王德用那是三朝元老,文武双全,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谁敢在他面前造次?

    赵德刚亦是如此。别看他是太祖一支,但是,太祖的儿子就剩这一个老头儿还健在,也是历了四朝皇帝。别说是赵祯,连赵祯他爹真宗皇帝都是人家看着长大的。在皇族之中的威望,也是不容小觑。

    可偏偏这两位就来了,而且是一起来的。而且,你还不知道他们来干什么。

    也不奏请,也不参与议政,就那么往班中一站,眼观鼻,鼻观心,连赵祯赐坐都不坐,就站着,就听着。。。。。。

    熬到下朝,二人没听到他们不想听到的那个信儿,一言不发,回去了。

    朝臣们议论纷纷,这两老头闹的是哪一出?

    琢磨了一天,也没人琢磨明白。

    第二天,寅时三刻,鸡还没叫,百官照例到漏院静待上早朝。

    一进漏院,都不淡定了。

    那俩人,又来了。。。。。。

    :

第487章 山雨欲来() 
第487章 山雨欲来

    这两尊神到底要干嘛?

    。。。。。

    富弼也看到了二人,思虑一番,还是走了过去。

    向两位老人家一拱手,“二位年事已高,怎可连日站朝?还是回府静侯,这里有我与宽夫挡着,等真不可控,再劳烦二位不迟。”

    王德用扫了眼富弼,看都不眼看他,“老夫还行,没老”

    富弼闹了个红脸儿,心说,您老跟我叫什么劲?咱们是一头儿的。

    而赵德刚则是不着痕迹地轻笑一下。

    看来,官家也是怕事情有失,把大郎的全部计划与富彦国、文宽夫都说了。一旦两个老家伙压不住场子,好让他们从旁策应。

    缓声对富弼道:“彦国,且回去吧,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你们不要参与。”

    富弼一顿,他当然知道,他们若跳出来,是下下之策,而且官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又有什么办法?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唐子浩再背这个锅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王德用不容有疑。“你们几个后生早就和大郎绑在了一块儿,出来只会添乱”

    文、富和唐奕什么关系,朝里谁人不知?他们出来帮腔,只会让局势越来越乱。

    “那,那就拜托王老将军,拜托王爷了。。。。。。”富弼重重点头。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千万保重身体”

    。。。。。。

    富弼一走,赵德刚看向王德用,“且不说他们,你的身份也是尴尬,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无妨”王德用不以为意。“这点自信老夫还是有的某就不信,谁还敢说我与大郎串通卖国不成?”

    赵德刚无语,是没人能说你这几朝元老什么。可问题是你,儿子还在大辽任通政武官,孙子又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怎么也得为他们想想吧?

    。。。。。。

    赵德刚缓声道:“总之,若有变故,我出头阵”

    王德用没接,上下打量了几眼赵德刚。

    这位王爷小心谨慎了一辈子,怎么这次却要抢着出头了?

    无意间看见赵德刚大袖兜口被什么硬物支起来一块儿,“你这揣的什么啊?”

    赵德刚无声地整理好袖口,平静地一笑,“没什么。。。。。。”

    ————————

    正好,职守的内侍大监出来传朝了,王德用和赵德刚就这么开始了每天照常上朝。

    依旧是那副不请奏,不参议的作派。就往殿上一站,谁也不敢忽视他二人的存在。

    可是,一连七天,朝堂上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根本就没有过这么回事儿一样。

    “老师,您劝劝那两个老头儿,这么长时间都没事儿,想来是过去了,让他们回来吧。”

    这段时间,人人都绷紧着一根弦,可唯独唐奕这个当事人却是最轻松的。在老师的看管下,依旧照常上课、照常出操过日子。

    可是,那两位连着上了七八天的朝,唐奕实在有点于心不忍,找到机会就想让老师把他们劝回来。

    但是,范仲淹哪里肯听他的?越是平静,越是可怕。

    “安心读你的,余事莫问”

    好吧,又把唐奕顶了回来。

    这时,范仲淹望着窗外的白雪,悠然道:“明日即是小年,年前最后一次大朝了吧?”

    唐奕心里咯噔一下,老师的意思是。。。。。。明天会出事儿?

    。。。。。。

    第二天。

    唐奕照常早起,先来给老师请安,却是没见到人。

    甄姨说范师父、杜师父、尹师父,半夜就起来,驾舟进京了。

    唐奕一怔,都去了?

    都去了,而且正如范仲淹所料,出事儿了

    。。。。。。

    ————————

    年关在即,小年这天是最后一次上朝,也是年前最大的一次朝会。不但常朝的各司主官要列班,正五以上的京属官员皆要上大庆殿朝拜。

    连各国来贺岁的使团亦上上殿觐见。

    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