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意,是一些饭票!

    这个数量唐奕算过了,也就是能吃饱,饿不死的水平,要是想要大鱼大肉的吃好,可能困难点儿。

    而且,册子里面还规定,什么笔墨纸砚、内裤袜子、牙粉、面巾,都得用这“一些饭票”来换。

    所以,这个白发给你的饭票,够用才见鬼呢,唐奕是存心给他们找不自在。

    那不够怎么办呢?

    好办!

    可以给书院打工,挣工分,用工分来换饭票。

    工种、工作有很多种,给予的工分也各不相同,小册子里都记着呢。

    比如,打扫公共场所啦,整里书斋啦,食舍帮工啦,后山的炭厂里打工啦,挑粪啦什么都有。只要你肯出力气,在书院里肯定能吃得饱,穿得暖。

    让这些嫩秀才去做工?干粗活?马大伟心说,大郎这招也太损了。

    范仲淹也拿起小册子来看,更是看的眼皮直跳。

    让儒生们去出苦力?还挑粪?这画面范仲淹有点不敢想。

    “有这个必要吗?”

    “有!”唐奕笃定的点头,“既然要改,那就彻底点儿。”

    唐奕当然不缺这个钱,但是,他想用这种方式来彻底打破这些儒生现有的价值观。

    什么两手不沾阳春水,什么君子远庖厨,全特么给我滚蛋。

    唐奕就是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让儒生们现在就学会自力更生,并接触底层民众,了解民间的疾苦。

    只有现在他们懂得了老百姓生活的不易,将来身处高位,做出决定的时候,才不至于脱离百姓。

    可能会有人骂,可能会有人抵制,但是,那又能怎样儿呢?反正军事化管理都已经引进来了,就不差再折腾点。

    范仲淹知道,这么做绝对有利无害,但同时他也知道,这么做阻力必将更大。

    “那大郎就去做吧!”思量再三,范仲淹还是决定支持唐奕。

    正要继续商讨,却见有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范公,陛下陛下有旨。”这货跑的气儿都喘不匀了。

    范仲淹道:“大官慢讲,陛下有什么旨?”

    “陛下有旨,传范公即刻觐见!”

    范仲淹眉头一皱,赵祯虽住在观澜,但没有特殊的事情是不会召见他的。

    唐奕见老师表情,摸出一大块银子塞到那内侍手中,“大官,可知是陛下急召吾师是何要务?”

    “皇后娘娘要生了”

    唐奕一震,看向老师,却见范仲淹已经大步急行而出。

    回山不比禁宫,皇后在大内生产,朝臣来关心国本,也只能在宫外候着。

    而回山的休政殿就在皇帝行在的边儿上,里面有什么动静,外面竖着耳朵听,就听得见。

    所以,皇后临盆的消息一出,现在在回山的朝臣就都聚到了休政殿前,眼巴巴地等着听信儿。

    赵祯身边信得过的朝臣只剩一个富弼,于是就把范仲淹、杜衍叫来,与富弼一道压住休政殿的场子。

    等唐奕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赵祯的影子,他已经亲自守在了皇后寝宫门前。

    只见到老师站在文臣之中,与富弼低声交谈。而曹佾则是站在外圈,急的团团转。

    唐奕靠过去,“你荒甚!?这是大喜之事。”

    曹佾不搭理他,双手合十,仰头看天,“满天神佛、诸天道君,保佑家姐,平平安安渡过此关”

    那样子滑稽得很,但是唐奕却一点都笑不出来。

    曹皇后已经三十多岁了,放在古代绝对算是大龄产妇,这个时代女性临盆本来就和在鬼门关上走一回差不多,更何况是高龄产妇。胎位稍有不正,就容易出现一尸两命的悲惨结局。

    拍拍曹佾的肩膀,“别担心,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

    潘丰也靠过来,安慰道:“放心,必是龙儿!”

    曹佾苦脸小声道:“还没什么龙儿啊,不求立下国本大功,只求平安无事吧!”

    曹佾的姐姐曹皇后别看这些年一直后位稳固,其实过的也十分艰难。自入宫起,这二十年未有一男半女,足以让朝臣和有心之人诟病曹皇后无德。

    曹佾现在的想法很简单,不要求必是龙儿,哪怕是个公主,也足以让曹皇后摆脱那些流言蜚语了。

    唐奕和潘丰没接话,后宫这些年就像是着了魔,女多男少。

    自荆王天夭之后,更是十几年未见男丁,虽然生儿生女皆由天定,但依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是男孩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潘丰那话只能是美好愿景,聊以安慰罢了

    这时,孙郎中也闻讯赶来,远远地看着这边的情形。

    唐奕安慰了曹佾两句,就走到孙郎中身边,给皇后接生问脉,这事是肯定轮不到孙老头这个宫外的医生的。

    “怎么样?有底吗?”

    孙郎中撇嘴道:“放心,三天前刚把过脉,胎气极正,出不了什么问题。”

    “那就好。”

    “倒是你。”孙郎中横着唐奕。“你有底吗?”

    “我有什么底?”

    “那个什么酸啊碱的食疗谱子可是你弄出来的,要是生不出男孩,看你还吹不吹!”

    唐奕一瞪眼睛,吓的左右看看,“你可别瞎说,本来就是没根据的事儿。”

    这事儿,还得从当初孙郎中给曹皇后治不育之症的时候说起。

    那时,唐奕猛然想起后世有个没什么依据的酸碱性的理论,说是想生男孩,女人要维持碱性体质,而男人则是酸性。

    正好唐奕学的是化学,平时又爱研究吃,所以对一些寻常食物的酸碱性很了解。

    于是,就给孙郎中出了这么个馊主意,把赵祯和宫中几个妃嫔的食谱都给换了。

    后来唐奕就去大辽了,回来之后,正好曹皇后和苗贵妃都有了身孕,这事儿就让孙郎中想起来了。

    可唐奕完全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反正也吃不坏,后世都没找到科学的依据,他上哪儿能“有底”去?

    “别往出说啊,这可不是小事儿!”

    万一让朝臣知道了,等会儿曹皇后再生个丫头片子,依唐奕这招人恨的劲儿,他们不作点文章才怪

    (。)

第328章 壁上静观()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众臣就聚在休政殿前一个都不肯走。r

    可是,曹皇后的喜讯还没等来,又有人出来添乱。r

    只见寝宫那边暮的一阵手忙脚乱,大伙儿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以为出了大事,曹皇后生产不顺。r

    宫人出来一问才知道,苗贵妃也要生了。r

    孙郎中眉头一皱,苗贵妃不应该啊,算着日子应当还有半个月才到日子,怎么今天也来凑热闹!?r

    可是,哪由大伙儿多想,寝宫那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连张贵妃都把自己的女使派过去帮着支应。r

    外面一众朝臣更是紧张的不得了,有的已经开始学着曹佾的样子,对天祈福了。r

    他们是多么期盼曹皇后或者是苗贵妃可以旦下龙儿啊,也好了却大宋无储君继位的窘境。r

    唐奕现在站在曹佾身边,心净如水,反而没什么波澜。r

    赵祯无子,这是千年的糊涂案,谁也说不清他怎么就这么倒霉。一生积德大善,却落了个绝户命。r

    也许这就是因果报应。r

    赵二弑兄席位,抢了太祖一脉的龙根,传到赵祯这里注定无子,把皇帝让给了赵允让一脉。r

    而那一家子,从短命凉薄的英宗,到把大宋折腾个半死的神宗,再到抢妓女的胭脂钱,妄图保住江山的徽钦二帝,彻底葬送了大宋的半壁江山。r

    而走了大运的康王赵构也是个老绝户,大宋的帝位转了将近两百年,最后落到了太祖七世孙赵昚的手里。r

    还是回到了原点,r

    还是回到了太祖一脉掌中。r

    这其中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谁又说得清呢?r

    正默默地想着,寝宫院门一开,大伙一震,以为是生了,可惜出来的是赵允弼和赵允让。r

    他们做为宗室之人,这个时候当然要守在寝宫之外,随时等着皇后为皇室添丁。r

    但是,院子里,赵祯面沉似水,宫人进进出出,气氛让人窒息。俩人是有点受不住了,出来透口气。r

    他们一出来,富弼先靠了上去,朝赵允弼一抱手,“王爷,里面的情形”r

    赵允弼摇了摇头,没有说话。r

    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多说半句。r

    汝南王赵允让则是抬眼看向曹佾那边,略一沉吟,行了过去。r

    走到近前柔声道:“景休毋须担忧,宫中隐婆已经带出话来,皇后娘娘一切都好,旦下龙儿只是时间问题。”r

    曹佾面无表情地拱手道:“多谢王爷关心!”r

    赵允让和善地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他身边的唐奕,佯装温怒,却也算和声细语地道:“唐大郎,上次你到我王府门前,都干了什么?”r

    说完,不等唐奕反应,又转而一笑。r

    笑骂道:“臭小子!你们小辈的恩怨,我本不应插手。然本王自知家里那几个不省心的顽劣得很,若有得罪之处,大郎莫要和他们一般见识。”r

    r

    唐奕心中大叹:r

    这特么可真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啊!r

    你怎么就能说的这么亲和友善?怎么就能这么像真的呢?r

    “原来王爷还记得那事啊?草民倒是都忘了。”r

    噗r

    曹佾差点没笑出声来,你把人家儿子给扇了,完事儿你说你都忘了?r

    还能再无耻点吗?r

    能啊!r

    只听唐奕道:“王爷且放心,草民当时也是一时气愤才做下的错事。”r

    赵允让嘴角抽搐,“知道错了就好!”r

    “是的。”唐奕装的无比恭敬。“草民当时只当这二人太过混蛋,不扇他们不足以泄愤。”r

    “但是,后来才知道”r

    赵允让表面平静,心里却已经气的要发狂,这小王八蛋说话夹枪带棒,没一句能听的。r

    “知道什么?”r

    “知道,原来我误会了,混蛋的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一个老东西,错怪了两位世子,奕深感愧疚。”r

    “噗”r

    曹佾这回是真没忍住,唐奕太坏了。r

    “王爷,且先慢聊,佾先告退!”r

    曹佾一拱手,调头就跑。不能再呆了,再听下去,他这个外人都得替赵允让尴尬。r

    r

    赵允让脸都绿了,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他没理呢?就是想演一波儿,看看能不能缓和一下两方的气氛。r

    “唉!”爽然一叹。“大郎,不必如此!本王能放下体面主动找你,难道大郎这点面子都不给本王吗?”r

    赵允让真的是来求和的。r

    说白了,在他看来,不论他与赵祯之间有何龌龊,那都是皇室内部的事情,与唐奕这个外人没关系。r

    唐奕也不用这么着急就站队,大可等尘埃落定之后,再用手中的筹码换取对他最有利的酬劳。r

    赵允让给得起!赵祯给了唐奕什么,他也敢给什么。r

    只不过,他算错了赵祯的“慈”在这场角逐之中的份量;算错了,说到底唐子浩先是个重情义的“人”,后才是重利益的“商”!r

    唐奕闻言反倒笑了。r

    “王爷,有什么话还是直说吧,草民脑子转的慢,不习惯绕弯子。”r

    “也好!”赵允让点头。“本王从没有针对大郎的意思,若是有误伤之嫌,还望大郎体谅。”r

    “那王爷针对的是谁呢?”r

    唐奕一句话差点没把赵允让噎死,这浑小子就不能好好地照着名利场中的规矩来吗!?r

    见赵允让答不上来,唐奕也是一叹,“王爷,何必如此呢?做个太平王爷不好吗?”r

    “本王就是个太平王爷,现在是,将来也是,死后依然是。”r

    “可是”r

    “储君一日不立,国即一日不宁啊!”r

    “那王爷觉得谁是储君呢?”r

    “大郎何必有此一问?难道心中没有计较吗?”r

    唐奕摇头,用下巴一指皇后寝宫,“是男是女可还没个定数呢!”r

    赵允让一笑,“陛下二十年无子,大郎觉得,这次的机会又有几分呢?”r

    唐奕摇头不语,尽管他也希望赵祯生儿子,但是,从历史经验上来看,这事悬。r

    见唐奕不说话,赵允让继续道:“大郎所求,本王也知一二,本王也不许诺什么,只求大郎一事。”r

    “何事?”r

    “壁上静观,待出了结果,大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陛下也好,本王也罢,亦或是宗实,甚至是别人。”r

    赵允让顿了一下。r

    “大家为朝、为宋的心是一样的,本王可保证,没人能拦着大郎的路。”r

    (。

第329章 天佑皇宋() 
赵允让不可谓不大气;

    不可谓不有风度;

    不可谓不老谋深算!

    像唐奕这般手握国之重器,又与将家有着撇不清的关系,几乎到了可以左右朝局地步的人物,赵允让当然是本着能拉拢最好,拉拢不来也不得罪的心理。

    而现在,他更是把姿态放到了最低,把要求放到了最低。

    在他看来,唐奕只要两不相帮,保持中立就好,这是在让唐奕来“坐庄”,坐一个十赌十赢,大小通吃的大庄。

    不得不说,政治是功利的,有时甚至是肮脏的,来不得半点感情用事。但凡唐子浩有点脑子,就应该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因为,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形势来看,其实,站在赵祯这一边,都不是什么明智之选。

    别看赵祯是皇帝,但是,单无子这一条儿,就让他的处境极为尴尬,甚至是抬不起头来

    “唉!”唐奕一叹。“王爷这是要把我推入不败之地吗?”

    赵允让自信一笑,“何止是不败?只要大郎答应,从现在开始,大郎还会得到朝中更多的助力,没有人会再拦你的路,你要做的事,会更加顺畅。”

    “那当真是再好不过了。”

    “算是本王送给大郎的见面礼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