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是武人荣耀、大宋人样子狄青,狄汉臣的问题。

    以文彦博为首的文官,见不得狄青一个武人打坐西府,诸般构陷想把狄青挤出中枢。

    按说,这种事儿欧阳修是不会掺合的,而且,狄青还算是旧友范仲淹的弟子,他倒应当拉狄青一把。

    但是,欧阳修觉得,狄青被挤兑成这样儿在京里呆着也没意思,倒不如去地方避避风头。

    于是,他也上书劝官家放狄青出京,算是助攻了文彦博等人

    “欧阳卿家,可别被这小子给骗了”

    赵祯的一句话,让唐奕呆愣地看着眼前这“胖子”直晕,满脑袋转的都是他干过的那些蠢事儿。

    此时,欧阳修也出声了。

    “教不学师之惰,正因此子顽劣,才需我辈多加教导才是,臣是不怕的”

    好吧,他又开始犯二了!

    只这一句话,就把范仲淹和唐奕都得罪了。

    范仲淹暗骂,这货是不是又喝多了!?我教不好,你就能教好?你啥意思?我还不如你了?

    而唐奕则是腹绯,陛下就是一句玩笑,你咋还当真了?老子顽劣,跟你就学好了?不定把我带成什么样儿呢?

    要知道,欧阳修可是和宋庠、晏殊划等号的,出了名的爱享乐,还自比寇准。

    只不过,享乐之道比不过,做官的本事更比不过。

    反正,唐奕是打定了注意,得离这货远点,别哪天他借着酒劲把我再坑了。

    到时跟谁说理去?

    赵祯也是暗笑,欧阳永叔,让他修个史,做个学问没问题。别的事儿,还是算了吧!

    圆场道:“此事你们私下议论,朕就不管了。”

    “众卿且先下去吧,朕与大郎还有些家常闲话要说。”

    大伙儿一听,谢恩退下,只留唐奕一人。

    唐奕也知道,什么话家常?这是要挨骂了。

    人都走了,赵祯果然神情一肃,第一句话就让唐奕一哆嗦。“听说,你为了个女盗匪,许了耶律洪基每年一百万贯!?”

    唐奕硬着头皮答道:“是”

    赵祯一叹,“说说吧,打的什么主意?大郎当知,这事儿传出去可是死罪。”

    唐奕一扁嘴,倒不显慌乱。“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给耶律洪基挖的一个坑。”

    “坑?什么坑?”

    “先不说是什么坑,草民是觉得,就算有了毛纺织,就算大宋不惧辽朝南侵,哪怕就算我们把燕云之地都拿回来了,但在宋人心中,还是有一根刺是永远也拔不掉的。有这根刺在,大宋在辽朝面前就永远也抬不头来!”

    赵祯一震,口中不由念叨出声:

    “宋、辽、岁、币!”

    (。)

第288章 布局() 
感谢老衲的好几个万赏,好几个千赏。~中文~小说。.

    只想说,兄弟,你手太欠了!加更的时候你不赏,打算歇两天了,打赏也来了

    那也先欠着吧,让我缓两天,真写不动了。

    —

    宋辽岁币,就像是一道永远也好不了的伤疤。

    年年要揭开来看一看,年年要感受一下,那城下之盟的痛楚。

    说实话,大宋不缺那几十万贯的小钱。

    但,其带给大宋从君臣到武将、从国家到百性的屈辱,却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这道疤压在汉人的心尖儿上,扛在大宋男儿的脊梁上。百年间虽无外扰,却蒙住了宋人的心智,压弯了汉儿的脊梁。

    现在的唐奕就像个瘾君子一样,开始了强宋这个造梦之旅!

    如何把大宋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就像毒瘾一般时刻驱使着他向前推进。

    而救宋?富宋?强宋?

    不重振民族自信,不让汉儿挺直脊梁,有再多的钱、再发达的经济,又有何用!?

    所以,在一切开始之前,唐奕第一件要干的事儿,就是把宋辽岁币这道疤彻底治愈。

    这道疤好不了,大宋的腰杆永远也挺不直!

    “能行吗!?”

    听了唐奕的整套打算,赵祯眼神奇亮。

    这要是成了,他赵祯就算再没有什么建树,只凭抹去岁币之事,就足以告慰祖宗了。

    “草民现在也只是设想,还需慢慢布局,引辽人入瓮。至于能不能成五成把握吧。”

    “够了!”赵祯猛一拍桌案。“五成把握就足以一试,朕会全力配合于你!”

    “明天就招辽使来此一晤,在莱州设立権场互市,辽人应当不会拒绝。”

    辽人当然不会拒绝,此事对辽朝是有利无害。

    “只是,陛下一定要控制好规模。”

    在莱州起互市,即要钉下这个由头,又不能因此而令莱州迅速发展,这个度是一定要掌握好的。

    “嗯,到时,莱州互市交由大郎来掌控,规模大小,由你自己来定。”

    “谢陛下信任!”

    “唉”赵祯话锋一转。“这几年委屈大郎了!”

    因为观澜商合,唐奕商人的名声算是坐实了。宋律虽不歧视商人,但也非什么好事。

    这几年,唐奕不但要为皇家运作生意,还要顶在最前面,接下所有风言风语,赵祯觉得,确实愧对唐奕。

    对此,唐奕倒是没什么。他还是秉承后世的理念,商与官在他眼里根本就没区别。

    因为,不论是官,还是商,亦或是他现在所处的“官商”,本质都还是一个“权”字。

    现在的唐奕没有权吗?

    有,而且很大!

    只不过,还没摆上台面儿。

    至于别人看得比命还重的名声,在唐奕这里,就是个屁!

    他宁可当一代奸雄,受万人唾弃,也不愿像老师那样,一生背着名声的大包袱赶路。

    大宋不缺惜名声的能臣,却少有敢顶着骂声干实事儿的“奸佞”。

    反传统不一定是坏事,好人救不了宋,也强不了宋!

    “陛下,多虑了,草民还扛得住!”

    “倒是陛下这几年”

    “朕怎么了?”

    “两年多未见,陛下显老了。”

    这话放在皇帝身上不合适,唐奕完全是出于一个晚辈的角度去说的,听到赵祯耳中,也是颇为暖心。

    横了唐奕一眼,嗔怪道:“还不是你们这么小辈不省心!?”

    “连人家的王妃也敢拐带,我说你胆子怎么那么大!?”

    呃

    “陛下知道的,草民就是这个性子,见不得别人受苦。”

    赵祯被他气乐了,“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嘿嘿”

    唐奕憨笑应付,就像自家后辈在长辈面前耍宝卖乖一样

    赵祯拿也他没办法,可能是自己没儿子,唐奕给他的感觉比皇室之中的那些小辈还要更亲些。因为这儿子上脸的时候,根本就不拿他当皇帝。

    “下去吧,皇后快要来请安了,要是看到你在这儿”

    唐奕一缩脖子,“那草民告退!”

    曹皇后现在可是老看不上唐奕了。

    从来观澜养胎开始,在上院花园遇到,曹皇后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唯独对唐奕,就没给过好脸子。

    没办法,谁让唐奕把她弟弟给激跑了?估计曹觉一天不回来,曹皇后就得恨唐奕一天。

    出了赵祯的住所,还没到自己的小楼,就见前面一群女子行来,看样子是要下山的。

    “董大家”唐奕先一步问候。

    打头的女子轻轻一拂,“唐公子!”正是董惜琴。

    “这是要进城吗?”

    “正是。”

    “哦,那让王伯点几个仆役跟着去吧,晚上回来也好有个照应。”

    “那就谢过公子了!”

    这两年,唐奕、潘越、曹觉都不在,张尧佐的那个儿子张俊臣在京中越发猖狂,且一直也没断了对董惜琴的觊觎之心。

    是以,现在董惜琴每次进城都是提心掉胆的,生敢被张俊臣做出什么过份之事。

    所以,唐奕说要派人跟着,董惜琴虽不想再麻烦唐奕,但还是没有拒绝。

    目送董惜琴飘然而去,说心里话,唐奕心里挺不是滋味。

    桃花庵这样的存在,放在后世也是值得人敬佩的,一群风雨飘摇的女人,自强、自立。

    但不论古今,这样的存在,也是注定很难生存的。

    如今的董惜琴,已不似前几年那般风光了。

    七年前的花魁娘子,即使琴艺依旧冠绝开封,但岁月催人,终有过气的一天。

    她已经二十八岁了,按说早就到了该退下来的时候了。

    但是没办法,桃花庵正是青黄不接的尴尬时候,董靖瑶先天不足,接不了她的班。上界花魁早已经不是桃花庵的姑娘了,若董惜琴退下来,那桃花庵几十张嘴连个进项都没有了。

    前几年,唐奕还能以各种由头接济一下,但再怎么说,这也不是个办法,时间长了,连人家都不好意思要了。

    那是一群倔强的女人,只想靠自己在这个世道活下去。

    这几年,董惜琴还是靠着自己的一副嗓子和一把琴,在开封接些演出的生意,但也是越来越少。

    有时候,甚至大名府、应天府的一些富户请她这个京城的花魁去献艺,为了银钱,也不得不远道而去。

    回到居所,唐奕让君欣卓把黑子叫来。

    看见董惜琴,倒是提醒了唐奕,黑子大哥不知不觉也己经快三十了。从进京那会儿就说给他娶门亲,却不想,一拖就是四五年过去了。

    也该定下来了,今天说什么也得问明白了,这货到底相中桃园的哪个小娘子了。

    只不过,君欣卓回来一说,唐奕差点没气死。

    “师兄进城了,你让我去找什么?”

    “进城了?”唐奕一愣。“他进城干嘛?”

    “不是你让他进城的吗?”

    “我让的?我什么时候让他进城了?”

    “王伯说的,说是你让师兄护着董娘子进城的。”

    “我呸!!”

    这个有异性没人性的东西,我是说找两个仆役跟着就行了,谁让他亲自护送了?

    “不行!!”

    唐奕打定主意,晚上回来一定要从他嘴里抠出来,到底是哪个小妖精把他的魂勾走了。

    咱要钱有钱,要啥有啥,还玩个屁的朦胧啊?

    挑明了,直接娶了不就完了!?

    (。)

第289章 焦碳对大宋的意义() 
晚上等黑子回来,还没等唐奕开口,黑子先说话了。

    “大郎,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你要娶哪个直说!”

    黑子老脸一红,“说啥呢?我可没那心思!”

    “那你要说什么事儿?”

    黑子一挠头,“月底,惜琴姑娘接了个去应天府献艺的差使。这一来一回好几百里地,她们一群姑娘家的,也不让人不放心啊”

    “所以,你又想当保镖,全程护送?”唐奕翻着白眼,被这憨货打败了。

    还死咬着没那心思,鬼才信你?

    黑子不好思意一笑,“那我就当大郎同意了啊。”

    “不是,你能不能行了?”唐奕恨铁不成钢的叫道。

    “都这样儿了,还不好意思说出来呢?赶紧的,相中谁了?咱送过去的彩礼保证让桃花庵的娘子们吃一辈子也吃不完,省得你给她们当下人了。“

    黑子臊的脸颊跟烙铁似的,局促道:“回来再说!回来再说!”说完,逃似的就跑了。

    唐奕拿他没招儿,正好这段时候自己事儿也多,就由他去吧

    这段时间,唐奕的事儿确实不少。

    先是连上了三天的大课,然后虽然改成了两天一课,但是,战略课还要他与鲁国公王德用轮着来,基本就是三天上两节课的频率。

    看上去好像挺轻松的,可别忘了,他自己也是学生啊!这一科他是别想了,但下一科是说什么也跑不掉了。

    而且,曾公亮找来的百多名冶炼工匠也进了回山,他还要着手研究铬铁冶炼的问题。

    原来的回山瓷窑早就拆了,这回唐奕干脆和曹佾打了招呼,把新窑建到了后山,紧挨着曹家的炭场。

    先是石炭炼焦。

    这个不难,唐奕知道后世炼焦用的是“干馏法”,就是把原煤隔绝空气,高温焦化。

    唐奕只要把基本的原理和工匠们说清楚,怎么去建炉就不用他操心了。

    至于建成之后用什么温度,什么火候,唐奕也不知道,无非是多试验,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数据。

    朝廷办事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曾公亮大手一挥,一下建了十座焦炭炉,让唐奕可劲儿的试,保证最快速度炼出焦炭。

    对此,唐奕除了骂人,也不能干别的了。

    曾公亮和文彦博一样无耻,这特么就是慷他人之慨。人是他出的没错,但花的却是唐奕的钱。

    奶奶的,他当然不心疼!

    焦炭很快就炼出来了。

    出炉那天,不但唐奕在,曾公亮在,连赵祯也在。

    当一块块带着细密蜂窝小孔的焦炭出炉,唐奕兴奋的猛一握拳。

    曾公亮不明所以,“子浩,何来如此激动?”

    唐奕都不爱搭理他,他懂个屁!

    曾相公只当这是冶炼铬铁的必备之物,却不知,焦炭的出现,对金属冶炼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物,是冶金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存在。

    这东西不但大大提高了冶炼温度,有唐奕在,他还可以利用焦炭的化学性质,做为催化剂,一些在这个时代得不到的有色稀有金属都可以提炼出来,进而制造各种性能的合金。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焦炭的出现,会把华夏的冶铁水平提升一个大台阶。

    华夏的冶铁技术历史悠久,且工艺十分先进,这一点无庸置疑。

    但是,华夏铁器在世界上却不是最强的铁器,甚至在现在的亚洲也不是最强的钢铁。日本和一些南亚小国的冶铁技术虽不如中原,但造出的兵器却一点都不比大宋的差。

    为什么呢?

    因为一种化学元素困扰着大宋的冶金业硫。

    中原地区炼铁锻钢,很早开始就在使用煤来做燃料了。不是煤比木炭好,而是中原地带的木材资源早就被砍光了,不得以才用煤做为替代燃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