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大人久在辽东,素知建奴战法,臣并无异议。”袁崇焕在面见皇上之前,便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那就是他这个蓟辽督师的官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即便是皇上还对他有信心,但也不能忽视朝中大臣们的意见和看法,两相权衡之下也不能让自己继续主事辽东。更可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皇上对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信心。

    所以即便在此之前跟兵部尚书王在晋在关于辽东方面的战略方针上有着很多的不同见解,两人的策略理念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但袁崇焕并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因为他十分清楚,皇上决定让王在晋代替自己主事辽东已经是定局,自己戴罪之身,即便是反对也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福建出海以东,有一大岛,名曰台湾,你可知晓?”萧木又继续开口说道,只是这一次他提起的话题跟之前的相比跨度有一点大。

    “略知一二。”虽然不清楚皇上问这话的用意,但袁崇焕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朕决意认命你为台湾巡抚,不知你可愿意?”萧木继续问道。

    皇上的这个问题着实让袁崇焕感到有些震惊,他想象过自己被削职为民,也想象过自己被充军流放,但就是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被皇上任命为一个不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范畴之内的“巡抚”。

    萧木也看出了袁崇焕的惊异之色,于是继续解释道,“此前福建水师遭遇海寇郑芝龙袭击几近全军覆没,后来福建巡抚熊文灿上疏提出招抚之策,原本进展顺利,此后皇太极引兵犯阙,郑芝龙又生反复。如今毛文龙偷袭沈阳、辽阳,皇太极被迫退兵,想来消息传到福建之后招抚郑芝龙的策略便可顺利实施。”

    “倘若郑芝龙接受招抚,朕决定授予他台湾总兵的官职。”萧木又补充道。

    虽然皇上刚刚说了好多此前自己从未认真关注过的事情,但袁崇焕还是听懂了皇上这样的安排的用意,无非就是新招安的郑芝龙很有可能首鼠两端,派自己出任台湾巡抚,自然可以对其形成牵制,让他全力为朝廷效力。

    “朕派你做台湾巡抚并不只是为了牵制郑芝龙那么简单。”萧木继续说道,“我大明虽然疆域万里,但以世界之大,大明掌控之土地还是太少,由台湾出海再向南航行,有无数大岛,其地气候温暖,稻米作物一年三熟,海贸利润极其丰厚,岛上有许多此前逃荒而往的华夏汉人,如今却掌控在西夷之手,朕望你到台湾后与郑芝龙一同在海上为我大明开疆扩土,将来大明若遇灾荒,便可从南洋调拨粮食赈济。”

    “臣定当竭尽全力。”听了皇上的话,袁崇焕无疑兴奋不已,很显然虽然朝中大臣纷纷弹劾赈济,皇上也不得不撤去了自己辽东的官职,但从刚刚皇上的描述来看,万岁无疑对自己还抱有很大的期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爱卿在台湾南洋尽管大展拳脚,朕也会派些善于经营、长于生意的帮手给你。”萧木最后又鼓励了一番,对袁崇焕的称呼也重新变回了“爱卿”。

    ……

    “你打算要派给袁崇焕的帮手是什么人,我怎么从来不知道?”袁崇焕离开之后,林檎问道。

    “当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萧木答道,“我打算把范永斗、王登库他们派做袁崇焕的帮手,作为生意人,很显然他们是有着非凡能力的,只不过是此前的能力没有施展到正确的地方。”

第四七四章 主业() 
“你这样做是不是太仁慈了一些?”林檎反问道,“像是范永斗还有王登库这一干人,可都是犯了重罪,不严惩无法以儆效尤的存在,就这样饶了他们的性命,难道不显得有些太过于宽容了吗?”

    萧木解释道,“直接杀了他们自然容易,但我总觉得这样就没有办法让他们为之前的做法赎罪,把他们派到台湾去,跟随袁崇焕一起开拓南洋,才能让他们的本事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果直接一杀了事的话,对大明来说怎么想都感觉像是亏了一大笔”

    林檎虽然能够理解萧木这“亏和赚”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但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心中感到十分别扭的状况下,就难免犯下一些“低级错误”。

    “可是现在已经入秋了,范永斗他们之前犯的都是死罪,按照‘秋后问斩’的说法,他们现在应该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吧,就算你像在压榨一下他们的剩余价值,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你可不要忘了谁才是主宰大明生杀大权的人。”萧木无疑听出了林檎这句话的错误所在,于是有些得意地答道,“我可不记得有人拿今年需要秋后问斩的犯人名单来让我这个大明皇上来亲自勾决的,难道在我昏睡的这些天里,有人替我把这项工作给代劳了?不过魏忠贤的殷鉴不远,应该没有人有这个胆量吧?”

    林檎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刚刚所犯的“低级失误”,于是也不再说话,安静地给了萧木一个得意的机会——毕竟这种机会对于萧木来说似乎也不太多了。

    “自从穿越以来我就从来没有下旨杀过任何人,现在我也同样不想杀人,不光是范永斗、王登库他们那些张家口的商人。”萧木继续补充道,“凡事原本可以被判处死罪的,像是你我刚穿越过来,在大兴的时候第一个接触到的梁艳阳之流,我打算全都把他们流放台湾,派给袁崇焕,充作他的手下和随从,这样一来,袁崇焕如果真的能够在台湾以及南洋闯出一片天地的话,他们也能成为很好的助力,至少跟欧洲的殖民者相比,无疑大明的罪犯更加有资格算作是‘自己人’。而且在大明这个时空,流放到台湾甚至南洋这样他们这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永远也不能回家,对他们来说也同样是极其重的刑罚了,也同样有着很强的警示作用。”

    “既能保全了他们的性命,又压榨了他们身上的最后一利用的价值,你这买卖做得倒是很精。”林檎评价了一句,让萧木也有些

    “听说后世澳洲的殖民祖先就是被流放的罪犯,虽然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不过你的这个做法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了。”林檎评价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只是万一袁崇焕没有能够在台湾有所作为,更没能够在南洋开疆拓土,那样的话你打算怎么办?”

    “经营台湾,攻略南洋原本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如果随随便便就能成功那么原本的历史上南洋也早就应该是华夏人的地盘了。”萧木答道,“对于这件事终归还是要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只要袁崇焕能跟郑芝龙相互牵制,相互配合,把台湾经营好,我们就应该相当满足了。”

    “只是恐怕袁崇焕今天得了你的旨意之后会过于操切,毕竟之前提出‘五年平辽’的也是他本人。”林檎还是有些不放心。

    “想必到了今天被朝中大臣全体弹劾的境地,袁崇焕也应该接受教训,不会像‘五年平辽’那样,再生出什么‘五年定南洋’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了,而且即便是夸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也是因为他此前久在辽东,对辽东局势十分了解,现在我派了他去台湾,又让他放眼南洋,这全都是他此前没有了解的地方,只要他还有一些理智,都会懂得要稳扎稳打的。”

    “但愿如此吧。”萧木把能分析的地方全都给分析了一遍,林檎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表达一下她的愿景和期望了。

    “现在朝中大臣弹劾袁崇焕的事情解决了,这下培养李师药他们几个孩子的事情总该提上日程了吧?”萧木说道,很显然他对于这件事情更加上心——如果把经营台湾,攻略南洋比作兼职副业的话,那么萧木无疑觉得培养李师药他们那几个孩子,把自己从后世现代社会掌握的不属于这个时空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主业,因为现代社会的很多知识对于大明这个时空的居民来说显得有些过于匪夷所思和离经叛道了,只有像是白纸一般的少年们才适合学习,而且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今天处理袁崇焕的事你已经用了不少大脑了,关于怎么教那几个孩子的事还是明天再说吧?”林檎觉得萧木似乎更加需要休息,“毕竟来日方长,也不急于这一时。”

    “可是我今天感觉状态很好,头脑十分清晰,就连让朝中大臣满意,同时也能给袁崇焕一个新的建功立业的机会的处理办法都想得出来。”萧木摇摇头,否定了林檎让他去休息的建议。

    “我这可不是什么‘回光返照’!虽然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可活,不过一时半刻应该还是死不了的。”萧木又补充了一句,然后又重新说起了“正题”——“不瞒你说,关于怎么培养这几个孩子的事情,我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和想法了。”

    “什么思路和想法?”林檎听了萧木的话之后也是下意识地开口问道,等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坚持刚刚的意见,让萧木好好休息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像是条件反射一样地问出口了。

    既然这样的话,林檎也就放弃了刚刚的想法,打算好好听听,萧木到底有了什么样的思路和想法。

第四七五章 遐想() 
“我打算把李师药他们三个孩子分别培养成各种不同专长的人才。”萧木答道,“要想让他们将来成为大明的顶梁柱的话,仅仅是一种人才肯定是不够的,最完美的情况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写诗作赋、排兵布阵样样精通的全才,但我也知道这基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他们虽然活力旺盛精力充沛,记忆力正值巅峰,但似乎并没有哪一个表现出了那种天才一般的潜力。”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天才随随便便就让你给收入囊中了?”林檎反问道,“就算是后世的大学,不也是份城好多个专业的吗?一个人最多能修个双学位、三学位,但哪里有人能够把所有的专业全都学上一遍呢?”

    “是的,就好比你是中文系的,我是毫无用处的经济系的”萧木点点头答道,“所以我打算把他们那三个孩子也想不同的方向培养。”

    “比方说呢?”林檎问道。

    “当然不可能像后世现代社会的大学那样分的那么精细。”萧木答道,“总而言之,就是李师药从文,赵弃病从武,而谢连惠呢,我打算就按照你之前说的那样,让她专门研究科学,成为大明版本的‘居里夫人’。”

    “你该不是认真的吧?”林檎严重充满惊讶的神色,“李师药从文,赵弃病从武的安排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从他们现在的表现来看就是这样一个趋势,就算让赵弃病从文他也没有兴趣,反而李师药在读书方面似乎很有天赋的样子。但是让谢连惠研究科学这个想法,是不是有些太理想化了?”

    “为什么说理想化了呢?”萧木反问道,“关于这一点,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你提出的呢!”

    “我那个时候只不过是随口一说,拿来跟你斗嘴的”林檎不小心说出了实话,“总而言之,让谢连惠去专门研究科学还是有些太草率了,毕竟她是一个女孩子”

    “正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让她去研究科学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啊。”萧木继续答道,“这也是原本你说的,因为是女孩子,所以不必受到‘读书正道’的干扰,可以更加方便地去研究科学技术这样的‘奇淫技巧’,而且作为女孩子,谢连惠将来也没有办法做官,带兵,所以让她去专门研究科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是女孩子应该并不适合研究科学吧?你想想后世社会那些教科书上的科学家,似乎也就只有居里夫人一个人作为女性比较著名。”林檎瞬间又找到了一个论据,“而且谢连惠作为一个女孩子,肯定是对针线女红这类东西更感兴趣的,她要是对科学技术没有兴趣,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培养起来岂不是事倍功半的吗?”

    “大明不缺擅长针线女红的女人,就算是大明所有的女人当中有一半都丧失了座针线活的技能也没有什么大碍。”萧木答道,“但大明急需对科学技术感兴趣,并且有望成为未来新一代科学领袖的人物,而谢连惠就正好合适。因为据我的了解,之前宋应星兄弟在王静远家借住的时候,谢连惠这个小姑娘就经常缠着宋应星,让他讲些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事情听,这不正好说明了,谢连惠对科学十分好奇吗?”

    “可是”林檎还想说些什么继续反驳一番,但她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了,毕竟她的辩论对手萧木手中的大部分论据都是自己之前亲自说给他听的,现在全都成为了用来驳倒自己的依据。

    “我打算像你之前说的那样,让徐光启认谢连惠当干孙女。”萧木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行动还在继续,“我这个皇帝或者你这个皇后的面子,徐光启肯定不会不给的吧?而且多上一个对科学感兴趣,能够传承他毕竟研究的干孙女,想必徐光启也会相当高兴的吧?”

    “”林檎已经彻底无话可说,因为萧木已经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软肋。

    于是萧木继续他一个人的遐想,“想一想将来的大明朝,谢连惠发明出了好多促进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工具,然后李师药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把这些新成果应用到全国的所有府县,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然后谢连惠同时也发明了好多性能强大的新式武器,然后赵弃病带着装备着性能优良的新式火铳火炮,把任何来犯的敌人全都消灭。”

    “大明有了这三个顶梁柱,那么你这个皇太后就只需要坐在宫里享受太平日子,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很好吗?”萧木最后补充道,很显然他已经把自己默认成为看不到李师药他们这几个孩子成为大明的顶梁柱的那一天了。

    “好倒是好,只不过想要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你跟我就需要好好地准备一番,把我们原来从后世学过的知识全都系统地整理归纳一遍,然后分门别类地教给他们,同时还要让他们分别学习大明这个时空的文章、军事还有科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