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此时萧木耳朵当中听到了来自大明所有军官士卒们的高声呐喊,无数的“万岁”的声音如同疾风闪电一般地钻进了他的耳朵,让他十分清晰且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到来究竟能给大明的军队带来多么大的帮助。

    尽管自己没有任何关于战略战术的知识经验储备,也没有勇猛过人的武艺,但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对于将士们战斗的加成,却毫无疑问是十分巨大的,这也让萧木更加确信了,自己这个亲临前线督战,鼓舞大明军队士气的决定是有多么的正确。

    “崇祯元年秋,奴酋黄台吉入寇,直抵京师,帝临危不乱,亲冒矢石,督战与广渠门,官兵人人振奋,口呼万岁,杀声震天……”此时的萧木甚至已经开始构思起了后世的史官会怎么记录自己今天的行动——不得不说,他的构思并没有任何夸大其词的成分,因为此时明君将士的喊杀声确实是一浪高过一浪,完全把后金军队的势头给压制住了,至少一直到“杀生震天”这一句的时候还没有任何的问题。

    只是后面的内容萧木就有一点想不出来,毕竟是术业有专攻,受限于并不专业的文学功底,萧木一时有些卡了壳。

    “如果是林檎的话,一定能够想出比这更好的句子。”萧木决定不再去想这种事情,而是专心地去享受自己给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期待着这巨大的积极影响是否能够给战争最后的结果带去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

    自己的行动收到了如此理想的效果,这在萧木穿越到大明以来似乎还是头一次,而且还是这样重大,事关大明生死存亡的场合,这无疑让萧木整个人都感到十分兴奋,觉得击退皇太极,甚至重振大明国威,中兴大明也都是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事实上此时感到兴奋的不只有萧木一人,作为锦衣卫当中的佼佼者,一直以来以能够得到保护皇上差事为傲,这一次也作为亲兵在皇上身边严密保护的杨韬和胡云两个人也同样因为此时明军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而感到激动。

    不过就在萧木还有他的亲卫全都激动不已的时候,危险也悄悄来临。

第四六九章 冷箭()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类都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需要你高度注意的事物之外同样还有其他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同时发生的时候更是如此——就比方说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的安保人员很难全程只注意赛场之内的安全而不偶尔分心去关注一下赛场之上的比分,尽管原则上他们这些安保人员全程都应该是背对赛场,不去看一眼场上的情况。

    对于此时的萧木还有杨韬、胡云他们一干跟随护卫的人来说也是差不多相同的道理,由于萧木这个大明皇帝的到来,整个明军的气势为之一振,战场之上的形势瞬间得到了极其明显的好转——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大明一方的人都很难不去关注战场之上的局势,即便杨韬、胡云他们最最核心的任务是保护皇上的安全,而不是记录战场局势的变化。

    后金一方自然也注意到了战场局势的明显改变,大明军队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无疑让他们也有些猝不及防,虽说大金的勇士们的勇武程度远非明国军队士卒可比,但毕竟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人体的组织构造跟正常人类也没有任何特殊的区别,既然都是人类,那么大金一方勇士即便有优势,这优势也自然不可能像老虎和兔子那样对比明显。

    袁崇焕率领的辽东军也是大明最为精锐的军队,在士气空前高涨的情况之下压制住了大金的勇士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在以往双方的作战过程当中,大明一方的军队从来都没有爆发出如此的气势而已。

    皇太极一方当然不可能对战场之上如此明显的局势改变无动于衷,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让局势变化的原因——毕竟不管是大明一方还是后金一方,大家都处于同一时空,既然皇上亲临前线督战的消息能够传达到每一名大明士卒的头上,那么后金一方的人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这样一个情况。

    有道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很显然后金一方的人虽然并不一定熟知这句诗,但诗句当中蕴含着的朴素道理他们无疑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作为大金的贝勒,正在皇太极身边一同指挥军队作战的多尔衮自然也深知这个道理,此时的他意识到了对方大明的皇帝就在城头上的时候,立刻便生出了“射人先射王”的想法,打算用自己的箭术让对面的大明皇帝——也就是萧木,后悔来到战场之上。

    在多尔衮的观察看来,此时正是自己放箭的最好时机,因为他远远地看去,大明的皇帝还有他手下的亲卫们似乎都在为大明一方取得的优势局面而感到激动和欣喜,此时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战场之上而对于明国皇帝的安全问题则是没有多尔衮想象当中那样的严密。

    既然如此,多尔衮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大号的机会,毕竟如果能够一箭射死明国的皇帝,那么明军刚刚提起的士气肯定就就会立刻陷入谷底——这是毫无疑问的,除此之外,说不定明国的内部还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之中,那样一来,大金攻取这明国的京城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至于什么“暗箭伤人”之类为人所不齿的手段,多尔衮却并不放在心上,因为这种“暗箭伤人”的说法本来就显得十分可笑,既然双方已经到了战场之上,那就就要各凭本事存活下来,难道一方没有注意到另一方的存在,另一方就不能出手攻击了吗?

    总而言之,多尔衮决定给对面的明国皇帝有送上一份大礼,直接让他去天堂去见他们大明的历代列祖列宗,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务必要求趁着此时明国皇帝还有他的亲卫们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一击命中——而不是派一大群弓箭手一起上阵,毕竟明国皇帝的护卫无疑是不惜血本的,如果一群弓箭手同时瞄准他的话,那么就算明国皇帝的亲卫们注意力再怎么不集中也会发现的,那样的话,反而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所以多尔衮决定仅由自己一人动手——毕竟如果只有一个人有资格射这一箭的话,那么多尔衮觉得自己无意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论箭术的话他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甚至动手之前都不声张,只是给了身旁的皇太极一个眼神,然后便策马找到了一处隐蔽的地方,拈弓搭箭,瞄向城头上明国皇帝的方向,调整了一下呼吸之后,将箭射了出去。

    直到箭射出的那一刹那,多尔衮可以看到城上明国皇帝还有他的亲卫们仍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这对于多尔衮而言无疑是值得激动的好消息,自己的行动能不能成功,下一秒就会有最终的结果了——而在下一秒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这一秒的多尔衮对于下一秒将会发生的事情很有信心。

    此时的萧木对于他已经被多尔衮瞄上,成为了对方的猎物这一点完全没有一丝的意识,甚至他对于历史上多尔衮这个人的存在都有些不是那么的清楚,很显然如果城上只有他一个人的话,在下一秒,萧木的生命无疑就要走到尽头。

    不过好在城上并不只有战争外行的萧木一个人,还有很多经受过各项的训练,对于危险有着极其敏锐的判断和预测的锦衣卫亲卫,而胡云恰好就是他们当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事实上此时他和杨韬正是一左一右在萧木身旁最近的位置贴身保护。

    多尔衮射箭的位置和角度都十分刁钻,即便是杨韬和胡云这样的专业人士也没有发现,不过当多尔衮的箭射出之后,胡云出于他对于危险的本能的意识和判断,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发现这丝危险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斜前方由于箭头反射的阳光,这让他立刻意识到了皇上面对的危险,于是立刻下意识地把身子一闪,打算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支“图谋不轨”的箭。

第四七零章 强弩() 
对于胡云来说,皇上的性命无疑比自己的要重要百倍千倍,他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采取其他的措施,除了用自己的身体为皇上挡箭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可以用来保护皇上的手段了。

    除了作为穿越者的萧木和林檎,恐怕大明其他所有的人都会跟胡云持有相同观点,那就是护卫的命跟主子的命不可相提并论,不管死了多少护卫,只要皇上的安全没有收到威胁,那就是值得庆祝的好事。

    胡云下意识地打算把自己的身体挡在皇上的前面,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此前的注意力放在了城下的战场之上,等他发现了冷箭危险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所以尽管他立刻移动了自己的身体,但那支冷箭还是在他把皇上完全挡住之前就已经射了过来——先是擦过了胡云的胳膊,然后又带着从胡云胳膊上流出的血,又径直飞向了萧木的胸口。

    “保护皇上!”这是胡云在移动自己的身体试图为皇上挡箭的同时口中喊出的话,不过语言的速度在这种时刻实在是太慢了些,就在他“保护皇上”这四个字说完的时候,那支箭已经完成了所有该完成的动作——先是擦过了胡云的胳膊,然后又是射向了萧木的胸口。

    直到自己身边贴身保卫的胡云十分反常地试图往自己的前方移动,挡住自己观察战场局势的实现的时候,萧木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胡云这样“无礼”的举动自然是要引起萧木的不满的,不过似乎时间已经来不及让萧木感到不满了,因为就在下一刻,他就看到了多尔衮射向自己的那支冷箭,刺破了胡云的胳膊,然后又刺向了自己的胸口,等到萧木听到了胡云的那句“保护皇上”的时候,那支冷箭已经跟他发生了“零距离”的接触,或者换句话说,那支冷箭已经刺到了他的身上。

    萧木觉得自己的胸口仿佛被人重重地打了一拳,让他不由地往后退了两步才重新站稳身子,此时的萧木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因为被弓箭射到就好比是后世被狙击手用枪给狙杀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恐怕真的就要活不下去了。

    不过又过了两秒之后,萧木发现事情似乎跟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因为如果他真的被射杀了的话,那么自己早就应该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才是,但是萧木发现尽管自己需要十分努力才能保持住站立的状态,而且站得并不是很稳,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但毕竟现在的自己还是站着的。

    这时的萧木才终于重新审视起扎在自己胸口的那支冷箭——很显然比原本萧木想象当中,或者是在后世的电视里面看到的像是枯树枝一样细的箭完全不同,萧木觉得这样粗壮的一直铁箭如果真的射进了自己的胸口,那么自己肯定早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此时的萧木只觉得自己必须马上做点什么,来给听到了胡云的“保护皇上”之后的周围其他臣子和护卫们看,给所有朝着自己方向的明军将士看,来维持住刚刚好不容易鼓舞气来的军队士气。于是萧木果决地一把抓住插在他胸口上的箭,然后直接拔了出来,扔到了地上,对箭上沾着的血迹没有丝毫的在意,用一副满不在乎的口吻说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朕今日方才懂得其中真谛,建奴行此花招妄图取朕性命,但却连朕的盔甲都未能穿透,可见天命在我大明,将士们只要奋勇作战,定能将建奴击退。”

    “把朕无事的消息还有朕刚才的话传达下去,务必要让每一个大明的士卒全都知晓!”萧木又是吩咐了一句,然后看到了胳膊还在滴血的胡云,又对这位刚刚保护了自己性命的锦衣卫护卫说道,“胡云护驾有功,朕回头定会重赏。”

    说着萧木又对身后的王承恩吩咐道,“回头带胡云去太医院找李太医诊治,务必要使他的手臂恢复如初。”

    “奴婢遵旨。”王承恩赶紧答应道。

    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没有大碍,萧木在城上又站了两刻钟的时间,由于吸取了刚刚被冷箭偷袭的教训,这次他被所有的护卫们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就算是所有后金军队的弓箭手全都朝他的方向射箭,也不见得能够伤害得到萧木这个明国皇帝。

    建奴冷箭没有伤到皇上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明的全军,这样一来,明军的士气更加旺盛,战场之上的局势对大明一方更加的有利,胜利的天平看起来已经逐渐地失去了原本的平衡,将会向这大明的这一方沉下去的样子。

    “传朕的旨意,今日参战将士每人均有赏赐。朕今日还有公务处理,明日再来督战!”说着萧木便在大明全军将士山呼万岁的声音当中,带着王承恩还有一干护卫们走下了城头。

    ……

    自从萧木穿着盔甲从自己的寝宫离开了之后,林檎便在等着自己的这个穿越者同伴平安地回来,因为她知道萧木如果回来了的话,肯定是会第一时间地道自己这里来跟自己吹嘘一番他的勇敢以及取得的成果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再找点什么话来奚落他两句,这才是林檎最希望发生的——很显然萧木的吹嘘不过是他用来报平安的一种特殊方式,而林檎的嘲讽以及奚落则是她用来表示对萧木关心的另外一种特殊方式。

    只是林檎并没有等来萧木对自己的吹嘘,也同样没有等来可以奚落他两句的机会,只等来了那个慌慌张张,手足无措的钏儿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向她说了一句,“皇上督战当中中了建奴的冷箭,回宫的路上突然晕厥,现在仍然昏迷不醒,太医正在全力救治。”

    这对于林檎来讲无疑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听了钏儿的禀报之后她足足愣了好长时间,然后才开口吩咐道,“速速随我去看!”

第四七一章 退兵() 
崇祯元年九月十二日晚上,萧木睁开了双眼,发现自己身处典型的十七世纪的宫殿建筑当中,躺在典型的十七世纪风格的床上——当然萧木不可能对古代的家具有任何的造诣,总而言之,就是醒过来的萧木发现自己躺在他平时每天睡觉的地方。

    而坐在他床边上的,则是一个典型的十七世纪的皇后打扮的女子——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