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木当然也无比同意林檎的说法,事实上他提到这一点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对于眼下的形势判断有些过于乐观的臣子大有人在。而对于原本历史有所了解的萧木自己来说,那些对当下形势有些盲目乐观的观点更像是一种警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无疑更加不会拿京城跟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如果需要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全国军队前来勤王的,只不过时机不是现在,仅此而已。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说不定明天一早你就会发现,已经到了该下令勤王的时候了。”林檎最后说道,“也说不定袁崇焕他们已经成功地击退了皇太极的军队,京城可以高枕无忧了。”

    很显然林檎后面补充的这一句有些为了补充而补充的意味,她的萧木都很清楚,她的前半句的可能性无疑要比后半句大得多。

第四四七章 备战() 
“是啊。”萧木叹了口气,对林檎的观点表示赞同,“今天在跟来宗道他们商议的时候,就不断地有最新军情传来,让人目不暇接。”

    “那么你们最后商量出了什么成果呢?”林檎又直截了当地问道,“他们有什么能拦截皇太极的好办法?”

    “他们怎么可能有什么好办法。”萧木则是十分赶紧利索地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你刚刚也说了,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即便是亲自参与其中的将军都不见得能够有着清楚的认识,就更不要说处在大后方的这些大臣们了,他们最多也就是能根据现有的情报,对战事的发展做出一些推测罢了。”

    “然后他们就推测出了皇太极实力不济,最多在边关劫掠一番就会退兵,不敢到京城来,京城可以高枕无忧的结论?”林檎也同样十分干净利索地反问道,“你这个皇帝手下养的是这么一群臣子,大明怎么才能不亡国?”

    “也不是所有的臣子都是那么想的。”萧木觉得林檎似乎有些误会了,赶紧解释道,“当然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皇太极此次来势汹汹,京城不得不防。”

    “那他们有没有给出什么实质性的办法呢?”林檎对萧木刚刚的解释很显然并不满意,“皇太极来势汹汹,京城不得不防,这一点就算是我都知道,还需要他们来重复吗?”

    “总而言之,袁崇焕、侯世禄他们怎么拦截皇太极的军队,京城之中可以控制的十分有限,毕竟还是那句话,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而且不是还有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所以我不打算过于干预袁崇焕他们用兵,而是让他们自主发挥,毕竟我,还有对前方形势不够了解的那些大臣们,如果胡乱伸手地瞎指挥,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原本能够把皇太极拦截、击退的机会可能都会葬送了。”

    萧木先是长篇大论地解释了一番他和大臣们不能做的事,然后才开始回答林檎刚刚的问题,“但是,来宗道他们在巩固京城防卫方面还是能做很多工作的,尤其是兵部尚书王在晋,他在辽东也主持过多年军务,对于后金军队十分了解,巩固京城防守的很多事情都由他去做。而户部尚书毕自严就更不用说了,战事一开,就算我为了省钱暂时没有下诏勤王,但仅仅是巩固京城防守就要流水一般地花掉大量的银子,如果最后皇太极真的兵临城下,我不得不下诏令天下兵马勤王的话,那国库银子的消耗就会更加恐怖,我那内库还剩下的那点钱说不定也全都保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毕自严的理财方面的才能自然是大明不可或缺的。”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巩固京城的城防?”林檎总算听萧木说完了他那一大套的长篇大论,然后又是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个总该有些计划吧?”

    “那是当然,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萧木随口便说出了不少,“既然是巩固京城城防,自然是要修缮城墙,准备守城工具,操练京营士卒,核验弓弩兵器火铳弹药数目,同时严防城中混入后金细作……”

    萧木继续说道,“而且这么多的事情我这个皇帝一个人自然是管不过来,所以大部分都要交给下面的大臣们去操心。”

    见萧木说得头头是道,知道了他跟来宗道他们这一天的商议并不是在做无用功,林檎看起来也是放心了不少,随后便开口感叹了一句,“似乎在这段历史时间当中,大明一方就几乎没有作为攻击者而出现过,几乎每次跟后金有了战事,都只能是处于被动防守的那一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大明的人力物力、军事实力可以成为主动出击的那一方的话,那就说明大明的国力强盛,那原本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就不用每天那样宵衣旰食,也同样不会悲剧地成为亡国之君了。”萧木答道,“正是因为大明现在国力衰退,才能让后金成为了频频主动攻击的一方,况且跟出城与后金军队野战相比,大明的军队无疑还是更加擅长据城以守。”

    “毕竟守城比攻城容易多了,有高大的城墙作为掩护,可以居高临下地攻击敌人,还有城中的房子可以休息。”虽然对古代的战争几乎衣物所知,但林檎对于守城和攻城的难易对比无疑还是很清楚的,“只是军国大事头绪万千,还是要慎重些,不要有哪里出现了疏漏,葬送了据城以守的有利形势才好。”

    “那是自然,虽然我对守城作战之事并不太懂,但毕竟还有王在晋他们在,那些巩固城防的事情我就打算交给他们全权去做,我则是不去胡乱干预帮倒忙。”萧木答道,“至于我,完全可以跟你一起,在他们大明时空的城防基础之上,想一些创新的作战办法。”

    “创新的办法?”林檎问道,“你我虽然是穿越者不假,但以前却也不是从军队里出来的,又没学过后世的军事理论,去哪想什么创新的作战办法?”

    “从古到今那么多的名将,又有谁规定就一定要是科班出身才能领兵打仗了?”萧木反而看起来十分自信,“我这就有一个创新的想法,打算要跟你研究一下的。”

    “哦?什么创新的想法?”虽然对萧木那所谓的“创新”想法不抱希望,但林檎还是开口问了一句,勉强做出了感兴趣的样子。

    “那自然就是用火药了,火药的威力你我肯定比大明的人要更加了解的,而且上次侯世禄劫营成功,打败皇太极的那一次,也是因为事先又骆振兴和张超他们点燃了皇太极营中储存的火药。”萧木理所当然地答道,“我打算充分发挥火药的威力,如果皇太极真的能够打到京城之下,我肯定要用火药来给他好好地接风洗尘,给他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第四四八章 火炮() 
“你打算怎么给皇太极留下难忘记忆?”林檎问道,很显然她对萧木的计划并不买账,“难道是在北京城墙上给他放一阵烟花表演不成?”

    “那自然不是。”萧木似乎并没有听出林檎口中的嘲讽之意,“总而言之,火药的战争当中的威力是巨大的,想办法充分利用火药的威力,就一定能在守城的时候获得巨大的优势。”

    “你该不是还没有想好怎么去利用火药吧?”林檎见萧木又说了一句十分笼统的话,不觉地对他现在到底有没有想出什么“创新”的作战办法产生了一些怀疑——当然了,在林檎看来,这所谓的“创新作战办法”有没有被萧木想出来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毕竟就算是想出来了,也几乎是某种不可行的异想天开,最后的效果跟没有想到也差不了多少。

    “那怎么可能呢?”萧木闻言赶紧摇头,对林檎刚刚的怀疑矢口否认,“别的不说,难道我还不知道应该用火炮来守城吗?大明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可是相当厉害的,据说袁崇焕能做到今天的位置,靠的就是坚城利炮,让后金军队望城兴叹的。”

    “火炮也不算是什么‘创新’的作战办法,大明这个时代不就是已经有了么?”林檎对于萧木的这个回答与之前的“创新”说法的矛盾抓的很准,不过她却并没有过于在这上面纠缠,而是继续提出了关于火炮的话题,“你刚才说的什么‘红夷大炮’?我怎么记得在后世的时候听的都是‘红衣大炮’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反正今天在商议的时候,无论是来宗道,还是王在晋,还是毕自严他们说的都是‘红夷大炮’,总不能他们这么多的大臣全都发音不标准吧?而且从他们说话当中,我还了解到了这‘红夷大炮’都是从海上的什么‘弗朗机人’手里买的,虽然不知道他们说的‘弗朗机人’到底是哪国人,但我估计肯定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既然‘非我族类’,那自然是‘蛮夷之物’,所以叫才‘红夷大炮’的。”

    “好吧,既然来宗道他们都说的是‘红夷大炮’,那看来至少在大明的这个时代,这种火炮是叫这个名字的。”萧木刚刚的回答有理有据,让林檎也不得不承认他说法的正确性,“我估计很有可能是因为后金在大明的人眼中同样也可以算作是‘蛮夷’,所以后金肯定不喜欢‘夷’这个说法,说不定我们后世听到的‘红衣大炮’,就是后金或者后来的清朝改的名字。”

    “总而言之,用火炮来守城肯定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战术。”很显然刚刚林檎关于“红夷大炮”和“红衣大炮”的一番猜想跟他们要讨论的问题偏离得有些远,所以萧木果断地把讨论的话题从大炮的名称又给拉回到了正题,“以后金的当前技术水平,肯定是造不出大炮的,我们在城上居高临下,用大炮守城,肯定是无往不利。”

    “那是自然,热兵器,而且还是重型的热兵器在战争当中肯定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林檎不假思索地说道,“只是这种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的数目肯定不会很多,要是京城的城墙上每隔几米就有那么一门的话,你这个皇帝就可以在宫里睡大觉,等着皇太极自动退兵了。”

    “北京城那么大,城墙一圈那么长,几米的距离就有一门红夷大炮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了。”萧木自然也明白刚刚林檎的说法肯定不是认真,而是一种玩笑罢了,“不过增加火炮的数目肯定是有好处的,只是这些大炮从来宗道、王在晋他们口中的‘弗朗机人’手里购买的价格肯定不菲,而大明现在的财政状况你也是知道的……”

    于是问题又饶了一个大圈,最后又变成了钱的问题。

    “我记得之前你召见徐光启的时候,他不是说过他有一个学生叫孙元化的,就精通火器的吗?说不定可以让这个孙元化来制造火炮,而不是花大价钱去找什么‘弗朗机人’去买,即便是造出的火炮功能没有买来的好也没有关系,毕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火炮都是大明这一方才独有的武器,不管好坏,只要有了就能给后金以极大的威慑。”——林檎今天的状态不错,一向记不住人名的她对于“孙元化”还有“弗朗机人”竟然能一次性地顺利说出来,让萧木甚至都有那么一点的意外。

    萧木自然理解林檎的意思,反正在眼下这个时代,大明最主要的敌人就是皇太极的后金军队,而后金眼下并没有火炮,所以大明的火炮越多,不管其性能是好是坏,对后金的优势就越大——这很显然是“有和没有”的原则性问题。

    “只是眼下还不是造火炮的时候,就算现在把徐光启的那个学生叫来,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大量造出可以用来跟皇太极作战的火炮来。”虽然前景很美好,但很明显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来形容在合适不过的事情。毕竟这就相当于客人到饭店吃饭,点了一道菜,而饭店那边却还没有准备好食材,需要现场种植的道理差不多——等菜终于种出来的时候,客人恐怕也早就饿死了。

    “总之实现几米就有一门火炮是不可能了,以京城红夷大炮的数量来看,估计只能维持几百米有一门了,或者是比较要紧的地方多布置几门,其他不太要紧的地方不布置火炮。”萧木最后说道。

    “不用说几米一门火炮,就是能平均几十米有一门火炮,那大明的军队恐怕就要天下无敌了。”林檎也感慨着答道,“京城城墙可是有几十里长,要是几十米就有一门红夷大炮,那总共就是好几百门甚至上千门了,那样的话你这个皇帝就真的可以看谁不满就发兵打谁了。”

第四四九章 土法() 
“那样还不如你从你们2333年带点什么高科技武器过来省事。”萧木又一次想起了林檎的穿越年代,又不甘心地问了一句,“你们2333年的军事武器都是些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可能挑些原理简单又威力十足还成本低廉的,在大明生产出来一些?”

    萧木觉得很显然林檎来自的2333年的科技水平要远远高于自己原本所在的2007年,所以如果真的是要攀科技树的话,那自然是要一步到位,直接去攀2333年的高科技。

    “哪有那种好事?”林檎没有好气地答道,“我们那里的军队都是充满了高科技的,我又不是那方面的专家,就算是真的有你说的那种原理又简单、威力又十足、成本还低廉的好东西……”

    林檎没说着一项优点,萧木就跟着她的节奏点一下头,表现出热切的样子,但很显然他的热切表现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林檎最后半句话说道,“我也不懂啊。”

    林檎的话自然让萧木略感失望,不过也只是“略感”而已,毕竟萧木自己本人对于自己所在的2007年的军事武器也并没有什么了解和认知,只不过是知道有步枪、坦克、飞机、导弹之类的东西,但很显然,这些东西不管是哪一样,萧木都没有任何的了解——所以,林檎作为一个中文系的,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要是对军事生产还有所涉猎的话,那萧木反而要感到意外了。

    “未来时空军队用的武器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在眼下大明这个时空肯定是行不通。”萧木最后也接受了眼前的现实,然后继续说道,“所以与其想着怎么剽窃未来的高科技,还不如想一些在大明就能实现的土方法。”

    “什么土方法?”本来林檎就觉得萧木刚刚提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