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八九章 治乱() 
“错与对,治于乱……”萧木低声念叨着林檎刚刚说给自己的这两组词语。

    “不错,做皇帝跟做平常人当然不可相提并论,只要能让天下大治,保证国家不演变成为乱世,就算是成功,而在这个大时代之下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在某一两件具体的事情上面的对或错,往往并不会影响大局,就好像明太祖朱元璋,虽然他晚年的时候故意杀了很多功臣,但二百多年过去了,历史上对他进行评价的时候,无疑还是一代明君。”林檎进一步地解释道。

    “你也说了朱元璋是明太祖,大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说这位太祖的坏话,当然要他把评为一代明君了。”萧木虽然这么说着,但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不过是在钻牛角尖,跟林檎抬杠罢了。

    “好吧,那就换个例子,秦始皇、汉武帝同样也是杀人如麻,错杀的也是无数,秦一统六国的时候不知死了多少人,大名鼎鼎的作文千年素材的司马迁也是被汉武帝施加的宫刑,但最后这两位的历史地位又是怎样呢?无疑还是‘一代雄主’,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结束了‘乱’,带来了‘治’?”

    林檎的话从某种意义上直接道出了政治的本质,对萧木来说简直振聋发聩,让他好半天都没能说出话来,最后才悠悠地说了一句,“明明你把问题的关键都已经告诉给我,但我还是没有办法释怀,看来我真的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

    “哪有那么多当皇帝的料?”林檎反问道,“别看我跟你说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要是把我换到了你的位置上,我也同样会跟你一样压抑。”

    “对吧?你也觉得这次的宁远兵变让人很压抑吧?”很显然,林檎这最后一句表达有同感的话比她之前那深刻的关于“对错”、“治乱”的深刻思想更加能引起萧木的共鸣,“袁崇焕最后处斩了一批这次兵变的领头者,他的这个做法同样也没有错,但转过头来一想,被他处斩了的那些兵变的领头者的初衷,也不过是想要要回他们的饷银,又有什么错呢?”

    “所以说做皇帝也是一个苦差事,你没有办法让每个人全都得利,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乱世前夕的时间,能延缓乱世的到来,对你来说就已经很困难了。”林檎也是叹了口气说道,“你想一想最后灭亡了大明天下的李自成大顺军队,他们的初衷不也是为了在灾荒之年,能够吃上一口饭吗?那他们又有什么错呢?”

    “是啊,他们又有什么错呢?”萧木又是自言自语起来,“而原本历史上的崇祯行使他皇帝的权力,派兵讨伐这些因为吃不上饭而聚众早饭的农民起义军,又有什么错呢?”

    最后萧木又想到了一个更加令人沉重的事实,“最后的最后,无论是没有什么错的农民起义军,还是同样没有什么错的大明崇祯朝廷,双方都在做着正确的事情,但最后却全都覆灭了,最后取而代之的,则是关外的清兵。”

    “所以,这次的宁远兵变,没有办法单纯地用对错来衡量,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因此你只能退而求其次,换另外一个标准来考察,也就是‘治于乱’,很明显,发动兵变是取乱,而袁崇焕杀掉了一批兵变的领头者,是他治军必须要做的事情,化解了一次由兵变进一步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可能。”林檎说道,“按照这个‘治于乱’的标准来评定的话,所有的问题便就全都清晰了然了,至于原本的‘对与错’的问题,恐怕只能留给道德上完美无缺的上帝、或者佛祖他们来考虑了,作为人类来讲,即便是作为皇帝,单纯地用‘对错’来判定事情,无疑是很奢侈,也是很不现实的事。”

    “你我是穿越者,在后世的时候过惯了这种奢侈和不现实的生活。”萧木开口说道——很显然他口中的“奢侈生活”并不代表着后世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有多么的优越,物质水平有多么高,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就是刚刚林檎所说的,用“对错”来判定事情,萧木继续说道,“就像我们现代的社会,至少在理论上,公司员工拿不到工资之后进行罢工,或者直接把公司告上法院,政府并不会从‘治和乱’的角度出发,帮助公司去镇压抗议的员工,反而还会对于这种违反劳动者权益的不法公司进行惩处,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现代社会更加能够用‘对或错’来评定事情。”

    “所以说?”

    “所以说,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穿越者,想要接受现在这大明王朝的‘治于乱’的评定标准,无疑还是很有难度,充满了挑战的。”萧木最后解释道。

    “你大可以把这个来当作你作为大明皇帝的终极目标,只有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发达程度,才能让人更多地从‘对错’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被迫、无奈地用‘治还是乱’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林檎摊了一下手,她的言外之意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未来现代社会的那一套在大明这个环境之中行不通,萧木只能把那作为一个幻想的目标去看待。

    “就从这次的宁远兵变的问题上看来,如果你一时仍然无法接受‘治于乱’的评定标准的话,那么你就只能再退而求其次,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去说服你自己。”林檎继续说道,为萧木又提供了一种临时的方案。

    “什么方法,怎么说服我自己?”萧木问道。

    “那就是把那些被袁崇焕杀掉的兵变领头者,理解成为平日里就桀骜不驯,习惯仗势欺人,甚至还很可能是趁着兵变,到处烧杀抢掠,浑水摸鱼的人。”林檎答道,“我敢肯定,这样的人在兵变这种混乱的局势之下,肯定是不可能不存在的。”

第三九零章 银子() 
萧木尝试着按照林檎的这个“临时方案”去思考了一番,果然感觉稍微好了一些,并且顺着这个思路分析道,“你说的没错,越是这种混乱的时候,就越是有人喜欢趁乱做些平日里不敢做的事,袁崇焕也不可能把所有参与兵变的士卒全都给斩杀了,他杀掉的,肯定是那些刺头类型的,要么就是在兵变当中趁乱干了天怒人怨的事。袁崇焕只有处斩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地稳定军心。”

    事实上萧木和林檎的心里都十分清楚,萧木刚刚分析的情况很可能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被袁崇焕在这次兵变当中杀掉的全都是罪有应得,仅仅是单纯地在士卒当中颇有威望,领头带着自己的兄弟们一起讨回他们的军饷,最后被袁崇焕斩杀掉的人,肯定是存在的。

    但萧木对此却不愿多想,因为他即便是大明的皇帝,在这个事情上也没有办法,袁崇焕能这么迅速地平定这次的兵变,很显然是有功无过,而且到底哪些人是真的该杀,哪些人其实有些冤枉,萧木对于具体的情况,很显然也并不了解。

    “反正现在这场兵变已经结束了,与其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你还不如好好替那个户部尚书的弟弟担心一下,他能坚持到你的赦免他无罪的旨意的到来吗?”林檎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这也是让我感到很难受的一个问题。这个毕自肃也是两面为难,里外不是人,发动兵变的兵将只知道他的官最大,军饷就要问他去要,可是毕自肃又哪里有钱呢?宁远的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又不是他自己家的武装家丁,只有朝廷给他拨下了银子,他才能有钱给士卒们发饷。他可是连续九次向朝廷上疏要求拨银的,只是朝廷国库里一直没有钱,就连他的亲哥哥,户部尚书毕自肃都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

    萧木越说越难受,刚刚才因为林檎的“临时方案”而稍稍平复下去的心情又重新压抑了起来,“而在这段时间当中,我这个大明皇帝在做什么呢?现实逃跑一样地去了大兴,然后被张皇后找回来之后,每天也是甩手掌柜,对整个大明的事务几乎不闻不问。若是我能像历史上的崇祯皇帝那样,把所有的国家事务全都了然于胸,或者至少心里有个数,那样就能早些发现宁远没有饷银的问题,就能及时地给他们拨发银两,这次的兵变就不会发生了,毕自肃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哪里有那么多的如果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大明现在的状况来看,就算你凡事都亲力亲为,也不见得会比现在好多少,说不定还会更糟。”林檎答道,“就比方说,如果你没有逃出皇宫,跑到大兴去,又怎么可能遇到梁艳阳、杜老六这些人,最后又怎么能挫败张家口商人们跟皇太极的秘密交易,又怎么能得到那两百多万两的抄没银两呢?”

    林檎继续分析道,“如果你真的参与处理政务,每件事都了然于胸,提前知道了宁远数月没有发放军饷,然后及时地给他们拨了银子,那么你同样还会了解到很多其他缺少银子的地方,要知道大明现在到处都需要用钱,远远不止宁远这一个地方。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说不定已经拨出去了好多笔银子,从张家口抄没回来的那些钱财,说不定都让你给花光,这次浙江的水灾就没有银子去赈济了。”

    其实林檎的道理十分简单,那就是大明现在的财政状况已经十分恶化,花钱的地方远远要多于来钱的地方,到处都有的窟窿根本补不完。萧木自然也理解了她的这番意思,刚刚激起的那么一点点参与到国家日常政务处理上面的想法又瞬间熄灭了,甚至他还帮林檎补充说道,“而且,我很有可能还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那些并不十分急于用钱的地方给拨了银子,而那些十万火急,必须马上花钱的地方却又没有钱可花了。”

    最后,萧木得到了一个结论,“看来,大明的日常政务,还是继续交给内阁去处置吧。”

    “内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判断也会有失策的时候。”这次反而轮到林檎来安慰萧木了,“就拿这次宁远兵变的事来说吧,很显然宁远士卒的军饷无疑就是那种必须马上花钱去解决的问题,但他们却当做了可以缓一缓、拖一拖的情形,最后才酿成了兵变。”

    当然林檎只是宽慰一下萧木而已,萧木也十分清楚,如果这些政务全都交给自己来主导处理,最后的结果肯定远远不止内阁的这一条失策而已。

    萧木刚想要自我谦虚一番,却听到林檎继续说道,“你刚刚说起必须马上花钱的地方却又没有钱可花,我想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萧木见林檎神情严肃,而且用了“极其重要”这种程度的词来形容,也知道林檎要说的肯定是大事。

    林檎继续说道,“现在不能被动地遇一事解决一事了,你必须想尽办法来扩充你的钱袋子,无论是国库也好,还是内库也好,多少钱都不嫌多,因为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有大量的需要花钱的地方了,如果到时候没有钱的话,后果肯定会相当严重。”

    “你说的大量需要花钱的地方是指什么?”萧木问道。

    林檎继续急切地说道,“你忘记了大明历史上是怎么灭亡的了吗?再想想今年还有以后的年景,再过一个来月,今年的庄稼彻底绝了收,就会有大量没有饭吃的人等着救济,相同的情况再持续上几年,没有饭吃的人就会翻倍地增长,若是朝廷一直没有足够的银子来赈济的话,这些吃不上饭的人早晚有一天会起来造反的!”

    萧木如同被雷劈了一样呆在原地,良久才终于说出话来,“是啊,原来现在都还只能算是热身,真正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等着呢!银子,银子,我这个大明的皇上需要大量银子!”

第三九一章 理想() 
“所以说,你之前让人去大街上兜售会试考题的做法虽然十分滑稽,但是至少用意还是对的。”林檎评价道。

    但萧木当时让宫里的太监去街上卖考题、垄断京城的教辅市场的原本初衷并不是为了什么赚钱,而是因为听到了林檎说的“他还不如那些江湖骗子”的话,为了争一口气才去做的。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他最后也确实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所以林檎这句猝不及防的“夸奖”让萧木也是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所以说,我要跟来宗道他们内阁还有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一起研究一下,到底怎么才能增加国库的收入,都说理财需要开源节流,但光靠节流肯定是不够的,虽说现在大明的情况不好,处处需要节省,但钱毕竟不是光靠省就能得来的。”

    林檎也赞同道,“确实可以跟他们好好商议一下,因为来宗道他们是不可能知道未来几年的气候、年景的,或许他们当中觉得今年的年景不好只是特例,等明年风调雨顺了之后,现在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的大有人在,你有必要让他们抛下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每年的情况都越来越恶化的准备。”

    萧木则是觉得这并不简单,“只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那些朝中的大臣又不是你我一样的穿越者,我又不能说我又未卜先知的能力,就算提着他们的耳朵告诉他们,他们表面上是答应了,但心里实际上怎么样的,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

    “世上哪有那么多简单的事呢?”林檎反问道,“若是真的那么简单,再加上原本历史上的崇祯皇帝还那么刻苦,大明怎么可能会最终灭亡呢?”

    “是啊,想想你说的‘治于乱’,我觉得我终于理解了‘政治’这个词的含义。”萧木也是感慨着说道——实际上自从穿越到大明以后,萧木经常会对以前自己就知道,平日里司空见惯的词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之前见到毕自严的时候,让他理解深刻的事“巧妇难为无米炊”,而这次,萧木则是觉得自己终于明白了“政治”的含义,“政治里面也同样有着‘治’这个字,就是通过施政,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天下大治,而不是天下大乱的活动,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治于乱’的问题。”

    “说得不错。”林檎也赞同道,“这就是每个政治家的奋斗目标,如果不能是天下大治,那么便配不上后世社会的一个‘政治家’的称号。”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