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眼下的问题都得到了答案,萧木也十分放松地一个懒腰,然后又打了一个哈欠,“明天一早我就让来宗道以内阁的名义,给熊文灿发急递,让他尽快着手招安郑芝龙的事;然后宣布先运一半的赈灾银前往浙江救灾;再选些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的御史前往浙江监督赈灾银两的使用情况。然后我再秘密地派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也暗中前往监督。”

    “嗯,不错,没想到说了这么多,你还能记得住明天要做什么,竟然没有什么遗漏的。”林檎用夸奖的语气嘲讽了一句,“既然你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就赶紧从哪来回哪去,我也要睡觉了……”

第三七七章 区别() 
本来刚刚萧木伸懒腰、还有打哈欠的举动都已经充分地表明了他马上就要告辞走人,但即便是这样,结果最后还是被林檎给下了一个“逐客令”,不过萧木还是一如既往地本着“好男不跟女斗”、“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乐观态度,并没有为此恼怒——毕竟今天晚上林檎给自己出了好多的好主意,在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让着她一些又有何妨?就当是给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原本的儿子积德行善了。

    两个人聊了足足有将近一个时辰,这个时候都已经是子时了,萧木带着王承恩离开之后,林檎的贴身宫女钏儿才进到屋内,开始准备服侍林檎就寝。

    第二天早上醒来,洗漱完毕有过早膳之后,萧木便又一次地把来宗道等阁老还有各部尚书全都召集了起来,把他昨天夜里跟林檎商量好的方案宣布了一番——虽说萧木最近愈发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下降,但毕竟才只是隔了一个晚上,昨天跟林檎商量的成果他还是记得十分清楚的,无非就是三件事:

    第一,命令内阁立刻给福建的熊文灿发急递,让其即刻开始着手招安郑芝龙的事宜。

    第二,宣布先拨原有预算的一半银两前往浙江救灾,其余银两暂存内库以备急需,浙江救灾若有不足再行补发,这也算是给相当于把他的内库,也就是私人小钱包捂得稍微严了一些。同时又再次跟几位阁老、尚书们重复了一遍诸如“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一丝一缕、一厘一毫都不可浪费”的老生常谈。

    第三,就是表示为了确保赈灾的银两的的确确用在了受灾的百姓身上,而不是被当地官员上下贪墨,萧木表示要让内阁推举几名一向清廉、为人正直的御史前往监督——萧木只说了防止当地的官员贪墨,而没说在场的大臣,一来是为了给他们留些面子,二来也是觉得在场的大臣都已经身居高位,就算是顾及他们的名声,也不会去贪墨这种救灾的银子。

    萧木的这三点都是经过他和林檎深思熟虑讨论得来的,所以在几位阁老、尚书面前说起来也是十分流畅,而且十分富有条理,来宗道他们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而且还加深了萧木在他们心目中原有的“英明”形象。

    十分顺利地宣布了他的决定,然后又对这一干大臣们勉励了一番,送他们回去继续干活之后,萧木并没有立刻就找骆养性、或者是曹化淳,安排他们去浙江监视当地的官员和御史的事情——既然是秘密监视,当然要约隐秘越好,萧木可不觉得在刚刚跟阁老门讨论完之后就召见骆养性或者曹化淳的行为有多么的隐秘。

    不过好在不管是骆养性的锦衣卫也好,还是曹化淳的东厂也好,他们跟来宗道这些大臣们有着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对于萧木这个皇上的命令从来都是坚决执行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达到了“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程度——就比如说萧木刚刚穿越到大明的时空,在大兴让杨韬去把能遇到的被卖的小孩子全都买回来的时候,杨韬并没有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是直接就执行了萧木的命令,最后把李师药和赵弃病这对小兄弟给买了回来。

    而来宗道这些大臣则就完全不同,他们对于治国这件事情无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同样是浙江大水和福建兵败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两件事情可以足足地议论上一整天而没有得到最后的结果,还要靠萧木和林檎大半夜地商量好久,才能最终做出决定。而且萧木最后的决定也必须要足够合理,合理到大臣们无法提出任何的质疑,整个方案最后才能得到通过。

    所以对于有着“听话”这一优良品质的骆养性和曹化淳,萧木并不是十分担心,什么时候有空闲,随便地他们叫过来——当然是分别秘密地叫来,然后把自己的命令跟他们交代一番便可以了,心情好的话也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们讲一下,也好让他们更加清楚各自的差事,更好地完成任务。

    想到了这里,萧木也终于有点理解了为什么明朝的厂卫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厂卫用起来明显比大臣要趁手许多,作为统治者的皇帝自然愿意信任,然后把更多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办。

    同时萧木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毕竟自己是手握无上权力的皇帝,如果哪天自己真的对权力上了瘾,大肆地启用这些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坚决执行自己意志的厂卫,那么整个大明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不过萧木仅仅是想了一小会便放弃了继续思考,一来是因为他的感冒还一直没有好,这种高难度的问题让他感到有些头疼;二来则是萧木觉得自己一时半刻还发展不到那种大独裁者的程度,明明自己连政务都甩给内阁去处理,只有这种极其严重的问题才出来做些决定,试想,又有哪个痴迷权力的独裁者会像自己这样呢?

    因此,从昨天在王静远家收到了两份急递开始算起,到了今天上午,大概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两件对大明来说雪上加霜的大事件总算是告一段落——当然,这并不是指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正好相反,两个问题都还没有开始着手解决,只不过是有了一个解决的方案,最后的效果,还要看方案的实施情况,考虑到大明疆域辽阔,交通不便,最后的结果反馈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萧木现在能做的就只有老老实实地等待结果而已。

    “悬而未决,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每天都要提心吊胆。这才两件事情就已经这么累人了,可千万不要再有这种烦心的坏消息传来了……”回想起昨天一整天的争论不休,此时略感心力交瘁的萧木由衷地盼望着。

第三七八章 人品() 
萧木的盼望想法刚刚在他的脑中形成,就立刻被他毫不犹豫地给驱散了,虽然萧木在他原本的2007年还并没有听说过flag这个说法,但他也知道这其中蕴含的朴素道理——有的时候你越不希望什么,往往什么就越会奇妙地发生,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的邪门,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感慨造化弄人。

    不过好在萧木及时停止了这一极其容易引起反效果的盼望,又心惊胆战地四处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王承恩手机拿着一个奏章之类的东西朝自己匆忙地走过来这样的画面映入他的眼帘,这时的萧木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又放了下去。

    萧木发现自己越是一个人待着就越是有可能会胡思乱想,于是他决定还是给自己找些事来做比较好,尽管之前认为刚刚送走来宗道等人就叫骆养性前来有些不太隐秘,不过说服自己从来都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萧木随便一想就想到了一个十分合理的理由:考虑到胡云在顺天府被关了一夜的消息仅用了一顿早饭的功夫就传得宫里人尽皆知的事实,萧木也觉得就算选一个再怎么合适的时间,自己召见了骆养性的事情肯定会第一时间传到想要知道的人的耳朵里面去。

    既然这样的话,还不如现在就直接大大方方地把他找来,就算自己极力掩盖,但派锦衣卫到浙江去监视赈灾情况对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人会觉得意外,或者说,如果萧木不这样做,他们才会真正感到意外。反正到时候骆养性派去浙江的人到底是谁,什么时候出发,走的哪条路,这些重要的信息不被泄露了就好。

    于是萧木便喊了一声来人,然后他就看到了刚刚十分担心,生怕拿着一叠重要奏章急匆匆地来找自己的王承恩,事实上王承恩并没有任何的惊慌之色,走起路来步履平稳,很显然并没有什么新的重大事情发生。

    “皇上有何吩咐?”王承恩进了大殿之后,小心地问道。

    萧木咳嗽了一声,然后答道,“你去派人把骆养性叫来,朕要跟他再确认一下京城当中现在还有没有售卖会试考题的江湖骗子。”——虽说是已经决定了要大大方方地叫骆养性前来,但萧木最后还是没有忍住给这次的召见找了一个可以用来迷惑其他人的理由,而且萧木也不太确定,自己刚刚临时找的这个说辞,是不是有些太容易被人看穿了。

    本来萧木这种让王承恩请人的命令往往都是能够得到立刻执行,萧木很快就能看到他想要召见的人,但这一次的等待却显得格外漫长,当然王承恩对于皇上的旨意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立刻执行,但毕竟大明这个时空的交通和通讯并不发达,或者说极度落后,即使是萧木这个皇帝想要见一个人,也不可能有像是电话这样方便的东西,可以让对方立刻就得到命令然后迅速赶来,萧木之前发明电话的异想天开已经得到了林檎的充分驳斥,所以萧木对于没有电话的生活已经是彻底认命了。

    所以这个时空叫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派人亲自到骆养性的家里,或者是镇抚司去找他。而且除了没有电话之外,交通也是限制萧木召见效率的一大主因,就算是在紧急的事情,通常也只能是骑快马前往通传,然而快马在京城闹市当中的速度很显然快不起来,再加上刚刚萧木下命令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强调要“尽快从速”,所以很显然王承恩派去请骆养性的人也不可能骑着马在大街上不管不顾地飞奔。

    最后得到了消息的骆养性也只能是骑着马赶来,当然没有汽车之类的交通工具给他坐,所以在最最理想的情况下,王承恩派出去的人立刻就能找到骆养性,萧木也至少要等待走完从宫里到骆养性所在的地方的一个来回的路程的时间。

    萧木之所以要见骆养性,本质上还是因为他想给自己找些事情做,避免去想那些“昨天的两件事情暂时处理完了,千万不要再有新的紧急事件出现了”这样的想法,免得真的一语成谶,也正是因为这样,萧木才会觉得这一段等待的时间竟然如此之长。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萧木只好随便找来一本《论语》,打算从里面着手挑出一两句话作为本次会试的考题备选,借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免得自己再去想那些极其有可能演变为坏消息的想法——萧木不知道的是,如果他没有穿越的话,在他原本的时空,这种自古以来就广泛被人们惧怕和担心的现象被取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做败人品,也有一个十分相近的说法,叫做立flag。

    萧木此时的担心其实说白了就是害怕自己会给自己立下一个可怕的flag,像是“打完这场战斗我就回老家结婚”的那种,而他一直想要避免的心中的想法,无疑就是一种败人品的想法。

    所以萧木才会急于想见骆养性,在骆养性来之前又去翻看《论语》,为的就是避免这种败人品的情况发生。

    事实上他翻看《论语》的行为倒也正好证实了他刚刚跟王承恩交代的,叫骆养性过来了解一下京城中还有无售卖考题现象的话,让他这套说辞看起来变得更加可信了,或者说是把他真正的要骆养性派人到浙江监督赈灾情况的原本意图给十分恰当地隐藏了起来——当然对于现在的萧木来讲,翻看《论语》完全就是无心之举,他自然不可能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意外的收获和好处,事实上他翻看《论语》的时候,差一点把书都给拿反了都没有意识到。

    终于当萧木完全无法静下心来,翻看起《论语》都是心浮气躁,越想转移注意力就越忍不住,几近崩溃的时候,终于有人来把他给拯救了。

第三七九章 贵妃() 
“皇上,皇上。”终于,让萧木一直十分担心,十分不愿看到的一幕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只见王承恩气喘吁吁地,略带惊慌地小跑着进入了大殿,口中连胜喊着“皇上”,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好事的样子。

    “何事如此惊慌?”萧木问道——既然越是担心,越是不想发生的事终于来了,萧木也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就好像抱着一块金砖上街总是要担心金砖会不会被人抢走一样,现在的情形对于萧木来说就好比是他手里的金砖已经被人给抢走了,之前的担心也就变得毫无意义,现在该做的就是需要好好地跟王承恩了解一下,他到底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坏消息。

    “回皇上,贵妃娘娘她方才晕倒了,皇上赶紧去看一下吧!”王承恩答道。

    “什么?林檎怎么又晕倒了,我现在的感冒还没好,按理说她应该是百毒不侵的才对,难道我之前的‘我们两个人必须保持有一个人强行生病’的推论是错的?”萧木听了王承恩的话之后心中疑惑地想着,口中则是关切地问道,“什么?请太医了没有?”

    “回皇上,已经请太医了,奴婢估计李太医马上就要到了。”王承恩答道。

    “嗯,看来这次这个李太医又能从我这里领赏了。”萧木对于林檎的身体并不是特别的担心,毕竟自从穿越以来,他和林檎都轮番地生病、请太医,说实话现在的萧木都已经有些麻木了,他估计着有可能是林檎昨天车马劳顿地跟自己出宫去了一趟王静远家,晚上又跟自己讨论赈灾、招安、监督这一系列的问题,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晚上又没有休息好,所以今天才会出现晕倒的症状。

    事实上王承恩终于把他慌慌张张地带来的消息告诉萧木之后,萧木除了最开始对他的“两人必须保持一人生病”的理论的不准确性稍微惊讶了一下,之后他便松了很大的一口气,毕竟林檎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