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对拜访来宗道一事都很乐意,所以对于萧木的请求都是欣然应允——当然了,就算他们两个都跟来宗道有仇,根本不想去见这个内阁首辅,也是没有办法拒绝萧木的这个“请求”的,因为这个“请求”实际上就是圣旨,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他们愿意与否对于结果并不能产生什么影响。

    见袁崇焕和王在晋都是引燃答应,解决了一个让他十分担心的问题,萧木自然也是龙颜大悦,仿佛原本没有康复的感冒症状都减轻了一些,气色都好看了不少。

    此番召见袁崇焕和王在晋的目的达成了一半,于是萧木便又话锋一转,把话题拉到了辽东的防务上面——无非就是又强调了一番皇太极诡计多端,辽东建奴细作遍布,稍有疏忽就可能会给皇太极可乘之机,还望两位爱卿多多警惕云云。

    袁崇焕和王在晋立刻保证一定竭尽全力,不负皇上重托。

    林檎看着眼下谈话的氛围明显有些不对,很显然袁崇焕和王在晋对于萧木刚刚的提醒都当成是了另一种套话,并没有完全地放在心上,或者说他们虽然能够感受到皇上的担心,也有很强烈的忠君报国之志,但萧木的具体提醒的内容则还是没有能够引起他们充分的注意力。

    于是原本一直静静地看着萧木和二人聊天的林檎终于开口说话了,“皇上,妾身有一事不明。”

    “哦?皇后何事不明?但讲无妨!”萧木见林檎有话要说,自然明白她是有事要提醒自己,所以当然要让林檎继续说下去。

    “皇上,据锦衣卫和侯世禄的回报,皇太极此前率军进犯察哈尔部蒙古,已颇有胜绩,若非被我大明官军击败,此时说不定已经征服了察哈尔部蒙古。”林檎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可见皇太极现在已经不仅能在辽东挑起边衅,更能穿越草原,从它处犯我大明疆界。”

    “嗯,皇后所言有理,我大名边境绵长,倘若有一处存有漏洞,都极可能被皇太极所利用。”萧木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对袁崇焕和王在晋问道,“对于此事,两位爱卿有何看法?”

    “回皇上,皇后娘娘所言极是。”率先开口的是王在晋,只见他继续说道,“因此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乃是整饬九边军务,肃清军纪,不给皇太极可乘之机。”

    王在晋说完,袁崇焕才得到开口的机会,事实上袁崇焕根本没有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能参与到军国大事的讨论之中,因而方才有些愣神,这才被王在晋抢了先机,“回皇上,臣以为王大人所言极是,但眼下重中之重,乃是进一步巩固辽东军务,倘若辽东不稳,皇太极又何必舍近求远,绕路而行?若是辽东防务坚若磐石,皇太极占不到便宜而从草原绕路犯我大明,其人数虽众,却成了无根之萍,粮草物资极难补充,稍有不慎为我大明官军围困,便有全军断粮之虞,犯了兵家之大忌,不足为惧。”

    “嗯……”萧木沉吟一阵,“两位爱卿所言有理,巩固九边防务、整顿军纪乃是当务之急,此事交由王爱卿主持办理。辽东防务更是重中之重,又袁爱卿坐镇朕自然放心,然绕路之法虽犯兵家之忌,但皇太极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却也不可不防。袁爱卿在辽东,一定要密切注意皇太极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之举,便立刻回报。”

    萧木又继续说道,“王爱卿居内,袁爱卿主外,两位爱卿定要精诚团结,相互扶持。”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萧木得到了袁崇焕和王在晋异口同声的答复。

    “嗯,两位爱卿忠君爱国,朕深感欣慰。”萧木又对二人夸奖勉励了一番,这才让王承恩送他们离开了——考虑到之前已经决定轻易不留臣子在宫中用膳,所以即便袁崇焕和王在晋的心理素质不错,应该不会因为受到了恩典而激动过度,但萧木还是没有留他们用饭。

    走出了皇宫,王在晋还是免不了跟袁崇焕谈起方才君乾奏对之事,“皇后娘娘方才所说,皇太极绕路蒙古,犯我大明边界之事,元素有何看法?”

    “此法风险重重,困难极高,皇太极若非好赌之徒,断不会轻易用之。”袁崇焕答道,“皇后娘娘实在是过于小心谨慎了。”——袁崇焕的话十分委婉,如果林檎不是皇后的话,估计就是“这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整天就会异想天开”了。

    “话虽如此,单页不可不防。”王在晋说道,“大明九边除辽东外,其余皆战力平平,倘若那皇太极果真如此豪赌,恐怕也不好应付,元素在辽东还是要多多注意其动向才是。”

    “王大人所言甚是,我自会留心皇太极的一举一动。”袁崇焕答自信地道。

第三四四章 封赏() 
在萧木、林檎以及袁崇焕和王在晋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来宗道的心态终于恢复如初,两台之后顺利地又重新回到了内阁理事,看起来其身体状况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处理起政务跟往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只是但凡涉及到辽东的事务,都要比以往更加关心留意了不少——这显然是正常的现象。

    在处理好了张家口那边的案子之后,骆养性这一干有功之臣也终于又回到了京城,每个参与办案的锦衣卫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比如骆养性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得到了一个左都督的官衔,听起来甚是威风,而杨韬、骆振兴和张超等立下大功的锦衣卫,也都被提拔成为了锦衣卫千户——虽然他们都是锦衣卫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但毕竟资历还浅,在此之前都只是百户,这次直接跳过了中间的许多步骤,升为千户,也是足以说明他们此番的功劳不小,更何况几人都年纪轻轻,同时又简在帝心,深得骆养性的器重,今后的前途肯定是不成问题。

    至于胡云,跟杨韬他们相比来说就没有那么太好的运气了。虽说没有直接参与查办范永斗、王登库等不法商人的案子,也没有火烧建奴粮仓,带兵劫杀建奴营寨,但好歹也是在办案过程之中受伤,而且还保护了王静远一家,从而揪出了王登库的不少线索,怎么说也是有功的,因此他的赏赐比杨韬他们低了一个等级,被升为了锦衣卫副千户的职位。

    当然这次办案当中还有一个人功劳很大,而且被骆养性多次提及为其表功,那就是张家口的锦衣卫密探宋棋,不过宋棋本人早就已经是锦衣卫的千户,而且近年来放浪形骸,对于这类封赏并不是特别热衷,所以在他的封赏问题上着实让内阁还有萧木费了一番功夫——最后在萧木的拍板决定之下,下旨赐予了宋棋同进士出身,并委任他为张家口市舶司右提举。

    关于这个监督大明的商人还有蒙古部落之间的官到底应该叫什么名字,这个问题也着实让萧木头疼了好久,按照他的理解,这无疑就是后世的海关,但很显然大明这个时空并没有海关这个机构,经过了多方的了解,萧木这才知晓,大明的类似机构名字叫做“市舶司”。然而知道了这个名字之后问题也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因为大明这个时候的市舶司顾名思义,就相当于严格狭义意义上的“海关”,也就是只有有海的地方才有,很显然张家口这个地方并没有海,用“市舶司”这个名字也不是那么的合适。

    但最后萧木还是用了“市舶司”这个名字,一来是因为他十分清楚,后世的“海关”也不一定非要真的在海边,二来也是他不愿破坏大明这个时空的衙门还有官职的名字,相比起自己胡乱取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萧木还是觉得用大明这个时空原有的名字比较好一点。

    由于原本就是打算让宋棋负责监督大明商人和蒙古部落之间的交易,所以这个市舶司右提举的职位对他来说也十分合适。

    既然宋棋是“右提举”,那么很显然还会有一个“左提举”,事实也确实如此,对于这个职位,萧木打算从这次会试的新晋进士当中挑选——这也是宋棋的这个封赏能够得到内阁还有其他官员认可的重要原因,如果仅仅是宋棋一个人充当如此重任,而没有一个文官与其分庭抗礼的话,那么很显然是要遭到所有的大臣的反对的。

    萧木早就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把这个“提举”的官职一分为二,分出了一个左右,而且把常理上来讲较大的那个“左提举”留给了文官,这样才顺利地得到了所有大臣的认同——至于这个市舶司提举的官职实际上乃是从五品,而会试殿试的状元最后能够得到的翰林院修撰才不过从六品的事实,则是没有一个文官对此提出异议。

    至于赐给宋棋一个同进士出身,则也是投其所好,既然宋棋对于其他的赏赐并不是十分热衷,而且他又常以文人自居,一把折扇从不离手,所以萧木就干脆直接给了他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功名,让他成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文人,萧木觉得宋棋得到了这个封赏之后肯定会特别的高兴。

    而赐给他同进士出身的功名还有一方面因素的考虑,那就是宋棋跟将要产生的那个张家口市舶司左提举,也就是这次会试要产生的进士之间的关系,很显然大家都是文人,都是进士出身,工作起来也是能够更加地配合默契。

    至于原本王登库手下的护院头领,后来及时“弃暗投明”的韩大柱,则是得到了大笔钱财的封赏,同时被安排到了张家口的市舶司宋棋的手下做事,而韩大柱的妹妹韩二梅,还有他的蒙古妹夫特木尔,则是得到了大明朝廷的肯定承诺,他们部落今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跟大明商人进行公平地交易,而且若是遇到了坑蒙拐骗的情况,会有市舶司的提举宋棋给他们部落撑腰,可以预见的是,特木尔部落在跟大明的贸易方面无疑要远远领先其他部落,事实上,让他们部落能够得到公平的交易就是宋棋他们的首要工作,特木尔的部落在草原上的实力无疑会一步步地稳步提高。

    至于范永斗、王登库等不法的商人,他们的处置方法则是毫无争议,没有让任何人多费脑筋——毕竟他们犯的都是重罪,自然没有能活下去的道理,他们将会现在张家口游街示众,警示其他的商人,然后押送京师,明正典刑,秋后处斩。至于范永斗、王登库手下的心腹、管家之类,根据他们和他们的主子的亲密程度的不同,分别有处斩、流放、充军等等不同的处置结果,暂不细表。

    最后本案还有唯一的一个漏网之鱼,那就是带着王登库儿子跑路的冯老四,则是由官府画影图形,发下了海捕文书,严令各地官府捉拿。

第三四五章 主角() 
除了在逃的冯老四还没有抓获之外,张家口的这起不法商人勾结建奴倒卖违禁物资的大案已经可以说是彻底地结了案。萧木算了算日子,从自己穿越到大明,留下一纸诏书便逃出宫去遇到了梁艳阳开始算起,一直到整个张家口的案子办完,前前后后用了大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直到现在萧木都有些不太敢相信,明明只是自己跑到皇宫之外走了一圈,而且没走多远,只是到了京城附近的大兴,这个甚至在自己后世的时候根本还是属于京城管辖的地方,结果就能引起这么一连串的大案,从梁艳阳到杜老六,再到王登库、范永斗,最后竟然一直联系到了后金的皇太极——当然这最后一个被联系到的人物还没有被捉拿归案,毕竟这已经不是骆养性他们锦衣卫能够单独完成的任务了,即便是身为大明天子的萧木,一时也没有办法把这个人物拿下,反而还要整天担心这个人物反过来攻打自己。

    不管萧木怎么想,但事实确实就是如此,尽管除了在大兴的时候自己有机会亲自上阵之外,其他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手下的臣子们直接参与,自己只是坐在皇宫之中单纯地听他们的汇报,但即使是这样,萧木仍然感觉到,自己穿越到大明的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经历的事情比自己穿越之前的两年经历的都要多。

    “你说,我要是没有穿越成崇祯皇帝,而是穿越成了骆养性或者杨韬、胡云他们,能不能把这个案子办好?”萧木想到这里,便向正在缝着手帕的林檎问道。

    前两天林檎跟萧木说要跟着钏儿缝一个手帕的话被萧木毫不犹豫地当成了鬼话,但结果却让他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让人猝不及防,明明一个纯粹的女疯子林檎,竟然也开始练习起缝手帕这种纯粹的淑女才会去做的事情。

    萧木的问题显然让林檎有些受到了惊吓,原本应该扎到绸缎上的绣花针结果扎到了她的手指之上,再人体条件反射的本能作用下,林檎的左手瞬间躲出了好远,差一点把手里的手帕都给扔了。

    所以显然林檎对突然开口干扰她用功而且还害她被针扎到的萧木不可能有什么好脸色,“喂,你干嘛这么莫名其妙的,害我被针扎。”

    说着林檎伸出了左手,萧木可以明显地看到,林檎左手的中指确实在流血了。

    按照以往看过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剧情,萧木这个手应该一把把林檎的手拿过来,然后含在口中,为她止血止痛,但萧木也清楚地明白,这种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的情节放在现实当中往往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萧木可以百分百地确认,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结果能换回来的,肯定就只有林檎的一顿毒打,用她那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随时都能像是变戏法一样拿出来的鸡毛掸子。

    “赶紧用这个包扎一下吧。”萧木于是采取了稍微明智一些的举动,拿起了一条手帕,然后用这条手帕把林檎那个受伤的手指简单地包了一下。

    然而采用了这个萧木觉得已经稳妥的不能再稳妥的办法,最后他还是遭到了林檎的抱怨,“喂,那可是我昨天一整天才缝好的一条手帕,你就这么给我糟蹋……用掉了!”——意识到了用来给自己包扎止血自然不能用“糟蹋”这样的词汇,所以林檎又改口用了“用掉了”这样比较中性的词语。

    “啊?”萧木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一点,看着已经被染上了血迹的白手帕,这血迹会逐渐变黑,再也无法彻底洗干净,很显然木已成舟,无法挽回,萧木只好尴尬地笑了笑,带着十分的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