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木心道横竖今天不打算去操心政事,林檎不是让自己去找后宫的淑女佳人们吗,那索性全部都看望一遍好了,反正已经看过了田妃、袁妃,再去看看这些先帝们的遗孀,关心一下她们的生活也好,顺便也能打发一下时间。于是萧木在这些人当中选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前去探望了一下,亲切地跟她们聊一些家常,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她们的书画、针线作品,关心了一下她们的饮食起居情况,在得知有些先帝嫔妃们的日常生活保障不时会遭到宵小之人的克扣之后,萧木又对一些当事的太监奴婢进行了严厉地责罚……

    萧木隐约感觉自己就好像是前世的时候前往社区困难家庭送温暖的政府要员,开始的时候表现得还有些生硬,但是随着对这个角色的逐渐适应,萧木也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不知不觉之间萧木在后宫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萧木本人则是没有关注自己在后宫的人气问题。他发现这些先帝的妃子们大多数都是十分年轻的,不少都是二十多岁,大一点的也不过三十出头,四十岁以上的则是凤毛麟角,毕竟经过多年的后宫斗争还能屹立不倒的存活者自然不会很多。这么多年轻的妃子们放在萧木前世去参加一些什么杰出青年评选都还有点显得年轻了一些——萧木在大学的时候曾经亲眼见证过一位四舍五入可以达到四十岁的讲师被评选为杰出青年教师。

    这么多年轻的女人早早地没了丈夫,在深宫之中注定守一辈子活寡,时不时的还会受到一些有权势的太监奴婢们的欺侮和骚扰,平日里最多就是做做针线解闷。日子过得既不顺心,又十分单调,时间长了,心态不出问题才怪。萧木开始理解为什么电视剧里面演的后宫争斗都是那么残酷了,如果说太监们因为丧失了重要的器官而导致心态问题的话,这些妃子们则是因为年纪轻轻地就守活寡也会出现心态问题,所以萧木遗憾地发现,这后宫之中生活的人们,想要不出现心态问题很难。

    萧木更加认定了应该找一些事情来给她们做,就从麻将和扑克牌开始,而且不打算仅仅限于麻将和扑克牌。

    ……

    看望完了各宫的嫔妃们,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成功地打发掉了一上午时间的萧木随便用了一些午膳之后,就打算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直接睡到下午三四点钟,然后再把下午剩下的时间也荒废掉。总之,今天萧木就是不想办正事,这样的生活节奏跟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很像——当然是不需要为毕业论文发愁的时候,让萧木感到十分惬意。

    一觉醒来,萧木伸了伸懒腰,对旁边伺候的王承恩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回皇上,刚过了未时,现在是申时整。”王承恩回到。

    萧木心里“子丑寅卯”地换算了一阵:这不就是下午三点吗,说睡到三点就睡到三点,像自己这么守时的人可实在是不多见了啊。

    喝了一杯茶,清醒了一下大脑之后,萧木决定把设计麻将牌和扑克牌的事情落实,想到早一天完成这个事情,后宫的残酷斗争就能早一天得到缓解,久居深宫郁郁不得志的嫔妃们就能早一天重获新生,萧木感到自己所做的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玩物,这小小的扑麻将和扑克将会成为妇女解放的标志和开端!对于这么功德无量的事物,萧木决定要用整个下午的时间精心去完成,如果下午做不完,就算把晚上的时间都用掉也在所不惜。

    经过了一阵自我催眠,萧木现在已经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是一项可以彪炳史册的崇高使命,而绝不是自己为了逃避处理政事而设计的玩物。

    萧木拿来纸笔写写画画,开始设计起了麻将。关于麻将的起源,萧木知道流传有很多种说法,跟明朝关系最密切的则是明成祖时期,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上的官兵船员们因为在海上漂泊,生活十分单调,又思念家乡,时间久了心态失衡,甚至有了想要杀官谋反的念头,郑和为了稳定军心便发明了麻将牌这种游戏,其中“万”、“饼”、“条”分别代表金钱、盛淡水的水桶和船队的数量,又用东西南北中代表不同的风向,这种游戏被发明出来之后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在这其中有一个姓麻的将军玩得最厉害,于是这种游戏就被叫做“麻将牌”。

    萧木决定直接把现代的麻将设计出来,到时候如果有人问起这个麻将的来历,萧木就用郑和的传说来糊弄她们。

    从简单的“饼”开始画,一直画了好久,麻将牌终于设计好了,萧木又开始设计扑克牌。跟麻将相比,设计扑克牌的工作量小了很多,用林檎那2333年的话来说,就叫“简直不要太容易”。萧木三下五除二地就设计好了。

    完成了两项游戏工具的设计之后,萧木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自己的效率还是挺高的嘛。

    “找人用木块把这上面的东西做出来,做成大概这么大。”萧木把设计成果递给了王承恩,用手比划着说道,“这张纸上的东西用硬纸做出来再把图案画上去。”

    王承恩看着萧木递过来的两张纸,第一张看起来有点眼熟,像是曾经玩过的打马吊之类的东西,第二张上面的东西则是完全看不懂,犹如天书一般。

    “记住,一定要用普通的木材来做!不许用什么象牙、玳瑁、玉石这些东西,要是最后做出来的成品超过了一两银子,朕唯你是问!”萧木警告着说道,这也是萧木刚刚突然想到的,实在是因为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工的事情殷鉴不远,萧木也对如刀的史笔有些畏惧:明明是用来造福深宫嫔妃、解放妇女的好东西,要是花钱太多,传了出去变了味道就得不偿失了,萧木可不想给崇祯皇帝弄出来一个玩物丧志、靡费钱财的坏名声。

    王承恩连声答应,一面下去安排人寻找能工巧匠制作,一面提醒着萧木说道:“皇上,您昨晚看书到深夜,今日上午亲自看望了各宫的主子们,下午又劳精费神地设计了此物,请一定注重龙体,今晚早点歇息,明天还有早朝……”

    “什么!明天还有早朝?前天不上刚刚上过早朝的吗?”萧木听了王承恩的话,一脸吃惊地问道。

    王承恩当然不知道萧木对于什么时候上朝一窍不通,只是以为萧木是想要逃避上朝假装糊涂,也不敢拆穿,就耐心地回道:“回皇上,照例三日一朝,从前日起算到明天,正好又是上朝的日子了。”

    “速速把来宗道给朕找来!”萧木大声地吩咐道,“还有其他的阁臣,都给朕叫来,朕有要事和他们商议!”

    萧木现在感觉自己就像是暑假开开心心地玩耍了两个月,一直到暑假最后一天的晚上才知道还有作业没有做的小学生一样,而那些吵着要上本严惩阉党余孽的官员们,就像是检查作业的老师,除了逃学这个不现实的选择之外,萧木能做的只有连夜赶作业了……

第二十四章 拟旨与思索() 
首辅来宗道和其他的阁老来到宫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几人刚一进殿便立刻要跪地行礼,萧木赶紧上前搀扶,表示毋需多礼,打断了将要上演的繁文缛节,同时命人给几位阁老看座。众人坐定之后,萧木再一次向他们宣布了皇后确实已经怀孕的消息,同时表示自己打算推行大赦天下的决心不会动摇,对于被迫依附魏忠贤的官员们一概予以赦免。

    对于这个政策阁老们在心里自然是赞成的,但是他们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都没有敢立刻表达他们的意见。当然作臣子的,“皇后娘娘不靠谱”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他们肯定是都不会有的,但是在心里或多或少都还有一些顾虑无法完全释怀,生怕又会出现什么变故,毕竟站了队、上了船之后,可就不好再登岸了。

    众人踌躇了一阵,还是首辅来宗道站出来打破了僵局——事实上,作为在党争之中同时受两党夹板气的首辅,来宗道也没有什么顾虑,反正自己早就想告老还乡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如果此番触怒了皇上,这内阁首辅不当也罢,正好回家乡颐养天年。

    来宗道耿直地说出了众人心中担心的问题:“禀皇上,臣等以为大赦天下之策甚好。只是恕臣斗胆,如今皇后娘娘仅仅怀孕两月,将来能否产下皇子还是未知,如今以此为由大赦天下,恐怕有人会心中不服。”

    萧木心道我也知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等到孩子生出来还要大概八个月,以现在的舆论来看,到了那个时候再推行大赦天下,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萧木说道:“爱卿所言有理,但又有谁说一定要有皇子生下才可以大赦天下,即使皇后将来生下一公主,也是我大明之喜,朕也同样会高兴不已。”萧木此刻化身为中国最早的男女平等观念的捍卫者,“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这样的话都一度已经到了嘴边,只是被突然反应过来场合年代背景的萧木又硬给咽了回去,要是这个时候把几个阁老给惊吓到了,岂不是国家的损失?

    于是萧木又换了一句继续补充道:“皇后身体康健,且朕已令太医院尽心用事,协助皇后调理身体,此番怀孕,定然会母子平安,众卿无需担忧。”

    杨景辰是所有阁老里面最希望将事态尽快平息,而且是向着有利于阉党“余孽”方向平息的一个,所以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成:“皇上圣明,大赦天下并无定例,也非一定需要有皇子诞生方可。想那汉高祖在位十二年之间,即有九次大赦天下,由此可见此番皇上大赦天下合情合理,无需担忧。”

    “臣附议,皇后有孕,此乃全天下臣民共同的喜事,大赦天下实为彰显我朝圣明天子皇恩浩荡之举。倘若有人敢心怀不满,大放厥词,做出有违人臣之道的事情,那此人定然是钻营苟且、罔顾君恩之徒。”李标则从另一个角度表示赞同,那就是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皇上要大赦天下,做臣子的只管等着谢恩就是了。要是有了其他的想法,连皇上的恩典都敢说三道四,那肯定不是什么忠臣孝子,对这种人自然不用客气。

    萧木见几个阁老都赞同,就下定决心要推行大赦天下,对来宗道说道:“那就有劳爱卿草拟一份旨意,明日早朝之时宣读之后立即实行。”

    来宗道当然遵命,挥毫之下文不加点,片刻后,一份圣旨就起草出来了。

    萧木见来宗道等人还有一丝担心的神色,就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非是朕一定要强推大赦,只是朝中党争激烈,难以调和,众臣陷于党争无心做事,长此以往,恐怕会动摇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于是众臣又是一阵感激涕零,纷纷表示一定会为朝廷解难,替皇上分忧。萧木自然表示十分欣慰。

    “另外朕敢肯定,皇后此番肯定能生下一个皇子,只是其中缘由实乃天机,不可泄露,众爱卿放心就是。”萧木为了给忠臣打气,又疑神疑鬼地补充了一句。

    见目的已经达到,而且此时夜已经深了,萧木就宣布结束了商议,让阁老们回去歇息。

    来宗道起身正要离开的时候,萧木又将其叫住了,“爱卿留步,朕有一事想问。”

    来宗道停下脚步,回到:“皇上请问。”

    “爱卿以为,若是有一天,辽东皇太极领建州兵叩关而入,兵临京城之下,朕该以何策退敌?”

    “皇上何有此问?”来宗道疑惑地问道。如果不是萧木而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问了这种问题,来宗道早就拂袖走人了,笑话,不思报效朝廷,反而问出这种问题混淆视听,妖言惑众,难道是有了不臣之心?

    但现在是皇上亲自问了这个问题,这让来宗道困惑不已,难道说皇上通过特殊渠道得知皇太极将要犯境?但是叩关而入,直逼京师,放眼大明历史,也不过土木堡之变和庚戌之变区区两次,那皇太极想要做到这样困难的事情,未免不太可能。

    “朕只是随口问问,爱卿无需多虑,畅所欲言便是。”萧木答道。

    “回皇上,臣以为此事几无可能,我大明九边尽为精锐,辽东则有朝廷重金所建的关宁铁骑,蓟辽督师袁崇焕更是忠勇双全之臣。我大明有此人坐镇辽东,皇太极想要犯关绝不会轻易得逞,更遑论叩关而入,兵临京城。”来宗道继续说道,“即便有一天皇太极侥幸得以窥视神京,彼时朝廷形势与如今相比定然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臣以为此事实在难以推测,臣也不敢妄言。”

    “嗯,爱卿言之有理。时候不早了,爱卿也早些回去休息吧。”萧木一边说着,一边将来宗道送至殿门口。

    “臣告退。”来宗道拜别了萧木,退了出去。

    “是啊,这种事情,就连大明的内阁首辅也认为不可能发生,换做一般的人,肯定也都不会相信的吧,即便是我,如果不是穿越而来,肯定也不会相信。”来宗道走后,萧木独自喃喃地说道,“但是历史上却明白写着确有其事,而且就在这一两年之内了。”

    本来萧木还想要找人来了解一些关于袁崇焕的事情,但是受到了之前打听公元纪年事情的教训,让萧木不敢轻易找人询问——问一个耶稣基督的问题就已经能够引发京城混乱,朝堂轰动了。现在清流官员和阉党余孽的争斗还没有平息,此时打听袁崇焕的事情,弄不好传了出去,恐怕又要有人传扬自己包庇阉党、猜忌重臣,到时候引发官场的新一轮混乱,可能就连大赦天下的办法都不一定管用了。

    萧木独自思索了一阵,王承恩悄悄地出现在了身后:“皇上,夜深了,当心着凉。”

    “嗯,朕的身体还没那么娇嫩。”萧木边反驳边返回了殿内。

    “这个是阁老们草拟的旨意,你拿去用印,朕明日上朝要宣读。”萧木把来宗道草拟的圣旨递给了王承恩。在根据萧木对明朝政治一知半解的了解,好像内阁拟的旨意还要在宫里的太监手里转一圈,才能成为真正的圣旨,但是现在这个旨意就是内阁当着萧木本人的面起草的,太监的权力再大,应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