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柱-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态度也是十分坚决,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感觉。

    当然杨韬的态度也同样十分坚决,但毕竟有了一个天然的劣势,形势的天平还是偏向了骆振兴的那一边,而且就在两人争执不下,骆养性没有办法决定最重人选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对杨韬争取这个差事来说十分“不利的好事”——那就是之前由于刀伤未愈又过度劳累而昏迷不醒的胡云终于醒过来了。

    既然这样,骆养性也就做出了最后的决断,那就是派骆振兴去完成那个重要的任务,毕竟骆振兴和张超之间非常熟悉,比杨韬更适合这个差事。但骆养性还是交给了杨韬另外一个重要的差事,那就是火速赶回京城,把当前的情况禀报给皇上知道——毕竟按照之前宋棋的分析,那王登库已经十有八九是跟关外的建奴勾结起来了,既然这样的话,整个张家口对于他们这些锦衣卫来说便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了,毕竟连这种足以株连九族的生意都敢做,想来王登库他们也就没什么可害怕的了,一直以来足以成为骆养性、杨韬等人的护身符的锦衣卫身份,在这张家口恐怕是不会那么管用了。

    尤其是张家口还是对方的地盘,怎么想形势对锦衣卫这一方都不是十分有利,他们遭遇不测的可能性已经很高,所以尽管现在掌握的情况还十分模糊,而且缺乏十分明确的证据,但还是很有必要派人把现在的情形禀报给皇上,以免他们万一遇害之后,事情的真相就那么石沉大海了。

    另外跟骆振兴要顺便寻找张超的下落一样,杨韬同样还有一个额外的任务,那就是顺便把已经醒来的胡云送回京城安心静养,同样还是因为他跟胡云两人也是老搭档,所以这个任务交给他来办也是合情合理。

    当然尽管如此,但实际上杨韬还是没有办法亲自送胡云回京静养,毕竟以胡云的身体状态根本没有办法骑马,更不要说快速地赶路了。事实上杨韬安排了一辆马车,让手下们带着胡云在后面慢慢走,自己则是先行了一步,骑快马赶回的京城,这才能在上午出发的情况下,下午就已经见到了萧木,这还是杨韬担心会遭遇埋伏,刻意绕了一些远路的情况之下,所以萧木也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此刻的杨韬也是十分疲惫的样子。

    不过萧木也知道现在不是关心杨韬累不累的时候,而是十分关切地问道,“骆养性发现了什么情报?速速为朕道来!”

    “回皇上,据锦衣卫在张家口的密探分析,张家口从事与蒙古人互市的商人们常年有贩卖铁器、粮食这些违禁物资给蒙古人的情况,整个张家口的官员、守将几乎全都知情而且收受了商人们的贿赂。”杨韬整理了一下他的思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介绍了一下相对“不那么严重”的问题。

    “什么?竟有此事!”萧木听了杨韬的禀报之后勃然大怒地说道。

    虽然对于卖粮食、铁器给蒙古人之类的事情不太懂,但既然是违禁物资,当地的官员、守将又收受了大量的贿赂,那这不用说肯定不可能是什么好事。

第二三八章 疲惫() 
总而言之,又是“违禁”、又是“受贿”,那张家口的这些事情肯定对大明朝廷,对自己这个大明天子都是有害的。

    萧木简单地思考了一下,甚至都没有超过一秒钟,就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毕竟这其中的道理实在是太过浅显了。粮食、和铁器都是重要的军事物资,而大明和蒙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不是什么友好邻邦,反而倒是多年来时常打仗,虽说现在辽东的后金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但蒙古人也同样不好对付,时常都有劫掠边关的事情发生,把重要的军事物资卖给这样的潜在敌人,这怎么看都是大罪。

    所以如果刚才萧木的“勃然大怒”是在没有弄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对于“受贿”这种字眼的本能反应的话,那么现在的萧木则是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对这种变相资敌的行为简直是愤怒到了极点。

    只是萧木却还没有想到,按照杨韬的“循序渐进”理论,刚刚这个只是一个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还在后面。

    “回皇上,确有此事,而且非但张家口当地官员、守将,在宣府甚至朝中也均有官员知晓此事。”杨韬终究还是委婉了一点,为了皇上的龙体考虑,并没有直接把宋棋的“人尽皆知”的说法按照原样告诉皇上,毕竟一会还要有更加“劲爆”的猛料,实在是应该尽量避免让皇上气坏了龙体。

    “此事要彻查!绝不姑息!”萧木一听情况似乎比他想的还要严重,甚至朝中的官员都牵涉到了其中,心中更是大惊,于是当即就表示一定要彻底查清真相,严厉处理涉案人员。

    只是杨韬接下来的禀报很快就让萧木不得不改变了主意,“禀皇上,此次骆大人派卑职回京,还有重要线索禀报!”

    “讲。”萧木一听,杨韬竟然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说完,看来恐怕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严重程度跟刚刚的那个卖粮食、铁器给蒙古人的事情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禀皇上,据张家口锦衣卫密探宋棋所报,王登库等人极有可能与皇太极建奴军队有染,向其售卖粮食、铁器等重要物资。”杨韬终于还是把这个“猛料”报给了萧木听,“据报,今年以来,皇太极与蒙古察哈尔部交战……”

    杨韬把宋棋的分析全都讲给了萧木听,包括察哈尔部蒙古人作战失利,丧失了大量的购买能力,但王成库却反而大量置办货物的诸多反常情况全都详细地做了禀报。

    “贼子安敢!”萧木听了杨韬的禀报之后,“腾”地一下站起了身子,大喝了一声,吓得王承恩和杨韬全都跪在了地上,口中连连说着“皇上息怒”。

    事实上自从穿越以来,萧木自己的,或者说是崇祯皇帝原本的身体素质好像一直不是太好,从上次“出巡”不久就患上了感冒,还有后来的晕倒的事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听了杨韬刚刚讲的那些骇人听闻的情报,本来昨晚就没有休息好的萧木,再加上从坐的状态突然站起身来,萧木突然感觉眼前有些发黑,耳朵里也似乎有了一些“嗡嗡”的声音,身体也跟着摇晃了起来——很显然,萧木也十分清楚,自己恐怕马上又要晕倒了。

    不过好在王承恩眼疾手快,看到萧木的情况不对,赶紧起身上前扶住了萧木,而萧木得到了王承恩及时的搀扶,这才没有倒下,勉强地又坐回到了龙椅之上,眼前经历了好一阵的眩晕之后,这才终于又清醒了过来,成功地避免了又一次的晕倒。

    虽然萧木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心里准备,知道杨韬要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但等到杨韬真正地禀报了之后,萧木还是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跟现实相比,实在是显得有些苍白,以至于他呆坐了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让在一旁扶着他的王承恩还有在下面跪着的杨韬全都跟着紧张不已。

    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萧木对跪在地上连连叩首,口称“卑职有罪,卑职该死”的杨韬说道,“你没有罪,是朕刚才过于激动了。此案过于重大,你赶快起来,把你们在张家口的经历,全都给朕清清楚楚地讲上一讲。”

    杨韬这才重新站起身来,萧木也能清晰地看到他额头上已经渗出了血迹,听着他开口说道,“回皇上,卑职等于前两日先行抵达张家口之后,先是胡云的伤势反复,昏迷不醒……”

    杨韬详细地把他们在张家口的经历给萧木讲了一遍,从胡云昏迷开始,再到出去给他抓药的张超失踪,后来他们连续寻找两天没有结果,还有锦衣卫在张家口的密探宋棋的分析,以及最后骆养性派骆振兴混入王登库商队查探,派他回京禀报的事情全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萧木。

    “这样说来,张家口不法商人出售粮食铁器给蒙古人之事早已有之,而且人尽皆知;而王登库等人与后金皇太极的交易还尚处秘密阶段,虽然基本可以肯定但却还没有确切证据,骆养性派了骆振兴正在调查。”萧木把杨韬的讲述简单总结了一下,然后问道,“是这样吗?”

    “皇上英明。”杨韬对萧木的总结肯定地说道,而且这也不是奉承,萧木刚刚说的也确实就是当下的真实情况。

    “嗯,朕知道了,此事事关重大,朕要谨慎处置……”萧木沉吟了一番,最后说道,“你一路赶来辛苦了,先下去休息,顺便把额头包扎一下,若是朕想起了什么,自然还会找你询问。”

    “谢皇上,区区小伤不足挂齿。”杨韬说道,“卑职告退。”

    “大伴去送他一程吧。”萧木吩咐王承恩道。

    于是王承恩便带着杨韬离开了,出了宫门之后,杨韬的身子一软,也倒了下来,毕竟火速赶了那么久的路,在皇上面前又撑了那么久,此时的他也是疲惫到了极点。

第二三九章 民夫() 
王承恩赶紧把杨韬扶住,安排人送他去包扎休息,暂且不表。

    ……

    在张家口,骆振兴接下了混到王登库商队打探情报的重要差事之后,便打扮成了民夫的模样,开始在街上到处溜达起来。

    事实上他对能补能顺利混入商队还是十分担心的,毕竟张家口本身就是一个互市的重要之地,城中的商队数不胜数,谁知道哪个商队才是王登库的,就算知道了王登库的商队,但他作为一个大商人,也不见得每一个商队全都是要去跟皇太极的军队交易的。

    更何况,把重要的粮食、铁器的物资卖给后金皇太极的军队,这不用说肯定是重罪,这样的交易,按理来说应该十分机密,再加上这生意还是刚刚开始,各方面都需要谨慎,王登库当然要用自己的心腹才是,很可能根本就不会有让人能够混到商队之中的机会。

    不过骆振兴又换了一个角度想了一下,就算王登库真的腰缠万贯,手下有不少的看家护院之人,但总不见得连运货的力士、民夫都要专门培养,一个个全都是心腹机密之人的吧——这样的话,王登库大老板岂不是要凭空增加了好多成本?

    再说,这种负责出力的民夫都是一些没见识粗人,只管干活,上面说怎么走就跟着怎么走就是了,到了地方也轮不到民夫来参与交易,甚至跟着走了一趟的民夫往往连交易的对象是谁都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用担心民夫会泄密了。

    虽然这么想,但骆振兴还是觉得不太对劲,既然自己都在想着混到王登库的商队中去,那这个大商人估计也应该想到这一点,对这种情况有所防范才对,这样的话,自己的差事——仅仅是混入商队这个第一步,就很难办了。

    就在骆振兴的脑中胡思乱想,一会觉得简单,一会又觉得棘手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拍了拍他的后背。

    骆振兴被拍了一个激灵,回头一看,却赫然发现拍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之前一连找了两天都没有找到的张超!

    骆振兴刚要开口问张超这两天都到哪里去了,但却看到张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跟两个人一起,就在骆振兴这么稍微犹豫一下的时候,张超便率先开口了,“这不是王兄弟吗,想不到在这遇见了,你也是来张家口找活干的吗?”

    听了张超的话,骆振兴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两个人在往常出门办案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假名,这其中骆振兴最常用的就是“王鹏”,而张超最常用的则是“曾胜”。

    “哎呀,曾胜兄弟!”于是骆振兴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装作一副老朋友见面的高兴样子,顺着刚刚张超的竿子就往上爬,“这不是今年年景不好,家里的田肯定是指望不上了,这才想着出来找点活计干干,不然家里的婆娘孩子不是要饿肚子了?不知道哥哥有什么好的赚钱去处吗?”

    “这下巧了!”张超用很惊喜的语气说道,“兄弟我刚找了一个好差事,给人赶车运货,一个月能得二两银子呢!”

    “二两银子?还有这么好的差事?”骆振兴此时也是演技爆表,就好像真的是家里马上没有米下锅,等着他赚钱回去的样子一般,先是吃惊,然后又是大喜,再然后又是陪着笑脸地问道,“不知道哥哥那里还缺不缺人,把我也带上呗?哥哥也知道,我别的没有,但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赶车也是好手……”

    “那自然要看这两位哥哥的意思了。”张超答道,同时把跟他一起的那两位介绍给了骆振兴,“这位是王管事,这位是宋管事,两位管事就是管着招募赶车的民夫的事情的!”

    骆振兴闻言,随即又摆出一张笑脸,对那两个管事用一种近乎讨好的语气说道,“见过两位老爷,小的从小力气就大,干活从不偷懒,牛车马车小的全都会赶,两位老爷就把小的给招了去吧。”——两个管事在骆振兴这里,直接升级成了“老爷”。

    “你真想来我们这干活?”那个王管事打量了一下骆振兴的体格,发现骆振兴的身体确实不错,一看就是有力气的——身为锦衣卫密探,骆振兴的体格自然不可能不好,便也生出了把他招为民夫的打算,毕竟他们这次出来,本来就是来寻找运货的民夫的,于是他冷冷地问了一句。

    “回老爷,小的愿意!多谢王老爷,多谢宋老爷!”骆振兴赶紧答道,而且直接偷换了概念,把刚刚王管事的问题变成了录用的通知,然后就直接道谢起来,一口一个“老爷”把哪里两个管事也是听得飘飘然的,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大老爷了一样。

    这还不算完,骆振兴又从怀里掏出两小块碎银子,估摸着有两三钱的样子,悄悄地塞到了那两个管事的手里,同样还是陪着笑脸地说道,“小的家中实在没钱,全身也就这点盘缠银子,孝敬两位老爷实在有些拿不出手,还望两位老爷不要见怪……”

    毕竟是装作民夫的打扮,刚才又说了家里都要没米下锅,骆振兴当然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出来贿赂这两个管事,但他也很清楚,要是不给人家点好处的话那也是万万不行的,哪怕自己溜须奉承得再好听,也不如孔方兄来得实在。

    那两个管事倒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