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昊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昊武大帝-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蔡琰一脸兴奋的看着孙策道:“孙公子不过比我年长两岁,竟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实在让我钦佩。”

    孙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蔡琰,倒是何蔓看到孙策为难的表情对孙策继续介绍道:“妹妹父亲便是家蔡邕,妹妹自幼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孙策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蔡琰不禁笑了起来,能遇见小时候的蔡琰,并且成为蔡琰的偶像这实在是出乎孙策的意料。孙策可不愿意失去和才女交流的机会,连忙想问题考起蔡琰来,不过几番争论之后竟也难占上风,不得不让孙策刮目相看。

    而这样一来,旁边的何蔓便插不上话了,一个人有些委屈的跟在两人身后,孙策也察觉到何蔓的表情,回过神来想起还有话要和何蔓说,便扔下了还在思考的蔡琰,拉着何蔓走在前面。

    “公子,这次太学应试,不知道你有几层把握通过。”何蔓也看到孙策的细心之处,不过却也不作言语,反而话题一转提起刚过去不久的太学考试。

    孙策摇摇头看着正盯着自己的何蔓有些不自然的回道:“这太学成绩实在是难以预测,不过我自认为发挥的还不错,怎么也在半数以上吧。”

    “才半数?听闻这次考题有些奇怪,我要不要找父亲帮你一下。”何蔓一脸担忧说道。

    孙策听到这话,心里有些暖暖的,一时之间想说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风中夹带着花的芳香,远处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在这画卷般的景色中,两人并排走在桥上,看着桥下清澈的湖水和那游动的鱼儿,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孙策似乎很享受这种氛围,此时正眯着眼睛看着眼前有着花容月貌的何蔓。何蔓也迎上了孙策的目光,玉腮微红,嘴唇更凭添了一些美丽。一时间,两人都没了言语,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双方,孙策将面庞向何蔓缓缓靠去,何蔓的手紧紧的握着衣袖,缓缓的将眼睛闭上。

    “砰”突然一声巨响传来,随后两人听到远处呼唤而来的救命声。孙策反应极快,二话没说就从桥上跳下去,向远方那个水花不停飞溅的方向游去。何蔓这时也反应过来,看到远方落水的人隐隐约约像蔡琰,不由得着急起来。

    孙策的水性可是相当好的,应该说在南方水性不好的人都少,而孙策由于两年来不停歇的练武,长的也不仅仅是个头,体力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孙策拼命的向前游着,走到近处才发现落水的人正是一直跟着自己身后的蔡琰。

    经过一番努力,孙策抱着蔡琰从湖中救了出来,蔡琰此时意识明显有些恍惚,不过还是不忘感谢孙策的救命之恩。何蔓也从桥上跑了过来,看着全身湿漉漉的两人。孙策不由的说道:“你怎么如此不小心,要是我再晚去一点你就被大鱼吃掉了。”蔡琰无力的摇摇头,“大鱼才不吃我,你比我个大的多。”

    何蔓看着两人却也不知该如何责怪,只是有些担心的说道:“你俩就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了,你看衣服都湿,还不赶快回家换身衣服。”

    孙策和蔡琰齐齐点头,三人一起向何府走去,谁也不知道蔡琰是怎么掉入水中的,不过命运的轮盘从此时有了那么一些变化,三个人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琢磨不透了。

    走到何府,何蔓先是差人将蔡琰安置好,随后又找了一套衣服给孙策换上。孙策看着何蔓细心的样子,心里不断的纠结着。孙策在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后终于下定决心握住何蔓的手道:“蔓卿,我决定这次无论太学考试是否通过,我都要回到父亲身边,所以我将要离开洛阳了。”说完孙策却是不敢再看何蔓的眼睛。

    何蔓先是感觉孙策握住自己手,羞涩之余还带些幸福,可是当听到孙策要离开洛阳,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抱紧孙策,两眼红红的不停地摇头。

    孙策就这样抱着何蔓,轻轻的劝说,何蔓舒服的靠在孙策怀里,眼睛紧紧的盯着孙策,生怕一眨眼就离开了自己。

    是的,钟繇说的没错,孙策经过两年的时光后已经不再留恋这东汉京都了,本来孙策以为在洛阳怎么也能遇见大贤之士,可是来到之后才知道经过两次党锢之祸,别说大贤就连京都才子一个个都是思想消极,愤世嫉俗。

    孙策对洛阳已经失望透了,再加上孙策感觉宦官乱政的洛阳比外面更要危险,从上次的洛阳诗文会孙策就发现宦官对太学生不怀好意,不过当时却还为众多太学生抱有希望。

    如今这些太学生锋芒毕露,还不知收敛,早晚会被宦官清洗。孙策不愿再冒风险呆在这里,所以这一次必须要离开洛阳。这次出来本来想和何蔓告别的,可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不过孙策最后还是强迫自己说了出来。

    两人相依相偎都不再讲话,只是享受着这最后的温馨。有些事不是不想说,只是怕彼此都会难过。

    太学成绩出来了,孙策通过了,周瑜也通过了。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孙策找到陆胜向其说明自己在太学的学业情况,随后又表明自己想回家一次。陆胜心里也明白孙策有自己的想法,便同意了孙策的想法,准备将孙策送回孙坚在任的盱眙(xuyi)县。

    孙策看着眼前给自己送行的朋友们,却是百感交集。这洛阳求学的岁月实在是自己人生中最轻松,最开心的日子。乱世将至,自己这一别却是不知何时能再见,只希望朋友们能够保全自己。

    “瑜弟,如今的太学逐渐没落,再呆在此地也没有太多收获,所以为兄打算离开这里。你可在太学继续学习,也可在家中多阅读一些史籍兵书。这世道表面虽然平静,可是暗地里还不知有多少危险,无论怎样努力些总是好的。”孙策意味深长的教导着周瑜。就在前段时间两人升堂拜母,已经结为兄弟。

    周瑜不住的点头,“策哥一向考虑甚多,既然兄长都如此努力,我又怎么能偷懒呢?希望策兄保重身体,一路平安。”

    孙策听到周瑜的回答笑了笑,从身上拿出一块玉佩道:“这玉佩是我幼时娄侯赠与我的一块对玉。娄侯曾经说,此对玉乃天地奇品,一毁据毁,今日将这一半玉赠与瑜弟,希望能承接古人那份高山流水般的情谊。”

    周瑜小心翼翼的接过玉佩,小心的收了起来。孙策又对送行的人一阵寒暄,才踏上了前往徐州的征程。

    而何蔓仿佛像是商量好了一般,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第11章 黄巾传道 许劭之评() 
太祖见许子将,言之甚喜,临行,劭谓太祖曰:“子孙武之后,霸王之姿,才比相如,貌比宋玉”话说半乃止,太祖连问,劭不应对,遂不问矣。

    ――华夏春秋?武帝纪

    “陆三,这最近有什么喜事呀,这一路上的人不像是商贾,却为何匆匆忙忙的向前方聚集呢?”孙策看着路两旁成群结队的人群,大都是农夫模样,而且无论老少都急忙的赶着路不免有些好奇。

    陆三摇摇头道:“公子,家奴从未见过此景,这些人又不似逃荒流民,或许前方真有什么盛会吧。”

    孙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回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去看看吧,说不定还真有什么盛会或者高人在此。”

    陆三自己也有些好奇,点了点头便跟着人群流动的方向行着。倒是真没走多远,便看见前方有一高台,隐约有人在上面表演着什么,高台下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看样子都和路上遇见的人相差无几。

    孙策走到近处便下了马车,抬头向高台细细看去,只见高台上有十几个壮汉正挥舞着碗口粗的木方。随后又出来一人站在中央,周围的壮汉纷纷拎起木方朝那人打去,只听中间那人一声声吼叫,木方应声而断。此时别说底下惊呆了的农夫,就连孙策这个略有小成的武者都不免有些惊诧,连连摇头。

    一系列表演后,台下农夫已经兴奋起来,掌声与喝彩声连绵不断。这时台顶上出现一人,只见其**上身,满身尽是肌肉,浓浓的眉毛旁有一小小的疤痕,如今笔直的跨立在众位大汉前面,有着有说不出的威武。

    “我是赵弘,今日来奉先师之命来阳城传道,刚才一点小表演大家也都看到了,其实这些人之前和你们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样,然而他们在信奉太平道之后便是百病不侵,力大无穷。”台顶那肌肉男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声音如雷贯耳,孙策即使离着很远都能很清晰的听到。

    随后赵弘长篇大论,引经论典,实在是让孙策大跌眼镜,任谁想不到这样一个彪形大汉竟然还有如此口才。赵弘又取出符水当众治病,倡导信奉太平道,最后则是带领全场一齐喊着“太平道万岁”。

    孙策却是感觉到人群将要拥挤,早早便喊着陆三脱离人群,逃出会场。“我在京中听闻这些年有一人叫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开创太平道替人治病,今日看到这些人疯狂的样子实在是让我感到震惊,这张角若只是治病还好,若是张角登高一呼这却是不敢想呀!”陆三在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感叹道,却没发现旁边的孙策脸色苍白,双手不停的在颤抖。

    孙策却是从来没见过这种情景,不过单纯的场面并不能让孙策吓成这样,真正让孙策失态的是孙策第一次感触到席卷大汉的灾难来了,孙策以前只是大致的知道有黄巾之乱,却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来,所以无论是在吴郡还是在洛阳,内心都还保留着那一丝丝安定。孙策内心对于未来一直都不确定,甚至不止一次的在想是不是由于自己的到来,黄巾之乱就没有了。

    而这一次正巧赶上了黄巾传道的现场,孙策终于怕了,毫无疑问孙策现在什么都没有,眼前这些疯狂的人们,即使每人只吐一口唾液,恐怕都能将自己淹死。名将?精锐部队?声望?官职?孙策却是什么都没有,什么称霸一方,什么成帝王业,自己连生存都有问题,又何谈名留青史?

    孙策第一次感觉到无力和无奈,或许我还不如那个孙策活得好吧,孙策已经不自信了。该有的会有的,我知道当你面对未来时也会迷茫,也会害怕,可是我们总应该起身前进。

    孙策继续前进,赶往盱眙,赶往孙坚所在的地方。或许只有那个地方才能让孙策烦躁的心安定下来,这个世界还不属于八岁的孙策,可是九岁呢?十岁呢?却是未必!

    孙策一路上不断的遇见这种传道形式,他发现很多民夫都和朝圣一般的向某个地方涌去,道路被堵塞了,就翻山越岭,远处似乎有着无比强大的引力控制着人们。不过。更让孙策感到担忧的还是州牧郡守对这种事放任自流,丝毫没有把这些妖言惑众的太平道当回事。

    “公子这里离盱眙不过一日路程,今日先进城找一地方住下吧。”陆三向孙策询问道。孙策带着种种担忧终于抵达了下邳国。孙策点点头算是默认了,随后陆三便听令往临近的县城赶去。

    茶足饭饱后孙策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孙策想着这一路上的事,却是十分忧愁。孙策不是忧国忧民,至少目前来说不是,孙策是怕自己生存不下去,想了很多却越想越乱,孙策索性打开窗户飞身跃上房顶,在房顶看着这美丽的夜色。

    这时院中也有一人坐在石阶上自饮自酌,孙策自然也发觉了此人,只不过看到此人甚为悠闲却也不好打扰。

    “房上的朋友,这夜色正好,与鄙人对饮几杯可好?”这院中的人也发现了孙策,故而呼声唤道。

    孙策听到先是一愣,随后一喜便翻身下房向那人走去,“阁下好悠闲,小生年龄尚小却不适于饮酒,还忘阁下见谅。”孙策看着面前的男子,普通衣服,身材适中,五官中尤以眼睛甚为明亮,仿佛能看透人的内心。

    “哦”那人却是有些惊讶,定睛一看孙策的模样却是连连摇头。“阁下,竟然如此年轻,你这长相却是。。”那人有些唏嘘,说到一般却是停了下来。

    孙策有些莫名其妙,便谦虚的问道:“先生,我长相有何不妥,刚才为何欲言又止?”

    那人却是没理会孙策的问题,只是将话题转移开道:“鄙人名许劭,这次从下邳向广陵郡寻友,见阁下在此赏月便邀来共饮一杯,这酒并不是平常所喝的米酒,阁下紧管一尝。”

    孙策看到对方没有想回答的意思却也不再逼问,至于许劭是谁孙策更是不知道,所以面对起来也是十分坦然。孙策看到许劭拿出酒杯给自己斟了一杯,却是不好推脱。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孙策拿起杯子一饮而尽,发现这酒有些香甜,如同葡萄酒一般。

    许劭也饮下一杯道:“这是我自己酿制的一种果酒,不仅不耗费粮食还香甜可口。”许劭不断的向孙策介绍着自己的酒,言语中却是夹杂着些许骄傲。

    其实从秦朝开始就有人酿制果酒,在后来东方朔更是改良创造了很多。不过由于这种果酒需要的材料比较苛刻,耗费的人力也多,所以之前只有王侯将相家才能喝得起。而许劭却是自己重新研制的配方,味道虽然不是太好,不过倒是容易制作,孙策也品尝过不少东西,不过这种果酒就是第一次喝到。

    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一边赏月,一边喝酒,一边谈论,两人一见如故,推心置腹谈了整整一夜。

    “阁下,小生还要着急赶回家,先生既然前往广陵郡,我回家后一定会抽时间去广陵郡拜访。”孙策虽有些不舍却还是先提出散席。这一夜对于孙策的来说很重要,两人交谈的话题特别广,孙策的眼界大开,甚至感觉眼前的许劭更像是一个穿越者,不管是当今的名人或者大事,他比自己还要了解和熟悉。

    许劭并不在意只是轻轻笑道:“今日与足下相谈实在是万般荣幸,希望有一天足下富贵后,经过我的墓前别忘倒杯果酒。”孙策有些不知所然,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你我有缘,我有几句话便想要告知于你。”许劭有些犹豫,不过还是下定决心向孙策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