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昊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昊武大帝-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定会死在这里。”张一重复了孙策的话。

    在张一的统帅下,孙策军封锁了波才可以退后的路线。波才逃了没多久便看到整装待发的孙策军。波才笑了,程昱,于禁,张一,孙策,薛冰,这么些人一起算计自己,就是自己死了,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不过波才还不想死,或者说不想轻易的这也死去。张一并没有进攻,因为他的任务只是拦截波才而已,波才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赶来的薛冰。

    “转身,全军准备,全军冲击。”波才高昂着头向士兵缓缓命令道,这声音透着无奈,带着悲伤。

    这是波才的最后一次冲击,体力极度消耗的黄巾军在血龙营面前没有什么威力,可是波才还是这样做了。波才不想走了,比起自己在外面流浪,或许死在这里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毕竟这里的敌人更值得自己尊敬,死在这些人手里才不遗憾。

    波才死了,死在薛冰的冲击下,汉军赢了,汉军赢了吗?薛冰踏过所有的尸体,向一个人走去,向一个尸体走去。右手的袖子随风轻轻地飘着,自己的一切都是眼前的人所授予的,苦痛、悲伤乃至成功,如今波才已经死了,可薛冰却开心不起来。

    薛冰之所以可以坚强的活着,等的就是这一天,如今自己亲手结束了这个人,那接下来呢?一个温暖的拥抱迎面袭来,孙策抱向薛冰,想要告诉他做到了,可是孙策却摸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袖子,孙策可以拥抱薛冰,然而薛冰是永远不能拥抱孙策了。

    孙策苦笑,每一份成功都来之不易,孙策虽然不知道薛冰经历了什么,但是一定不是那么简单。薛冰想哭,可是看到孙策那清秀的面庞终究是忍住了。眼前的这个男子面对这一切都这样坦然,自己有什么理由去释放眼泪呢。

    薛冰将波才好好的安葬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波才虽然是黄巾军,可是却是自己心中的英雄。波才无愧英雄两字,只不过他选错了方向。黄巾军的希望倒下了,豫州也唯有汝南赵弘一处,不过赵弘一人能抵挡的了日益成长的汉军希望薛冰吗。

    三日之后,颍川内黄巾军被薛冰一一歼灭,十日之后,薛冰在汝南两次攻破赵弘的战略要地。等到薛冰奇袭平舆城时,赵弘早已带着家当逃走了。几日后汝南郡人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黄巾军在豫州除了残军,基本上没有能够成形的势力了。

    豫州平,黄巾军就没有可以威胁大汉的拳头,黄巾军再也不能图谋天下,只能在河北几处防守了。黄巾的天终于要变了!

第八十六章 如何封赏 选择命运() 
京都洛阳,何进府中此时两个中年男子正在细细低语,而两人的话语中无不是天下大势。黄巾和汉军在他们嘴中轻描淡写的说着,那一个个名臣武将似乎如棋子一般。这两人虽不能说是大汉最有权势的人,但也称得上黄巾军最忌惮的人,他们就是大将军何进和已经加官进爵却被软禁在洛阳的皇甫嵩。

    “豫州平了,那几个小家伙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何进摇了摇头,脸上却是说不出的喜悦,豫州平定对汉军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身为平定黄巾军总统领的何进终于松了一口气。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算是老了。”皇甫嵩无奈的叹气,“不过,今日我前来拜访,还真是为了这几个小辈。”

    “哦,此话怎讲,平定豫州这可是大功,难道还另有隐情?”何进听到皇甫嵩话感觉有些不妙,于是有些敏感的看着皇甫嵩。

    皇甫嵩微微靠近何进回道:“平定豫州,这功劳太大,他们是受不起的。”

    皇甫嵩此话一说,何进就大致明白了皇甫嵩的话中有话,随后便皱着眉头连连摇头。的确,对于这场战斗而言平定豫州,这功劳却是太大了,要真算上来,别说升官奖赏就是封侯进爵都算是正常的。

    可问题是现在这个官不能升,这个爵不能进。此次平定豫州最大的功劳莫过于薛冰和孙策顶多再加上薛冰的父亲薛泰。薛泰还好说,无论是资历还是声望乃至辈分都能撑得住这些,可是孙策和薛冰却没有这些,要是让大加封赏却是不好。

    “如今十常侍与何将军势如水火,嵩又因解放党锢被十常侍所陷害,孙策和薛冰可是好苗子,若是大加封赏引入宫中自然被十常侍所重视,那我们却是难以保护了。”皇甫嵩苦笑着,这战事危机的时候,两人过得提心吊胆,这大获全胜却依旧要为这封赏发愁。

    何进点了点头道:“是啊,黄巾之乱虽说是外祸,可是朝中局势又岂是那样安定,那两个小辈不懂官场险恶,若是被牵扯进来,那我二人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孙策和薛冰如果真的被大加封赏,势必成为十常侍的新目标,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更何况连皇甫嵩这样小心翼翼的忠诚至士都被软禁在洛阳,孙策和薛冰更不是十常侍的对手。而且薛冰孙策与汉帝关系并不如皇甫嵩和汉帝,到那时只需十常侍几句谗言,恐怕两人丢官是小,入狱是大。

    “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保住两人,如今的大汉风雨飘摇,未来怎么样犹未可知。这孙策和薛冰年龄虽小但是勇武韬略却远超常人,如果他们保住他们,未来就是你我败在十常侍手中,这汉朝还能由两人支撑住。”皇甫嵩早就把孙策和薛冰当做汉朝的希望看待。

    “义真此话有理,孙策薛冰二人竟能如此快将整个豫州平定,这能力放眼中原,恐怕也没有几个吧。现在十常侍当政,由于黄巾未灭,所以我们还能分庭抗礼,若是黄巾平定,我们便会受节制,这孙策薛冰才是汉朝的希望啊。”何进意味深长的说道。

    皇甫嵩舔了舔嘴唇问道:“那我们要怎么去上报战功了。”

    何进起身在房中来回漫步,脑中却不断的去思考。如果说行军打仗,何进也顶多算得上三流统帅,但是要论官场沉浮,就是十个孙策捆在一起都比不上何进。何进此人虽然有许多弊病,然而最多是贪点钱财,想要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对于汉朝却是实打实的忠心。

    皇后是自己的妹妹,皇上是自己的妹夫,太子是自己的外甥,整个大汉王朝和自己息息相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孙策薛冰作为大汉未来的希望,何进可是一点也不含糊。更何况,何进和十常侍势如水火,要真斗争起来,朝内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若两人能成为自己的心腹,到时也算得上杀手锏了。

    “不是还有薛泰嘛,你奉命回京,汉军的总指挥不是他吗,薛泰年龄声望等等都有了,这一次就将功劳都推倒他身上,反正薛冰是他儿子,我们这样做的原因,他也会理解,如此一来薛泰顶多会十常侍的谗言,不过你我还在朝中,总不至于入狱吧。”本来平定豫州的大加封赏,如今却因为十常侍变成了一个危险地带,对此何进和皇甫嵩也只有苦笑。

    皇甫嵩十分赞同的点着头,显然在他心里也有着这样的打算,“不过,我们若不提及两人,反而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豫州的局势想必瞒不过十常侍,该赏的还是要赏的,只不过将他们隐藏在汉军其他几位将领中。”

    “是啊,大获全胜要是一点不奖赏岂不是寒了将士的心,不过孙策和薛冰不能同时上啊,那样会让十常侍感觉到压力的。”何进耸了耸肩,“你对这两人比较熟悉,还是你自己挑选吧,孙策还是薛冰。”

    何进的话让皇甫嵩不得不慎重的考虑起来,这可不是随便就能选的。毫无疑问选出来的那个人要去面对十常侍的种种压力,不过没有选到的虽然不会那么危险,却是失去了更多的历练机会,孙策还是薛冰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由皇甫嵩好好掂量一下。

    房中突然静了下来,何进手折扇拿轻轻的扇子,而皇甫嵩则是两手交叉低着头思考。过了一炷香的时辰,折扇依旧有节奏的摆着,皇甫嵩也依然低着头皱着眉。

    毫无疑问,孙策和薛冰是汉军中最年轻,最有才能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起于军旅,一个出于太学,薛冰是皇甫嵩的嫡系,而孙策却是皇甫嵩最为欣赏的人。两人的表现虽然不同,可是却一样的优秀,平汉,赵弘,波才,这些黄巾军的佼佼者都败在他们的手下,他们是大汉未来几十年的希望,而此时皇甫嵩的决定也可能影响两人的一生。

    “孙策。”这是皇甫嵩最后的答案。

    皇甫嵩考虑了足够多,而最后的选择便是孙策,或许因为薛冰是自己的嫡系,或许因为薛泰得到了绝大多数的功劳,或许因为皇甫嵩相信孙策有程昱会更有优势。没有人知道皇甫嵩怎么想的,但是毫无疑问皇甫嵩的决定将两个走了相同道路的人变成命运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生。

    孙策将会面对更多,将会承担更多,也会成长更多。而薛冰也不负何进皇甫嵩所望成为真正的大汉希望。

    一分沉甸甸的的奏折从何进手中传到汉帝手中。“豫州平定”这是汉帝最先看到的四个字,不过这对汉帝来说已经足够了。汉帝兴高采烈的向文武百官道:“天佑大汉,黄巾军在豫州大败,恐怕用不了几日张角就会投降,传我命令犒赏三军,有功者重赏。”

    皇甫嵩瞄了一眼最前列的何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而皇甫嵩并没有发现一双冰冷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龙案上的那份奏折,那最前面的一个个的名字都被死死的记在心里。

第八十七章 汉帝封赏 各方反应() 
孙策将手中的圣旨轻轻的交给程昱,这汉帝的封赏却是毫不吝啬,孙策被封为东郡博平县长而程昱也任命为博平县丞,至于张一于禁也都升为县尉。然而对于孙策来说除了封官最实惠的还是那亮闪闪的百两黄金。

    孙策是一个喜欢享受生活的人,对于外物虽算不上奢华,却也要的精致。谁跟钱财都没有愁,更何况这钱还是用这些人拼命换来的。孙策只看到了钱财但程昱却看出这封赏中的深意。

    “先生,这些钱我们要怎么用呢。”孙策一下子接到这么多钱很明显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孙策现在的生活过的挺正常,这笔钱对于孙策还真提不上多大的改善,更何况现在黄巾犹在,这钱却是不能随意挥霍。

    程昱皱着眉头,双手依旧摸着做工精细的圣旨轻轻回道:“这钱我们可要不得。”

    “恩?这是陛下赏赐我们的,为何还要不得呢。”孙策没有听懂程昱的话。

    程昱摇了摇头俯在孙策耳边轻轻的说道:“这朝中可不止有陛下,如今十常侍当政,我们这些钱还是要用来打理的。”

    程昱此话一说孙策却是激动了起来,这钱自己不花也就罢了,可听程昱意思还要给十常侍送去。孙策虽然不是什么清高之士,可对这十常侍却是没有一丝好感,如今要将自己拼命得到的奖赏送给这些人,这是孙策所不能理解的。

    程昱看到孙策的表情便知道其心中的不解,但想想这也是人之常情便耐心的向孙策解释道:“十常侍把持朝政,就连王允,皇甫嵩都难逃谗言,我们若是硬来却是不自量力,倒不如假意投诚,至少不会被算计。”

    孙策也不是那愚笨之人,经程昱的一番解释,孙策便明白了程昱的苦衷。的确,以现在十常侍的实力收拾自己那就是分分钟的事,自己躲还来不及呢,更别说主动招惹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程昱苦苦的劝着孙策,皇甫嵩的选择没错,有程昱在孙策即使被十常侍盯上也会化险为夷,这要是换成薛冰那个刚烈脾气,恐怕是怎么都不肯低头的。

    孙策点了点头,“那就如先生所言,将此赏赐用来打理上下。”话虽这么说,可谁都看得出孙策的无奈与叹息。

    程昱在得到孙策的肯定后便小心翼翼的将汉帝赏赐的钱用绸缎包了起来,随后拿着包袱向房外走去。

    等到程昱走出房外,孙策轻轻地拿起桌上的圣旨却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孙策不禁在想这汉帝昏庸,十常侍把持朝政的大汉还有没有救。如今黄巾大势已去,自己也不要再去冒险了,就在博平好好的当自己的县长吧。

    孙策想的虽好,可是何进和皇甫嵩却不打算让孙策那样悠闲,因为博平本就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地方。

    鄢县,汉军刚刚接到汉帝的旨意,汉军大大小小的将领都连升几级。而统帅薛泰更是大封特封不仅官至军司马,而且还封了关内侯。这都是何进和皇甫嵩的私下决议的结果,薛泰升的越快越会成为十常侍的目标,如此一来自然掩护了孙策和薛冰。

    “恭喜父亲加官进爵。”对于薛冰而言薛泰受赏要比自己还要兴奋。

    薛泰点了点头,“皇恩浩荡,子寒你要切记大汉对我们父子的恩赐啊。”

    经薛泰这么一说薛冰咬着嘴唇不住的点头,可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委屈。要说这平定豫州的功劳谁最大,那毫无疑问是自己,可是自己并没有沾上皇恩的光,在汉军中还不如自己的几个副将升的多。

    薛冰最崇拜的人莫过于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而那霍去病小小年龄早已经加官进爵,而自己如今虽有所建树,却没有得到什么重视。任是谁都希望自己要得到应有的奖赏,更何况自己努力报效朝廷,不就是为了官居高位为民谋利,再换句话说谁又不想名垂青史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你年龄还小却是不知道这其中的深意。”薛泰倒是一眼看出了薛冰的纠结,“想必此事是何将军和皇甫中郎将一起商议的吧,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可都是为了你啊,你为人过于刚烈而且年轻气盛,这官场还没有那么太平。”

    “若是皇甫中郎将的决定,那孩儿便无怨言。”薛冰虽然有些固执可是对皇甫嵩和自己的父亲确实敬重无比,如今这决定要真是皇甫嵩的意思,薛冰倒是可以试着去理解。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有一人轻轻的走进房中。

    “皇甫中郎将有密信交给薛司马。”此人从怀中小心的掏出一份竹简递给了薛冰。

    薛泰拿过竹简轻轻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