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昊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昊武大帝-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试图将头深深的埋在身下,以此来躲避眼前的这一切。

    “黄巾军,好一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就是你所谓的黄天?”孙策悲伤的喊着。

    张一看着悲伤的孙策只是叹了口气,然后就沉默着,既不阻止也不劝告。

    “我们走吧,我不想再看到这些了。”孙策无力的说道,而后焦触一指青争,对孙策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孙策会意走到青争面前蹲了下来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是用手轻轻拍打着青争的后背,以此来安慰。过了一会,青争将头抬起,却是满脸泪水,孙策有些心疼,便将青争扶起。“我们走吧”孙策一群人拖着沉重的身躯向城外走去。

    “嘶………”深沉的马叫声从城外传来,孙策先是一惊随后向城外跑去,只见一年轻男子正要上马。“抓住他。”孙策一声令下,士兵便向年前男子冲去。

    年前男子一看眼前过来的几个人,大呼不妙连忙翻身上马,可是上马之后年前人并没有扬长而去,而是向一旁的高地冲去。孙策一方如今只有一匹马,此马一直是青争骑在上面。孙策看到年轻男子要溜走,也顾不得还未下马的青争,直接上马向年轻男子奔去。

    年轻男子看到对方也有马,便改变了主意,此时非但没逃走,而和孙策在城外遛了起来。孙策骑术已经有很大的长进,可奈何马上还有青争,孙策终究有所顾忌,而年轻正是看中这一点,便在城外遛着孙策。

    每次孙策眼看要追不上了,年轻男子便停一下,这样跑跑停停,倒是要绕城好几圈了。而此时的青争也已经要撑不下去,孙策等到年轻男子再停下的时候突然将身后的弓拉开,年轻男子看着飞过来的箭却没有太过惊慌,身子稍稍一侧,便躲了过去。

    当年轻男子有些骄傲的看着孙策,却发现孙策已经将青争送下马来,正要加鞭快跑的时候,只听得一声“给我下来。”便被对方硬生生的从马上抓了下来。

    焦触擒着年轻男子来到孙策的面前,此时孙策正喘着大气道:“你是何人,为何一见我就跑。”

    “我是附近的猎户,我以为你们是黄巾军呢”年轻男子连忙答道,可是很明显在场的谁都不相信。

    “你老实说来,不然有你的罪受。”抓着年轻男子肩膀的焦触一用力,这年轻便有向下跪的趋势。

    “焦触,你先放开他。”孙策搓了搓手看着年轻男子,“我来问你,你不想答的话可以不答,你知道这城中的情况吧。”

    年轻男子害怕言多必失只是点了点头,“你可知这城中的县长哪去了。”孙策又继续问道。不过这次年轻男子却装作听不到一般,孙策也没继续逼问。

    “你这马,是官马,你骑术又这么好,难不成你是这城中的官吏?”孙策仔细的分析道。

    孙策看着沉默不语的年轻男子道:“我知道了,你便是这城中的官吏。”

    “我话都没说,你怎么能认定我是城中的官吏呢?”年轻男子反驳道。

    孙策笑了笑,“现在你说话了,我可以确定了吧。”

    此时在看那男子一脸的不知所措,实在不知是说话还是不说话了。

    “你休要害怕,我是刚刚来此上任的县丞。”孙策拿出自己的任命书,无奈的叹道。

    年轻男子将任命书翻来覆去核查了几遍后,连忙跪倒道:“孙县丞,我是本县府中的马夫李健,你可算来了,这宁阳城”

    “不急,你且慢慢说。”孙策得知年轻男子是宁阳城里的人便也不在着急,而是先是问了几个问题,随后卫明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第29章 接手宁阳 三拒孙策() 
太祖至宁阳,宁阳县为贼所破,宁阳县长亦死矣。太祖往东阿请昱,各以忠君为民激将三劝,然昱不为所动,三辞太祖之邀。

    ――华夏春秋?武帝纪

    原来如此,孙策听完的李健对宁阳城的介绍,内心也有了大体的了解。这宁阳城本就地处二国一郡的交界地,所以也成为黄巾军眼中的战略要地,可宁阳县令却也不是一般人,自己凭借城中的一些县卒和临时招募的士兵却足足抵抗了两个多月,然而就在黄巾攻势越来越弱的时候,宁阳县令却被人下毒暗杀了。

    宁阳县令死之前决定弃城撤退,同时在撤退前将城中放满引燃物,宁阳绝大多数的人都被转移到附近的山里,而当黄巾军攻入城中时却发现是一座空城,而后士兵点燃了城中的引燃物,黄巾军损伤惨重,逃离了宁阳。而这李健每日都来宁阳城侦查,一是聚集走失的百姓,二是观察附近过往的黄巾军。

    今日也不知怎么着,看到孙策一行人就连忙逃跑,本想找一高处观察一下对方,却发现孙策一方也有马,自己虽然自持马术高明可是也怕孙策跟随自己进到山中,所有只有和孙策在这城外相互溜着。

    宁阳县令死了,孙策皱着眉头听完了李健的描述,不由的轻轻叹息。

    “你且领我去见城中的人吧。”孙策想到还有人在,便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李健点点头在走前方领着众人向山中走去。

    “于禁,新任命的县丞来了,快带百姓来迎接。”李健离着好远便向远处一男子喊道。

    那男子听到此话便回头向山里跑去,不一会,一些宁阳城中原来略有实力和名望的人被这个叫于禁的男子领了过来。孙策看着眼前激动的人们,也不知要说什么好,只有点着头不停的道:“会好的,会好的。”

    那叫于禁的男子领着孙策巡视了山中的情况,孙策看到这些并不简单的防御体系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些都是谁组织的建设的?”

    “孙县丞,这都是全城的人一起建设的,禁不才,参与了一些设计,还忘孙县丞指教。”于禁低头回道,孙策多看了于禁一眼也没再说什么。

    “孙县丞,我还将城中精壮召集起来训练,还请孙县丞一观。”于禁又想起自己练的兵连忙对孙策补充道。

    “恩?”一说到兵孙策眼睛直亮,“你快带我去看看。”

    孙策到的时候士兵正在对战,眼前的士兵都拿着木棍,或两人或四人的战在一起,人数虽少看去来倒是特别激烈。“眼下是全部的士兵吗?”孙策看着眼前并不多的士兵有些遗憾的向于禁问道。

    “孙县丞,这里只是一部分,我们这里兵器有限,所以格斗训练是和其他训练是分开的,目前训练的士兵和县卒加起来大概要有一千二百多人吧。”于禁将目前的状况托盘而出。

    “噢,竟有如此多的人。”孙策惊讶的看向于禁。

    “本来和黄巾作战时,城中的不少男子就临时充当了兵力,而且李健每日都能在宁阳城外找到不少流民,这些也被我编制在内。”于禁笑着看向眼前的士兵。

    “我看你这训练方法还有一些不足,我给你派一个人,你有什么疑问尽管问他。”孙策喊来了焦触,让于禁和焦触共同训练军队。

    这山中自从孙策到来后热闹了许多,张一负责协助孙策管理百姓,整理情报;于禁和焦触则负责防卫和训练士兵。

    “孙君,我们现在对政务还是不了解,当下最重要的是招募一些智者来帮助我们。”张一刚放下户籍本,又拿起了情报。这些日可真是把孙策和张一忙的焦头烂额,两人之前虽然也帮助孙坚解决政务,可是真要管起一个城市的时候,却发现类目繁多,极其复杂,这两人实在是力不从心。

    “是呀,就我们两个人这样忙也不是办法,可自从黄巾之乱一来,能人志士要么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要么就被朝廷征辟,我们又要往哪里找呢。”孙策看着眼前小山般的文书,无奈的叹道。

    “还是要先去问下于禁,或许附近真有良平之士呢。”张一向孙策安慰道,孙策点了点头便去找于禁了。

    “能人志士嘛,这附近到真没有孙县丞你所说的那种人。”于禁遗憾的答道。

    孙策叹了口气道:“虽然结果我早猜到了,可是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过,东阿有位先生名声很高,我想可以去拜访一下,不过之前有很多郡守征召,他都不愿意出仕,不知此人是不是真的隐士。”于禁看着沮丧的孙策想起还有这么一位。

    “有总比没有好,东阿离这里也不远,我即刻启程前去求助。”孙策听闻还有一人,便有些激动朝门外跑去。

    东阿距离宁阳大约有二百多里地,不过孙策求才心切,一路上快马加鞭终于在城门关闭前赶到了东阿。“东阿这里好像并没有遭到黄巾来犯。”孙策不解的看向李健。

    “孙县丞,东阿此地不仅遭受到黄巾的侵犯,还一度被占领了,不过后来好像是那位程先生设计将黄巾击败,才保全了下来。”李健将自己了解的向孙策一一讲到。

    孙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今日天色已晚,实在不宜拜访先生,我们还是找个地方休息吧。”

    “孙县丞,这里便是程先生的住处了”孙策一行人废了不少时间终于找到了程昱的家。

    孙策点了点头,随后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向前轻轻的敲门道:“晚辈孙策,前来拜访程昱先生。”

    没过多久院内传来脚步声,一童子打开门对着孙策缓缓问道:“不知阁下有何事见我家先生。”

    “晚辈孙策,听闻程先生颇有韬略,小生愚钝,今日来此是向先生请教一二。”孙策诚心诚意的回答。

    “还请阁下在此稍等片刻,容我去通报一声。”童子说完便向院中走去。

    “先生有请阁下你前去厅中。”童子的声音稚嫩而干脆。

    孙策点了点头谢道:“有劳了。”

    孙策看着眼前正拿着书简的程昱,只见程昱以年过中年,而精神却十分饱满,嘴下长了一把长而美的胡须实在让人忍不住的赞叹。再细细看去不仅有着读书人的儒雅,还带有那么几丝侠气。

    “晚辈孙策,拜见程先生。”孙策低下头轻轻的说道。

    程昱看着孙策好奇的问道:“是太学中的孙策还是计破黄巾的孙策。”

    “程先生,这两个孙策都是在下。”孙策有些听不懂程昱的话,有些莫名其妙的答道。

    “哦,太学中的孙策此时应在朝廷学习才对,破黄巾的孙策也应该去抵抗黄巾。”程昱的话语并不向他的长相那样和蔼。

    “策受豫州刺史厚爱,来到宁阳当任县丞,然而策能力衰微政务不通,听闻先生有治国安邦之才特来请教。”孙策尴尬的解释着。

    “宁阳城,那里不是已经被黄巾攻破了。”

    “城破之前宁阳县令已经将人迁到山中。”

    “宁阳县令还活着?”

    “宁阳县令遭到黄巾的暗杀已经作古,城中的县吏也逃去大多,现在策一人管着县中几千人,实在是难当大任。”孙策无奈的摇着头。

    “既然如此,何不带领城中的百姓投奔临近县城或者去无盐郡城。”程昱对孙策的话不为所动,反而质问道。

    “现在黄巾肆掠到处都不安定,留着山中还能保留实力,去了别的地方又能如何?”孙策反问道。

    程昱笑而不答,孙策真诚的看着程昱道:“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天下兴亡匹夫尚且有责,如今黄巾四起,民不聊生,先生有良平之才,定能为大汉力挽狂澜,策虽不才但愿携宁阳百姓推举先生为宁阳假县令。”

    “大汉几百年的基业不是那么容易倒的,如今的黄巾起义更不是我一个可以了拯救的,更何况老夫何才之有能担当宁阳大任,还请孙县丞另寻大才吧。”程昱摇摇头拒绝了孙策。

    “先生,宁阳百姓已无家可归,我知您心怀天下,怜悯世人,宁阳百姓实在需要先生,希望先生看在宁阳百信的面子屈尊宁阳,策和宁阳百姓势必言听计从,拥护先生。”

    程昱叹了口气回道:“宁阳百姓不是不不想救,老夫实在是有心无力,如今年老力衰,只希望能够安守晚年,绝无出仕之意,希望孙县丞不再为难老朽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先生又岂是服老之人,难不成先生嫌弃宁远城的落魄容不下先生的鸿鹄之志?”孙策明显有些急了,语气也不由的加重了许多。

    “孙县丞若真如此想的话,老夫也无话可说,人各有志,孙县丞请回吧。”程昱没有理会孙策的质问,只是起身朝门外走去。

    孙策走出了程昱的家,一个人游荡在东阿城的街道,孙策的恳求是那么微不足道,程昱的拒绝是那么坚定。这一切我就那么想做吗,孙策自言自语笑着,这是什么狗屁时代,这些人的死活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一点不想过问这些。孙策多么想逃开这一切,多想找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可以过那么一辈子。

    可是,孙策不能。这是命运的束缚,孙策无法去反抗一丝一毫,能选择的只是忍受还是享受,而这取决于孙策的态度,

    人总会心烦,心烦时总会想着逃避,可无论怎样,当新的的太阳升起的时,一切又要踏入新的轮回。

    “李健,我们回宁阳。”一夜过后,孙策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状态。

第30章 招来程昱 豫州事变() 
太祖还宁阳谓众曰昱之辞,张触莫不叹息,唯禁色定,恳太祖复拜昱。太祖心动,前往东阿,然昱时出,太祖乃在程门前等了一日,昱为太祖之诚感,与语至夜分,遂从往宁阳。

    ――华夏春秋?武帝纪

    “孙县丞,程先生真是这样对你说的吗?”于禁听到孙策对张一的抱怨若有所思的问道。

    “哎,我分别拿出忠君,为民一再劝说,甚至最后动用了激将法,可是这程昱却丝毫不为之所动,竟连拒我三次。”孙策再想起当时的情形不免无奈的摇头。

    “孙君,你也不必感觉可惜,现在中原大乱,能人志士绝不会少,政务的问题总会好的。”张一看着垂头丧气的孙策安慰着。

    而此时于禁好像想到什么,“孙县丞,如果你还没有放弃程先生的话,我想你还应该再去拜访一次。”

    “上一次我已经拿出最大的诚意了。”孙策不知于禁的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