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昊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昊武大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坚一开始也不是很满意,然而看见孙策那萌态倒也会心的笑了。抓周这种事不就是一种祝福,自己小时候还不是先抓了吃食,现在却要求自己的孩子摆脱这些,不免有些本末倒置了。这一下本来紧张的氛围却是轻松了不少,众人也都放平了心态,等待孙策抓的第三个物品。

    吃着糕点的孙策想到还有第三件东西要抓,便拿着糕点向下一个方向走去。孙策这最后一次终于不负众人所望,伸手就抓住了印章。孙策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手中的印章却是无奈的笑了笑。

    周围的人一个个开始向孙坚祝贺着,此子未来前途无量,一些人这样说,还有人直接讲孙策以后必能当上大官,为国效力。孙坚看到孙策抓了印章自然得意洋洋,此时在一旁和众人聊着。

    然而孙策得知自己第一个抓的是泥人时,本来要靠天命指路的孙策,如今却是叫苦不迭。难不成以后自己乐不思蜀的吃喝玩闹?毫无疑问,抓周的结果让刚刚看到希望的孙策又泼了一盆冷水。

    孙策看着手中的印章喃喃道:“我的路难不成就是这印章吗?”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孙策不知道关于他的路其实早就安排好了,不偏不正就在那里。“我已经将属于你的迷宫安排好了,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走出来。”老天如是说。

    孙策的抓周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的生活似乎应证了孙策的抓周,孙策整天无非就是玩和吃,不过每个人的这么小的时候不都是这样度过的吗?孙策还需要成长。

    孙策作诗词的习惯得以保留,但由于大家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也没那么轰动了。就这么样,一直到孙策过第二岁的生日,除了作诗外,孙策似乎还没有让人感到特别惊异的事情。

    不过众多读书人和官员,却都十分愿意和孙策打交道。这不,吴郡三年一度的赏宝大会就邀请了孙策,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孙坚也受邀在大会中带领士兵维持治安。

    吴郡赏宝大会历史悠久,几十年前这里就有小型的赏宝会,而这十几年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如今在整个扬州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吴郡赏宝大会吸引了天下的爱宝之人。上到王侯将相、各级官员,下到商人、百姓,乃至各路强盗山贼也要来凑一凑热闹。

    每年这个时候各色各样的人都会准时从各处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吴郡赏宝大会,而这一次的举办地是娄侯在吴县的一座府中。此时二岁多的孙策正在后花园和众人一起走着,娄侯听说富春出了个在襁褓中就会做诗的天才,不免也产生兴趣,便将孙策请来。这时众位正围着孙策打趣,孙策也只有无奈的应付着。

    “我当年征讨鲜卑时得到一块流落在外的玉石,此玉乃是一对玉佩。根据书中记载是伯牙子期两人曾经得到的对玉,子期死后伯牙的玉佩也就碎了。伯牙得知子期逝去的消息,费心找到子期的碎玉佩,将两块碎玉和琴埋在了一起。”娄侯轻轻咳了一下环顾着周围人好奇的目光,“后世还有一说是在伯牙死后,两人知己精神感动上天,有一老道将两块碎玉玉修补的完美无损,并将其留在世间由知己所得。今日我已经将此玉拿在府中,一会众人可去感受一下先人的那份雅意。”

    “侯爷得此玉佩实乃天赐,待会我可要好好领教一下那高山流水的雅意。”吴县太守在一旁恭维道。“只可惜的是空有玉佩却无赠玉之人。”娄侯有些遗憾的叹道。随后众人都沉默的低下头去,场面一时静了下来,至于孙策倒还沉寂在刚才的故事里。

    前世的孙策只对诗词感兴趣,这些事情他也不知是真是假。虽然说的有些玄乎,不过孙策一想自己都能从现代来到这里,有些东西还真不能用科学去解释。

    众人没了话题,便又将精力集中在孙策身上。“明明是想要拿我寻开心才喊的我吧,什么赏宝大会就是有钱闲的”。孙策心里狠狠的对眼前的人鄙视着,不过表面上还是要摆出一张很小孩的表情去迎接这些人的攻击。

    逛完一圈后,孙策疲惫的回到府中,一路蹦蹦跳跳倒感觉不到什么,这一停下来孙策不由得感觉肚子饿了。“侯爷,贵府有什么吃的吗?”孙策不客气的问着。众人一听这话哈哈大笑,其中尤以娄侯笑的最欢,孙策低着头心里却画了无数个圈圈。

    要光是笑也没什么,可恨的是孙策耳边还传来几人交谈的语句。“听说这位小天才抓周的时候是先拿的玩具后拿的吃食”说罢几人又呵呵的笑了起来,殊不知自己几十年前的抓周对那两件物品也那么情有独钟。

    孙策也只能装作很天真的看着这些莫名其妙的大人们,由此可以看出未来的孙策会是怎么样的喜怒不形于色。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填饱肚子,不愧是大户人家,糕点的确实不一般,即使眼界那么高的孙策依旧有很多没吃过。孙策为了报复几人对自己的调侃,拼命似的向嘴里塞。

    赏宝大会和孙策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不过最重要的展览还是参加了。娄侯拿出了自己说的对玉向众人展示,每个人都自以为很懂似的看了看,然后没创意的说了些相差不多的恭维。娄侯虽不是热爱名利之人,却也让众人吹的有点发飘,而这人一飘起来就容易找事,麻烦的是找事还找到孙策身上。

    孙策对玉的兴趣只停留在那个类似于神话的故事上,所以成了全场唯一没看玉佩没恭维的人,这让娄侯感觉很不好。娄侯坏笑的向孙策走来,“小孩提,你看看这玉怎么样?”

    孙策无奈的看了下玉佩,刚要开始背前几人的恭维。不过娄侯却是打断孙策的话道:“这玉的故事你也知道,你说这两个玉哪个是先有的,哪个是后有的?”娄侯那一脸的表情像极了和王二那个日本头领,可见有些东西还真没有国界。

    还没有意识到陷阱的孙策反问道:“我要回答上来有什么奖励吗?”

    这一下可真是一点不给娄侯台阶下,娄侯有些愤怒于是冷冷的向孙策说道:“你若是真答对了,我这对玉就送给你了。”

    局势一下子变得箭弩拔张,而周围的人也发挥了一个传统的中华美德――爱看热闹不嫌事大。当然也有人想劝娄侯别和孩子置气,不过在看到娄侯那怒气冲冲的表情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更可笑的是放弃之余还不忘用那句经典的“小孩子还是吃点亏好”来安慰自己。

    孙策看了看玉佩,发现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随后又转身看向那一张张幸灾乐祸的脸,娄侯也在一旁眯着眼睛等着自己出丑。孙策胸有成竹的用手指向对玉道:“先有的玉旁旁边便是后有的,而后有玉旁边的则是前有的。”

    孙策的话语先是让众人一惊随后整个房中都静了下来,众人一个个惊异的的看着孙策。然而娄侯也不是一般人物,孙策的精彩的回答让其从愤怒中醒了出来,随后娄侯双手捧着对玉献向孙策。

    “侯爷非但不加罪于我,还如此厚爱,实乃无双国士,策感激不尽,还望侯爷能够原谅。”孙策向娄侯拜道,随后屋里纷纷称赞着什么,这既有对孙策机智谦虚的鼓励还有对侯爷心怀大度,守信的赞赏,吴郡赏宝大会就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了。

第4章 孙家祭祖 孙子秘本() 
太祖幼时熟读孙子兵法,又从烈祖学武,初太祖不善骑射,而后太祖与马终日起居,,渐与马通。

    ――华夏春秋?武帝纪

    吴郡赏宝大会后,孙策在整个吴郡都开始小有名气,每日来孙家拜访的人也从县城蔓延到郡城,然而今天的孙家却没有一个位来客。

    今天是孙家祭祖的日子,孙家自承孙武之后,祭祖倒和别人家不同,至少在外人眼里还是比较神秘的。每年祭祖孙家都大门紧闭,而且这一关就是三五天,这孙坚既不去坟墓,也没有什么轰动的仪式。

    不过这么多年街坊邻居也都渐渐习惯了,但每当孙家祭祖的时候,还是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虽然讨论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也算得上每年富春热门话题之一了。

    孙策站在庭院一旁,看着面前的孙坚在执行着一些古老的仪式。孙策已经不知道自己站多久了,肚子也早已饿的咕咕叫。索性孙策对于孙坚家祭很好奇,所以一直盯着孙坚的一举一动,倒是让饥饿感稍稍转移了一些。

    落日渐渐落下,天空被刷了一层浓浓地墨。孙坚还在专心致志的祭祖,孙策依旧在那里站着,不过所站的地方和原来有些偏移。此时的孙策又困又饿,对于眼前重复的仪式也已经失去了兴趣。孙策在前些年祭祖的时候一直被关在房中,当时在房中的孙策一直在想象着院中祭祖的情景,而今在庭院中站了一天的孙策却是无比的想念那些在房中的时光。

    在孙策的印象中,自己的家族是很神秘的,很多人都说自己家是兵圣孙武的后代,这一点孙策从前世的记忆中也多多少少的有所了解。然而孙坚多年来从未提起此事,所以到现在也无法准确的肯定这个说法。

    今年是孙策第一次参与家祭,心里想着总能看出一点端倪,可惜的是从头到尾孙策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心里的疑惑没有被解答,孙策也就一直站在那里发呆。

    当孙坚结束自己的仪式时,已经是夜里了。孙坚站起身来看向坐在一旁的不禁孙策摇了摇头将孙策招呼过来。孙策敏捷的站起来,迅速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向孙坚小步跑来。

    “肚子饿了吧,今天差不多了,你母亲做了你爱吃的糕点。”孙坚摸着孙策的头道。孙策点了点头,如释重负的向房中跑去。

    恶补了一顿的饭菜后,孙坚什么也没说就让孙策睡觉去了。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孙策依旧看着孙坚家祭,偶尔也受到孙坚的指示去做些什么,不过并没有太多可说的。

    终于在第五天,孙坚结束了家祭,此时的孙策已经无精打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活力,当然一直之家祭的孙坚更是疲惫不堪。孙坚招手将孙策叫来,向后院走去,孙策也不知有什么事情便只有紧跟孙坚的脚步向前走。

    后院都是一些树木和杂草,平时也多用来放置一些杂物,孙坚走了没多久便突然停了下来,随后蹲下身子开始清理地上的杂草和土。孙策疑惑的看着孙坚的举动,没过多长时间,在那杂草和土的下面显现出一块大石板的轮廓。接下来孙坚慢慢将石板移开,这石板遮盖的竟然是露出了一个大洞。孙策看着那深不见底的大洞更加疑惑了。

    “跟着我,我们下去”。孙坚将孙策从沉思中打断。

    孙坚领着孙策从洞中下去,孙策踩着阶梯小心翼翼的向下走着,孙坚一言不发只是拿着灯笼走在前面。地洞并不深,没几步就到底了,下面的空间也不怎么大,孙坚将周围的灯笼一个个点开,小小的地洞顿时亮了起来。

    孙策揉了揉眼睛来适应这黑暗中的灯光,随后再向周围看去,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长桌上满满的排位。孙策内心一惊,粗略的看去孙武赫然在列,看到这些,孙策多年来的一些困惑也就此解开。

    “这个是“孙策吞吞吐吐的看着孙坚,显然还没从惊讶中走出来。孙坚没有回答孙策的问题,只是走到桌边拿了一把香点上,“跟我来拜祭祖先。”孙坚向孙策命令道,两个人就这样一起在牌位前跪拜。

    跪拜之后,孙坚起身背对着孙策缓缓问道:“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吧。”

    没等孙策回答,孙坚便扬头回忆道:“我们孙氏的起源并不是像一些书中描述的那样简单,在几百年前,祖先是孙膑的一位部下。祖先本姓昊,在战争中孙膑多次救祖先于危难中,而祖先则誓死追随。那时孙膑膝下子女或被人所害,或死走逃亡,所以孙膑去世时竟没有一个后人在身边。而祖先为报孙膑知遇之恩,便改姓为孙,将孙家视为祖宗。”

    祖宗有言:“孙家之事不可向外张扬,孙昊不可通婚,昊姓有难必全力助之。当然还有很多祖训也应当铭记于心,现在你内心的疑惑都解开了吗?”孙坚看向一旁被惊呆的孙策。

    孙策此时的确惊呆了,他想了很多天,或真或假。不过孙坚说的却是他从没想过的结果,甚至孙策还有些怀疑孙坚是不是编了一个故事。

    “父亲,说的都是真的吗?”孙策试图想验证故事的真假。

    孙坚严肃的看着孙策点头道:“这种事岂可儿戏,况且看这牌位,我又怎么欺骗你呢?我知道你内心一直疑惑着,所以今年家祭才将你叫上,并告知你这些。父亲这么小的时候听到这些也是很震惊。”

    “其实无论昊姓还是孙姓,都不那么重要,我们一直偷偷将自己许为孙武,孙膑之后,或许就是希望借先人之名博得世人的一些关注吧。想来祖先当时也是因为想到这些,才定下这家训吧。”孙坚看向牌位停顿了一下,“可惜孙家历代祖先都这样迷迷糊糊的过来了,我想后人不只要记住孙家有孙武,孙膑,是兵家鼻祖,自己是兵圣之后,更要继承祖先遗风。”

    孙策看着眼前高大威武的孙坚完全说不出话了,孙策真没想到孙坚能跳出封闭的思想,如此明智,而且还有此鸿鹄之志。孙策点点头又朝牌位看去,内心却还回放着孙坚的话语。

    孙坚一席话不但将内心的疑惑解开了,还让把孙策激励起来。孙策此时恨不得自己有孙武一样的成就,好让孙氏子孙记住自己不仅仅是兵圣的子孙,还是孙策子孙。当然孙策并没有想到,上天给自己的要比现在想的多的多,不过也困难的多。

    孙坚看着被自己几句话所激励的孙策笑了笑,并从祠堂中拿出一个包递给孙策道:“这个包里有祖先传下来的兵法和家训,这里面的兵法就是孙武祖先最初的原稿,后世的孙膑祖先也注释了很多。

    “为父小时看了很久却也没发现里面的精髓,孙家历代也只有孙膑祖先看懂书中所蕴含的深意,所以他也能百战百胜,并写下孙膑兵法。无论怎样,你自己要好好的读,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至于家训,则更应该烂熟于心,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