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意小郎君-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身旁的下人点了点头,说道:“回殿下,张家家主出面,愿意赔偿那些店铺的损失,那几名掌柜撤了状子,这件案子就这么了了。”

    “怀王呢,唐宁呢?”端王脸上露出不甘之色,问道:“他们害我的时候,手段一个接一个,怎么这次就没动静了?”

    那下人道:“张家已经担责,凌风和李铭没事,他们自然不用出面……”

    端王有些泄气的坐下,问道:“唐家怎么说?”

    那下人道:“两位唐大人说,以后多得是机会,我们来日方长。”

    端王问道:“还有呢?”

    那下人想了想,说道:“他们还说,让殿下在王府吃好喝好睡好,千万别轻举妄动。”

    ……

    唐宅。

    唐淮脸上露出遗憾的表情,摇头道:“这两只小狐狸,果然没有上当,不仅如此,连康王都这么沉得住气……”

    唐琦看了看他,说道:“康王这些日子在宗正寺忙祭典的事情,或许根本不知道此事,倒是张家,连这种不是自己的锅也背,竟也愿意当缩头乌龟……”

    唐昭抬起头,说道:“俗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缩头乌龟才活得久,不管对方是老虎还是野狗,只要把头缩回去,谁又能拿乌龟怎么样?”

    他自顾自的摇了摇头,说道:“唐家要是愿意做乌龟,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下场……”

    【ps:下一个剧情没有敲定,今天还是没有还更,不过不用担心,说过五月还完,五月就一定能还完。】

第七百九十章 祭典防卫() 
前两日发生的那件纵火案,显然是唐家在拿张家开刀。

    端王的处境现在很艰难,陈皇想要恢复康王的亲王位是前不久才发生的事情,而怀王在朝堂上已经被委以重任,同时,陈皇对于赵圆的教育也忽然抓紧了起来,从表面上看,端王好不容易靠近的皇位,正在逐渐的离他而去。

    可想而知,唐家和唐惠妃等人现在有多么焦灼。

    柿子要挑软的捏,几位皇子中,润王虽然足够圆,但却不好捏,唐家已经这样了,再得罪如日中天的方家,很可能会被搞得家破人亡,死几个人才罢休。

    怀王虽然不像润王那么有背景,但他的权力都在自己的手里捏着,唐家更不敢招惹。

    本着除掉一个是一个的想法,他们只能选择康王。

    然而唐家是出招了,奈何康王和张家根本就不接招,若是以前的唐家,有的是办法逼迫他们接招,但现在,他们能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

    康王像是彻底没有了争位的心思,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这样。

    自从陈皇将祭典的筹办交给他之后,他就一头扎在宗正寺,筹办祭典诸事,这次的祭典已经筹办了很多次,但规模如此大的,还是第一次,哪怕是宗正寺也得手忙脚乱。

    十月底到年节的这段时间,这个祭典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这有关陈皇的虚荣心和面子,很不巧,这两样东西,都是陈皇非常看重的。

    全体朝臣都要参加的祭典,还要离开皇城,无疑是一件大工程,需要六部一起配合完成,这其中,又以工部最忙。

    他们要勘察从皇宫到西山的路线,选择一条最合适的,坑坑洼洼颠颠簸簸的路是不行的,高的地方要削,低的地方要填,保证道路通行,不能让皇帝在路上有任何的不舒服。

    皇帝出宫是大事,到时候十六卫也要忙碌起来。

    羽林卫不出皇城,这是规矩,陈皇出宫之后,首先由金羽卫一路护送,金羽卫会一路将队伍护送到西山,之后再交给某一卫,负责祭典现场的安全。

    与此同时,十六卫其余诸卫,也要严守自己的岗位,以免有什么意外发生。

    驻扎在西边的是左右西门卫,祭典的安全自然由他们负责,这次的护送,没有骁骑卫什么事,唐宁也乐的清闲,跟在陈皇后面就行,不用担什么责任。

    不过,负责祭典安全的那一卫,虽然责任重大,但京师附近,根本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他们也就是站站岗而已,得到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朝廷会对负责祭典安全的那一卫拨一大笔款项,用于祭典的防卫花销。

    然而祭典的花销大头在工部,禁卫并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如此一来,这笔款项就会变成粮饷,落入他们每个人的口袋。

    诸卫对这笔款项垂涎欲滴,但奈何陛下选择了在西山举行祭典,这个肥差,便落在了左西门卫头上。

    张家很好的印证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前几日他们才因为官司赔了银子,这次就能捞到这样一个肥差,除了银子之外,能举办这场祭典,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禁卫晋升的途径不多,隶属于左东门卫的将领,可以通过这次祭典,获得再进一步的机会。

    就是不知道已经盯上张家的唐家和端王,会不会让这个机会落在张家头上。

    事实证明,唐宁预料的不错,端王和唐家果然选择了软柿子,西门卫负责祭典安全的一事刚刚敲定,就又出现了许多波折。

    相比起左西门卫,右西门卫其实距离西山更近,康王舍近而求远,显然是有意的将这个便宜送给张家,更像是在以权谋私。

    康王连亲王都不是了,一些人弹劾起他来,自然也没有什么顾忌。

    此外,张家的一些黑历史也被挖了出来,在京中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甚至还有人散布谣言,说张家意图谋反,家中藏有龙袍玉玺云云……

    谋反是大罪,造谣谋反的罪名也不轻,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更是直接触及到了陈皇的逆鳞。

    张家为了洗脱嫌疑,自请禁卫入府搜查,禁卫搜过之后,一无所获,陈皇愤怒之下,将几名带头散播谣言的人,当众杖毙在宫墙之外,命令各府衙严查谣言源头,京中人心惶惶,连街上的人影都少了许多。

    端王府中,唐琦皱着眉头,说道:“我们只是散布了康王以权谋私的消息,还有张家的那些污点,是谁造谣张家要造反的,险些坏了大事……”

    端王道:“坏了什么大事?”

    “惠妃让人传信出宫,说陛下已经警告了她了,要是唐家还不知好歹,在外面搅风搅雨,休怪他不留情面……”唐琦的面色还有些发白,陛下能说出这样的话,便是动了真怒,唐家下次若是再被抓住把柄,怕是真的要家破人亡了。

    端王吃了一惊,说道:“这么严重!”

    唐琦见他表情有异,问道:“张家造反的谣言,不会是殿下散布的吧?”

    “没有,不可能,怎么会呢……”端王干笑了几声,转移话题道:“这么说,这次针对张家的计划,又失败了?”

    “这倒未必。”唐琦道:“陛下生性多疑,对于造反这种事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虽然查无实据,但他肯定还是会防着张家……”

    ……

    御书房。

    康王走进来,躬身道:“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陈皇目光望向他,问道:“祭典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康王道:“回父皇,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那就好,这次祭典事关重大,你们要万事小心,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康王点了点头,说道:“儿臣谨记。”

    陈皇看了他一眼,又道:“另外,朕觉得,右西门卫距离西山更近,将祭典防卫交给他们,是不是更好一点?”

    康王想了想,躬身道:“是儿臣的疏漏,一切听父皇安排。”

    陈皇看了他许久,也没有在他的脸上看到一丝的异色,终于打消了怀疑,点头道:“那便交给右西门卫吧。”

    康王躬身道:“是。”

    陈皇重新拿起一封奏章,说道:“没什么事情,你先下去吧。”

    “儿臣告退。”康王再次躬了躬身,走出御书房。

    他走下台阶,正好有一人从前方走来。

    两人对视一眼,又很快移开视线。

    片刻后,御书房内,那人站在殿中,对陈皇拱了拱手,说道:“右西门卫大将军齐誉,参见陛下……”

第七百九十一章 密谋() 
唐家和端王针对张家的策略还是很有用的,祭典的护卫之责,由左西门卫落到了右西门卫头上。

    张家低调至今,康王已经沦落到如此境地,这在众人看来,唐家以及端王有些欺负老实人的意思,但在京师,弱肉强食向来都是不被挑明的规则,官场如战场,夺嫡更是不是敌死就是我亡,事实便是如此残忍,没有人会同情失败者。

    即便是张家没有造反之意,陈皇也要提防他们的造反之心。

    出了皇宫,陈皇的安全就不由羽林卫做主了,张家到底和康王有紧密的联系,万一康王起了反心,后果绝对是陈皇承受不了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微杜渐,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才是他应有的做法。

    这样想来,他临时换将的做法,其实也不难理解。

    左右西门卫平日里多有摩擦,并不和睦,左西门卫若是有事,右西门卫便是绝对能够信任的。

    陈皇在布置十六卫的时候,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若是守在同一个地方的两卫太过亲近,一旦起了反心,京师的某一个方向必然会立刻失守,因此,左右几卫,都是类似于左右西门卫互有摩擦的情形。

    祭典的护卫选用哪一卫,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其中发生的波折,也只是在京师溅起了微末的水花。

    这一回合,算是唐家和端王一个小小的胜利,不过,对于近两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唐家和端王来说,胜利虽小,却也聊胜于无。

    ……

    “想要彻底的打掉张家,还是没有那么容易啊……”端王府中,已经半个月没有踏出王府的端王发生了一声感叹,这次看似是张家吃了亏,但细想之下,却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他长吁口气,说道:“如果张家真的造反了,那该有多好?”

    这次他让人散布张家造反的谣言,却查无实据,反倒洗清了张家的嫌疑,替张家证明了自己。

    若是真的在张家搜出了造反的证据,那结果便不一样了,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康王也会一起被跟着连累,这样一来,他便少了一个对手。

    接下来,只要在一年或者半年之内解决掉他的父皇,皇位也便轮不到润王来坐。

    端王悠悠的叹了口气,只可惜,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

    康王府内,康王站在院中,背对着一棵正在抽芽的梅树,喃喃道:“父皇还是不信我啊……”

    徐先生面色平静的说道:“信与不信,结果不还是一样的吗?”

    “也是。”康王笑了笑,说道:“他多疑了一辈子,怎么可能轻易的相信别人,他若是轻易便能相信别人的人,早在当年就死在那几位皇叔的手中了,又怎么会有今日的我?”

    徐先生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人可信吗?”

    康王点了点头,开口道:“怕是连父皇都忘了,当年他为了争夺皇位,在京师搅起了多么大的腥风血雨,那人一家都被波及,死的只剩他一个,你觉得,他会效忠父皇吗?”

    徐先生道:“小心为上。”

    康王道:“齐誉暗中助我已有五年,本王若有事,他也逃不了干系,他不会做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

    徐先生不再多言,看着他,说道:“此事动作一定要快,京畿禁卫十万,要想成事,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控制住陛下和百官,以及几位皇子,如若不然,等到其余诸卫反应过来,若是还没有擒下这几人,便是万劫不复……”

    “本王知道。”康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说道:“本王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

    徐先生看着他,说道:“殿下最后再考虑考虑吧,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极其危险,也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好名声。”

    “后人如何评议本王,本王不在乎。”康王笑了笑,说道:“而且,本王现在所做的事情,二十多年前,父皇不是已经做了一遍吗?”

    “这是父皇教我的。”他握紧拳头,说道:“靠别人,你最多只是亲王,靠自己,你才能成为皇帝!”

    徐先生看了他一眼,便退出了大殿,穿过几道长廊,来到王府深处的一处院子。

    一名年轻人关上院门,走到房间之内,问道:“康王会杀了陈国皇帝吗?”

    “不会。”徐先生摇了摇头,说道:“他不会成功的。”

    年轻人不解道:“那我们相助他这么久,又有何用?”

    “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徐先生似乎不是在说造反,而是在说一件小事,面色平静的说道:“妻离子散,被至亲之人背叛,这就是他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

    齐府。

    齐家算是十六卫大将军中,最为低调的一个。

    这可能是因为齐家人丁单薄,除了右西门卫大将军齐誉以及一名老仆,就再也没有任何人的原因。

    京中这么多大将军,类似于齐将军这种家道中落,又复而崛起的将门,不是没有,萧家便是一个,但人丁凋落至此的,却仅此一家。

    齐家在二十多年前,被卷入了夺嫡一事,之后齐家满门被屠,齐誉被判充军,后因在军中屡立功劳,在某一次天子亲征中,救驾有功,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这次要不是张家被传有造反之心,祭典护卫一事落在了右西门卫头上,京中已经很少有人会再想起这位十六卫大将军了。

    齐大将军今日被召唤进宫,回家之时,已是夜里。

    他走进齐府,正要回房歇息,脚步忽然顿住,目光望向院中的角落。

    黑暗中,一道人影静静的站在那里。

    那人站在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脸,齐誉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目光。

    “康王要反?”不久,有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齐誉点了点头,说道:“康王想要趁着这次祭典,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