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意小郎君-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出谋划策。

    从谋士的角度来讲,康王已经没有了辅佐的必要,这位徐先生并非蠢人,在这种情况下,还留在康王身边,一定有什么大的图谋。

    京中暗流汹涌的情况下,西北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陈楚不知道还能拖住完颜部多久,去了北边的不止萧珏,陆腾甚至凌云都被家人赶去了北方,这些日子,京中的纨绔子弟近乎少了一半,权贵子弟仗势欺人的新闻都少了许多。

    当然,数个月前,经过他的预警,陈国已经在北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几个月来,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北边,即便是完颜部统一了草原,短时间内,也别想在那里占到便宜。

    更何况,陈楚对于草原的策略,已经从被动防守变成了主动进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应该头疼的是草原上的肃慎人。

    工部的事情,有代侍郎张昊在,唐宁可以暂时放下。

    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他早早的离开工部,京中又有诸多传言开始流传。

    他在工部的时间并不长,在其他人看来,仿佛他到工部的目的就是搞事,搞掉了工部侍郎,搞垮了康王,引起了京师官场的动荡,还在整个陈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地震之后,便功成身退,圆满了完成了六部游过程中,到一部、克一部的任务。

    对于这些缺乏科学素养的无聊之辈编出来的东西,唐宁早已习惯性的无视,他原本打算歇息几天,但武举的日期将近,刚刚回到家中,便收到了一份帖子。

    帖子是兵部送来的,却是以端王之名。

    陈皇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西北将才的缺失,这次的武举,朝廷格外重视,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文举。

    仅从此次武举的考官阵容便能看出来。

    总负责人端王就不必说了,康王退出朝堂之后,他便顺利的成为了隐太子,这次的武举,明显是陛下将他推出来积累功绩,在百官面前刷存在感的。

    除了端王之外,怀王则负责京畿地区武举的监督之责,这次武举有很多细则都是他提出来的,陈皇便干脆让他也加入了进来。

    兵部和十六卫,联合起来,负责武举过程中的各项细节。

    两位亲王,兵部,十六卫,这种阵容,自陈国武举开设以来,都从未有过。

    让习武之人趋之若鹜的愿意,不止这些。

    以往的武状元,也不过是从六品的都尉,这次由于大量征兵的缘故,武状元起步便是校尉,但凡武进士进入二甲的,起步便是都尉,这种机会遇到一次,不代表能遇到第二次。

    种种原因导致朝廷对这次的武举十分重视,端王自然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出任何差错,因此才会在武举开始前几天,召集负责的官员商议细节。

    唐宁虽然和端王有个人恩怨,但这种事情上,却不好掺杂个人感情。

    此次议会在兵部,唐宁走出家门时,正好有一匹快马从街上疾驰而过,马上的骑士身后插着小旗,旗子的颜色为红色,代表着最高加急。

    唐宁走到兵部,发现兵部的官员面色都十分肃然,像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他看着周侍郎,诧异道:“这是怎么了”

    周侍郎面色严肃,开口道:“兵部刚刚得到消息,半个月前,完颜部兵分两路,突袭了夹谷和术虎两部,如今夹谷术虎两部,已经被完颜部吞并,北边,真的要大乱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还是喜欢练功() 
术虎和夹谷两部,是陈楚两国两年前为了牵制完颜部,暗中扶持起来的。

    若不是陈楚两国暗中资助他们,两年之前,术虎和夹谷部就已经被完颜部吞并。

    陈楚原本以为这个妙计能够遏制住完颜部的扩张步伐,至少保边境十余年安稳,奈何完颜部的实力强悍如斯,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完成了部族的大一统。

    内忧已无,他们的精力,自然可以全部的放在陈楚两国之上了。

    一个完颜部便足够强悍,若是再加上蠢蠢欲动的西域,即便是陈国在西北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得知此消息的兵部官员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草原局势,唐宁心中有数,知道完颜部迟早要一统,只是他们一统的时间,比他预计的还要提前了一些。

    他并不担心陈国,陈皇有意将西北之地打造成一个铁桶,大把的银子砸出去,现在的他财大气粗,并且一点都不吝啬银子,草原上那些穷鬼一时半会是打不进来的。

    唐宁担心的是萧珏,北边要比西边危险的多,完颜部一统之后,北边的将士,将直面拧成一股绳的肃慎人,危险更是成倍增加。

    为了打造出一只重骑兵来,陈皇已经将十六卫的精英全都挑选了出来,现在就进行负重和骑术训练,此外,他还召集了京畿地区的所有铁匠,夜以继日的打造重骑兵的装备铠甲,即便如此,这支队伍想要走上战场,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没有这支重骑兵队伍,他们面对草原人的骑兵,打的还要更加艰难。

    从这一封情报送入京师开始,这场战争的序幕,也正式拉开。

    周侍郎叹息完之后,才看着唐宁,说道:“唐大人,端王殿下和几位大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们也快些过去吧。”

    今日来兵部是议论武举相关事宜的,唐宁跟随周侍郎来到某处衙房,端王怀王等人已经到了。

    此外,还有十六卫的几位将军,吏部右侍郎孙迁等唐宁并不陌生的面孔。

    唐宁和周侍郎在中间的位置坐下,端王坐在最前方,看了看众人,说道:“既然唐大人和周大人到了,本王便开始了。”

    他站起身,说道:“前线最新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完颜部半月前已经吞并了夹谷部和术虎部,统一了肃慎诸部族,北方自古都是我中原大敌,等到他们稳定内部之后,进攻陈国是迟早的事情。”端王沉着脸,说道:“陈国与草原的大战在所难免,这场武举的目的,便是为前方输送足够的将才,父皇将此重任交给本王,本王希望与诸位通力合作,办好这件差事……”

    唐宁从来没有和端王正面交锋过,但从他以前在朝堂上的表现,以及今日的这一番话便能看出,端王相比于之前的康王,的确是有几分能力的。

    也难怪陈皇更喜欢他一些,端王若是登位,或许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但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端王慷慨激昂了一番,这才看向众人,说道:“距离武举开始,还有数日,诸位若是有什么建议,不妨直言……”

    吏部右侍郎孙迁想了想,说道:“回殿下,虽然怀王殿下曾建议陛下宽限参加武举之人的出身,但此条施行的时间有限,京畿附近的准备尚且紧张,还有许多州府未曾得到消息,臣以为,应对京畿之外的州府进行补录,如此一来,方显公平……”

    说起此事,端王心中便稍显郁闷。

    扩大武举明明是他提出来的,怀王不过是建议放宽参加武举之人的出身,可消息传下去,众人不提他的功劳,反倒一个个夸赞起怀王心怀寒门,让他心中极不是滋味。

    孙迁的提议很有道理,他想了想,便点头道:“此事是怀王皇弟负责的,你安排人去通知吧。”

    怀王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唐宁慵懒的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听着众人的发言。

    扩大武举一事是端王提出来的,但真正在推动此事上起到作用的,却是怀王。

    武举和文举相比,这么多年来之所以不受重视,因为武举本来就是一种补录形式的选举。

    军中的好位置,早就被将门子弟、勋贵子弟占了,留给寒门子弟的并不多。

    军中有空位了,才会轮到这些武进士,而每届武举选出来的人,多则数十,少则只有十余人……

    怀王此举,则是使得陈国一大部分寒门子弟,多了晋升的机会。

    所谓穷文富武,普通的贫民连书都读不起,更不可能习武,但寒门子弟不同,这些人家中条件丰裕,他们能够学习骑射,也请得起教习,他们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现在怀王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这些人自然会对怀王感恩戴德。

    他们虽然不是权贵,但却代表了陈国一大部分乡绅地主,这些人的能量也不可小觑。

    众人一接一个的发言,对武举的细节做了不少补充,某位十六卫将军坐下之后,端王看向周侍郎,周侍郎起身道:“几位大人说的都对,他们要说的,就是下官要说的。”

    怀王抬头看了周侍郎一眼,又低下了头。

    端王目光从他身上移开,忽然看向唐宁,笑着问道:“唐大人足智多谋,不知对此有什么想法?”

    唐宁闻言一怔,没想到端王居然会主动对他卖笑。

    场间众人也都面色微异,端王,唐家,以及唐宁之间的关系,他们心中早就清楚,端王的倚仗便是唐家,而唐宁与唐家水火不容,端王这主动向唐宁示好的行为,他们却是有些看不懂了。

    唐宁也只是怔了一瞬,便开口说道:“周侍郎说的对,各位大人说的都很好,我没有什么补充的了。”

    一直低着头走神的怀王抬头看了唐宁一眼,面色错愕。

    唐宁什么也没有说,端王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勉强,而是望向怀王,问道:“皇弟呢?”

    怀王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周侍郎和唐大人说的对……”

    端王对怀王的反应并不意外,反而有些习惯。

    他向来就是这样,只会附和别人,在父皇面前亦是如此,也正因此,他从来都没有将他当成是真正的对手。

    一个没有主见的皇子,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

    他笑了笑,看向众人,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要说的,今日便到此为止,能与诸位共事,都是缘分,今夜本王在府中设宴,诸位可都要赏脸……”

    “一定一定。”

    “这是下官的荣幸。”

    ……

    端王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东宫,没有人敢不给他这个面子,众人纷纷应了下来,端王看向唯一没有出声的唐宁,笑问道:“唐大人呢?”

    众人看了看唐宁,再看了看端王,近乎可以确定,端王是对唐宁起了拉拢之心了。

    想想也是,虽然两人往日素有仇怨,但端王太子之位将定,未来成为了皇帝,唐宁便成了他的臣子,哪有和天子结仇的臣子?

    端王此举,便是主动的退了一个台阶,只要唐宁再向前进一步,便可以化解这段恩怨,亦是能消弭未来的祸事。

    若是他此时不给端王面子,岂不是不给未来的皇帝面子,到时候,端王岂能容他?

    唐宁看着端王,笑了笑,说道:“不了,晚上我约了夫人练功。”

    端王脸上的笑容一僵,周侍郎见事情不妙,扯了扯唐宁的衣袖,小声道:“练功多累,唐大人不如和我等一同前去殿下府上,饮美酒,赏歌舞,岂不快哉?”

    “累是累了点……”唐宁看着周侍郎,摇了摇头,说道:“可是,我还是喜欢练功。”

    唐宁走出房门,对众人挥了挥手,说道:“回去晚了夫人会怪罪,诸位,回见。”

    端王站在原地,看着唐宁的身影消失,脸色彻底的黑了下来。

第六百四十四章 傲骨() 
兵部周侍郎尴尬的看着端王,干笑道:“想不到唐大人也是惧内之人,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端王殿下不要往心里去。”

    端王没有说话,甩了甩衣袖,面色阴沉的离开。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最后居然会闹的不欢而散,只能拱手道:“恭送殿下。”

    怀王摇头笑了笑,在端王之后离开。

    唐宁走出兵部,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唐家也好,端王也罢,有些事情是不能被原谅的,基于这个前提,那些面子工作他也不愿意做。

    毕竟,在端王府和他们假意逢迎,哪有在家练功来的快乐?

    “唐大人,留步!”

    他走出兵部没多远,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唐宁回过头,看到兵部周侍郎和吏部右侍郎孙迁向这边走来。

    唐宁曾经在兵部待过不短时间,和兵部周侍郎熟悉一些,孙迁则是他在吏部的同僚,在刚才诸人中的关系也要稍微近些。

    看着两人快步走来,唐宁看着他们,问道:“两位大人有事?”

    周侍郎看着他,叹息道:“唐大人刚才太冲动了,康王既已被废,这太子之位,迟早是端王的,你不该得罪他的……”

    孙迁点了点头,说道:“周大人说得对,唐大人就算是不为现在着想,也要为以后着想啊……”

    周侍郎再次点头,说道:“孙大人说的对啊,唐大人三思……”

    周侍郎和孙侍郎说话的套路似曾相识,唐宁看了看周侍郎,又看了看孙迁,问道:“你们两个和怀王是什么关系?”

    周侍郎诧异的看着他,问道:“什么?”

    “没什么。”唐宁挥了挥手,也不想多解释,说道:“多谢两位大人关心,只是本官心中自有打算,两位不用担心……”

    说罢,他便抬手告辞,转身离开。

    孙、周二人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对视一眼,同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

    端王府。

    “不识抬举!”端王走到殿内,猛地灌了一口茶水,冷声说道。

    他已经稳坐太子之位,唐宁却依然当着众人的面落他面子,这使得他对他所起的那一点拉拢之心,霎时便荡然无存。

    端王心中愤怒时,一名王府下人走上前,小声说道:“殿下,唐琦唐大人刚才来了王府,在偏厅等您很久了。”

    端王走到偏厅时,脸色还是不太好看。

    唐琦看了看他,疑惑道:“殿下似乎不太高兴,难道是兵部今日的议事不顺?”

    说起此事,端王的脸色便再次沉了下来,冷哼一声,说道:“还不是因为唐家那个孽种!”

    他阴着脸,说道:“别以为本王离了他便不行,父皇看重他,不代表本王也看重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