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意小郎君-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问起,那利刃小队长只好重复道:“此次查抄鄂州刺史、别驾等官员家产,以及鄂州商人补交税银,共计三百余万两,其余珍奇珠宝,预估价值两百万两,共计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白银,足足抵得上国库半年的税银。

    陈皇快步走上前,说道:“带朕去看看!”

    鄂州的犯官,暂时被押送到了大理寺天牢,另有百余辆马车,徐徐的驶入宫城。

    宫内一处广场之上,陈皇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挥手道:“把所有的箱子都打开!”

    一队禁卫走上前,将车上箱子的封条撕掉,打开箱盖的一瞬间,险些被一道银光晃瞎了眼。

    百多辆马车,数百个箱子,箱中满满的装着白银,让众人甚至觉得周遭都亮了许多。

    饶是宫中禁卫见惯了大风大浪,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站在马车旁,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的,不止这些禁卫,还有陈皇。

    作为皇帝,他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这么多白花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银子。

    虽说每年经他手的白银何止千万两,但那只是奏章上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远远没有三百万两银子摆在他面前来的震撼。

    小小的一个鄂州,就能运回来三百两银子,那么整个江南,岂不是最少能运回陈国十年的税银?

    如今西北压力骤增,要是朝廷有了这些银子,还怕没钱打仗?

    仅仅是用银子,也能将西域和草原上的那些蛮夷砸死!

    想到这里,陈皇舔了舔嘴唇,目光精光爆射。

    所有人都在等着陈皇开口,一名小宦官站在他身旁,忍不住提醒道:“陛下,陛下……”

    陈皇终于回过神,想了想,说道:“将这些银子,全都运往内府。”

    内府不同于国库,国库的银子用于天下,内府则是负责皇室平时的一应用度,内府的银子,皇帝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国库的银子,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动用。

    重新回到御书房,陈皇在殿内踱着步子,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抑制不住。

    许久,他才停下脚步,重新望向那利刃小队长,问道:“唐宁还让你带什么了?”

    那小队长道:“唐大人还带来了万民书一份,其上有鄂州百姓的签名手印,书中详细的罗列出鄂州地方官员鱼肉百姓,罔顾朝廷法纪,谋害朝廷命官的罪证……”

    陈皇沉着脸,说道:“呈上来。”

    那名利刃小队长恭敬的将一封手书递上去。

    这封奏章是唐宁亲自所写,将鄂州官员的罪行记录的明明白白,最后一句则是他的猜测,梁国的“万物枯”之毒,竟然会在鄂州官员手里,唐宁猜测他们可能会和江南的乱党有所勾结。

    片刻后,陈皇将手中的奏章摔在地上,面色彻底的阴沉下来,愤怒道:“他们好大的狗胆!”

    ……

    京兆府衙。

    钟明礼正在衙房处理公务,忽有衙役上前禀报,夫人和小姐到了。

    钟明礼站起身,看到陈玉贤和钟意苏如从外面走进来。

    他走出去,诧异道:“你们怎么来了?”

    陈玉贤快步走上前,关切的问道:“宁儿是不是出事了?”

    钟明礼看着她,问道:“你们是不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我不是说了,让你们这些天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去听那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吗?”

    “什么风言风语……”陈玉贤看着他,恼怒道:“全京师都在说,冯相他们要逼迫陛下除掉佞臣,那个佞臣是谁,说的是不是宁儿?”

    钟明礼道:“有陛下护着他,你们不用担心。”

    陈玉贤道:“他们都说,就是因为陛下护着他,冯相他们才不会罢休,宁儿他在江南,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放心。”钟明礼看着她们,安慰道:“只要他不被召回京师,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陈玉贤听出了他话语中的言外之意,急忙问道:“那要是他被召回京师呢?”

    钟明礼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出什么。

    冯相一系,为了江南的事情,已经铁了心要治唐宁的罪,若不是有陛下以近乎逃避的方式袒护,他早已被召回了京师。

    如果他被召回京师,便说明面对冯相和江南一党的逼迫,陛下妥协了。

    毕竟,一个是初入官场的年轻官员,一个是以当朝右相为首的,朝中最大的党派集团,对于陛下,对于朝廷,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钟明礼拳头紧握,眼中却浮现出深深的无奈之色,这个层次的交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个京兆尹所能掌控的范围。

    明日便是休朝截止之期,一日之后的朝堂上,必将围绕此事,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钟明礼叹息口气的同时,吏部,方鸿看着一封信,面容惊容,萧府门口,萧珏将手中的信拆开,看了看之后,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

    ……

    金殿之上。

    当朝陛下在位期间,勤勉异常,除了每年年末,很少有连休十日早朝的情况。

    此次休朝的理由,百官都心知肚明,陛下为了躲避冯相他们对唐宁的追责,干脆眼不见为净,以身体抱恙为由,躲在宫中,谁也不见,试图用这种方法,来使得冯相等人妥协。

    但或许连陛下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使得冯相萌生退意,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除掉天子宠臣的决心,今日的朝堂,怕是又会变成战场,上演一出君臣相争的戏码。

    早朝开始,文武百官从殿外徐徐而入,低头站在殿中等待。

    一刻钟之后,陈皇才从后殿绕过来,坐在龙椅之上。

    他目光望向下方,说道:“今日众卿有何事要奏?”

    按照惯例,皇帝问出此话之后,会由百官中地位最高的宰相奏报一些大事,接着便是六部尚书,众官员按照品级和站位,该奏的奏,该听的听,需要讨论的地方,皇帝会让百官自由讨论。

    然而今日,王相告假,冯相一言不发,六部尚书也是眼观鼻,鼻观心,并没有站出来的意思。

    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适时的保持了缄默,谁都知道,今日之早朝,是冯相和陛下的舞台,还有谁敢插足?

    朝臣一番沉默之后,终于轮到了六部给事中。

    吏科给事中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鄂州刺史等官员已经入京,吏部代侍郎唐宁僭越职权,无法无天,将整个江南搞得乌烟瘴气,民怨四起,臣向陛下请命,将唐宁召回京师问罪!”

    朝臣不约而同的抬头望了吏科给事中一眼,吏科给事中重提此话题,便是今日朝堂之争的开始了。

    果然,他话音落下之后,御史台又有一名监察御史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吏部代侍郎唐宁,在江南考课途中,未经朝廷允许,竟将随行监察的御史中丞捉拿下狱,独断专行,藐视法纪,臣恳请陛下,将唐宁召回京师问罪!”

    “臣附议!”

    “附议!”

    ……

    监察御史之后,又有十余人出列,声音整齐划一。

    冯相尚未出手,冯相一党的部分官员,已经有如此声势,陛下若是还一意孤行,待到江南一党集体逼谏,最后下不来台的,必定还是陛下。

    钟明礼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些人,面露担忧,方鸿面色漠然,萧珏的视线在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将他们的名字一个个记在心里。

    金殿之上,百官需要低头奏报,没有人敢抬头直视皇帝,因此也没有人看到,此刻,陈皇望向殿上那些江南一党的目光中,满是厌恶。

第五百六十七章 痛快!() 
陈国国库一年的进项,除去实物,折合白银也才不过千万两。

    江南一个小小的鄂州,欺君罔上,官商勾结,谋害朝廷命官……,一次考课,竟追回税银赃物,折合五百余万两,占了国库的一半!

    他早就知道江南有问题,但却不知道有这么大的猫腻,江南官员如此狂妄,还不是在朝中有这些人撑腰,江南之乱的源头,不在江南,正是在这金殿之上。

    这些人食朝廷之俸禄,却将朝廷和江南割裂开来,只顾己身利益,沦为朝廷的蛀虫,没有那三百万两银子,他还可以对这些人的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刻则只有厌恶。

    陈皇目光平静的望向下方,说道“是朕让他去江南的,尚方宝剑也是朕赐给他的,见剑如见君,怎么,他处置不了鄂州官员,朕还处置不了吗?”

    吏科给事中正色道“就算是他有尚方宝剑,也不是他在江南胡作非为的理由,唐宁仗着陛下的信任,祸乱地方,将鄂州弄得民不聊生,岂不是罪加一等?”

    那名监察御史接口道“启禀陛下,吏部考课,御史台派人同行,本就是为了监察吏部官员,可唐宁刚到江南,便独断专行,将御史中丞遣返,这岂不是说明他心中有鬼?”

    “陛下,唐宁此人,必须召回!”

    “臣附议!”

    “臣附议!”

    ……

    吏科给事中及监察御史开口之后,站出来的江南一派官员又变的异口同声起来,直到一道身影站出来,众人又同时闭上了嘴巴。

    冯相走出来,躬身道“尚方宝剑非比寻常,兹事体大,自大陈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赐给臣子的先例,陛下便是再宠信臣子,也不可开此先河……,若是有人借着宝剑之威,为害地方,岂不是也折损了陛下的威严?”

    陈皇看着他,问道“冯相是从何处听来,唐宁仗着朕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为害地方的?”

    “陛下赐予他尚方宝剑,已经是君王宠信臣子的极致。”冯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但作为君王,无论如何,也不能专宠一人,秦二世专宠赵高,大秦招致亡国,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大唐由盛转衰……,古来因为君王专宠而招致大祸的例子不胜枚举,陛下难道也要步那些君主的后尘?”

    冯相的这番话,对于君王已经是很严厉的劝诫了,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话语中暗含的意思,所有人都听得懂。

    陛下若是将唐宁召回,那就是知错能改的明君,若是固执己见,就和历史上的昏君没有区别。

    朝堂之上,能说这句话,敢说这句话的,只有冯相一人。

    百官纷纷低下头,放缓了呼吸,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陛下非得和冯相在朝堂上大吵一架不可,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鬼,能避则避,能躲则躲。

    只不过这次,他们等了好久,也没有等来陛下发怒,有些人已经悄悄的抬头望了过去。

    陈皇脸上的表情很平静,问道“冯相的意思是,朕是一个昏君了?”

    “老臣不敢。”冯相拱手躬身,说道“只是老臣年老体迈,近来处理朝事,总是力有不逮,既然陛下已经觅的能臣,老臣请求陛下,允许臣致仕还乡……”

    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冯相这是在说反话,他这是在逼陛下在他和唐宁之间做选择。

    这也是冯相屡试不爽的奇招,连别的大臣告老,陛下也要再三挽留,更何况是当朝右相?

    每当冯相使出这一招的时候,就算是陛下不屈从,也往往都会退让。

    他们偷偷的望向陈皇,发现他果然怔立在原地,脸上的表情……陛下脸上这是惊喜的表情吗?

    昨日之后,陈皇心中对江南官员的不满与厌恶已至巅峰。

    而江南官员,大都以冯相为首,正是因为冯相的存在,他针对江南的一些政令,根本无法实施下去。

    可即便对冯相再不满,他也不能罢相,这是他虽然拥有却不能随便行使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冯相刚才的那番话,简直是正中下怀,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他压制住心中的喜意,思忖了片刻,点头道“冯相为国操劳一生,是该好好歇歇,你的请求,朕准了。”

    冯相猛地抬起头,也顾不得君臣礼仪,目光难以置信的望向陈皇。

    不该是这样,事情绝对不该是这样,辞官只是他的筹码,是他逼迫陛下退让的筹码,陛下怎可同意,怎能同意!

    他张了张嘴,却似乎有一团棉花堵在喉咙,怎么都说不出话来。

    震惊的不止是冯相,还有满殿朝臣。

    陈皇话音落下之后,朝堂之上,便爆发出了一阵惊天的哗然。

    “陛下!”

    “陛下,万万不可!”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难道真的要为了一个佞臣,使得朝纲大乱,国将不国?”

    ……

    这一次,跪下的不止是江南派系的官员,满殿朝臣,近乎跪了一大半。

    罢相可是天大的事情,虽然这是冯相自己请辞的,但谁都知道,这不是冯相的本意啊!

    两位丞相,便像是朝中的两根顶梁柱,一根倒了,朝堂如何能够安稳?

    江南的事情百官可以不管,可以看热闹,但陛下想要罢相,他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佞臣?”陈皇看着他们,笑了笑,问道“你们知道,那些鄂州地方官员,都做了些什么吗?”

    他开口之后,朝堂上立刻静了下来。

    陈皇看着他们,问道“他们官商勾结,侵吞朝廷税银,你们又知不知道,这次唐宁从鄂州追回多少税银赃银吗?”

    “五百万两啊,整整五百万两!”

    陈皇的声音拔高,看向站在朝堂前方的一人,说道“钱硕!”

    户部尚书钱硕上前一步,说道“臣在。”

    陈皇看着他,问道“你告诉他们,国库去年收上来的税银,合计多少?”

    钱硕想了想,说道“回陛下,定元一年,入库钱款,折合约一千万两银子。”

    “你们听到没有?”陈皇望着百官,厉声道“一千万两啊,国库一年的税银才一千万两,一个小小的鄂州,就藏着半个国库……,你们一个个的,都知道向朕要钱,搞了半天,朕才是最穷的!”

    陈皇的声音近乎咆哮,百官鸦雀无声。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陈皇走到上方,取来一封厚厚的折子,扔到吏科给事中的脸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