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 第7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望着机轮和甲板摩擦,出现的黑色的痕迹,希瑞克开口了:“看来,阻拦索的强度还需要继续增加,舰载机的降落的时候,需要加速。”

    降落的时候加速?听到了这话,所有人都不解地望着希瑞克。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后世,航母舰载机的降落,也是这样选择的。

    一般的陆地战机降落,肯定是减速,这样可以在降落后,滑跑更短的距离,但是舰载机就不同了,如果降落的时候慢悠悠的,一旦降落没有成功,复飞就不够速度了。

    所以,舰载机降落是加速的,以很大的速度下来,重重地砸在甲板上,然后向前滑跑,勾住了,就成功了,没勾住了,立刻复飞。

    这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战机的起落架,还得加强,会继续增重。”

    “阻拦索的强度也要增加。”

    看来,又是一个新的系统工程啊!那喷气机还能赶得上上舰吗?

    但是,没有人表示反对,这些年来,希瑞克元首的全能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工程上,元首提的每一个建议,最终都会被证实为正确。

    元首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己方只要执行就好了。

    在前世,作为一名军迷,希瑞克可以将后世的成熟的经验照搬过来,喷气机上舰的那些弯路,就都不用走了。

    现在,希瑞克的方案应该是最稳妥的了。

    “还有,在甲板的最前端,可以稍稍给飞机一个仰角。”希瑞克继续说道:“让飞机在出去的时候,是机头向上的。”

    这也是后世的美国航母的方案,虽然不如跃飞甲板那么夸张,也是有一个小角度的,主要考虑的并不是降落,而是起飞。

    弹射起飞的滋味,谁经历过谁知道,哪怕是身体素质相当高的飞行员,都可能在弹射中昏阙,这样的话,飞机就处于无人驾驶状态了,所以,当弹射出去的瞬间,给飞机一个上扬角,就可以保证飞机不会坠海了。

    一条条的建议,后面都有人跟着记下了,看来,航母的海试和改造要延长,入役时间也得拖后了啊。

    虽然发生了一次事故,但是,航母的总体,依旧是让人满意的,等到结束了这次事故的调查,希瑞克开始在这艘航母里走走看看了。

    此时,外面的天色几乎要黑下来了,码头上依旧灯火通明,在众人的簇拥下,希瑞克上了舰桥,在舰桥上看甲板,就能感觉到人的渺小了。

    这才是五万吨的航母,想想后世的美国航母,动辄就是十万吨的排水量,那才叫真正的大国重器啊,想打谁就打谁。

    “我们这艘航母的作战效能是最高的,可以携带超过八十架的喷气式飞机,高强度作战,也能维持三天以上。”雷德尔向希瑞克介绍道。

    不错,只能维持三天以上,哪怕是以前的航母,也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最大的问题,就是喷气机太费油了。

    希瑞克也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再次点点头:“我们采用锅炉动力,重油也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等到以后我们的核动力系统成熟之后,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存放燃油了。”

    航母在实现喷气机上舰之后,下一个目标,当然就是核动力化了,核动力体积小,动力足,可以省下足够的空间来装更多的燃料和弹药,提高航母的出动效率。

    而以现在的技术来说,核动力依旧是不成熟的,无法让航母达到30节的速度,就没有足够的实战价值。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离心机() 
    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是最可怕的,希瑞克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德国可不需要赶进度,德国各方面都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强的了,相比之下,美国人才需要赶进度才行,只不过,想要追上德国,可没有那么容易。

    遥远的北非,利比亚。

    当欧洲的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这里依旧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受到战火的洗礼,同时,利比亚主要的产油区,阿玛勒油田,产能已经达到了最高。

    每天都有上万桶的石油,通过输油管道到达港口,再通过港口输出到欧洲去,这里已经成为了德国的主要原油供应点之一。

    油田上,到处都是磕头机,在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构成一幅忙碌的景象。

    而在比油田更深的地方,则有一片沙漠中的绿洲,现在,这片绿洲,处于德国的严密保护之中,是德国的武器秘密研发基地。

    这里是最早开辟出来的,当希瑞克最早开辟这里的时候,迎来的都是嘲笑,他们认为希瑞克一定是疯了,居然以为这片一毛不拔的沙漠中有东西。

    结果,事实给那些看笑话的人打脸,让他们知道,希瑞克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预言家,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

    而沙漠中对德国基地,一直都是最大的秘密,哪怕是有人知道了这里,也无法进来破坏,大批的守卫力量,高炮和战斗机,都会让任何来犯之敌付出死亡的代价,能毁灭它的,只有弹道导弹。

    可惜,这个时代只有德国拥有。

    此时,在基地的正中央,已经建立起来了更加庞大的发电站,高耸的烟囱里,冒出来的是淡淡的青烟,根本就不是矿石燃烧发出来的样子。

    这里是整个利比亚最大的一座发电站了,发出来的电力,足够给整个利比亚使用。

    当然,落后的利比亚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电力,大部分的电力,都自产自销了。

    就在基地的另一侧,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地面却在一直隆隆地作响,显示出在地下,有庞大的机械设备。

    在沙漠上搞地下建筑,其实是很轻松的。

    先用挖掘机,把沙子挖开,然后再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出厂房来,然后把顶部再盖上沙子,一座大型的离心机工厂,就形成了。

    这座工厂,是去年才开始运转的,是德意志的核计划中的下一个重点项目。

    此时,在厂房内,德国的原子物理领军人海森堡,正在和他的助手哈恩一起,沿着厂房走一圈,这是他们每天例行的行程。

    两人的心头,都燃烧着一团火焰,一团热情的工作的火焰,一团对即将到来的原子时代的渴求的火焰。

    沙漠里是枯燥的,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在这里,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在这里工作,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返回欧洲,要么购买各种材料,要么就是向希瑞克元首汇报。

    德国的原子计划,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间点,第一个,就是海森堡带着专家,来到利比亚建立基地,当时,就是基于希瑞克提出来的核裂变方程。

    在铀235不好找的时候,把铀238在反应堆中燃烧,变成钚239,实现越烧越多的核原料,德国的第一枚的原子弹,也定型为钚弹。

    之后,他们在利比亚建立了一座小型的实验反应堆,证实了希瑞克元首的方程式是没问题的,越烧越多的魔炉,终于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但是,只有一座小型的核反应堆的话,想要燃烧出足够的核原料来,实在是太慢了。

    所以,在38年的时候,希瑞克和希特勒元首来基地视察,得知了这里的困难之后,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建造更大的反应堆,加速燃烧,得到核原料!

    外面的发电站,就是在那个时候建造的,那里燃烧出来的钚…239,可以让原子弹的制造提上日程了。

    当时,经过了一番认真的考虑,海森堡同意四年内引爆核弹的计划。

    从38年算起,到42年,进行核弹的试爆,这已经是最快的了。

    (前面有好多大大惦记着蘑菇弹,华东之雄还以为自己拖延了呢,后来向前翻了翻,在第二百九十八章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42年的时候引爆,大家可以往前翻,看看。)

    而在大规模的核反应堆建成之后,突然间,海森堡发现又有个新的问题。

    建造核反应堆,是为了烧出核原料来,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燃烧核原料,就太浪费了,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这就是一座巨型的发电站,发出来充足的电力。

    这下,电力也有了,干脆,连铀弹的项目一起上马吧!

    在自然界中,占据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都是铀…238,而容易发生裂变的是铀…235,所以,为了减小困难,希瑞克提出来把铀…238烧成钚…239的方案,这就是钚弹。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采用离心运动的原理,把两种原子量不同的同位素给分离出来,就和洗衣机甩干桶里把水甩出来的原理一样,把铀…238甩到外面,中心剩余的就是铀…235了。

    这样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离心,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矿石。

    现在,这些条件都具备了,随着德国占领了整个欧洲,获得了大量的铀矿石,同时,当这里的发电站建立起来之后,充足的电力供应,足以给离心机提供稳定的能源了。

    再加上帝国财政的好转,经过了欧元化的欧洲,财富全部集中到了德国,再次抽调了十亿欧元的资金,注入了现在的项目,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了。

    站在巨大的离心机前面,听着里面隆隆的声音,两人都是心潮澎湃。

    欧洲的战争结束了,苏联也被征服了,就剩下美国了,己方一定要加快速度!

    他们不是担心美国抢先造出来,而是担心己方还没有造出来,战争已经结束了,这样的话,己方忙活了这么多年,就都白忙活了,恐怕以后的用途就是开发新的星球,甚至爆发星际战争的时候再用了,那也太扯淡了吧?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作死小超人() 
    “看来,当初希瑞克元首提出来的钚…239的方案,还真是一个捷径啊!”一边走,海森堡一边和哈恩说道。

    当初在核武器的选择上,希瑞克首先定下了钚…239的方案,当时看起来没太多感触,现在才体会到了希瑞克的睿智。

    相比直接燃烧就能得到钚,离心机的方式,真是太耗费了!

    有多耗费?附近的发电站,几乎够全德国的人使用了,现在,仅仅供给这些离心机,居然是刚刚好的!消耗掉全国的电力,来搞这核原料的富集,这也是后世很少有国家能够跨过核门槛的原因。

    如果是用来作为核反应堆的原料,那只要富集到百分之五六十就行了,所以,一些国家可以取制核反应堆的原料,但是,核武器,要富集到百分之九十九,几乎都是铀…235才行,这其中的难度,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保守估计,靠着己方这些离心机,至少要工作两年以上,才有能够造出一颗核武器的原料来。

    两人一边交流,一边走出这里的地下离心机分离工厂。

    “是啊,咱们现在的钚…239,取制的数量已经足够多了,现在,咱们的最后一个难题,就剩下确定临界质量的问题了。”

    哈恩说道。

    这是一个专业的内容,原子的内部,是相当空旷的,如果把原子核比作一个足球的话,那原子的空间,绝对比整个足球场还要大得多。

    裂变是在中子的撞击下出现的,同时,撞击的产物中,还会有中子这种产物,而且,一次裂变,会生成三四个中子,也就意味着,裂变一旦开始,就能自发进行下去,因为生成物的中子,会撞击其他的原子核,继续诱发核反应。

    这样,一个中子撞击原子核,形成裂变反应,放出四个中子,四个中子再撞击四个原子核,生成四个核反应,会撞击出十六个中子来,于是,成指数倍增长,短时间内大量的原子核都发生裂变,巨大的能量就释放出来了。

    这就是原子弹。

    但是,原子内部是相当空旷的,如果原子的体积不够大,那就会出现一个结果,中子还没有撞击到原子核,结果,就从里面飞出去了。

    这个能够持续反应的整个核原料的体积,就叫做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做临界质量。

    这东西,通过理论计算还不行,必须要在试验中进行测量。

    海森堡点点头:“是啊,临界质量的测量,已经刻不容缓了,找好人员了吗?”

    毫无疑问,这种试验是相当危险的,试验的人选也必须要慎重。

    哈恩点点头:“我们已经从志愿者里面选出来了七个人,组成测量的团队,其中,操作手由斯罗廷来承担,他的反应是最快的,他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海森堡慎重地接过了哈恩递过来的资料,最上面,就是整个测试项目的代号,搔弄恶龙的尾巴。

    仅仅这个名字,足以体现出来了这次项目的危险性了,就像是去搔弄恶龙的尾巴一样,一旦惹怒了恶龙,一个巴掌就拍死你了。

    斯罗廷,人送外号,作死小超人。

    屡次作死,屡次不死,于是乎,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称号。

    斯罗廷,加拿大人,在学校里面,就是业余拳击赛的冠军。大学没有上完,就带着革命战友的情谊,不远万里,来到了西班牙,参加了西班牙内战,结果,和乔治…奥威尔一样,他看到了自己为之追求的理想,简直是太可笑了。

    一切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某些动物更平等。这绝对是最好的讽刺了。革命的果实,最终是被篡夺了。

    斯罗廷醒悟了,他和奥威尔等人一样,在最后的战役中被俘虏,然后,在德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很快就融入了新的生活,他在德国过得不亦乐乎,他成为了德国的亨舍尔公司的一名试飞员,玩得不亦乐乎,所有的危险科目,随时会摔死的科目,都是由他来试飞的。

    于是,他也获得了德国的信任,如果是间谍的话,没必要冒那么多次死亡的危险,搞情报,毕竟是要看成本的。

    他经历过死亡的风险,仅仅在试飞中,就有二十多次,每次都是化险为夷,所以,他最终获得了一个作死小超人的称号,他对这个称号无比的满意。

    他喜欢探险,就在来秘密基地之前,还打算徒手攀爬阿尔卑斯山,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