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了,这里的技术人员要经过多年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的研究,走过无数弯曲的道路,最后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

    但是穿越者呢?直接把后世的方案拿来就行了,最简单来说,就是喷气式战斗机的布局,历史上就经过了很多的尝试,最终结果,喷气机和螺旋桨飞机不同,螺旋桨飞机在前面,喷气机飞机的发动机在后面,机体的布局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些要尝试很久,但是希瑞克直接就能给指出来,减少很大的弯路。

    而现在的直升机,也是一样。

    希瑞克也是偶然才得到了海军正在研制舰载直升机的消息,听说之后,立刻就让组织一次飞行表演给自己看看,而现在,希瑞克看到了实物,就知道己方正在走的弯路了。

    此时,弗莱特正在激动地迎上来,向希瑞克说道:“报告元首,我们的Fi-282V飞机即将进行飞行演示,非常高兴可以给您展示我们飞机的强大性能。”

    在临时的观赏场地里,希瑞克坐在椅子上,看着远处的那架飞机,这当然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万一机械故障掉下来,可不能伤害到这些高级人员们。

    “首先进行的是起降表演,希瑞克元首,您可以看到远处的那个空地了吗?画着圈子的那个,我们的飞机,可以在4米X4米的狭小的区域内进行起降,这是能够上军舰的必须条件。”弗莱特给希瑞克进行讲解。

    垂直起降,在海军上很实用,海军的甲板,也可以给划出这样的区域来。

    希瑞克拿着望远镜,清楚地看着那边的直升机,正在晃晃悠悠地起飞,整个过程,简直就像是在耍杂技一样,从这边的画圈区域里起飞,飞起来三四米之后,再向侧面移动了五十多米,然后,在这边的圈子区域内,小心地降落。

    这款直升机的原型机是全封闭的,但是后期制造的,就变成敞篷的了,当然是为了飞行员可以方便地观测四周的状况,对起降是很有利的。

    只见飞行员操作着直升机,来回晃动了十几次,最终准确地降落下去。

    “好!”在场的海军司令雷德尔首先鼓起掌来:“就靠着这精准的起降,我们海军就可以下五十架以上的订单。”

    “谢谢司令的夸奖,我们接着进行飞行表演,请各位继续观赏。”弗莱特无比兴奋地说道。

    “这架直升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在这时,希瑞克开口了,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直升机的改进() 
    弗莱特更是脸色一变,在整个德意志的军工研制中,希瑞克元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给指明的方向,最后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以至于很多军工专家们都在啧啧称赞,希瑞克元首简直就是全能的,在各个领域方面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结果希瑞克元首给一下子就指出来了,哪怕是最专业的人,都对希瑞克元首无比佩服。

    而现在,希瑞克元首居然说这款直升机上有致命的缺陷,那就肯定是有的,这么说来,难道自己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研制出来的直升机,要泡汤了吗?

    这让弗莱特的小心肝都在颤抖,他连自己的直升机正在进行的下一步的表演都没信心了,向着希瑞克小心翼翼地说道:“希瑞克元首,这架飞机的致命缺陷是什么?”

    “反转力矩,这架直升机是不能有效克服的,这样会导致飞机在飞行之中是无法保持优良的平衡性能的,只要外面的气象条件超出,就会让这架飞机平衡破坏,随时会有坠毁的风险。”希瑞克说道。

    这句话顿时就让弗莱特心中大为吃惊,果然和外界传说的一样,希瑞克元首总是能一下子就指明己方的飞机的问题所在!

    直升机在研制的过程中,一直都笼罩在各个设计师的心头的,就是这个反转力矩。

    螺旋桨在旋转的时候,其实可以想象成一个机翼在旋转,剩下的是机身,那么,为何不是机翼不动,机身在旋转?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螺旋桨在旋转的同时,其实机身也是想要跟着旋转的。(这点拿飞机模型最好说明,如果你抓住模型飞机的螺旋桨,不让它转动,那么,在发动机的带动下,飞机就会反向转动。)

    在固定翼飞机中,这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了,只是固定翼飞机后面有更大的机翼,同时机身中,抵消了这种力矩,即使如此,当飞机起降的时候,如果不留心的话,还是可能会被这个问题带沟里去的,机身会莫名地翻转,导致拿大顶。

    对固定翼飞机来说,这种问题还不算特别严重,但是在直升机上,这个问题就相当可怕了。

    直升机为了直接升起来,顶部的螺旋桨产生的升力,必须要大于重力才行,这样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是很大的,产生的力矩也相当强。

    如何克服这个力矩?看现在的弗莱特的直升机就知道了,它的后机身,有四片高大的垂尾,比普通飞机的垂尾面积要大得多,弗莱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航向上的安定性的,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弗莱特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

    此时,直升机依旧在飞行,弗莱特却感觉到自己的额头上汗水嗖嗖地向外冒,希瑞克元首说出来了严重的缺陷,那这款直升机,会不会因为这个缺陷而停产?

    “那,希瑞克元首,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个缺陷?”弗莱特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的确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

    他的眼睛看着希瑞克,如果希瑞克说无解,那直升机就被判了死刑了,他的理想也就破灭了。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提供一个反向力矩就行了。”希瑞克说道。

    如何解决?看后世就知道了,所有的单旋翼的直升机,在尾部都是有一个尾翼的,那里也有一个螺旋桨在转动。

    那个螺旋桨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向侧面吹气流,正好用来抵消掉反向力矩的,同时,控制那个尾部螺旋桨的输出力矩,直升机就可以在悬停中,轻松地转向了。

    希瑞克只负责提供思路,而他的这个思路一讲出来,立刻就让弗莱特眼前一喜,不错,这就是解决直升机的问题的最佳方案。

    而且,这样的话,尾部根本就不用再弄得这么臃肿了,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尾翼,加上合适的螺旋桨就行了!

    在后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直升机,都是这种布局的,只有少量的是双旋翼的直升机,可以用同轴安装的两个相互反方向旋转的旋翼,也可以在机身的前部与后部各安装一个相互反方向旋翼的旋翼,使产生的扭矩相互抵消,就不必设置抗扭矩的尾桨了。

    但旋翼的始终是主流,而希瑞克提出的方案,让设计师们茅塞顿开,一款新的跨时代的飞行器,就这样即将蹬上历史的舞台!

    虽然德国的直升机在二战中就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并没有太多的装备部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战后继续完善之后,才开始在战场上显示出来自己的优越性的。

    而现在,希瑞克的推动下,直升机也开始了飞速发展。

    “海军的舰载直升机,只是直升机中很小的一部分的需求。”希瑞克继续表示自己的看法:“在我们的陆军,空军中,都需要大量的直升机。”

    “比如,我们的山地师装备一定量的直升机,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山地的各种环境,它不需要平整的跑道,只要有一小块的空地就能降落。”希瑞克说道:“而这样的直升机,最好是大型的,甚至可以吊装我们的各种车辆。”

    “我们也可以尝试把火箭弹一类的武器搬上直升机,改造成为武装直升机,用来进行对地攻击,这些也可以装备到地面部队中,让地面部队不必再呼叫空中支援,自己就有很强的火力支援能力。”

    直升机的发展,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不过在战争的刺激下,进程会大大地缩短,比如现在,德国已经开始研制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了,导线遥控的反坦克导弹也在其中的序列里,所以,给直升机挂载火箭弹,甚至是在后期挂载反坦克导弹,都可以在几年内完成。

    弗莱特的眼前冒出火光来,在希瑞克元首的勾勒下,直升机会成为一个以后的主力装备,他也会和梅塞施米特,和库克博士一样,成为德意志的航空方面的技术元老!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解决穿甲弹问题()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决定了它的速度不会太高,但是它的垂直起降,让它不用借助专用的跑道,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而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一款真正合格的直升机面世,而在希瑞克的推动下,直升机的改进,终于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来。

    这些天来,希瑞克一直都在忙于指挥东线的战争,对他来说,主要负责制定战略,战术方面由下级指挥官确定,不会进行过多的干涉,而且他也相信自己手下的这些猛将,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就在直升机视察完毕,对直升机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之后,希瑞克还没有返回自己的堡垒,就得到了又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

    “希瑞克元首,我们的穿甲弹无法打穿斯大林坦克的原因找到了。”负责军工生产的阿尔伯特…施佩尔说道。

    在前线的战斗中,德国的新式坦克威风凛凛,一路攻城略地,而苏联人的主力…34,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落后的产物,只能靠海一般的数量来抵抗了。

    但是,苏联人的新式的斯大林坦克,却让德国的坦克兵们相当的惊讶,德国的王牌武器,次口径穿甲弹,对这种坦克居然是无效的。

    好在从战场上,他们缴获了一辆几乎完整的斯大林坦克,立刻就输送回了后方,送给亨舍尔公司和克虏伯公司的火炮专家们进行研究。

    “他们的坦克炮塔倾角太大了。”作为军方的代表技术专家,克尼波坎普也跟着一起参加了分析,此时,在亨舍尔公司的射击场内,通过高速摄像机的拍摄然后回放,克尼波坎普进行细致的分析。

    以前的…34,只是普通的倾斜装甲,而现在的斯大林坦克,简直将这种倾斜发展到了极致,成为一个可怕的乌龟壳。

    乌龟壳内部狭小的空间,对大块头的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哪怕就是苏联人,也开始找一些小块头来当坦克兵了。

    而现在,这种半球形的乌龟壳,越往上,倾角越大,简直就是个最流畅的避弹外形。

    这样,当穿甲弹飞过来的时候,就和打水漂一样,直接就被弹飞了,发生了严重的跳弹。

    同时,这也能解释得通先进的次口径穿甲弹无效,但是以前使用的钝头穿甲弹,却能够有不错的效果,因为钝头穿甲弹具有转正效应,可以将倾角减小,甚至变成垂直射入。

    但是这种炮塔铸造的太厚了,己方的钝头穿甲弹,又无法从正前方击穿它,就这样,苏联人的这款坦克,给德国的技术人员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看来,只能是将我们的105毫米坦克炮装上了。”一名技术人员说道:“88毫米坦克炮无法击穿的,105毫米坦克炮绝对没问题。”

    德国的坦克炮的研制,是按照75,88,105这样的顺序来升级的,现在德国主力的是88毫米坦克炮,但是对105毫米坦克炮的预研,早就开始了。

    “不行。”谁知,这个提议却迎来了阿尔佛雷德的反对:“我们的105毫米坦克炮,还属于机密,尤其是其中的希瑞克元首提出来的电渣重融钢和身管自紧等工艺,我们还没有彻底地掌握,现在还不能推出来,尤其是,我们的军队大量装备88毫米炮,如果直接换成105毫米,我们产量不足,也会带来极大的浪费。”

    主力坦克炮换口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88毫米坦克炮还有很大的潜力,怎么能遇到一小点的波折,就换新的坦克炮?

    德国的思路可不是刷口径。

    看看斯大林坦克,使用122毫米炮,口径是大了,威力也不小,但是呢,携弹量太少,装填太慢,根本就不适合坦克使用。

    “是的,我们最好在穿甲弹上进行改进,这点困难,是不会难倒我们的。”克尼波坎普说道:“有关坦克炮弹对斯大林坦克的射击失利分析,我建议立刻递交给了希瑞克元首,我相信,我们的元首一定会给我们提供更合适的思路的。”

    这简直就是不敢相信的,在场的火炮专家,面对问题束手无策的时候,居然是想着请己方的元首来解决问题,这简直就是他们的耻辱。

    但是,他们引以为荣,他们的元首是无所不能的,当初次口径穿甲弹就是希瑞克元首提出来的,使用弹托的方案,简直就是颠覆了他们的认识,他们都是老专家了,但是对希瑞克元首的佩服,那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现在遇到了问题,他们无法解决,希瑞克元首肯定也有办法。

    办法当然是有的,就在他们已经连续开了两天的会议,商讨解决的时候,希瑞克元首的指示终于过来了。

    指示是用电报发过来的,字数不多,只有短短一行:

    改进尾翼结构,减少弹体自转。

    拿着这个指示,克尼波坎普狠狠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真是太愚蠢了,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案,己方怎么没有想到?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为何会产生跳弹?和对方的炮塔结构有很大关系,倾角大,炮弹是斜着打上去的,导致很容易被弹飞,同时,还有另一个原因。

    就是炮弹在自转。

    自转会让炮弹稳定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发明,当初火枪最开始使用的时候,一百米外就飞了,而有了膛线之后,子弹自转,弹道会无比的稳定。

    之后,一直到现在,不管是枪,还是炮,几乎都是有膛线的,利用自转来稳定。

    钝头穿甲弹的时候还没什么,毕竟弹体粗大,而现在的次口径穿甲弹就不同了,它的本质是脱壳穿甲弹,弹体细长,旋转起来,稳定性反而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