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帝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帝业-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对边章还真是有些不屑,要不是还需要打着其名头以获得凉州汉人支持,早就将其踢开了。合计了半天的无用之计,城中守将根本不上当,劳累三军儿郎,浪费时间。

    见边章威望有损,韩遂本该欣喜,叛军中以其二人为首,此消彼涨,正是韩遂施展手腕,增强影响力的时候。只是如今叛军为上下俱为一体,边章难受,韩遂也不会好过,若是军势散了,战败了,怕是也不会有好下场。

    虽然各怀鬼胎,在大局上大家还是有共同目标的,若是真能拿下长安三辅之地,自己一样受益匪浅。大军如今到这进退两难之地,韩遂也不禁有些头疼,韩遂心里门清,造成这种情况,不是汉军如何强大坚韧,而是叛军上层心不齐。

    各个羌骑首领,心存保存实力之心,有利一拥而上,无利逡巡不前,再加上羌汉号令不一。王翊怕是看准了这点,方才敢如此大胆,安稳坐守槐里吧,韩遂心里暗暗叹道。

    必须破局而出,韩遂心中有些迫切,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必须尽快做出个决策!韩遂面色阴冷,眼中寒光闪烁,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中军大帐内,边章耷拉着耳朵靠在案上,韩遂满脸严肃,眼神冷冽,指着地图对帐内众人道:“是时候改变我军策略了,既然无法攻城,那吾等所幸便略过城池!”

    李文侯冷冷道:“前番不是说我军不适合越过城池,直接攻击长安吗?怎么韩将军又改变想法了!”

    韩遂不管李文侯的嘲讽,继续道:“我等弃掉城池,也不攻长安,直接扫荡关中各地村寨,坞堡,这些地方的防御可不比城邑。三辅富庶,有大军在,民间百姓吾等大可予取予求。皇甫嵩能安稳待在长安城中,便是有三辅之地的支持,欲整合关中资源以讨伐吾等。”

    见众人听得认真,韩遂又道:“既然如此,吾等大可不给其安稳地机会,大掠关中,即可削弱其用以征讨吾等的力量,诸位又可获得财富给养。近来羌人勇士们也憋坏了,正好让他们好生发泄一番!”

    边章有些犹豫问道:“文约,如此吾等将尽失关中民心呀!”

    而众羌族首领明显十分意动,都看着韩遂,韩遂很享受众人殷切注视的目光,瞟了边章一眼:“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若是继续照现在的情况下去,吾等怕是要灰头土脸地撤回凉州去了,此前所聚之势将彻底消散!况且我们在关中百姓眼中不过是来自凉州的叛逆而已,本无民心,何须在乎损不损失。吾观皇甫嵩定不会坐视吾等肆虐三辅民间,正好逼迫其出城与我军决战。与汉军野战,诸位首领可不会怕他吧!”

    北宫伯玉当即道:“若是与汉军野战对阵,哪怕其有十万之众,吾数万铁骑也能碾碎他!”听韩遂一番分析,众叛军首领顿时眉开眼笑。

    噗的一声,宋扬掏出匕首插在桌上的一个羊头上:“干了,就按韩将军所言行事!”眼中满是暴虐与嗜血。

    边章似乎还有些不忍,韩遂对边章的矫情很是不屑,在凉州时可没有少造杀戮,此刻居然有这妇人之仁!

    “吾等虽号称义军,然而确是不折不扣的叛贼。造反哪有不死人的,只要有利于吾等大业,杀他个血流成河,又有何惜?”韩遂冷酷道。获得帐内众羌人统领一片赞同,应和声不断。边章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心中早已意动,见众人意见一致,顺势拍板同意,不过要是不同意,叛军旗帜怕是要换了。

    第二日,整个叛军一改往日风气,数万果断越过槐里向长安腹地逼去,看得王翊惊讶不已。不清楚边章等人是要干什么,破釜沉舟直击长安,抑或是又出昏招?

    很快王翊就知晓了叛军东进的目的,一路不击城池,专掠百姓,一时间三辅大地杀戮俱起,百姓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对世家士族更是毫不手软,关中豪强有未躲入城池的尽被抄家掠族,不少坞璧堡垒被攻破。

    叛军侵入京兆尹腹地,烧杀抢夺,百姓怨声载道,流民遍地,大骂皇甫嵩不作为者甚多。王翊也没想到,边章韩遂等人行起事来也是如此狠辣,那数万羌骑就像数万头狼,彻底释放出其嗜血的本性后,带给三辅百姓无数的杀戮与苦难。

    郭嘉在得知叛军动作之后便提醒王翊了,这是在逼迫汉军出城与之决战。王翊心头也清楚,叛军如此狠辣地破坏民生后,让皇甫嵩与自己前边所蓄之势彻底中断,如今陷入两难之境的反倒是汉军。

    若出城与其决战,便正中其下怀,在气势上便落了下乘,陷于被动。若依旧守着城池,任由叛军祸害,不说民间的议论与来自朝廷的压力,真让叛军将关中破环殆尽,没有来自地方的支持,城中汉军也无法支持太久,终究城内是无法生出粮食来的!

    理清楚现状,王翊舒了一口气,仍旧守着槐里。城外民间再是疾苦,可怜,貌似自己也无能为力,也与自己无关。凭手中步卒出城就援百姓,打击叛军,那更加不可能了,白白消耗自己手下士卒,王翊可不会干。

    叛军虽然对关中造成了重大破环,但却并没有损伤到自己的力量,有许多流民从东边逃来,王翊收纳了不少青壮,手下兵力增多,实力反而有所增加。对于受难的百姓,虽然有所同情,但乱世战争之中,死伤些人,很正常!

    王翊看得很开,自己只是皇甫嵩手下一小小校尉,挨骂受压力由皇甫嵩去,自己安心待在槐里,练练兵便是,收拢些流民,就当积德了。

    而在长安城中待了一个多月的皇甫嵩终于坐不住了,原本还想再积蓄些实力,哪怕叛军在扶风、京兆尹西部县邑大肆制造杀戮其也强行忍着。但这个时候他是再也无法安守了,也不敢再待在长安城中了,必须得有所作为。只凭一条消息,叛军北上茂陵去了,这是要惊扰武帝陵寝呀!

    原本边章等人虽然造反,未尝没有势大招安的意向,不想与汉庭彻底撕破脸。但在扶风、京兆尹边缘活动了这些日,杀伤了太多生灵,仍不见汉军动作。最终韩遂下了狠心,拼着与汉庭不死不休的后果,建议北上侵入茂陵境内,不信皇甫嵩敢不出来!

    果然闻听叛军劫掠茂陵,皇甫嵩大惊,知道自己不得不有所动作了!令中郎将董卓与讨贼校尉王翊先行北上,驰援茂陵,自己亲率四万大军随后支持,意与叛军决一死战!

第五十六章 董卓被困() 
闻听皇甫嵩动作后,韩遂笑了,这场心里博弈终究是他胜利了!

    而皇甫嵩命令传至槐里后,王翊有些犹豫,对皇甫嵩的安排总觉得有些不妥。自己与董卓先行北上,两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人,手中又皆是步卒,北上找叛军的不自在,最后不自在的绝对会是自己。

    可是这军令到了,不听不妥,听则更不妥,有心抗令,又不好做的太明显,让王翊一阵头疼。忍不住问郭嘉,郭嘉也是一脸慎重道:“皇甫将军有将令,不得不听。况且若是真让边章等人将茂陵毁坏,惊扰孝武皇帝,雒阳怪罪下来,君侯一样难逃责任。因此北上茂陵是必须的,但是我军必须要小心,皇甫将军的布置令人心忧虑呀!”

    王翊思索一番,做了决定,派人探听董卓军动向。得知其已率领河东军并关中勇士一万又八千人北上支援茂陵后,当即动员槐里守军,收拾粮草军械一并出城北援,随行将城中所有马车带上并又打造了数十辆。

    既可以运输物资,还可搭乘士卒,减小消耗,若是在平原上遇到叛军骑兵,还可指望其列阵拒敌。就这样,王翊小心翼翼地向北而去,但行军速度可见其缓。

    而董卓这边,心情一样抑郁,此番奉命北上,他是打心里十万个不愿意去。但董卓不敢不听,对于皇甫嵩,他很清楚,狠着了。董卓这边要是敢抗命不尊,皇甫嵩那边绝对敢现将他斩首以正军威,换个人再派去救援茂陵。别看董卓已经升任为中郎将,在朝廷,在皇甫嵩眼中还是个小角色。嗯,王翊也一样,除了身世之外,怕是连董卓还不如。

    从长安西出,董卓带着他的河东精锐,也是小心谨慎,尽量放缓速度,朝着茂陵而去。董卓的家底可都在这,要是被叛军钻了空子,损失一些,可要心疼死他,这个时候董卓已经有意识地扩充自己手中的力量了。

    “文优,你说此行如何?本将总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似是不详!”董卓问身边的一文士。

    那文士瘦瘦高高的,蓄着两撇小胡子,正是李儒。此时李儒已经是董卓麾下谋士,出计献策,身受董卓信任。微微摇摇头,李儒也是凝重地道:“只怕不妙,皇甫将军此举等于将我汉军三分,长安皇甫军,槐里王翊军,还有我军,正给凉州叛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吾若是叛军,见汉军出城救援,必定于路中突袭,先歼灭一方!”

    董卓眉头一拧:“文优此言有理,叛军皆是骑军,只怕真会如此行事!只是我军与王翊军,不知其会选择哪一方为目标?”说到这儿,董卓突然笑了:“不过我军兵强马壮,羌骑怕是轻易啃不下来的,反观王翊三四千弱旅,定会是叛军首要目标!”

    听董卓如此说,李儒心头隐忧并未散去,谋士的嗅觉告诉他,没那么简单,还是提醒董卓道:“我军还是要小心!”董卓颔首,作为征战疆场的老将,不会大意,依旧谨慎地广撒斥候五十余里,探听叛军动向!

    董卓与李儒能想到的,王翊与郭嘉自然也想得到,郭嘉有着鬼才的天赋,年纪虽小,经验不足,但对战争形势有着敏锐的嗅觉。王翊多疑,凡事思虑多,往往朝着最坏的方向想,对于自己处境也是心忧不已。

    暗地里大骂皇甫嵩出的什么昏招,主动权全交给叛军了。这种被动的感觉让王翊很不爽,尤其是自己小命都有危险,操之于他人之手。不过看向关羽统领的四百余骑兵,王翊又有底了,这些日子,在王翊不懈搜刮之下,生生将手下骑卒扩充了一倍。骑士战马俱是精良,要是真有难了,带着骑兵跑路就是。

    从槐里至茂陵不足五十里,王翊准备拖沓,带着四千军往西北方向绕了一大圈,足足行了一日,方才逼近茂陵、平陵。在茂陵城附近,有三千余羌骑将王翊阻在那儿,而见到了这三千羌人,王翊一路紧张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下来。嘴角挂着笑意,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东方,董卓,怕是有难了!

    。。。。。。

    细柳聚东边十余里的地方,近四万羌骑在边章韩遂的统领下正压着董卓军打,这数万羌人战力当真不弱,董卓麾下可都是跟随他多年的河东精锐,虽然人数少,战斗力绝对不可小觑。

    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扬等羌人首领,亲自上阵于前线指挥,就是逮着董军打,一时间河东军竟被打的节节败退。

    董卓看到局势不妙,大骂道:“凉州这些贼子,不去打王翊,要来找本将麻烦。吾成全他们,将士们,给我杀!”说完指挥着步卒,层层结阵,将战线稳定下来。

    “传令,让牛辅给我守住左翼,胡轸给我稳住右翼,董旻董越统领骑兵随时候命!”董卓见将士经过初时的慌乱后渐渐稳定下来,狠狠命令道:“叛军想要吃下我河东军,就看他们有没有这牙口!”

    董卓是气愤极了,他是被叛军惹毛了,但头脑还保持着清醒。在董军将校的指挥下,付出了一些伤亡,还是顶住了羌骑的攻击。只是他清楚,在这平原之上,即使以董军精锐也是抵不住这数万狼一般羌骑进攻的。

    此时的董卓,还是勇猛果毅之人,冷静地问身边的李儒:“文优,如此下去,于我军不利,有何良策化解?”李儒低头盘算了一会儿,看向董卓道:“主公,此地不宜久留,前方十里便是细柳聚,前番王翊曾驻守此地。为今之计,莫若撤到细柳,依靠寨池防守,总比在这大平原上被动御敌压力小些。只是,叛军阻在前路,吾等怕是要强行正面突破敌骑了!”

    董卓听李儒建议后,毫不犹豫道:“就按照你说的办,不就正面破敌,吾正想给边、韩二人一点颜色看看!稍后本将亲自率军突击,集合全军之力,凿穿贼军!”

    董卓也是果断,立刻组织军队准备突击,亲自统领四千河东精骑为前驱,牛辅、胡轸率领步卒紧跟其后,朝叛军冲锋而去!董卓在河东军中威望极高,有他亲自统帅冲锋,河东军士气如虹,很快撞进羌骑阵中,掀起一朵朵血花。

    董卓身躯魁梧高大,本就极具威势,此时也是发了狠了,身先士卒,亲自带头冲锋,挥刀砍杀,状似封魔。不管不顾,直接朝着边章、韩遂而去,挡在他面前的是以李文侯为首几个首领,为董卓所摄,一时间竟抵挡不住,被突破冲散。

    边章与韩遂原本安坐后方,对于此次行动得意非常。派三千人看住王翊,率主力出其不意直袭董卓军,一路绞杀董军的斥候,待到董卓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原本几乎压着董军打,虽然董卓极力反抗,但边韩二人确信,拖下去,河东军绝对会覆灭。

    本已放松,没想到董卓如此果决,亲率全军突击,李文侯军在前边一散,叛军阵势顿时散了。董卓率人一路朝着边、韩二人冲去,二人身边可没有多少人,很快就被冲散。原本董卓是想追杀二人,被李儒劝住了,深知逃至细柳才是要事,否则让叛军反应过来,事危矣!

    不过十里地的路程,一路狂奔,很快河东军剿杀了细柳聚中的数百叛军,意外地获取了上千匹战马,但董卓此刻可不在意这,因为叛军反应过后,也顺势将河东军围在细柳聚内。

    细柳聚不比其余城池,只是个破落的寨子,百姓早已逃光了,虽然前面王翊也加固过,但防御也就一般。被董军逃了出来,叛军众首领只觉得丢了面子,没有片刻休息,开始催促四面围攻。

    董卓据细柳,以抗强敌,又付出了二千余将士性命,鏖战至天黑,方才击退叛军。此战,董卓的河东军足足阵亡了五千余人,损伤惨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