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小道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末小道长-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州红巾军中即便意见再多,还是老徐的一言堂,别人左右不了他,说白了,他就是自己想当皇帝。

    这人都落了座以后,徐寿辉就开始声情并茂的讲起了故事,要不说当领导的都有两把刷子,光这故事,足足讲了一个时辰。

    李兴泽看着老徐也累,讲这么长时间,居然一口水不喝,显然是激动。

    说到最后,老子要当皇帝了,你们全部升官。

    一群狼纷纷两眼冒出绿光,嗷嗷地配合老徐,嚎了起来,正在此时,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我觉得这个事咱们再商量商量。

    众狼一看,原来是李军师发话了,顿时都消停了下来。

    李军师反对老徐当皇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家伙都想不通,老徐当了皇帝,你就是妥妥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啊。

    大庭广众之下,手下亲信居然公然反对自己当皇帝,徐寿辉的老脸也有些挂不住,脸色不愉道:“说说看吧,有什么再商量的?”

    李兴泽倒也硬气,咱们现在底子不行,称帝的话,会引起元廷的注意,万一来个几十万兵马围咱们,这皇帝当和不当有什么两样。

    一句话,枪打出头鸟,等别人冒了头,咱们再说。

    听完这话,徐寿辉不满了,宁为鸡头,不作凤尾,凭啥我不能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两人剑拔弩张,倒是邹普胜站了出来,不是说地盘不够大吗,反正陈友谅的军队早已对九江府虎视眈眈,不妨就拿下来,咱们顺路几路兵马把江西行省占了,天高皇帝远,元廷也鞭长莫及。

    话都到这份上了,李兴泽也说不出个什么,老徐爱咋咋地吧,于是又退了一步,拿下九江府,咱们就称帝,行不?

    适当时候也得哄哄领导开心。。。

    这下,老徐眉开眼笑了,这小子挺上道的,终于让他松了口气,没有了阻力,称帝的事就排上日程了。

    九江府?那不是个事,派李军师过去,还有拿不下的城吗?

    这可是黄州红巾军在徐寿辉称帝前的最后一战,拿下九江府,那可是从龙之功,一时间,请战的将军每天络绎不绝的往老徐家里跑。

    为什么不往李兴泽那跑?很简单,军师就是大奶,辅助好咱就行了。

    倪文俊心里又不自在了,之前打蕲水,自己犯二,想坑李兴泽一把,结果自己却掉到坑里,搞的谁现在都不敢派他出战,绝逼就是坑队友的货。

    但是想想,九江府的库春格尔跟自己有那么些猫腻,说不定还真能弄点战功,于是也羞答答地去找老徐请战。

    连倪大坑货都来请战了,可见九江府好打成什么样了,这红巾军就喜欢柿子捡软的捏。

    徐寿辉犯难了,人家陈友谅三兄弟一直在蕲水以南的白马湖驻守,为的就是九江府,现在撇开人家就去打,好像不太合适。

    老徐赶紧问道:“你倒是拿个主意啊,这次派谁领兵合适?”

    邹老道琢磨了下,点了点头,就回答说,咱们去问问我徒弟吧。

    合着你根本就没动脑子,还装腔作势。

    几个大佬来找李兴泽,居然是选将的问题,李军师当即乐了,小样,你们不是能耐吗,怎么不自己定啊。

    摆上酒桌,一堆人围坐在一起,唠了起来。

    赵普胜寻思机会难得,将之前宋廷杰那货讲的元军段子说了出来。

    老徐和邹老道可是很八卦的,对于这种雅事,乐此不疲,当即就嫌弃赵普胜说话怎么慢吞吞的,不要吊人胃口,赶紧讲。

    赵普胜的小心思,众人看再眼里,因为大家关系不错,没人去计较。

    为了这次选将之事,这些个将军也真是够了,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就是变着法的哄老徐开心。

    徐寿辉在李兴这边整整坐了一个下午,最后满意而归,至于选将的事,早就抛在脑后了,谁还顾得上那事,不着急。

    赵普胜这一下午口干舌燥的,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哄的元帅乐呵呵,不过丫得了便宜还不卖乖,老徐走后,就一直BB,累死我了,肚子里那点干货全被掏光了。

    尼玛,你自己愿意讲的,谁逼你来着。

    卞元亨这个时候倒是开口道:“我看,陈友谅担任主将合适!”

    哪有当人面说别人好的,赵普胜忍不住了,咱们好歹是一起喝过酒扛过枪的,你怎么胳膊肘向外拐啊。

    他们几人闹僵起来,李兴泽却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李军师带着张君宝,拎了壶酒,直接找到徐元帅的门上,刚进门就喊道:“不用选了,我知道谁合适?”

    难得啊,军师总算干点人事了,知道为领导分忧了,老徐高兴还来不及呢。

    不过,一听李军师这建议,徐寿辉不高兴了,明明知道那是头老虎,你还放它归山,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邹普胜正巧也在,更是不解,之前你小子不是让大家注意陈友谅吗,怎么现在又把这么一个大战功给他。

    战功是其次,关键是九江府,攻下来后,肯定是陈友谅的驻地了。

    李兴泽面对二人的质疑,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驱狼吞虎!”

    陈友谅顶到前面,让他去和元军刚,咱们躲在后面,安心发展。

    徐元帅一听就明白了,计是好计,问题咱们偏居一隅,将来的格局很难走出去啊。

第41章 锄头挥的人多()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看看,这才多长时间,徐寿辉居然懂什么叫格局了。

    李兴泽不禁感慨,一将无能累及三军,徐元帅能明白这些道道,说明黄州红巾军还是有前途的。

    当即,李军师就拍着胸脯,元帅你就心往肚子里放吧,怎么打开格局那是我的事,你只要给咱们安生点,别今天想做皇帝,明天想当神仙,那咱可真没辙。

    等四川那边的战舰一到,赵普胜在洞庭湖备战,就有了对抗陈友谅的资本,至于老徐嘛,这个事就不告诉他了,万一他那天忍不住,一个大嘴,全暴露了。

    要打九江府了,陈友谅赶紧屁颠地跑回汉阳,上次襄阳之战,几人合力耍了个花枪,赵普胜去占了便宜。

    赵普胜这次还想要主将位置,说什么也不能给他了。

    果然,军事会议刚开始没多久,几名主力将军就吵吵起来了,赵普胜之前被警告了,所以这次消停了,明玉珍却跳了出来。

    尼玛,大爷我曾经可是天天在军中和陈友谅硬刚的主,现在倒好,陈友谅有了一席之地,我特么的还混在汉阳,每天就是给你们提供兵员,合着我退居二线,专管后勤了吧?

    明玉珍这么一闹腾,还真没人敢呵斥,说的句句在理,以前咱们没发展起来之前,不全靠倪文俊和明玉珍吗,至于陈友谅,他又算哪根葱。

    李军师在底下坐的,突然一拍脑袋,怎么把明将军忘了。

    可见明玉珍的为人有多失败,都让人忽略了。

    李军师赶紧起身,招呼道:“明将军,莫吵,来我这边,咱们说会话!”

    明玉珍顿时乐了,军师这意思还不明摆着吗,有好事了,当即跑过去,挤开卞元亨坐在旁边。

    这种明目张胆的私下会晤,徐寿辉也不好说什么,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这次的主将已经内定,少闹腾一个算一个。

    陈友谅得意洋洋,四下一扫,还有谁。。。

    哪还有人跟他争了,既如此,陈友谅这次负责攻打九江府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明玉珍虽然没有参与上,但是和李军师商谈一番后,高兴地走了,至于去哪,谁也不知道。

    等众人离开后,邹普胜抬了下眼皮,快说吧,李小子,你到底要把明玉珍派到哪里。

    现在内勤的公务,基本上都有卞元亨在做,大家也都放心,明玉珍如何处置,还真是挺让老大头疼的。

    李兴泽嘿嘿一笑,并不答话,反正稍后你们就知道了,现在没必要说。

    倪文俊这次没讨着什么好,众人商量谁去打九江府的时候,他都没获得提名。。。

    倪文俊一气之下,偷偷给库春格尔写了封信,陈友谅要去打你们了,你们该埋伏的,该偷袭的,都做好准备,别让他得逞。

    卫王库春格尔接到信后,气的将信就撕了,上次只是大意,不代表我真那么弱鸡,居然到了红巾军提醒的份上。

    卫王的两个儿子可都是水上好手,至于和陈友谅比,那也是五五之分。

    九江府的备战准备,被红巾军的探子得知,陈友谅知道九江府没那么容易打下来,只得去求助李兴泽了,希望能给拿个主意,争取早日拿下来。

    李兴泽却一脸的不解,你去打人家,人家备战,没什么好说的,大家见面硬刚就成了,这需要什么主意。

    陈友谅心疼啊,他发展到目前,三万水军,这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假如战舰够的话,他都能横扫长江了,在这战场死伤惨重的话,他未来的晋身资本也就少了。

    李兴泽知道他什么意思,只说让他等着便可,咱是要去打九江府,可没说时候去,对吧。

    陈友谅带着深深地疑惑离开了,军师到底在等什么事?

    老徐要称帝了,国都在哪里里却是个大问题,按照红巾军接下来的发展,蕲水就不错,但有人反对。

    反对的那些人,是属于黄州派系的,理由很充分,咱们是吃黄州的饭才成长起来的,做人不能忘本,都城必须在黄州。。。这话没毛病,让人都挑不出来刺。

    黄州的老百姓多好,每次你们红巾军内讧打架,人家都在夹道起哄架秧子,你见过哪个地方还能如此,百姓们见到军队打架,都躲的远远的,生怕被殃及池鱼。

    老徐是将来要当皇帝的男人,邹老道士未来的国师,两人自恃身份,不能参与争辩,那就只能将来的丞相劝解了。

    老徐和邹老道的眼神飘过来,李军师赶紧低头装作没看见,在那里坐着安心地剔指甲里的黑泥。

    话说,好久没弄过了,指甲够脏的。。。

    碰到这种人,领导给再多鼓励眼神也没用,一句话,没看到。

    老徐无奈之下,又看到了张君宝。。。还是算了。

    徐元帅咳了几声,转移了视线,既然这个事不好定,那咱们先定,这皇宫咱们建多大的。

    这下群起激愤,这个喊百倾,那个喊千倾,皇帝住的地方,自然要越大越好。

    皇帝其实要不了多大,但睡觉地方就占了不少,老婆们睡觉和玩耍的地方,太监们睡觉和玩耍的地方。。。

    李兴泽撇了撇嘴,你们这太浪费地方了。

    徐元帅很高兴,这里每个人都觉得地方越大越好,但是瞧李军师,怎么有些面色不愉?

    老徐直接点名道:“军师可有不满?”

    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就说,咱这又不是一言堂,还是很民主的。

    你家大小关我毛事,我满意不满意跟你的房子有关系吗?

    李军师也纳闷了,这个老徐怎么就不明白点事呢,只得叹气道:“墙多了,挥锄头的人就多了!”

    整个大堂内的人都懵了,军师这话是啥意思?

    这话一语双关,老徐听懂了,邹老道也听懂了,主要是段子听得多,涨姿势了。

    李兴泽有些不耐烦,每天就这些狗p倒灶的事么完没了,赶紧就建议了,要那么大的地方没用,反正过不了几年,咱还得搬。

    这话让不少人眼前一亮,军师这是啥意思,咱还要搬地方,那不就是说,到时候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大吗?

第42章 热兵器() 
徐寿辉顿时两眼放光,那目光,恨不得将李兴泽吃进去,咽了口水,紧张道:“军师莫要诳我!”

    一屋子人满脸荡漾地表情,已经出卖了他们那颗骚动的心,李军师把一屋子的人全鄙视了,不就是地盘而已,看你们那没出息的样。

    要是给他一个火枪队,不出两年,绝对能把兵线推到大都。

    不过,话说回来,这火枪和火炮是咋造来着。。。

    李军师为难地挠了挠头,不造出点火器,要是光凭士兵去推,还不知道这造反到啥时候是个头。

    李军师在那里自顾自的想象,却忘记了一屋子人正等他发话呢,结果瞧他这样,老徐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我裤子都脱了,你告诉我是个男人。。。

    李军师想了一阵,回过头来,吓了一跳,一群人正以殷切的眼神望着他,连忙就说,不好意思啊,哥们走神了。

    既然李兴泽这么说了,徐寿辉也就开始认真考虑了,接下来他们这部分红巾军该如何自处。

    原本徐寿辉没多大胸怀,就是生活不如意,跟邹老道一块造反过点好日子,现在成了规模,摊子越铺越大,由小作坊向集团化公司发展,是需要许多条件的。

    军中战斗力不错,又是人才济济,这看起来,貌似好像真的很有前途。

    散了会后,一帮人欢天喜地去喝酒了,老徐将邹老道,李兴泽还有卞元亨一块留了下来,决定来个历史性会谈。

    卞元亨虽然初来红巾军,但人家好歹是武举,而且能力不错,老徐也挺看重的,主要是想多招揽点读书人,因为李军师曾经说过,咱们黄州军啥都好,就是文化层次太低了。

    有了卞元亨就是不一样,好歹人家将军务整的井井有条。

    卞元亨知道徐老大进入了一个思想变革期,就是怎么扩大经营规模,所以也就提了些建设性意见。

    为啥说是建设性,卞元亨只是个武举出身,不是当官的,你特么上来就是宏图大业,地球放不下你了,是吧。

    李兴泽对于扩大地盘没说的,带上人抢就行了,要说怎么经营,他一小p孩子,哪懂这个,上了十多年学,老师只教过数学英语什么的,至于如何占领地球,这个确实没教过。

    李军师把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一下,勉强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提点。

    这下几人全看出来了,现在准备要上市了,结果都懵逼了,没人懂这个流程。。。

    老徐突然想起来,今天不是谈国都的事吗,怎么扯到这方面了,这楼歪的没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