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小道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末小道长-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释教在这里干什么?”

    张君宝用剑指着和尚的胸膛,李兴泽赶了过来,大声喝质问道。

    此时李兴泽已经明白,早上路过的和尚原来都是释教的人马,如此大批的出现在无为州,定是有什么阴谋。

    和尚惊恐的看着两名道士,被两个全真教的两个道士挟持着,说不怕那是假的。

    “道长莫急,咱们不能好好说吗?”和尚心念直转,换了另一副面孔,赔笑道。

    刚才的嚣张劲去哪里了,张君宝又是狠狠地一脚,踹在和尚的胸膛上。(未完待续。)

第2章 夜闯西九华() 
虽然被人用剑指着,但和尚一直在考虑如何脱身。

    瞧着这名和尚眼咕噜直转,李兴泽就估摸这货肯定不知道又琢磨什么坏心思。

    当下,李兴泽存心吓唬一下,冷笑道:“师兄,杀了吧!”

    早已默契的张君宝岂能不知,作势就要一剑刺下去。

    “道长,莫要杀我,我说。。。”

    和尚瞬间冷汗直流,赶紧哆嗦着嘴皮道:“洒家是泰宁寺的!”

    “泰宁寺?”

    张君宝重复了一遍,顿时脸色大变,怔在了原地。

    李兴泽发现张君宝脸色黑了下来,不明所以,赶紧问了出来,这才知道了泰宁寺的来历。

    这个泰宁寺自从归顺了元廷的释教后,无恶不作,更是盗陵的元凶,正是他们不断追查宋帝之陵所在,导致许多宋帝尸骨无存。

    只是泰宁寺的和尚跑到这无为来作什么?

    眼见二人不注意,和尚瞅见一个破绽,向侧翻滚,拔腿就跑。李兴泽飞身大喝,腾空跃起,长剑出手,一道寒光钉在了和尚背后。

    和尚哼声趴倒在地,没了动静。张君宝思忖片刻,跟李兴泽商议了下。

    接下来,两人将和尚的尸体和马匹藏在树林里,等待另一个和尚。

    果然没等多长时间,从远处奔来一个和尚,与之前那名打扮相似,两人对视一眼,相互点了下头,打算悄悄跟上,看看这些释教的人打算要作什么。

    突然,张君宝察觉一丝不对,猛然转身,长剑遥指后方,冷喝道:“谁?鬼鬼祟祟的,滚出来?”

    李兴泽只是身体上有穿越带来的变化,但这耳聪程度却是万万比不上习武多年的高手,当下才慌忙回头,竟是丝毫没有看到有甚么不对劲的地方。

    “君宝,你就这么招待老朋友啊?”忽然林中闪出一个人影,身材并不高,头戴斗笠,笑嘻嘻地问道。

    张君宝神色一松,大笑着走了前去,随即抱拳道:“原来是承宣兄!”

    说起来,两人也是有几年未见了,张君宝连忙介绍了李兴泽。得知这位便是大名鼎鼎地李军师,姜承宣慌忙抱拳便拜。

    倒是把李兴泽吓了一跳,连忙去扶,姜承宣敬佩道:“李兄弟的大名,天下谁人不知,让元军闻风丧胆,便是我们江湖中人,也是佩服的紧!”

    三人寒暄一阵后,才说起这和尚的事情,姜承宣忿忿不平道:“这释教的人凭的可恶,从帝陵中将七星龙泉剑盗出,藏在西九华寺,我也是一路追查下来,刚知道不久!”

    经张君宝介绍,李兴泽才知道姜承宣是中原有名的侠盗,盗得元人财富散给汉人,后来有一回偷盗遇到张君宝,这才相识。

    说起来,张君宝偷入宅的本事还是跟姜承宣学的。

    七星龙泉剑是中原的一件宝物,相传乃是欧冶子大师所铸。

    想不到这些释教的人,不光盗宋帝骸骨,竟连宝物也不放过,说起这个事,更是令人气愤不已,三人决定同去西九华寺,夺回七星龙泉剑。

    “姜兄,不知这些恶僧为何来去反复?”三人向无为州走去,李兴泽突然问道。

    姜承宣摇了摇头,说道:“恐怕是传递消息,只是不清楚到底出了何事,竟惹的释教如此匆忙!”

    说话间,三人便进了城,这边暂时没有战火波及,这里百姓的生活相对安稳些,即便守城的元兵,也懒得将进城的人群进行细查。

    至于这些手持兵刃的游侠儿,上面没有发话,元兵更懒得理会,这些人轻易莫招惹,一不高兴将你宰了就溜,死了也白死。

    。。。。。。

    待到傍晚时分,三人出了城,行至都督山脚后,便隐在树林中休息。

    都督山四处都有僧人把守,极为森严,三人只得趁夜半时分,偷上山去。

    张君宝一记手刀,又放倒名僧人后,奇怪道:“这都第三个了,这上山的暗处防守竟也如此森严!”

    “嘿嘿!”

    姜承宣搓了搓手,两眼放光道:“如此严密,说明肯定有好东西!”

    不理会这个老盗贼,张君宝问道:“师弟,依你看,咱们下来怎么走?”

    李兴泽笑道:“我估计是外紧内松,这是元军大营的驻守习惯!”

    奈何今夜漫天星光,寒光满月,都不用火把,也能将人看的清楚,三人放倒驻守的僧人后,不敢耽搁,继续从都督山暗处悄悄行进。

    翻过一处庙墙,整个偌大的西九华寺内空空如也,一片寂静,显得格外阴森。

    看来真如李兴泽所言,还真是外紧内松,姜承宣长吁一口气,拍着胸脯庆幸道:“亏得李兄弟了解元兵,不然我还以为这趟白跑了呢!”

    李兴泽苦笑了声,他只是凭直觉这么说,想不到还真是如此。当下瞧见四处张望的张君宝,疑惑道:“师兄,怎么了?”

    张君宝的脸色显得冷峻,紧张道:“不知为何,我老是觉得有人在盯着咱们!”

    李兴泽不禁大吃一惊,张君宝的第六感很强,可能他们真的被人发现了,但姜承宣却无奈道:“君宝,你是不是过于紧张了?”

    “不可能!”张君宝立即回头不满的说道。

    话音刚落,突然寺庙里四下都有脚步声响起,无数的僧人燃起火把,将整个庙宇空地照的亮堂堂的。

    百余名僧人将三人围在中间,几乎每名僧人都手持金刚环,竟全是释教的人。

    临时起意来盗取宝剑,怎么这些释教僧人好似早就知道,并做好了埋伏。

    张君宝很是疑惑,瞥了眼姜承宣。

    姜承宣紧紧盯着四周的僧人,似乎察觉到张君宝怀疑他,便冷笑道:“君宝,莫要错怪好人!”

    也不多作解释,毕竟是他联系二人一起过来的,此刻,还真不好洗脱嫌疑。

    三人抽出兵器,背靠着背,观察着这些人的动静。不敢轻易动手,毕竟这些僧人都有武艺傍身,要杀出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知道哪位是罗铣?”一名身材壮士,手持念珠的大和尚从僧人中走了出来,大声问道。

    “罗铣?”

    三人不禁面面相窥,相互摇了摇头,这名字听也没听说过,看来他们这是误闯人家的陷阱,是为了那个罗铣而专门设置的。

    大和尚满脸横肉的脸上,顿时变得更难看了,难道围错人了。

    总不能告诉大家伙,咱们忙乎了几天,布置这么大个陷阱,结果抓错人了。

    当下,大和尚也不再废话,大声喝道:“上,抓活的!”

    还不待这些僧人近身,三人相互点了下头,就朝三个方向杀了过来。

    李兴泽身体强悍,只要小心些,问题基本不大,张君宝并不太担心,现在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杀出西九华寺。

    李兴泽的剑法都是跟张君宝学的,剑随身走,以身带剑,脚巧手灵,连番在僧众之中四处穿梭。

    姜承宣并不擅长打斗,只能依靠躲闪,无奈之下,跟着李兴泽后面趁机出手几下。

    “杀!”

    眼见两人已经和僧人交上了手,张君宝不再耽搁,暗使内劲,大开大合,竟把战场上的杀敌方式使了出来。

    张君宝犹如蛟龙出海,剑影乱飞,僧人纷纷倒地。

    李兴泽现在越打越纯熟,不再拘泥于招式,而是借身体的灵动,连挑带刺,提纵连连踢出,竟打出些许空档。

    没想到这几人如此棘手,大和尚眼见事情有些不妙,悄悄向后退了退,片刻之间,僧人有不少便倒在地上。

    擒贼先擒王!

    李兴泽暗暗打了个眼色,张君宝会意,两人同时纵身而起,直扑大和尚而来。

    宗恺一肚子火,本来这次得到消息,宋帝护陵使罗铣来到了庐州路,在无为地界放了几天的烟雾弹,就是为了吸引他,哪里想到,当事人没上钩,反而引得别人来此。

    这三人身手都不差,尤其是那两名道士,看招式,好似里有全真教的影子。

    两名道士转瞬杀至,宗恺也是猛然提气,纵身起来后,从腰中抽出宝剑,空中响起‘砰’的一声,与张君宝错身而过,紧接着又朝李兴泽踢了过去。

    张君宝正要提剑,却发现,剑柄一轻,原来是刚才与大和尚的宝剑碰撞之下,早已碎裂开来。

    张君宝气得呲目迸裂,使了多年的宝剑就这么没了,当即怒吼一声,使拳追上了宗恺。

    宗恺仗着利剑,将张君宝的宝剑碰碎,然后剑影连连挥出,逼的李兴泽不住后退,狼狈不堪。

    眼见利剑即将穿胸而过,李兴泽顿时慌了,正不知所措,千钧一发之际,张君宝一脚飞起,踢到宗恺的手臂上,一把挽住李兴泽的胳膊,大声道:“快走!”

    正逢姜承宣打开了缺口,三人招呼一声,纵身出了庙墙,快步闪进山中。

    眼见僧人们也要跟出去,宗恺大声喝道:“穷寇莫追!”

    这三人的身手在中原江湖必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宗恺打算先查查再做下一步的动作。

    “那便是七星龙泉剑!”三人闪进丛林疾步离开后,姜承宣突然说道。

    姜承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剑身如此锋利,而且出鞘声如龙吟般,定是七星龙泉剑无疑。

    (未完待续。)

第3章 得遇万三() 
别说夺取宝剑了,现在连自己的剑也没了,张君宝此刻郁闷无比,早知道那是七星龙泉剑,他就不会跟对方硬拼了。

    不过,张君宝立刻抱拳,面带愧色,大方道:“刚才误解姜兄了,还请莫怪!”

    怀疑朋友便是不该,何况是生死好友。

    姜承宣苦笑道:“这事情本就说不清,你又何必认真,在江湖上行走,多些小心总是好的!”

    言语之中,没有丝毫埋怨。

    本来李兴泽打算去无为,找个铁匠给张君宝重新铸把剑,只是眼下,三人身份已经暴露,只能赶往集庆路再作打算。

    集庆属越地大城,铸剑师必然不少,只不过得多虚耗些时日,毕竟好剑也不是一下便能铸造出来的。

    对于集庆,李兴泽两世为人,但是头一回来,进城后稀罕的不断四处张望。毕竟这里太有名了,朱元璋就是占据集庆成就大明基业的。

    经过相询,三人直奔集庆城西南的玄妙观。虽说是道观,但香火还在,只是凋零不似从前。

    玄妙观前密密麻麻地许多建筑群,竟然多是铁匠铺子,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

    “道爷,小人便是欧大师亲传N代的弟子!”

    “道爷,我祖宗便是干将!”

    三人一路行来,招揽生意的铁匠们便破锣嗓子大声呦呵,眼疾手快的看到三人之中,只有张君宝是身无长物,更是拽到铺子前不断介绍自家宝剑。

    三人将整条小街道快走完时,脑袋已经完全懵了,俗话说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里,宝剑多的能亮瞎人的双眼。

    李兴泽摇了摇发木的脑袋,问道:“师兄,看了这么多,如何?”

    想起宗恺那一剑的风情,张君宝自是瞧不上这些寻常宝剑,琢磨了番,羡慕道:“我还是觉得七星龙泉剑好!”

    李兴泽和姜承宣不禁面面相窥,原来这位爷是看上那把剑了。

    李兴泽不禁苦笑道:“那也得先有个趁手兵器吧,之后我们在去找那大和尚的晦气!”

    “嗯”

    那名和尚的武艺不次于张君宝,要从他手里夺剑,难度可想而知,但首先,得有把兵器才行啊。想到这里,张君宝只得点头应道。

    待刚拐进另一条小街时,铁匠铺已经乏善可陈,几乎没几家了,三人失望的只好将身子转了回去。

    突然,李兴泽瞥见一家小小的铁匠铺,摊位上只罗列了几把宝剑,其中,有把宝剑窄细,约莫丈余。

    店主只是轻抬眼皮,见是名年轻道士拿起那把宝剑不住的翻看,便失去了兴趣,又闭上了眼。

    李兴泽越看越喜欢,剑身轻巧,而且长短适宜,正好适合他。

    瞧着李兴泽爱不释手的样子,张君宝开口问道:“店家,这把剑作价几何?”

    店主是个小老头,重新睁开眼,打量了下三人,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把剑要让我听见声音,才能决定出卖与否!”

    声音?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整的三人一头雾水地相互看,李兴泽突然灵光一闪,笑问道:“店家,是否允许出鞘呢?”

    小老头眼中精光一闪,旋即黯了下去,点头默认。

    李兴泽攥住剑鞘,使劲向空中一抛,接着纵身而起,瞬间在滞空之际,瞅住剑柄,伸手将剑拔出。

    一瞬间,寒光乍起,李兴泽翻滚两圈,长剑荡出了如龙吟般的声音,顺手轻抖,剑身回鞘。

    “好剑!”

    先不说李兴泽空中转体的优雅,光是轻抖剑身便能发出声音,张君宝忍不住喝彩起来。

    这下小老头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抱拳询问道:“不知小道长可否将名字相告?”

    一跃而起,腾空三丈之余的能是籍籍无名之辈吗。

    李兴泽丝毫没有犹豫,大方的抱拳低语道:“在下李兴泽!”

    现在三人身处集庆城,这里还是元军的地盘。

    小老头疑惑地喃喃了几句,似乎在江湖上没听说过这号人,转念琢磨了番,突然眼前一亮,撇见四下无人注意到他这边,便低声问道:“可是黄州李军师?”

    李兴泽不知道自己的名气这么响,当即惊讶道:“在下便是,不知老丈从何得知?”

    身着墨色道袍,不俗的身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