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刘玄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绍与刘备,心中的天平渐渐向刘备倾斜。

    ;

第一百零一章 第五巡失意北海() 
刘备召集文武集会,除了共商大计外,也顺便迎接一下朝廷派来的北海?24??第五巡。

    第五巡祖上第五伦在明帝时曾任司空,在任期间,反对外戚专权;第五伦曾孙第五种少年郡中有名,桓帝时任兖州刺史,不避***弹劾中常侍单超之侄单匡,降服泰山贼叔孙无忌,遭单超陷害,罢官卒于家中。这第五巡就是第五种之子,少年时曾任太尉掾,名气早发,与同郡金尚金元休、韦端韦甫休合称“京兆三休”。

    第五巡今年四十二岁,正是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之时,对到北海接任孔融担任北海相原本期许甚高,不料一到青州心头火焰就熄灭大半。他到后刘备并未见他,派了青州别驾孙嵩将他迎接安置在临菑寓所,冷落之意显露无遗。

    过了十来天,这一日上午第五巡听得寓所外声响不小,不由走到门口观看,却见院内涌进一大群人来。他见过的青州别驾孙嵩向他指点,对旁边一人说了几句话。那人前呼后拥地向他行来。

    来到近前,第五巡见那人身高臂长,约莫三十多岁,唇上留着短短的胡髭,颔下亦有短须,面带微笑,态度温和,拱手笑道:“是文休公当面么?刘备有礼了!”

    自孙嵩以下数十文武全部拱手为礼,道:“见过文休公!”声音极大,吓了第五巡一跳。

    他回过神来,忙不迭还礼,施礼到地,长谢不起道:“巡何德何能,怎敢劳动刘公亲来!巡拜见刘公!”他虽是朝廷派来的国相,但刘备现在的职位并非州刺史,而是州牧,州牧乃是郡国守相的直接上司,集全州军政大权于一身,第五巡自当不起刘备之礼。

    刘备将第五巡扶起,笑道:“文休公乃是天使,备岂可施礼。”命余人留在院中,自带着孙嵩、简雍、关羽、张飞等文武高官进入第五巡寓所。

    入席后,刘备先自责失礼,又直言不讳地道:“北海盗贼纵横,非熟悉内情者难安此国,文休公就任北海后,可专注文教,兵事托付长史可也。”

    第五巡心中恼怒,但面上不敢表露,问道:“长史谁人也?”

    刘备道:“原冀州督军从事牵招牵子经。”

    第五巡默然。

    国长史本应由朝廷任命,但刘备身为州牧,辟用一国长史也说的过去,况且还跟第五巡通了声气,也算是对他的尊重。

    与第五巡见过后,刘备安排孙嵩送他去北海上任。孔融虽然被朝廷征辟为将作大匠,但还要等第五巡到任完成交接后才可以离开。

    第五巡到了剧县,与孔融会面。孔融私下对他道:“刘玄德雄武杰出,不为能臣,必为奸雄。文休兄须得常加劝谏,为朝廷全一柱石。”第五巡苦涩一笑。

    孔融走后,牵招带各曹从事拜见第五巡。第五巡才发现不仅掌兵事的长史是刘备的人,五官掾、功曹、督邮、主簿以及各曹从事全都不在自己辟用权力之内,都已经有了人选,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不由又怒又气,又无可奈何。

    孔融前往朝廷任职,他手下的人才大都是青州人,却不能抛家舍业地跟他走。自从张嗣处得知孔融被朝廷征辟的消息后,刘备早与自己看好的孙邵、王修、是仪等人一一详谈过,推心置腹,深相结纳。孙邵等人既然要在青州建立功业,怎么也无法绕过去刘备,均向刘备输诚。

    刘备表荐孙邵任济北国长史,是仪任东平国长史,王修任泰山郡丞。

    济北国相鲍信战死,国相空缺,济北全境都处于刘备军控制之下,兖州刺史曹操也识趣地并不遥遥表荐国相。为了不太显眼,刘备让国相一职暂时空缺,等水到渠成时再来安排。孙邵实际上行使的国相职责。

    东平国相李瓒投奔曹操,东平国共七县,汶水以北四县,汶水以南三县。与曹操罢兵后,刘备占了汶北的无盐、富成、章县三城,东平国的治所无盐残破,双方都将其放弃,未派兵士驻守。富成、章县县令均空缺,由名义是东平长史实际是兼任两县县令的是仪负责政事。

    刘备将原泰山郡丞调到州里任职,表荐王修担任郡丞,以对应劭进行制衡。

    青州六郡国已基本上全在刘备控制之下,济南相田豫,齐相任旐,乐安相杨适,东莱太守诸葛玄。原东莱太守蔡收为黄巾所杀,收复东莱后刘备就将未能推到北海相位置上的诸葛玄表任东莱太守,这次他抢先一步上表朝廷,然后诸葛玄直接走马上任。朝廷已经驳回一次他的表荐,如果再驳回一次,就是太不尊重刘备了。

    北海相名义是第五巡,实际上主事的是牵招。

    平原相空缺,长史张嗣,袁绍大军退走后,刘备重新取回高唐,又过河取了西平昌等四县,平原十县只有平原、鬲国、安德在袁谭手中。张嗣仍旧驻在西平昌。济南国之著县与西平昌之间搭建了浮桥,以便随时对张嗣支援。

    现在时间是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八月底,在过去几个月中天下形势剧烈变化,刘备召集文武也是要商谈下一步方略。与刘备存在利害关系的几方势力,冀州袁绍致力于解决内乱,无暇南顾,兖州曹操致力于休养生息,无力东下,南边的徐州陶谦则有意趁豫州无主予以夺取。

    袁术被曹操所败后,逃至淮水北部扬州豫州边境,收拢败兵,势力复振,步骑近两万人,再次北上,进屯沛国之郸(音丹)县,有意与陶谦并力攻击曹操。袁术与陶谦在费亭会盟,袁术察觉陶谦盟友阙宣自高自大,对陶谦不恭,于是暗中与阙宣合谋,派刺客刺杀陶谦,欲吞并徐州,不料为陶谦委任的沛相陈珪之子、现任陶谦参军事的陈登发觉,刺杀失败。陶谦立即诛杀阙宣,并其众,乘势攻打袁术。袁陶大战,各有损伤,袁术立足不住,率众南下。这时传来扬州刺史陈温病逝的消息,袁术遂南渡淮水,入九江郡,据寿春,自领扬州牧,又恨陶谦,遂兼称徐州伯。

    袁术离开荆豫之间后,颍川大姓郭贡乘势崛起,联合数十坞堡,众至万人,自称豫州刺史。荆州刺史刘表与兖州刺史曹操也想在两人中间存在一个缓冲势力,遂承认郭贡名号。

    郭贡这个人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估计不是个英雄,刘备觉得他迟早为曹操送菜。得想办法多扯扯曹操的后腿。刚刚得到消息,李傕等西凉军分赃完毕,张济被排斥出朝廷,屯兵弘农,或许可以向其致意,让其进入势力空虚的hn威胁曹操西方。陶谦刚吞并阙宣,击走袁术,势力大增,也可蛊惑其西取豫州,向曹操挑衅。至于陶曹盟约,如同纸糊,只要有利可图,两人随时可以撕毁。

第一百零二章 诸文武共商方略() 
在大会之前的核心小会上,济南相、镇军中郎将田豫反对大举用兵:“?20??去年冬渡hn下以来,我军战漯阴、平济南、破臧洪、扫黄巾、战曹操,无时不战,不曾休息,战士疲惫,人心思安,且青州残破,难以支持大军粮草,须当以静养为上。”

    抚军中郎将沐并也支持田豫意见,道:“我军虽然兵士不少,但多为收编的黄巾降卒或是新募流民,久经沙场的老卒皆疲惫,实际战力不升反降,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方可齐整。”

    孙嵩、简雍两人也力主休养生息。

    军方将领参加核心小会的有扬武中郎将关羽、振威中郎将张飞、折冲中郎将赵云、讨逆中郎将吕虔、荡寇中郎将太史慈、殄寇中郎将刘政、平兖中郎将司马俱、征虏中郎将巢集、破虏中郎将张圭、摧锋中郎将典韦、陷阵中郎将刘猛十一人。

    军方将领自然是想要向外征战的,张飞就道:“曹操据兖州,闻其兵力已扩充至八万人,已超我军,若假以时日,将不可复制,末将以为当速击曹操,不可给予其喘息之机。至于将士疲惫,我军疲惫,敌军亦疲惫,狭路相逢,勇者胜!”

    司马俱、巢集、张圭三个黄巾降将,或因麾下士兵多或因来降时机好而被提拔到中郎将的位置,又被刘备引为腹心,参与机密,十分信任,早已死心塌地,也纷纷请战。

    赵云还在家中静养,无法承担繁重军务,折冲军暂由刘备直领,但这种会议是要参加的,也道:“曹操猛将如云,如夏侯惇、曹纯、韩浩、史涣、乐进、三李等人皆不可小觑,决不可让其在兖州站稳脚跟。”

    太史慈因在平定柳毅时立功卓著而被提拔为荡寇中郎将,统率荡寇军,也道:“袁绍致力于内部,此正我军难得良机,时不可失,失不再来。”

    刘政发言道:“袁绍剪除于毒,又破张燕,大患已去,正在整军备武,一旦缓过劲来,自东郡渡河,与曹操并力东下,我军难挡。而曹操兵精将猛,难以卒除,不如与公孙奋武合攻袁绍。不图能将其歼灭,但求能将其打残,逼其自保。”

    刘备又问关羽。关羽提出另一策略,道:“袁绍方忧内患,此诚为我军开疆拓土之良机,但袁军势大,公孙败馁,即便合力短期内也难致其重大损伤。而曹操则凶顽异常,若坚守不战,恐战事迁延时日,对我军大不利。如今豫州空虚,不如自鲁国南下,经沛北取梁、陈,对曹操形成钳形攻势,将其困死在兖州。”

    刘备心中摇头,关张赵甚至太史皆为名将,但现在所经战事还比较少,缺少大局眼光,但从战争角度,未从天下形势着眼,比如说关羽取豫州之计前期固然奏效,但陶谦、郭贡甚至刘表怎么想?若曹操与陶谦、郭贡合力夹击自己,即便因为青州易守难攻而支撑住,也必然陷入战火连绵、无法发展的境地,一旦袁绍腾出手来,大军南下,自己如何应对?

    刘备又问一脸沉思、久久不语的吕虔:“子恪有何方略?”

    吕虔缓缓道:“虔以为兖州文武相济,上下一心,曹操智略过人,实难图也。豫州虽虚,经兖州之侧而袭之,战线若缕,侧翼尽皆暴露在曹操、陶谦之前,亦难行也。北方袁绍兵雄将广,亦难胜之。若强而言之,陶徐州刚愎自用、自高自大,而其群下面虽附而心未服,其先与曹操结怨,又与袁术生隙,或天所以赐明公乎?若得徐州,则强齐之势成矣。唯陶徐州武有臧霸,文有陈登,亦有些阻碍。但若以难易而论,徐州最易。”

    果然名不虚传!刘备心中对吕虔赞叹一声。但,从战争角度,徐州确实是最佳用武对象,但从政治角度,却非良好选择。刘备刚与陶谦会盟,这个会盟是守望相助、共同进退之盟约,与刘备和曹操刚结下的临时罢兵盟约完全不同,若悍然撕毁,势必大大影响刘备的名声。刘备既无家世,以前也无传闻于世的名气,三十岁之前寂寂无闻,要是这仁义宽厚、待人以诚的名声失掉,还拿什么来吸引人才?

    田豫见众武将都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再次开口道:“诸位将军居安思危,奋勇进取,豫亦赞同。然我军根基不固,民心未附,一旦失利,势必土崩瓦解。世上无常胜之军,却有长久之国。若我青州政通人和、民心拥戴、粮多城坚,即便战事不利,也无法动摇根本,还可以卷土重来。然此际我军一旦失利,则大事去矣。已非弄险之时,当以稳健为上。此前入兖州,是因为黄巾肆虐,曹操立足不稳,如今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再入兖州是直接硬碰,实不可取。至于讨徐州,陶徐州虽然刚愎,但尚未呈现昏庸之相,并非攻取良机,须得待时而动。因此豫以为当内修文德、与民休息为上。”

    刘备一锤定音:“国让之计是也!我青州上下当以急农为先,足食为上,高筑墙,广积粮,缓开疆。然忘战必危,各军要当枕戈待旦,严加训练,一旦机会来临,则召之能战,战之能胜,万不可懈怠!”

    诸将应诺。

    三天后的青州文武大会上,文官包括各郡守、国相、州各曹主事,武将包括各中郎将、校尉均参与,听取刘备关于青州的大政方针。刘备命孙嵩做内政政令方针介绍,包括劝农、屯田、水利、学校、治安、筑城、商贸、造船等。军队方面属于机密,暂不披露。刘备自己主讲青州尊奉天子、扶助汉室、征讨不臣的大义,讲述唯才是举、求贤访才的想法,讲述上下一心、共渡时艰的期许。

    刘备的讲话是有底稿的,由青州主簿滕胄在刘备的指示下撰写,既要有文采、有煽动性,又不能太佶屈聱牙、太难懂。滕胄花费了十几天时间,数易其稿,才最终让刘备满意。会后刘备又让滕胄收集各与会文武的意见,重新修改,删除一些过于激进会惹来周围势力警惕的语句,以镇东将军府的名义发表《告青州军民书》,阐述青州上下尊奉天子、保境安民的主张。

第一百零三章 刘玄德整编三军() 
方略定下后,内政之事刘备全部委托给孙嵩等州官及地方各郡守,自己?20??要抓军队整编训练。现在青州上下兵马数万,北、西、南与三个势力接壤,东边还要防备海寇,而境内盗贼则大幅减少,有必要编练方面集团以应对局面。

    刘备军目前六万多人,关羽的扬武军三千三百人,三部首领分别为朱樟、吴福和应举,原归属扬武军的厉锋校尉陈禄调出,驻守临邑,与驻守茌平的肖建共同防备驻守东阿的枣祗和朱灵,属于刘曹边境的北线。原归属扬武军的建义校尉左黑虎全军被歼,已经撤编。关羽扬武军三部归临淄休整。

    张飞的振威军三千三百人,三部首领谢荣、谢安、杜仲,与田楷共同驻守高唐,防备袁谭。原归属其麾下的忠义校尉李器驻守平原国之西平昌。杜仲原为公孙瓒拨给刘备的幽州精兵,数有战功,曾斩杀徐和,渐渐脱颖而出。

    赵云的折冲军三千三百人,三部首领严朗、章进、吕行。严朗领原赵云的骁武部,以骑兵为主;章进继续领其旧部,该部在与曹操一战中战损一半,虽然补齐,仍旧伤筋动骨;吕行原为暂归折冲军的宣义校尉卫靓曲军侯之一,勇武敢战,杀贼极多,被刘备从宣义部调走,升任孙符的弓兵部军司马,重组弓兵部。原归属折冲军的管亥部为程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