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刘玄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拇笳剑衙庥行┙粽拧

    两人身前有五面战鼓,五个壮士****上身,手执鼓槌,等候命令。

    正前方是卫靓部,左前方是吴福部,右前方是孙符部,排成“Λ”字形,各距离十几步远。

    侧后方是太史慈所统步骑混编的骁骑部,一曲为骑兵,一曲为步卒。骑兵皆下马,休息马力。

    被赵云派出去的几个传令兵飞骑回报:“各部已准备完毕!”

    赵云命:“擂鼓!卫靓部冲锋!”

    通、通、通!鼓声敲响。

    传令兵飞驰至卫靓部伍之前,高声宣布:“将军有令:卫靓部冲锋!”

    卫靓步行,举矛大呼道:“泰山兵!随我冲锋!”率先向曹军奔去。泰山郡山民勇悍,向来出精兵,冠于兖州。卫靓所部更是从应劭所募精壮郡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皆悍不畏死之辈,跳踉大吼,宛如狼嚎,杀向曹军。

    【期间,连着2天两更了。手残如我也算是拼命了吧。大家的在哪里?^_^】

第七十六章 愿随将军破曹贼() 
曹操见卫靓来势凶猛,下令:“文则,拒之!”于禁本就作为先锋,接到传令兵命令后,率所部士卒迎上卫靓。鲍信投曹操后,曹操与于禁语,大为欣赏,不便直接提拔于禁鲍信提拔其为百人将,与黄巾作战有功。鲍信战死后,曹操提拔于禁为军侯,统领鲍信一部余众,又益以精锐。曹操与王喜作战,互有胜负,于禁功多,提拔为别部司马。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又军法严苛,不甚得士众心士卒,但他持法公平,威严毅重,士兵皆不敢犯其法度。

    于禁兵约**百,数量略少于卫靓,但前列死,后列补,队形不乱,严整无比。卫靓与于禁接战后,虽然单兵占据上风,但却难以攻破于禁。卫靓亲在第一线,奋勇突击,无人能挡。于禁却在中军指挥,哪里薄弱就往哪里调兵,虽然被泰山兵攻得阵脚移动,缓缓后退,但士兵皆力战,无一溃逃。于禁军就如一块石头,卫靓的凿击只是凿得石屑乱飞,但却无法将石头凿得四分五裂。只有对方兵乱,才能造成大的杀伤。如今于禁军不乱,双方成队列正面作战,卫靓军的锋锐之气渐渐消退,对于禁军造成的杀伤也开始减少。

    赵云和鲁肃脸色都有些凝重,曹操军比预想中更要难缠,自己这是大意了。赵云下令:“吴福、孙符出战!吴福翼卫,孙符射卫靓当面之兵!”

    吴福、孙符得令出战。

    曹操望见赵云军动作,命韩浩、史涣各领一千兵出战。韩浩为河内人,汉末黄巾、黑山等接连作乱,河内盗贼纵横,韩浩聚兵保卫乡县,后随河内太守王匡讨董卓。

    公元一九零年秋,王匡为董卓所破,回泰山募兵。因夏侯惇延请,韩浩投曹操。公元一九一年,王匡募得数千兵,回转河内。王匡之前曾受袁绍之命,将董卓派来关东劝诸侯退兵的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毋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皆杀掉。其中,胡毋班是王匡妹夫,与王匡同为泰山人,“八厨”之一。其子胡毋义招诱泰山兵,反攻王匡,并请曹操相助。曹操与胡毋班为好友,遂应诺出兵。韩浩请曹操不杀王匡,胡毋义坚持报仇,曹操无法阻止,遂杀王匡。韩浩收葬王匡,派人送灵柩回乡里。胡毋义将愿意从军的泰山兵交给曹操,自回泰山。

    曹操见韩浩忠义,深为信任。在与黑山、黄巾作战中,韩浩屡立功勋,被任命为军司马,现属折冲校尉、东郡太守夏侯惇,为夏侯惇麾下数部中最精锐的一部。

    韩浩军皆穿皮甲,执大戟。吴福气势汹汹而来,被韩浩军拦住。韩浩军大戟既长,又使用娴熟,完克吴福的长矛兵。不到一刻功夫,吴福就被韩浩驱赶得向左移动,与孙符部脱节。他已然抵挡不住韩浩的攻势,阵型变乱,保护孙符更无从谈起。

    这边孙符本是想奔至卫靓部之后,射击于禁军。史涣的刀盾兵来势极快。孙符只得改为射史涣。

    史涣是沛国人,少年时为游侠,曹操起兵讨黄巾,史涣从之。屡立战功,如今任为别部司马,直属曹操统辖。史涣急行至孙符之侧后,命结圆阵,士卒将大楯竖起,缓缓向孙符进逼。孙符兵皆弓手,无强弩,难以射透史涣盾阵,被迫也缓步后退,以保持射击距离,也难以为卫靓支援。

    卫靓百忙中观察战场形势,知道已然无法攻破于禁军,忙下令收缩后退,自己也退入中军,紧紧盯着于禁兵,看于禁兵是否会猛攻。一旦猛攻,队形势必微乱,自己可奋力反击。

    不料于禁见卫靓后撤,高声下令保持阵形,并不趁势猛攻,而是整体压上,稳稳咬住卫靓。

    卫靓见于禁如此稳健,无法占其便宜,也不敢快跑,快跑自己的阵形就乱了,指挥军队慢慢向孙符部移动。

    鲁肃惊道:“主公多次告诫我等曹孟德麾下猛将如云,不意除诸夏侯曹外,猛将还有如此之多!我等失计也!”又望见曹军又派出数股步卒,向孙符卫靓之间、吴福孙符之间移动,忙道:“曹操欲分割我军三部!若其分散,将被各个击破。将军请速救之!”

    今日形势不利,固然有鲁肃等轻敌之过,更大的问题还是赵云决策出现了错误。刘备派赵云出兵时,曾明令他只可讨伐寿张县乡野间的黄巾,同时保持高度警戒,避免为曹操所袭。赵云也确实执行了刘备的命令,他讨伐的黄巾本盘踞在寿张县南乡。不过追击过程中,赵云却脱出寿张县范围之外,了宁阳县界。在接到曹军来袭的情报后,赵云如果抛弃辎重,急行军回转寿张,曹操也未必能追上,就算追上,采取壁虎断尾之法,也能保全大部。但自刘备破徐和后,这半年时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刘军上下都有种骄气。尤其是占泰山,入东平后,形势大大有利于刘军,军队上下更加自信满满,不肯不战望风而逃。

    如今三部已陷,更复何言?赵云召太史慈近前,道:“子义,曹操狡猾,曹兵精锐,欲吞我军三部,吾欲与君冲阵!何如?”

    太史慈道:“将军且率步卒坐镇,慈率骑兵直突曹操,不破其中军,誓不回还!”

    赵云道:“步卒由鲁参军统领即可,吾不冲锋,岂能扯动曹军?”遂令鲁肃统领骁骑部之步兵曲,令太史慈召集骑兵曲上马。

    鲁肃道:“将军请勿担忧后阵。肃在,旗在!”

    赵云点点头,更不多说,与麾下十余名亲卫骑兵飞身上马,列阵于骑兵曲最前。太史慈策马上前,稍微落后赵云一个马头。

    赵云拨转马头,望着麾下五百骑士,豪情顿生,举起手中强弓,喝道:“曹操恃其兵多,妄图全歼我军,可笑不自量!我军皆狮虎之辈,岂能为其犬羊之众所吞?诸君随吾冲锋,不破其军,不斩曹操,誓不罢休!”

    太史慈高呼:“破曹军!斩曹操!”

    五百骑士皆随之呼喊,声震数里。曹操亦闻之,脸色微变。

    【手残,只能在这里断章了。争取下午把下一章“遂奋神威斩悍将”也写出来。求,求收藏,求点评!】

第七十七章 跃马挥戈逞勇力() 
赵云拨转马头,奔驰而下。太史慈持弓紧随。其后是五百骑士。战马开始时是慢跑,渐渐加速。

    赵云麾下十余名亲卫骑兵以及太史慈部下十几名骑兵加速赶上,越过赵云、太史慈,变成锋线。

    赵云提马加入锋线中,太史慈亦随之,两人并辔而行。赵云右顾太史慈,大声道:“子义,未遇劲敌,不能试出君之真正本领,今日当曹军,正可一试!且看谁之斩获最多!”

    太史慈大笑道:“慈虽职衔比将军低,斩获却不甘比将军少!将军若负,休要着恼!”

    赵云笑道:“子义何其笃定也!”

    太史慈道:“无些许自信,岂敢追随将军冲阵!”

    两人一边奔驰,一边大声谈笑,视曹军如无物。

    曹操早算定赵云会率骑兵冲阵,早有准备,命夏侯惇率一千戟兵拦截。夏侯惇率兵前迎,一声令下,前排竖起一面面胸高大楯,紧紧并拢,密不透风。楯间伸出一条条长戟,宛如刺猬,正对着赵云骑兵来势。由于早有准备,夏侯惇列阵极快。

    夏侯惇这一布置让赵云军直接透阵扑击曹操中军的打算落了空。

    赵云举弓高喝:“降马速!左转!射!”

    五百骑兵从夏侯惇阵前横掠而过,洒下两三百支箭矢。并非人都能在高速奔驰的马背上拉弓射箭,因此只射出这多箭。这箭是抛射而出,越过夏侯惇前排盾牌,落入其后阵中,一阵惨叫。骑弓抛射,杀伤力有限,极少人因此而直接死亡,但受伤者足有百人之多,其中数十人无法擎楯执戟,失去战斗力。

    赵云、太史慈等十几骑是少数骑射双精又弓力强横的,直接射透木楯,杀伤十余人。

    赵云军跑出一箭之地,战马降速,然后又拨马回转,再次提速横掠而来。刚才一个急转,有十余人因骑术不精而落马,被曹军派出几十人越阵而出,杀死当场。

    这次横掠有备而来,不用急转,无人落马,但能左右驰射的人不多,只抛出一百多支箭,杀伤几十人。

    夏侯惇被动挨打,未能主动杀伤赵云军一人,自己已伤亡一百多,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

    戏忠见赵云军再次拨马回转,急对曹操道:“如此下去,元让损失既多,士气又落,大不利主公派子孝迎击!”

    子孝即曹仁,为曹操掌骑兵。曹操折腾两年,也积攒了五六百骑兵,战马一些是来自袁绍,一些是从民间购得然后加以训练,骑士有是冀州健儿,大多数则是步卒转来,虽然日夜苦练,但骑术比之赵云军刚才的表现还是有些差距。既然不是对方对手,曹操就不舍得让曹仁对赵云,这些战马骑士一旦折损,实在太难补充了。但放任赵云这么奔射下去,夏侯惇军迟早崩溃。

    曹操只得咬牙下令:“曹仁速击敌骑!将其拦截,使其不能从容放箭即可!”

    曹仁接令后飞身上马,对麾下曹纯、牛金等骑将大吼道:“赵云放肆,视我精骑如无物!如此羞辱,其谁能忍!诸君敢随我将其擒杀否?”曹仁是曹操堂弟,现任厉锋校尉。他生于公元一六八年,今年二十五岁,正是黄金时期,向来自负其勇,自认在曹军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本在后面看着赵云逞威而憋着一团火,跃跃欲试,今又听得曹操有轻视、保护之意,更觉得难以接受,怒火自内向外燃烧,整个人散发着冲天的杀气。

    历史记载曹仁“少好弓马”,可见骑射皆精,“常督骑,为军前锋”,可见其勇,江陵率数十骑两次杀入周瑜前锋数千人之围救出部卒,被陈矫叹为“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晋傅玄后来赞道:“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虽然明显是有夸张,也可见曹仁之勇武。

    曹纯也大有来头,他是曹仁同胞兄弟,生于公元一七零年,今年二十三岁。曹纯文武全才,自幼好学问,敬爱学士,远近称之,十八岁为朝廷黄门侍郎,二十岁从曹操征战。后督曹操精锐骑兵“虎豹骑”。死后有司请示选何人替代曹纯,曹操道:“像曹纯这样的人才是难以复得的,天下间谁能与他相比?难道吾不能自己统领虎豹骑吗?”遂直领虎豹骑。曹纯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听得曹仁之言,叫道:“愿随兄杀之!”

    牛金二十来岁,也是勇武彪悍之辈,与众骑兵大呼道:“愿随校尉杀赵贼!”

    曹仁遂率六百骑绕过夏侯惇,向赵云扑来。

    赵云刚拨马回来,列好阵势,欲第三轮射夏侯惇,见曹军后方扰动,数百骑驰来,大呼道:“先破曹军骑兵!”与太史慈率领骑兵向曹仁迎去。

    曹仁虽悍勇,但不是盲目自大,清楚自己麾下骑射逊色于赵云,命撞上去。

    曹仁军马速极快,也不搞什么骑射,就那么挺着长矛直撞上来。在不动的步卒面前可以玩急转弯奔射,对阵骑兵玩这个是找死。赵云大喝道:“杀!”

    曹仁也大吼:“杀!”

    奔驰中赵云军射出百十支箭,迅速挂弓取矛。虽然曹仁穿着并不算特殊,赵云却从其雄壮体格和气势中认出此人必是大将,第一箭就射向曹仁未被铁甲护住的面门。

    箭虽快,曹仁也非弱者,又高度警惕,侧头避过。

    赵云又发一箭,射其咽喉。

    曹仁左臂挂着个小圆盾,举盾格挡,箭透盾而入,入曹仁左臂半分。

    赵云挂弓取矛,正对曹仁。两人皆使精铁所制长矛,向对方要害猛刺。半途两矛交击,当地一声响,火星四射。赵云手腕大震,这将臂力胜过自己,必是曹操骑将曹仁。赵云翻腕绞夺曹仁铁矛,未能夺下,回臂一扫,被曹仁横矛挡住。

    两马交错而过。

    两支骑兵互相透出,交换场地。由于各凭一股锐气和血勇,不少战马直接撞在一起,马上骑士各自落马,有的伤,有的死,伤者直接起身在地上乱斗。这一个照面,双方折损都极大,赵云军伤亡近百,曹仁军更多一些,双方人数已经基本扯平。

第七十八章 遂奋神威斩悍将() 
赵云军与曹军第一回合交锋,赵云一无所获,太史慈却将曹军与他对位的一名都伯刺于马下。

    圈马回转,两军再次相向冲锋。

    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闷哼声、惨叫声再次响起。这次两军相撞不如第一次激烈,战马和骑士都下意识地避让对方马头,交错而过,直接撞在一起的远比第一次少。

    赵云仍旧对上曹仁,矛出如电,刺中曹仁腰间,若非曹仁百忙中勉强扭腰,这一矛必贯体而过,即便这样,也在他腰间开了一道长长的血槽,血流如注。曹仁伏鞍疾驰,挂矛扯衣裹伤,再次抓起铁矛,拨转马头,与赵云遥遥相对。

    第二次交锋,赵云军伤亡四十余骑,曹仁军则伤亡六七十骑。太史慈也刺伤牛金。

    曹纯急对曹仁道:“兄长,如此我军消耗太快,不如与之游斗。我军主力正围杀其主力步卒,待灭其步卒,四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