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刘玄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衙,落座已毕,孔融向刘备介绍其僚佐。第一位,姓孙名邵字长绪,北海人,现为郡功曹。刘备仔细观察,只见此人约莫三十上下,身高八尺,相貌清秀,尤其是一双眼睛,温润如玉,加上脸上的微笑人一见便生好感。孔融赞道:“长绪廊庙才也,要当处于庙堂之上,方展所长。”

    孙邵向刘备行礼,动作潇洒,举止有度。刘备直身,一丝不苟地回礼,道:“久闻孙功曹之名,今日一见,更胜闻名。”

    第二位,姓是名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年纪也是三十来岁,现为郡督邮。身高七尺,浓眉大眼,相貌忠厚,给人以很沉稳的感觉。刘备对他也很用心。

    后面又介绍了各曹从事,如户曹、决曹、贼曹等,刘备一一回礼,无一怠慢。最后一位年纪较轻,姓王名修字佐治,也是北海营陵人。现任郡功曹,并代理高密令。王修二十六七岁,不高,但双目如鹰,锋芒毕露。高密孙固素来强横任侠,门客多次犯法。王修到任后,孙固有次又护庇贼人,吏役无法捉拿,王修遂亲自率领吏役百姓包围孙家,孙固拒之,吏役百姓畏惧不敢靠近。王修遂下令:“敢有不攻者与贼人同罪。”孙固惧怕而交出贼人,从此当地豪强都畏服王修,孔融因得以控制高密。闻知管亥、公孙犊攻朱虚,其余各县均固守,只有王修亲自带百余县吏、壮士前来救助孔融。

    与孔融交流不过半日功夫,刘备就看出孔融谈起政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无人可敌,但问起细节以及具体执行,则一概不知,是个尚空谈轻实干的清流人物。这种人物刘备也需要,但不是现在最需要的。孔融虽然实才欠缺,但看人的眼光却不错,他任用的孙邵、是仪和王修等今后都政绩卓著、留名青史。孙邵善于协调,做到东吴孙权的丞相;是仪清恪贞素,做到东吴尚书仆射;王修忠贞无双,做到魏国的大司农郎中令。其余人还待观察,这三个人刘备是下定决心要挖走的了。

    孔融见刘备对孙邵、是仪、王修三人关怀备至,多所垂询,愀音巧然不乐,道:“使君,鄙国方遭贼乱,百姓流离,事务繁杂,尚不可离孙君三人。”

    刘备笑道:“州里新破徐和,百废待兴,更需贤士匡扶。且以卿所言,孙君等乃廊庙才,要当处于高位显职方展所长。吾拟暂聘三君为州里长吏,历练周转,磨砺德能,届时再举荐于朝廷。孔相长者,得无为孙君等贺乎?”

    孔融语塞。

    孙邵笑谢道:“下吏谢使君厚爱,但鄙国确实事务繁重,郡吏正嫌其少,难以暂离。不如待鄙国政事走上正轨,再议入州之事?”是仪和王修皆附和孙邵所说。

    刘备赞道:“孙君、是君、王君重恩轻利,益显孔相之德也!”向孔融施礼道:“备方临青州,下属大多为武人,足以除暴平乱,不擅安民理政孔相不吝指教、多所举荐。备不胜感激!”话语十分诚恳,这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刘备破徐和后,威震一方,青州上下震动,孔融当时是不太看得起他的,认为一武夫耳,今遭管亥所围,不得以求救于刘备,心中有些屈辱,又有些患得患失,担心刘备不来,借刀杀人。刘备即时发兵,数日而破管亥,救了朱虚。孔融与刘备见面后,方发现刘备豁达大度、敦厚热诚,与心目中武夫形象迥然有异,虽然谈吐方面不甚文雅,失之粗疏,但坦诚直接,直指人心,分明有英雄之见刘备如此倾身请教,心中感动,遂道:

    “青州才士辈出,与兖豫不为少也。只要使君屈身下之,待以赤诚,量才用之,使展所学,得士不难也!邴根矩、管幼安、王彦方皆鄙国高士,现在辽东避乱,使君若能遣使迎之,委以重职,必能有所助益。郑公康成昔在家乡高密讲学授徒,从者逾千人,皆一时之选,其弟子北海孙公祐、乐安孙叔然等赋闲在家,使君可延请而用之。前豫州刺史孙宾硕乃鄙国安乐人,志节高义,现在家中闲居,使君若能用之,亦能大益州里。又有剧县滕耽、滕胄、徐干等,才能杰出,亦俊杰也。融冒昧举荐,愿使君不以为无礼。”

    刘备大喜道:“孔公厚德,备难报也!备与上述贤才不熟,尚请孔公为书,以便备厚礼相迎。”

    孔融道:“此乃应有之义。融即刻作书。”很快草就数封书信,交给刘备。

    刘备再次向孔融致谢。上述贤士他并非不知,但冒昧招徕,对方不一定会来,有孔融这个名士写信引荐就不一样了。孔融眼光不低,如果他在心中赞颂刘备,那些贤士势必受到影响,从而改变对刘备的观感。

    更新不力,十分抱歉!我是周六中午13点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原是10点到,结果到中午才到。刚在酒店码了点字。唉。对不住大家伙了!看到打赏,更是惭愧!

第三十九章 孙宾硕就任别驾() 
刘备命厉锋校尉陈禄及参军议陶俊留在朱虚处理黄巾妇孺迁移之事。朱虚多丘陵,难以安置如此多的人口,刘备决定将其迁移到梁邹附近平原。陶俊字子逸,琅琊莒音举县人,刘备破徐和后,陶俊独身来投。刘备与语,大悦,暂用为参军议,置于左右。

    次日,刘备在孔融等导引陪伴下,前往安丘。

    安丘在朱虚之东五六十里。刘备等皆骑马,中途不停,朝发夕至,直奔城东孙嵩家。孙嵩听到门人禀报,拄杖迎于院门。孔融谢道:“惊扰孙公,融之罪也。”孙嵩道:“府君登门,蓬荜生辉,何扰之有?”不与刘备寒暄。

    孔融忙引见道:“此州使君刘公玄德是也。特来拜会孙公。”

    刘备深深施礼道:“余涿郡刘备,久闻孙公大名,恨无缘相见。今忝牧此州,岂可不拜孙公。望孙公不以备鄙陋,有以教之。”

    孙嵩不回礼,拒道:“嵩村夫野老,何能教于使君?且请回。”

    孔融大惊,回顾刘备。

    刘备益发谦恭,道:“备闻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户之邑,必有忠士。孙公忠义闻于天下,乃大贤也,何自谦太甚?且即便以备朽木而不肯施教,独不念一州百姓乎?”

    孙嵩仔细观察刘备,见他语出自然,发自赤诚,忽然大笑,回嗔作喜,执刘备之手,道:“前相试耳,不意刘君敬人乃能如是!”牵引入院,遂进正堂,引刘备上座。

    刘备执意不肯,孙嵩遂请刘备南向坐,自己离席下拜道:“嵩拜见使君。”

    孙嵩已年近六十,刘备怎会受他参拜,见他拜得坚决,知道搀扶无用,也离席回拜,道:“备岂敢受长者之拜受备一拜。”并请孔融搀扶孙嵩起来。

    大家重新入座。孙嵩感慨地道:“人道闻名不如见面。使君可谓实至而名未归者。”

    简单用过晚饭,刘备从容询问孙嵩昔年救助赵岐之事。此孙嵩生平得意之事,遂娓娓道来。公元一五八年,赵岐侄子赵息忤怒宦官唐衡兄弟,遭灭族之祸,仅赵岐得以逃至北海贩饼,孙嵩见其不凡,遂载回藏入家中复壁中数年之久。赵岐在藏身期间,也没闲着,刻苦研究学问,著《孟子章句》。唐衡死后,赵岐出仕,官至郡守、刺史。孙嵩名动天下,后也官至豫州刺史。

    刘备赞叹不已,直起身道:“备初临贵州,常怀惶恐,担心不能清平此州,为重兴汉室尽一臂之力。今州别驾一职尚空,备斗胆请孙公屈就此职。孙公可愿相助?”

    孙嵩拒绝道:“嵩垂垂老矣,精力衰竭,恐难以为刘君效力。”

    刘备目视孔融。

    孔融劝道:“当年太公以八十之龄尚能拜相,孙公年未至六十,岂可言老?刘使君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意图中兴汉室,青州正其根本之地。如今海内沸腾,盗贼四起,青州亦水火涂炭,孙公若不肯出山,奈青州百姓何?奈天下苍生何?”

    刘备又再三恳请,麾下随从众将关羽、赵云、谢荣、耿奇等皆拜伏于地,大声道:“请孙公出山!”声震梁宇。

    孙嵩之子孙林也劝之道:“大人,刘使君如此意诚,且青州桑梓之地,大人不为尽心谁当尽心?请大人三思!”

    孙嵩不得已,只得道:“既然刘君不以嵩老朽无能,嵩捐此残躯以助刘君罢了。”

    刘备大喜,道:“备得孙公,如武王之得尚父也。”

    孙嵩欲重行臣属之礼,刘备道:“今在公之家中,公乃长者,备乃后生小子,且不论公职,单论私谊。”不让孙嵩行礼。

    宾主尽欢。刘备就在孙嵩家中住下。孔融引着关羽等众将至别家借宿。

    次日用过早餐,孙嵩重新拜见刘备。刘备才有空仔细打量孙嵩。昨晚礼敬谦恭,并未细看。

    孙嵩本年五十八岁,头发花白,略显老态,虽不甚高大,但相貌清奇,气度不凡,眉目间依稀能看到当年的侠气。

    刘备因问孙嵩治理青州之策。

    孙嵩道:“青州东西狭长,东部多丘陵山地,又近大海,不利于耕种,可以渔猎晒盐,以收其利;西部则为平原,农田经贼乱多破败抛荒,可募民耕种,以蓄粮谷。北海、东莱山贼剽悍,但多为饥贫所致,使君若能以粮食田地招之,必然弃刀来归。郡县多有豪强大姓,若行征辟安抚之策,与之共牧此州,今后根基牢固,人才不穷。州里贤士豪杰层出,想必孔相已有。嵩特举两个后起之秀,一是鄙郡刘子纲,有勇略雄气,今随邴根矩避地辽东,二是东莱太史子义,因得罪前任青州刺史张稚珪,也在辽东避祸。此二人虽然学问不佳,但皆勇武知兵,乃大将之才。”

    孙嵩一席话虽然简略,但涵盖盐政、农政、讨贼、豪强、荐才五个方面,尤其是荐刘政、太史慈,更是眼光独到,超出孔融之外。

    刘备心中欢喜,救孔融,得孙嵩,果然是打开青州局面、将青州建成自己根本之地的关键。

    两人谈论一会,孔融、关羽众将依次来到。刘备命准备安车孙嵩乘坐。孙嵩辞谢道:“使君骑马,嵩安敢坐车?”

    刘备道:“公长者,何为不能坐也?”遂安排孙嵩坐车,自与孔融骑马列于左右。众将随后。

    自孙嵩家出,观者云集,皆艳羡道:“刘使君与孔府君列于左右,骑马扈从,若俺有孙宾硕这等荣光,死而无憾!”有识之士皆道:“刘使君礼贤下士,乃至于此,真明主也!”刘备之名遂从幽州武夫转为北疆君子,自安丘向外传扬。

    刘备一众不回朱虚,直接去北海治所剧县,先在孔融引领下拜见北海康王刘澄,执礼甚恭。刘澄本年五十一岁,头发花白,老态毕现。他早被黄巾民乱及各种贼乱给吓得胆破,前些时日蟊贼吴载占据剧县时,刘澄也曾虚与委蛇,得保性命。今见刘备作为一方诸侯,向他行礼,也连忙还礼,逊谢不已。

    刘备见刘澄战战兢兢的样子,心中悲悯,礼数愈发周到。因问刘澄子女。

    刘澄长子刘亮已经成家,唯唯诺诺,言语无味。少子刘焕年方弱冠,尚未成家,刘备见他面貌清秀,谈吐有礼,遂请为簿曹书佐。簿曹书佐为州吏,秩三百石。刘澄忙命刘焕答应。刘焕遂领命。

第四十章 治州事文武相济() 
从康王家出来时,孔融将刘备请至国相官衙,命人去请孙乾。刘备道:“孙公祐既是贤士,备当亲请之。”

    孙乾家资中人,院子不大,刘备等数十人前往,将院子挤得满满的。孙乾恭恭敬敬地将刘备、孔融等迎入上座。刘备打量这个历史上刘备前期第一文臣,只见他约莫三十五六岁,眼神灵动,态度温文,举止儒雅,自有一番让人信服的气质。

    刘备向孙乾问计。孙乾道:“青州地接山海,民多剽轻,当以礼维之,以法约之,礼在法先,法以济礼,假以时日,收民为用,兵卒之精不下于燕代健儿。另青州东临瀚海,北依大河,南接岱岳,易守难攻,此形胜之地,足以为基。只要使君勤政爱民,谦虚下士,安靖青州之后,则可联合诸侯,西向匡扶汉室。”

    刘备称善,因请孙乾为从事中郎,负责宾客事宜。孙乾应命下拜。

    刘备问孙乾剧县还有何贤才。孙乾与孔融一样,也滕耽、滕胄兄弟。刘备遂又带着一众文武登门延请。

    滕耽三十多岁,鼻直口方,相貌堂堂,举止有礼。滕胄二十多岁,面如冠玉,文采风流。孔融与二人素识,介绍刘备。滕耽、滕胄拜见。

    刘备将两人扶起。落座后,宾主倾谈。滕耽持论甚正,对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有一番见解。滕胄则满腹经纶,出口成章。

    刘备遂倾身向前道:“州里初平,正用人之际,备愿请大滕君为祭酒从事,小滕君为主簿,二君可愿屈就?”

    滕耽、滕胄对望犹豫。

    孔融道:“子安、子裔,刘使君仁义宽厚,有匡扶汉室之志,二君舍刘使君还欲助何人?”

    孙嵩亦道:“嵩老朽,不惜此身以从刘君,尔二子还有何疑焉?”

    滕耽、滕胄遂下拜道:“既刘公不以小子浅陋,耽、胄愿效命公下。”

    刘备大喜道:“州里得二君加入,方有文武相济之气象!”

    在剧县盘桓两日,刘备与孔融商议后,安排谢荣领兵一千屯于营陵,防备缩回复甑山中的管亥。谢荣破管亥有功,刘备重新将他升职为武猛校尉。

    刘备别过孔融,派陈伍率一队武卫护送孙嵩、滕耽、滕胄等去临菑,自带关羽、赵云及陷阵营共步骑两千,自剧县出发,北上益国县。益国为宗贼陈广所据,此人妄自尊大,不服州里命令。刘备命勇士至城下喊话陈广相见。陈广惧而不敢应,命城头守兵射箭。

    刘备遂率军绕城一匝,扬长而去。

    三月二十八日,刘备在东安平县休整半日,北入乐安,直奔博昌。博昌令任燠音遇出迎。任燠今年二十多岁,临济人,相貌文弱,但实则精明能干。

    刘备在县衙命人去招豪强刘息。过了许久,刘息才带十几人前来。

    刘备打量刘息,见他约莫四十来岁,身高八尺,膀大腰圆,浓眉豹眼,气势威猛不凡,所带随从皆是勇武彪悍之辈。刘息面对刘备的询问,对答不顺,殊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