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刘玄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和等黄巾将领望见城门打开,一队汉军冲出,忙从中军大阵抽调军队迎击。虽然对城中生力军埋伏如此之久非常震惊,但对城中出战早有预防,调动军队比上次面对陈禄出战时要迅速得多。

    黄巾兵正忙着攻城,不料汉兵骤然从城门涌出,杀向自己侧翼,忙调转方向迎战,虽早有预防,仍旧出现小小混乱。

    关羽等四曲将士本是挟大胜之威归来,休整一夜,又亲眼见守城袍泽弟兄损失惨重,心中早憋了一股火气,口中嘶吼着“杀贼!”,狠狠与黄巾兵撞在一起。关羽、张飞、周衢、谢荣等已然奔在最前面,一个照面就将第一排黄巾尽杀于刀矛之下,向前突行,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等到黄巾军从中军迎击的军队奔到时,刘备已将城下数千黄巾军杀得七零八落,溃散而逃。

    后来的黄巾兵乃是徐和军中精锐,乃徐和本家兄弟徐仁统领,共计三千人,一直休养气力,没有参与攻城。此时与刘备军迎面撞击,呼口,奋勇力,死战不退,顿时将刘备军势头挡住。黄巾军大阵又派出数千人分兵两路,向刘备军两翼攻来。

    刘备军几次冲击徐仁,均未能冲破。其中一名黄巾勇士,身高九尺,与关羽相仿,腰大十围,又比关羽还雄壮,手使一柄大斧,连杀陷阵屯数名勇士,无人能当,他率领黄巾精锐高呼酣斗,向刘备大旗突击,意图斩将夺旗。

    刘备喝道:“陷阵屯!与我破之!”

    耿庸身为陷阵屯屯长,责无旁贷,将军旗交给一名都伯,带着数人迎上那使斧勇士。

    那使斧勇士又杀一人,挥斧劈向耿庸脖子。耿庸虽然乃涿郡有名轻侠,但不胜在气力,当下一跳躲过,猱身扑上,挥刀斩向他腰间。另有两名轻侠左右合击。

    那使斧勇士身形虽然伟硕,却十分灵活,侧身一躲,大斧一个盘旋,将一名轻侠脑袋劈掉半个,又将耿庸环首刀荡得飞了出去。

    耿庸大惊,一咬牙,不退反进,狠狠撞入使斧勇士怀,挥拳如风,重重在他胸腹间捶了十几记。那使斧勇士疼得弯腰。耿庸急出二指,抠入他双眼之中。那使斧勇士双眼变成两个血洞,发出震天动地的惨吼,身形急转,大斧扫了一个圈。耿庸躲避得快,被大斧带到后背,一声闷哼,眼前发黑,吐了一口鲜血。还有两个轻侠以及上前援手的两个黄巾兵被大斧斩为两段。

    那使斧勇士不辨方向,怒吼连连,挥舞大斧胡杀乱砍,被一名轻侠举矛刺入咽喉而死。

    耿庸捡了一把刀,率领陷阵屯不计伤亡地向徐仁方向突击。陷阵屯百名勇士,转眼间二三十人丧命,但杀伤黄巾精锐数十人,刀矛已至徐仁面前。徐仁忙后退急避。

    刘备军齐声呼喊,猛攻徐仁,徐仁立足不住,向后败退。刘备下令回城,陷阵屯断后,在黄巾军两路大军合围之前,退回城中。刘备刚命关上城门,将追兵堵在外面,忽听得耿奇大放悲声,急循声望去,却见耿庸躺在地上,脸色苍白,气若游丝。

    刘备心中大惊,忙走上前去,握住耿庸的手,连声道:“子绩!子绩!何尔至此!”

    耿庸嘴角冒出血沫,低声道:“恨不能从主公成大业……”言未讫而死。

    刘备痛彻心扉,泪如雨下。耿庸虽勇武不及关羽、张飞,但自刘备十七八岁时就跟从至今,出生入死,从无怨言。刘备对他的信任和感情绝不比关张为少。见他死在自己面前,刘备怎能抑制悲痛!

    耿庸本被使斧勇士打成内伤,又当先猛攻徐仁,恶战剧烈,身负数伤,已然油尽灯枯,进城后凭着一口气支撑的伤势顿时爆发开来,顷刻毙命。

    英灵不远,魂兮归来!

第二十二章 亲执锐血染征袍() 
齐国,临朐城中,青州刺史臧洪将一幅地图展开。

    齐国六县,臧洪已尽得之。北有乐安相杨适,自守之将,一旦以大军而临之,必望风而降;东有北海相孔融,志大才疏,不足为患;再东有东莱太守史翔,兵力寡弱,收服不难。所患者唯有平原田楷,闻其有精兵数千;济南刘备,闻其攻克漯阴,提兵入济南,正与黄巾恶战。这些都是汉将或诸侯之将。

    遮蔽其间、分割交错的则是各路黄巾兵马,其总兵力是臧洪、杨适、孔融、史翔、田楷、刘备等人合兵的数倍。

    臧洪要想真正控制青州,压服诸将,首先要解决拦路的黄巾势力。

    齐国黄巾悉平。臧洪将目光移注到齐国以西的济南国。

    距离齐国最近的于陵,黄巾虽只五千余人,众皆精悍,与东平陵徐和、台县李独耳、土鼓王神矢结成的松散联盟相抗衡而不落下风。其首领王喜,乃于陵豪强出身,有勇力,能得众心,在臧洪来青州后,数次入寇齐国,为患甚烈,臧洪一直对他采取守势。如今削平妫山、高山、广县、临朐四路黄巾,后方稳固,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王喜了。

    臧洪心中盘算,各县各留一千兵镇守,可集一万五千大军进攻于陵,当可下之。又听闻徐和悉出兵与刘备战,破于陵后,当可趁东平空虚,一战而定济南,届时刘备虽有精兵悍将,难克坚城,只能退回河北。资二郡之力,以取平原,然后出兵击田楷侧背,威胁渤海,对袁车骑与公孙瓒之战大有助力。

    但刚下二城,各级官员须得认真措置,县中大姓须得小心安抚,事务繁杂,耗费时日;且军士连日征战,相当疲惫,须得休整一段时间。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于十日内完成布置,进兵济南。

    臧洪一声令下,齐国上下加快转动,修葺攻具,整军备战。

    ******

    济南国,于陵县。黄巾渠帅王喜面带忧惧,问计于诸头领,道:“臧洪已克广县,不日将下临朐,二县下,齐国全境尽属之,其必乘胜攻于陵。诸君有何妙计以御敌?请速言之。”

    诸头领纷纷大言道:“我部兵精,臧洪胆敢来犯,必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独有一名头领肖建道:“臧洪论胆气则过于常人,用兵则谨慎严明,此大敌也。往日其困于后方内乱,为我军所败,今已将肃清全国,军马数万,若围于陵,我等尽为所虏矣。请渠帅速派人至土鼓、东平陵,送上重礼,与徐和、王神矢重归于好,与其结盟,守望相助。”

    王喜道:“此上计也!”于是派人快马前往土鼓。

    于陵距土鼓不到五十里,使者半日即急回转,报称土鼓已空,人言王神矢已于八日前西上兖州。

    王喜大惊,又集合诸头领商议。众人犹豫不决。肖建独建言:“于陵势弱,邹平章屠贪鄙不知形势,不足与计事,建议速弃于陵,与徐和并力西取兖州。”

    王喜既下定决心西进,遂下令速治行装,争取即日就出发。

    ******

    东郡,发干县西大营。陶谦于望楼上望见曹操军形势,变色道:“曹孟德治军严整,难击也。且与相持。”

    其大将曹豹道:“曹操军仅五千人,新得鲍信千人,仍不敌我军,宜速击之。若袁绍再派兵来,众寡形势逆转,将大不利我军。”

    陶谦道:“公孙伯珪精兵数万陈于界桥,袁绍正忧难以抵御,哪里还有兵往此处调?”

    曹豹又道:“对袁绍而言,公孙将军乃正面之敌,坚守以待即可。我军则是其侧背之敌,威胁莫大,袁绍必谋先破我军。今不早击之,势必危险!”

    陶谦不欲与曹操硬拼,欲待公孙瓒先破袁绍,届时曹操军心必散,自己乘胜进击,可事半功倍,遂不用曹豹之计。

    ******

    徐和所部之精锐与刘备军城外野战,损失不小,又没能留下刘备,大怒,责骂其弟徐仁怯懦,免去其统领之职,补入邝义军中,令随从攻城,戴罪立功。

    徐仁平时待所部黄巾勇士较厚,众人都乐意跟随他,闻徐仁被责,纷纷请命补入攻城队伍中。徐和犹豫片刻,答应。

    邝义为徐和帐下大将,身高八尺,勇悍过人,略有智谋,建议黄巾军三面攻城,东西两面为佯攻,牵制城上守军,自领兵强攻南城墙。徐和采纳其计,与李独耳、司马俱、巢集等商议,三人各派两千人大张声势,佯攻东西城墙,邝义率三千兵急攻南城。

    刘备命原守兵下城休整,自率关羽四曲将士守城。周衢、谢荣守东西城,刘备率关羽、张飞守南城。

    城下邝义亲率执法队站在城上弓箭射程之外,凡有敢后退的黄巾兵皆杀之。徐仁身披重甲,率众攀梯登城,数百黄巾勇士踊跃跟随,呼喊震天,攻势猛烈。

    刘备军严阵以待,关羽、张飞等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有地利,铁矛飞舞,连杀黄巾勇士,黄巾难以在城头立足。

    徐和亲至阵前,为攻城的黄巾军击鼓助威,城外列阵的黄巾军皆大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攻城的黄巾军精神百倍,气力大增,在徐仁冒死突击下,猛地冲上城头。

    关羽、张飞等各守两三架云梯,遇有黄巾勇士难敌则飞奔前往将其斩杀。徐仁正从一处关张二人照顾不到的云梯冲上,挥动长矛,连杀数名汉兵,勇不可挡。一众黄巾勇士将他护在中间,背靠背结阵,接应更多黄巾兵上城。

    关羽、张飞几次欲上前杀之,都被十几个黄巾勇士冒死奋身拦阻,一时难以过去。

    刘备见再不将徐和这数十人杀散,城上敌我人数将消长,大不利于守兵,遂喝道:“武卫队随我杀此贼!”执矛冲向徐和。耿奇急率武卫队护卫而前。武卫队本五十余人,上午陷阵,死伤十余人,今不到四十,大半被刘备派出与攻城黄巾厮杀,护卫在刘备左右的仅十几人。

    这十几人皆轻侠剑士,彪悍好斗,虽战阵之道不如关羽、张飞所将之兵,但在这城头狭小之地,战力却远胜之。众轻侠直冲徐仁队,寻隙而进,左冲右突,跳荡如飞,多所杀伤。

    徐仁身披重甲,身躯笨重,被轻侠连刺数剑,赖有甲衣,未及要害,其余穿甲较薄的接连惨死。徐仁以矛指刘备,大呼道:“此人乃刘备,且随我杀之!”不再顾及接应云梯新上之黄巾兵,直向刘备猛扑而来。

    徐仁等为首数名黄巾勇士皆穿重甲,虽转圜不变,但一旦奔跑起来,势不可挡,众轻侠难以阻拦,数人被撞飞。耿奇急请刘备暂避之。

    城头之上又何从躲避?且让敌人气势起来,必然沮守兵之气。刘备喝道:“当直前杀之,何避之有!”遂不避。

    耿奇以盾侧撞徐仁,徐仁冲锋势头被撞偏,铁矛刺入刘备身旁一名轻侠体内。刘备急出矛刺徐仁面门。徐仁低头躲避,因弃矛拔刀,劈向刘备。刘备以矛格挡,刀断,徐仁力大势沉,矛身亦折,刘备虎口出血,断矛脱手。徐仁以断刀猛刺刘备胸腹,断刀无刃,不入,刘备胸遭重击,吐血而倒,将甲衣染红一片。徐仁又欲上前以脚踏刘备。耿奇以刀斩伤徐仁额头,鲜血流淌,糊住徐仁视线。又有数名黄巾勇士来杀刘备。

    一声断喝,一根铁矛如天外飞来,贯入一人胸中,将其带得飞起,随后一人势如泰山崩摧直直以身体撞入黄巾勇士之中,轰然作响,数名黄巾勇士皆骨折肢断,那人也受冲击,口中吐血,但气势更厉,又是一声怒吼,将徐仁拦腰抱住,向上一举,猛地往地上一掼。徐仁惨叫一声,骨骼尽碎而死。

    刘备从地上爬起,转头看去,正是张飞!

第二十三章 顿坚城内生嫌隙() 
徐仁惨死,城头黄巾大骇。关羽又奋力赶来,与张飞并势,城头黄巾虽皆为勇士,然都不能抵挡。关张二人如虎入羊群,杀人如杀鸡,城上守兵观之,亦都为之骇然。

    城上上百黄巾兵发一声喊,纷纷从城头上跳下。城高六米,跳下者大多摔断腿脚,惨呼不已。城下黄巾军将伤者救回大营,伤者呼不绝,全军士气大落。

    此一轮恶战,城上守兵也损失不小。南城两曲士兵本千余人,如今只八百余人,多有伤者。

    徐和又怒又惧,欲再攻城,李独耳劝道:“如今士气衰落,不如先休整一会,等士气恢复后再进行攻城。”徐和遂听从他的意见,并向军中宣传道:“徐头领虽战死,但杀伤敌人极众,敌人已无力出城,只能坐守,早晚为我军所擒。”黄巾兵见城中兵果然不出城,信之,军心渐安。

    过了一会,徐和登上望楼,侦视城中动静,可惜望楼不够高,只与城头平齐,勉强看到城头上守兵不是很多,城中情形却难以看清楚。巢集对徐和道:“我军疲惫,城中守兵更加疲惫。迁延于坚城之下,暴师于严寒之中,时间长了对我军大不利。请速攻城!”

    徐和深以为然,但几次攻城自己损失不小,不愿意再次担任主攻,召集李独耳、司马俱、巢集商议。司马俱兵少,不肯主攻。巢集夸奖李独耳谨慎知兵,认为城中疲惫,李独耳以逸击劳,定能建奇功。

    李独耳不得已,只得答应。时间已是下午申时。李独耳攻南城,司马俱、巢集佯攻东西城。徐和命邝义率一千兵在前线拉成一条线,凡避战脱逃者皆斩之。

    李独耳派出三千人,分别为三个首领统领,排成三个梯队,轮流攻城。其攻势虽然不如徐和猛烈,但连绵不绝,不给城上守兵喘息机会。自申时至酉时,共发起七次进攻。刘备军共杀伤黄巾军七八百人,自己也伤一两百人,不得已从东西城调兵至南城守卫。

    徐和望见城头上守兵增多,心中起疑,与巢集商议。巢集也同样怀疑南城头是从东西城头调兵过来,建议对东西城墙由佯攻改为真攻。司马俱不同意,认为当集中全力突破一点,分薄兵力乃是下策。巢集坚持己见,亲自率领两千兵攻击西城墙。谢荣守西城,本就一曲士兵,又被调走一屯,面对巢集攻势,十分窘迫。巢集只攻了一轮,就对谢荣曲造成极大杀伤。

    田豫对刘备道:“情势紧急,当出奇兵击之。”因建议从北门漯水畔出兵,绕行至西城外,同时从城门也出一支兵马,两下里夹击巢集。

    刘备采纳其计,命关羽在南城头坚守,一定要挡住李独耳的进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