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说你要真觉得配不上,朕下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偏要等过了这么多天了满长安的人都知道的时候你来说这话。

    你这是把朕当成无知顽童,觉得好骗是吧。

    “武元庆那小畜生到爱卿府上做了什么,是不是恐吓爱卿了?如果是的话爱卿不要隐瞒,朕一定重重治他的罪,绝对不会让他扰到襄城和萧锐的婚事的”李世民不相信萧瑀退婚是因为他说的那些原因,联想到武元庆到过萧府,他觉得自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武元庆没有恐吓老臣,老臣之所以请求陛下取消婚事,全都是为襄城公主着想”皇帝虽然猜的八九不离十,但萧瑀可不打算承认,不然可真就是要掉脑袋了。

    “朕的女儿自有朕为她着想,如没有其他原因,赐婚照旧,退婚一事爱卿不必再提”李世民凝声说道。

    “陛下。。。”萧瑀还待努力。

    李世民却已经不想再和他说话了,一挥袍袖,赶人了:“朕要批阅奏章了,爱卿退下吧”。

    退婚的事无功而返,萧瑀灰溜溜的被赶出了宫。

    八卦消息永远传的是最快的,没用多会功夫,宋国公找皇帝退婚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皇宫。不时能看到有宫女,内侍聚到一起嘀咕。

    “襄城姐姐,襄城姐姐”李承乾和长乐两个兴奋的叫喊着冲进了襄城的寝宫。

    襄城坐在床榻上,低着头绣着一个荷包,听到两人的叫喊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再次低头做着手上的活计。

    “姐姐,别绣了”长乐跑过去夺下了襄城手里的荷包和针线说道:“好消息,元庆哥哥回长安了。”

    “什么”襄城平静的眼中突然迸发出了一丝亮光,开始变得有生气起来。

    “武元庆回来了,回来后就直接找到了宋国公府上,不知道和宋国公说了什么,刚刚宋国公就来找父皇退婚了”李承乾一口气说了一长串,说完了才大口喘气。

    “退婚?真的吗,父皇答应了吗”比起听到武元庆回来,退婚这个消息让襄城更为激动。

    因为武元庆回来了并不代表可以做什么事情,但宋国公来退婚那就表明事情有了极大的转变。

    “当然是真的了,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宋国公说他儿子配不上姐姐,所以请求取消婚约,只是父皇并没有答应就把宋国公给赶走了”在襄城充满期盼的眼神注视下,李承乾把打探来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只是说道父皇没有答应这几个字的时候,李承乾不由的摇头叹息。

    襄城明亮的双眼也因为最后的这几个字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管怎么说,事情总归是往好的一面变化的,不是吗”襄城也不知道是在对李承乾和长乐说,还是在对自己说。

    “没错,只要宋国公不愿意,就算父皇也不好硬逼着别人娶亲的”李承乾用力点点头,很是赞同襄城的话。

    “只是,元庆哥哥却被父皇关起来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父皇治罪”长乐有些担忧的说道。

第一百八十二章 放不放是个问题() 
朔州,鄯阳

    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两人进驻朔方城后仅仅休整了一晚上的时间。

    第二天一早就发兵奔赴鄯阳,沿路消灭了两拨小规模敌军后,就顺利的来到了鄯阳城外。

    刘兰两人带来的兵马并不多,没办法围城,只能是先安顿下来再说。

    就在他们再城外五里安营扎寨的时候,城内的梁师都见大唐的军队人数并不多,还发动了一次袭击,以图趁大唐军队立足未稳之时将其击溃。

    可惜刘兰他们早有防备,明着是修筑大营,实则是早就安排好了军队等着梁师都的人上钩呢。

    等到梁师都派出的军队攻到近前的时候,埋伏好的唐军突然冲出,打了梁师都的人一个措手不及。

    有心算无心,梁师都派来的人被打得大败而逃,自此以后梁师都再不敢派兵攻打,反倒是其他地方的兵马被全部召回。

    看起来梁师都是准备集结起来足够的优势兵力后,再一举打败刘兰他们。

    然后,梁师都失望了,就在他准备发动总攻准备一波流干掉刘兰这股唐军的时候,柴绍和薛万均赶到了。

    随后,梁师都又接到消息,被他寄予厚望的突厥援军在来的路上和柴绍率领的唐军遭遇,大败而回,当时梁师都就吐血三升昏了过去。

    醒来后,梁师都无语泪两行。援兵没了,自己的兵马也大都集结在鄯阳城里,被唐军大军围困,这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随后的几天,唐军轮番攻城,顺带着消灭了几股赶来增援鄯阳的敌军。

    唐军势大,眼看着救援无望,梁师都其他地方的手下都不敢再派兵增援,纷纷作壁上观,甚至有几个直接举兵归附。

    “将军,城中有人射出书信”一个校尉匆匆跑入营帐,将一份书信交给了柴绍。

    柴绍展信一观,哈哈大笑:“梁师都亡矣”。

    柴绍把信给薛万均和刘兰几个将领观看后,商议了一阵,接着写了封信让人找机会射回了城中。

    第二天,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举城投降。

    一骑快马离营,八百里加急送捷报入长安。

    长安大理寺大牢,二进宫的武元庆日子过的还算滋润,除了在关进来的第二天没有理由的被打了五十大板外,剩余时间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对他还是多有照应,单独的牢房不说,打扫的还很干净,用的也都是上等货,想吃什么喝什么说出来就有狱卒去准备。

    唯一的一点不好就是,皇帝这次严禁任何人探视,就连太子李承乾来都被挡回去了。

    更别说是像武家的人或者程处默,尉迟宝林这些人了。

    不过据孙伏伽说,程处默不是来探视的是来骂人的,被挡住后在大牢外还唾沫横飞的把武元庆给臭骂了一顿。

    在大牢之外,日子该怎么还怎么过,只是皇宫中多了一个人每日里准时准点的去报道,这个人就是宋国公萧瑀。

    李世民是被萧瑀给烦透了,从刚开始的好言安抚到最后干脆拒绝接见,而原本打算恢复萧瑀左仆射官职的事也再不提起。

    崇仁坊的武家,杨氏每日里以泪洗面,大丫二丫,武元爽也都一个个蔫了吧唧无精打采的,不时还暗自垂泪一番。武士彠也是成天黑着个脸,脾气暴躁,在工部衙门时不时就会发一顿火把手下人劈头盖脸臭骂一顿。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朔州柴绍派人送来的捷报送到。

    梁师都割据朔州十二年,就算不是一个正统被人承认的国家,那怎么也算是一个残余的大军阀割据势力。

    尤其是梁师都依附于突厥,时常勾搭突厥进犯大唐,烧杀掳掠,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是个心腹大患。

    所以当梁师都灭亡的消息传到李世民手里的时候,李世民那是大喜过望。

    立刻就召集群臣商议,一来是商量下如何管理新占领的地盘,而来要商议下该怎么封赏有功之臣。

    就在李世民激动的在地上乱转的时候,被召集的大臣们鱼贯走了进来。

    李世民挥着奏报把梁师都被消灭的事情一说。

    “梁师都被消灭了?”中书令房玄龄惊声问道。

    “怎么这么快,陛下下旨才几天啊”兵部尚书杜如晦也感到极为惊讶。

    其他的大臣也都有些不相信,人家好歹是占了那么大一片地方,又有朔方这座坚城可守,怎么可能这么快呢。

    “额,这个朕还没来得急细看”李世民愣了下说道,经房玄龄杜如晦两个这么一提醒,李世民也感到很不对劲,进展的太快太顺了。

    他急忙把奏报从头到尾仔细一看,越看脸色越难看,到的最后直接黑成了锅底。

    “陛下,怎么了”长孙无忌小声问道。

    “你自己看吧”李世民直接把奏报递了过去。

    “哦哦”长孙无忌应了声接过奏报上下一瞧,惊呼出声:“武元庆杀了梁师都独子梁烈,烧了朔方东城,引的梁洛仁出城攻打东城门,从而让刘兰等人抓住机会占领了整个朔方城,然后又因为梁烈的死,梁洛仁遭到梁师都记恨被排挤,从而导致最后梁洛仁杀掉梁师都,举城投降,这这这,怎么可能。”

    群臣哗然,一个两个不相信。

    可奏报就是这么写的,柴绍,薛万均等人又和武元庆没什么关系,所以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陛下,武元庆这个应该算头功吧”杜如晦说道。

    算头功?

    听到这三个字,李世民肺都要气炸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武元庆这个天杀的去了代州没几天竟然就干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来。

    这功劳算不算,必须算。大唐最重军工,要是这个不算的话,那就太让军队里的人寒心了。

    可真要论功封赏,李世民又很不甘心,别的不说,武元庆现在还在大牢里关着呢,要封赏他的话,也太打这个皇帝的脸了。

    “陛下,武元庆这次虽立有大功,但毕竟是犯错在先,无故到朔方本就失职,后又不遵旨意擅自回长安,有功要赏有过也要罚,依臣看就功过相抵好了“长孙无忌出言解围。

    不愧是李世民的贴心大舅哥,还是长孙无忌最懂他的心,知道他的想法。

    “好,辅机所言甚合吾意”李世民笑着点头。

    完了,一句甚合吾意就完了啊,您倒是下旨把人给放出来啊。

    “陛下,您看是不是要把武元庆那小子放出来呀”说这话的是从泸州回到长安的程咬金。

    “不行,武元庆太过胡闹,还是在大牢里多反省一段时间的好”李世民摇头断然否决。

    “陛下,再过几天就要开始春耕了,没有武元庆指点,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恐怕没人会种啊”说话的是户部尚书。

    额,李世民傻眼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不出去也是个问题()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至于为什么叫龙抬头武元庆并不大清楚,不过既然有龙,龙又掌行云布雨之事,肯定有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的意义在里边。

    但武元庆记住这个日子是因为他们那有习俗在这一天要理发剪头。

    在大唐这年月,二月二也是要过的,还挺重要。不过因为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发的事倒是没有。唐朝人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皇家在这一天也很忙,皇后娘娘送饭,皇帝御驾亲耕。

    不过这所谓的送饭,御驾亲耕那都是样子货,用的也不是普通百姓意淫的金锄头,正规特流程就是摆摆架势,让老天看看我这人间的帝王皇后都亲自下地劳作,你看在我们这么辛苦虔诚的份上多保佑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虽然心很诚,但行动上依然是在糊弄老天爷。

    就跟后世那些领导去植树抗洪之类的一样,拿着工具糊弄两下,哄哄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就罢了。

    也就是这天,看着摆在一旁供案上的土豆,玉米,苦逼的李世民发现不放武元庆出来还真不行,因为他压根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种的,什么时间种的。

    就连他特意从长安周围县里边请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农都是两眼一抹黑,挤在一起光嘀咕供案上的是什么东西了。

    可这农时不能耽误啊,万一要是因为种的晚了影响了收成甚至是绝收,那李世民可就要哭死了。

    没办法,李世民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下旨放武元庆出狱,并且官复原职,还当回他的司农少卿,依然主管新式高产作物的栽培。

    结果,没多会功夫宣旨的内侍带回来一个让李世民暴跳如雷的消息。

    武元庆又抗旨了,死活不愿意出狱,说在大牢里住的挺好的,想多住段时间。

    不理李世民是怎么发脾气的,单说武元庆是真的在监狱住出感情来了吗?

    当然不是。

    傻子棒槌才会对监狱有感情。

    一开始听到要被放出狱的时候,武元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就差欢呼的蹦起来了。

    可当听到官复原职的时候武元庆如同当头被浇了一盆凉水,从头顶凉到了脚底板。

    司农少卿是干吗的,说白了就是主管农业的,搁在后世就是农业部的副部长。

    说起来也算是肥差,可这个官不好当的,尤其是古代经常闹天灾,粮食动不动就是减产绝收,然后就是流民遍地跑,然后负责的官员就要倒大霉了。

    最最关键的是,武元庆深知今年可是有大蝗灾的好不好,蝗虫一来,种特么什么都是白搭,别说粮食了,就树叶都啃的剩不下什么。

    明知这差事不能干,干了肯定倒霉,武元庆怎么可能愿意出去趟这个浑水。

    就算是抗旨不遵,也比倒时候被李世民拿来背锅要好的多。

    当然,你要看李世民安排的差事,好像只需要管玉米土豆的栽培种植就完了,其他的事不需要武元庆管,但皇帝的尿性谁都知道,到时候真让你背锅,哪会管你是不是负责人,说你错了就是你错了,不是也是。

    所以,武元庆华丽丽的抗旨了。

    然后,傍晚的时候李承乾就跑来了。

    “你怎么来了啊”看着笑嘻嘻出现在面前的李承乾,武元庆颇为惊讶的问道。

    “这么多天不见,甚是想念,所以就来看看咯”李承乾道。

    “你可拉倒吧,陛下禁止任何人来探监的,你当我不知道啊”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

    “好吧,是父皇让我来的”李承乾很干脆的把他爹给卖了。

    “陛下让你来的?来干什么啊?不是要宣旨砍我的头吧?我说你这可是抢人家内侍的活了啊,不太好。”武元庆道。

    “少贫两句会死啊”李承乾翻着白眼说道:“说正事,父皇让我来问问你,为什么宁愿抗旨也不愿意出去?”

    “我跟你说这牢里好住呀,可以让人凝神静气,心态平和。。。”武元庆张嘴就开始胡扯。

    李承乾赶紧打断了他:“行了啊,你别跟我这胡扯。我告你,父皇今天非常生气,砸了宫里很多东西呢,你要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