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够”程处默沉声道。

    “什么”武元庆问。

    “我说不够,那白糖我看了,品质那么高,那么好,以前从未见过,肯定极为难制作,所以我担心以后会买不到”程处默解释道。

    “额,这个你放心白糖产量虽说不多,但售价那么贵买的人肯定也不会太多。而且不是我说你,你要那么多白糖干吗,我可告诉你糖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糖尿病,还容易发胖”武元庆觉得程处默这么害怕买不到白糖,肯定是他极为喜欢吃糖,所以衷心劝诫。

    “是给我娘亲的,她吃药的时候嫌苦,放上糖才能喝的下去”程处默说道。

    “哦,原来是给婶婶的啊,你早说嘛”武元庆恍然,大手一挥,很豪气的说道:“以后你们家的白糖我免费送,要多少有多少,够意思吧”。

    “够意思够意思”得到了想要的答复,程处默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一句,吃糖多了不好,尤其婶婶吃药的时候放糖很影响药效的”武元庆再次说道。

    “真的?你懂医术?”程处默怀疑的看着武元庆。

    武元庆呵呵笑道:“医术我是不懂了,不过一点常识还是知道的。糖吃多了发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状,是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有痰者也不宜服用。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是不是啊,说的跟真的似的,给我娘看病的也都算是长安城中数的上的神医,我怎么从来没听他们跟我提过这个禁忌”程处默有些不相信。

    也是,武元庆一个连医术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知道那些神医都不知道的事情呢,程处默不相信很正常。

    “处默,我看你还是相信他的好,武元庆这个家伙虽然平日里很不着调,但正事上从来不乱说,而且这家伙懂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没准真懂些瞧病的事情”李承乾开口帮腔。

    “好,那我信你一次,回去就让娘亲吃药的时候不要再加糖了,看看会不会有好转”程处默想了想说道。

    “要是娘亲能有好转,我欠你一个人情”程处默正色看向武元庆。

    “朋友嘛,说这个太见外了”武元庆摆手。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救命之恩() 
唐武德三年,置稷州,以武功等五县隶之。并在武功县东部与始平接壤处(今武功县长宁乡)设扶风县。贞观元年,废稷州,撤扶风县,其地并入武功。

    武元庆的封地就在武功县,食邑的庄户都在武功县的最东边,距离长安只有七八十里的路程,皇帝赏的一千亩永业田也在这边。

    武元庆到自己封地已经七八天的时间,除了看看侯府的建造进度,主要的原因是他准备在皇帝赏的那一千亩田上种种大棚菜,不光是为了吃到新鲜蔬菜,还是为了增加西红柿,辣椒,南瓜,土豆明年春耕时候的种子。

    后世武元庆他们村里的大棚都是用的长竹竿搭建棚顶骨架,用塑料薄膜覆盖棚顶,好保温外加透光使大棚里的作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然后配以保温性能好的稻草编织的厚草席草被来做夜间保温。

    可在古代是没有塑料薄膜的,这点把武元庆给难住了,没有塑料薄膜就没办法让棚里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些作物就不可能生长,那这大棚就建不起来。

    好在后来武元庆想起来,初中上历史课的时候有学到过说是唐朝丝绸做的轻而薄,穿好几层衣服都还能看到胸口的红痣。

    虽然武元庆穿越过来还没有穿过那样薄透的衣服,不过派人到市面上才买了许多薄透的丝绸后,武元庆还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比较适合理想的塑料薄膜替代物。虽然丝绸价格昂贵,不过对于武元庆来说还算不上什么。

    而且丝绸价格再贵那也是随时可以做出来的东西,但冬日里的绿色蔬菜却是太稀少的,除了温汤监靠着温泉地热能种出来几斤蔬菜供应皇家外,就连王公大臣都是见不上的,除非是立了功或者皇帝心情好的时候赏赐几根。

    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大棚墙体自然用的土胚,身在黄土高原上,土坯那是最不缺最容易弄出来的建筑材料。

    都不需要什么粘合材料,一块块平滑的土坯直接一层层往上垒就行。垒好前低后高的面墙体后就是搭架,然后就是铺设丝绸,草席这些。

    武元庆还在大棚地下挖的有纵横交错的火道,弄得地暖,准备在气温过低的时候,在外边的火塘烧火,然后给大棚里边增温。

    有钱有势就是好,七八天的时间,占地十几亩的几十座坐北朝南的温室大棚就全部弄好了,里边的土壤也都翻整好施好了草木灰肥,武元庆在来的当天就让人沤的粪肥也都混合好土壤洒到了地里边。

    土豆,南瓜等有的是直接就可以种,但西红柿辣椒还有其他的一些蔬菜是需要先育苗的,就要等育出苗后才可以种。

    土豆,南瓜,辣椒,西红柿这几种,武元庆没敢全种下去,担心万一大棚没弄好什么都没种出来那就惨了,他准备每种只种一半的种子,以安全第一为先。

    至于其他像什么茄子大唐这时候叫昆仑紫瓜的,还有黄瓜,胡萝卜,白菜,芥菜、菘菜之类的菜那就随意种了。

    大棚种植搞得热火朝天的,武元庆每天也都是乐乐呵呵的,但几天前在田间翻耕时候的发现却让他心中抹上了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而就在这时,武元爽带着大丫二丫也跑来了武功,同来的还有太子李承乾,襄城,长乐两位公主,以及到武家讨过债的程处默。

    一见到武元庆,程处默就扑上来给了他个大大的热情似火的拥抱。

    “哎,这是干吗,你给我起开起开”武元庆用力挣脱了程处默的熊抱,面色不渝的吼道:“你小子有病吧,我特么可没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你要是弯的你就给我有多远滚多远”。

    被武元庆指着鼻子吼,程处默没有一点不高兴,反而一脸激动握住武元庆的手说道:“谢谢,真的是太谢谢你了,大恩不言谢,多的我也不说了,你以后就是我程处默的兄弟,比亲兄弟还亲。”

    “这家伙什么时候犯病的啊,逮着人就认兄弟”武元庆看向弟弟武元爽问道。

    由于程处默抓着武元庆的手用力的摇晃,带的武元庆的身子还有脸都在颤动晃悠,使得他现在的面部表情极为扭曲滑稽。

    旁观的几人都嘻嘻哈哈的笑的乐不可支。

    武元爽被自家老大打怕了,虽热很想笑,但又不敢笑,听到老大问话,只能强忍着笑回答道:“没有,他就是太高兴了,太想感谢大哥你了”。

    “感谢我?为什么感谢我啊”武元庆不解的问道。

    李承乾笑嘻嘻的给武元庆释疑:“自从前次听了你的话,处默回去就没有再让程伯母喝药的时候放糖,坚持了这么多天下来,程伯母的身体大为好转,咳嗽少了,痰多的毛病也有了明显的减轻。对吧处默”。

    程处默激动的点头:“对的对的,母亲说她呼吸比以前顺畅了许多,这两天都可以不用人扶就下地走动了。请了的大夫也都说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痊愈了”。

    “呵呵,那是因为婶婶病的不重,大夫开的药好,你感谢我干吗”武元庆不想揽功,他觉得自己就是提了提建议让喝药的时候不要放糖,又不是什么大事。

    哪知程处默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说道:“不对,你说的不对。我娘从年初就病了,一直就没好过,从开始的偶尔咳嗽到后来越来越严重卧病不起,那些大夫也都束手无策,言语中不经意会透露出娘亲已时日无多。是你,是你的一番话才使得娘亲好转起来,是你救了我娘亲一命。武元庆,我感谢你救了我娘亲,可惜我爹半个月前已经返回泸州去继续镇压僚人叛乱,不然他一定会亲自来向你道谢的”。

    说到老爹程咬金没有能够亲自来道谢,程处默觉得挺失礼的,一脸惭愧。

    听到这,武元庆暗地不由撇嘴,道谢?搞不好你爹想弄死我呢。(。)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就问你怕不怕() 
都说升官发财死老婆,你爹这官也升了财也发了,眼瞅着老婆也要死了,可以再换一个更好点的,结果我给搅和了,他知道还不得气死啊。

    反正武元庆记得历史上程咬金的夫人是七宗五姓中的第一门阀崔氏之女,反而现在的这个孙氏是前不久才知道的。

    所以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武元庆插手,孙氏这一遭是死定了,不然程咬金不可能再去崔氏之女。

    那可是崔家的女儿,皇帝想娶都娶不到的,被武元庆给搅和的娶不到崔家的女儿,程咬金算是少了一个大大光宗耀祖的好机会。

    武元庆这也只是在心里自己偷着想想小人之心一把而已,因为只有他是穿越的所以才会知道往后发生的事情。

    程咬金却万万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更不可能拨开历史的迷雾看到数年后的事情。

    再说就算知道孙氏死了,自己会娶到崔家的女儿,程咬金也不一定愿意啊。

    万一程咬金和孙氏夫妻情深,希望自己婆娘长命百岁也不一定。这个从程处默偶尔透露出的话中也可以感受出来,别的不说,就说前段时间程咬金回朝,明的是回朝奏事,暗地里搞不好就是回来看望老婆的。

    武元庆心里翻滚,脑洞大开瞎琢磨,程处默则激动的一再表示感谢,非要割手指滴血盟誓和武元庆结拜为异性兄弟。

    看着程处默抽出来的明晃晃亮闪闪泛着寒光的匕首,吓得武元庆连声阻止,好不容易把这个自残党给劝住了。

    虽然不割手指了,但还是逃不脱指天发誓结拜的流程,李承乾也凑热闹跟着结拜。

    然后一个太子,一个侯爷,以及一个未来国公就这么瞎比胡闹的成了异性兄弟。

    “武元庆,你弄的那个烧煤炭的火炉真好用,不但比以前取暖的炭盆更暖和,还没有多少碳毒。母后还夸你了,说你做了一件大功德的好事,说有了这火炉今年宫中都没有发生因碳毒而死的事情。”结拜过后,一伙人跟着武元庆参观大棚,叽叽喳喳的问东问西,李承乾瞅了个空对武元庆说道。

    “是吗,娘娘会夸我,真稀罕”武元庆笑着问。

    “你这家伙”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说道:“不光母后夸你,连皇祖父都夸你说那个火炕好呢”。

    “可别,太上皇他老人家的夸奖我可不敢当,这要让陛下再误会什么,我可又要小命不保了”武元庆连连摆手,敬谢不敏。

    “你这人怎么这么小心眼啊,还记着上次的事情呢”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了。你向父皇请假不到宫中伴读,说要在冬日里培育蔬菜,还准备增加土豆的种子数量,这怪模怪样的大棚就是你这几天下来的收获啊”。

    “呵呵,这个算不得收获,顶多算是把我心中已有的东西复制出来而已。不过收获也不是没有,虽然和冬天种蔬菜没什么关系,但也是关于粮食方面的事情。”虽然嘴里呵呵笑,但武元庆脸上却是面无表情,甚至有些阴沉。

    “什么收获,说出来让本太子跟着高兴高兴”李承乾兴致勃勃的问道。

    “你想要跟着高兴是不可能了,不过被吓死倒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武元庆直接泼凉水。

    “坏消息?”李承乾傻眼。

    “很坏很坏的消息,坏到你父皇都能被吓死”武元庆仔细想了想怎么才能把事情的眼中程度表达的更清楚一点。

    “具体是什么?”李承乾问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其他人也都呆愣愣的看着武元庆,心中不由在想能把皇帝都吓死的消息该有多大呀,起码也要像去年突厥颉利可汗进逼长安一般吧。

    “来,给你们看样东西,你们就明白了”武元庆走到一个大棚的墙边,将墙角堆放的几块土疙瘩拿了两个递给了李承乾。

    “卧槽,这特么是什么啊”李承乾接过去仔细一瞧,直接给吓了一大跳。

    只见那土块上边密密麻麻的排布着几十个长条状的深黄,浅黄的虫卵。

    襄城长乐姐妹还有大丫二丫姐妹都不约而同的发出超分贝的尖叫。

    “这玩意到底是什么啊,你哪儿弄来的”李承乾一脸嫌弃的扔掉土块问道。

    有点密集恐惧症的武元庆也是一脸恶心想吐的感觉,但还是强忍着恶心,拿了个锄头从一边没有翻新过的地里刨了一大块土出来指给李承乾看。

    “从地里挖出来的?”;李承乾惊讶的问道。

    “废话,当然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了,不然还能是我凭空变出来的。我是想告诉你,这地里边很多这种卵”武元庆给了李承乾一个白眼。

    “知道这是什么卵吗”武元庆再次发问。

    “不知道”李承乾摇头。

    “你们呢”武元庆问其他几个,得到的是同样的摇头。

    “这是蚂蚱卵”武元庆从土块上捻了一个卵,放在手掌中间让众人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蚂蚱?”

    “对,蚂蚱,也叫蝗虫”武元庆点点头。

    “艹,蝗虫?这么多”除了年幼的二丫,其他众人齐声尖叫。

    “怕了吧,被吓到了吧,要是我告诉你这周围方圆十几里的地,随便挖一处都能挖出这么多来,你是不是会更害怕,要是我告诉你这整个关中可能全是这种情况,是不是你父皇也会吓的要死”武元庆平静的描述着。

    “艹,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李承乾激动冲武元庆大吼。

    看着武元庆平静的如死水一般的眼睛,李承乾流着泪带着祈求的问:“你是再骗我的对不对,是在开玩笑的对不对”。

    武元庆沉默了半响,才艰难的摇头,嗓音沙哑:“很抱歉,但这是真的。今年冬天一直没有下雪,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恐怕也不会下雪,天又不是很冷,这些虫卵难以被冻死。而且由于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