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大臣就对皇帝带头守法敬佩得五体投地,现在见他要请罪三日,感情上哪能通过!大臣们几乎是同时跪在地上,请求皇上收回“请罪”的决定。房玄龄等老臣们说:“决定人臣是生是死,裁定案件如何发落,这是君主的特权。皇上的诏旨就是法律,古今各代,概莫例外。陛下何必这样谢罪自责呢?”

    不少大臣们接二连三地上请皇帝收回“请罪”之举,李世民都不允许。群臣们见皇帝非“请罪”不可,大家都跪在地上,频频叩头,齐声奏道:“圣上若不接受臣下诤谏,我们就不离开这里!”

    就这样,大臣们从清晨一直跪到午后,谁也不起身回府。李世民见大家执意不许,说:“既然诸位爱卿不让朕去南郊谢罪自责三日,那就允许我在这里自责吧。”

    他降下诏书说:“从党仁弘这件事的处理上可以看出,我有三条过失:一是知人不明,二是以私乱法,三是赏罚不明。这几条弊病,朕将竭力克服,也望诸位极谏。”

    话虽说的好,但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乱法找了个台阶下罢了。

    都知道自己做的不对还要做,真正要是守法的皇帝如何也是不会做的。

    李世民很会作秀,玩了这么一出,不但大臣们心被感动的哗哗的,还通过“自责”取得了众臣的同意,挽救了党仁弘将他由杀头贬为了庶人。

第六百三十三章 赏罚分明也是分人的() 
在党仁弘的事情上套路了一把的皇帝,几天后就又跑去骊山逛了两天,跑了跑温泉,打了打猎才又回到宫里。

    一回宫里,刑部就给皇帝找事了,刑部上折子说:“反叛等大罪依连坐法令,兄弟没官为奴处罚太轻,请求改为一并处死。”

    皇帝一看这事情蛮大的,自己一言而决不太好,毕竟关系要不要株连的,弄不好会被人说残暴的,还是交给手下人议一议再做决定的好,这样的话哪怕被人诟病也能找到背锅的。

    于是皇帝敕令尚书省仆射以及六部尚书共同议定,然后不管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还是魏征等人都认为:“秦、汉、魏、晋的法律,谋反罪都要夷灭三族,如今应当改用刑部的请求为是。”

    皇帝一听觉得也对,既然手下大员们都这么说了,那咱就恢复原先的法律好了。

    结果,皇帝诏令还没下呢,得到消息的给事中崔仁师就上折子反对了,他说:“古时候父子兄弟犯罪互不相关,为什么要用亡秦的严刑酷法来改变使周朝兴隆的中典呢?而且诛杀其父子,已经足以累及其心灵,这一点都不顾及,又如何谈到爱惜他们的兄弟呢?”

    这折子一上,皇帝一听,哎,这特么也说的挺对的,我要是恢复了秦朝的严酷法律,不是我和始皇帝的残暴有一拼吗?不行,看来不能这么干。

    当皇帝拿着崔仁师的折子让房玄龄他们看得时候,房玄龄沉默了一阵后,说道:“祖宗有荫庇子孙的义务,所以祖孙关系亲近重要,而兄弟关系疏远。如此说来就是亲近的流放而疏远的处死,不是用刑的本意。”

    房玄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前的是只算父子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某个人犯了罪,遭受株连杀头的只到了他的父亲以及他的儿子这个辈分,要是在往上一点他的爷爷是不会杀头,而是会被判处流放的。

    房玄龄的意思就是开始有点赞同崔仁师的话了,毕竟要论亲近的话肯定是爷爷和孙子亲,兄弟之间可就不见的了,不然也不会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么一说了。

    兄弟在父母死后会分家,可没多少爷爷会和自己孙子分家的。

    既然在孙子犯罪后,爷爷只是判处流放,那关系更加疏远的兄弟之间如何能遭受株连杀头呢,根据关系远近判刑的话这说不通啊。

    作为百官之首的房玄龄都这么说了,其他人也就没什么说的,反正大家意见是给出了,就看皇帝怎么决定了。

    然后皇帝有些为难了,接受崔仁师的建议吧,可值钱他都认同了众位宰辅的意见准备下诏了,可不接受吧,那以后人家万一就此诟病起来,残暴的帽子可就扣到自己头上了。因为有臣子反对,房玄龄都变了主意了,那就是自己一意孤行的过错。

    不行,发愁的李世民想来想去,觉得这可能出现的残暴的锅自己不能背,既然不能被那就认同崔仁师的意见,把刑部的意见打回不做更改好了。

    完了后,李世民还把崔仁师好好夸了一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要是放在别的大臣,李世民少不得要提拔个一级半级的,毕竟是自己金口玉言夸过的,升官才能表示自己这皇帝赏罚分明的嘛。

    可这个人是崔仁师,皇帝就不打算这么干了。

    赏罚分明,也是看人的,别人可以,崔仁师不行,谁让他是出身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是东汉名士崔钧的十一世孙。

    皇帝对门阀的打压那是众所周知的,不提拔崔仁师实属正常。

    后世很多人说唐朝初年门阀势力强大,李世民都要投鼠忌器,打压都不敢太过,到了武则天时候门阀才受到了重创,然后直到大唐末年门阀渐渐衰落不复往日。,五代十国门阀更是算完了。

    但这话其实是不对的。

    门阀势力确实是在唐朝末年走向末日黄昏的,但那不代表那时候门阀势力不强,也不代表唐朝初年门阀势力更强。

    准确说起来,门阀势力被压制最狠的时候正是贞观年间李世民在位时期,就是现在这个时期以及之后高宗,武则天时期。

    也就是大唐盛世之时,五姓七望门阀被压制最狠。

    因为强盛,所以皇帝强势。皇帝强势,才能压下朝中的门阀。

    就像现在,满朝中顶级大臣中找不出一个五姓七望的族人来,而在之前也就是太原王家的王珪级别最高,是朝中巨头之一。

    这是因为唐朝初年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就如同现在的朝中格局一样。

    而原时空后来五姓七望的世家门阀却崛起了,从皇帝的打压中抬头了,这个时间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

    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原时空的唐朝,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

    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当然,这些世家门阀崛起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皇权不盛,皇帝威势不够,没有足够的威望,势力压着门阀低头。

    要是放在现在,就算有再多的五姓七望族人待在朝中,皇帝都有的是办法将他们压服,起码保持和寒门,很新兴勋贵保持平衡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皇帝现在是根本不给五姓七望世家门阀抬头的机会,凡是门阀族人基本全被压制在底层。像崔仁师已经算是数得上的五姓七望家族里高级别的官员了,但也仅仅只是给事中而已。职权虽然挺重的,但也不过是正五品上的官职罢了。

    家里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老人情况稳定一点了,更新开始恢复。

第六百三十四章 吐到小脸煞白() 
李世民老是觉得自己赏罚分明,哎呀,真是千古以来的第一明君啊,但丫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大臣,特别是五姓七望的门阀自己在偷偷骂他呢

    赏罚分明?

    屁

    武元庆打了汉王,多大的事情啊,亲王给打了,结果太子拖着不处理,皇帝回来也拖着,最后被高士廉烦的没办法了,直接一个闭门思过就算了,连象征性的罚点俸禄都没有

    而崔仁师这样一个尽忠职守得到皇帝亲口称赞的大臣,结果最后就得了一个口头表扬,连一点提拔重用的意思都没有

    真是毫不掩饰的区别对待

    可是偷偷骂的再欢又能怎么样呢?皇帝现在正是权威最重的时候,高句丽干掉了,新罗百济残余势力一旦干掉,也要全部纳入到大唐的版图,完了北方的薛延陀也灭掉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大唐就扫掉了东方北方所有的威胁,这时候谁敢不开眼的说皇帝的不是那不是找死吗?

    什么?

    魏征?

    魏明镜进入到贞观十七年正月就病的不行了,虽然有孙思邈诊治一时半会死不了,可是眼疾的问题却是更严重了,视物不清,魏明镜都上书递辞呈,连特进的虚衔都不想担任了,还想让他怼皇帝?

    以后啊,做梦去吧

    皇帝还是个好皇帝的,对于让自己明得失明了这么多年的魏兄弟李世民还是很上心的,不但派人送了许多好药材,补品,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aiyoushenm】

    还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去魏征家里探视,只是后边还跟着一个小丫头片子

    十岁不到的衡山公主,小萝莉一个,魏征一家很纳闷啊,怎么回事,皇帝现在出门去哪里都要带着闺女出行了吗?

    这个好像于礼不符吧,卧病在床的魏征琢磨是不是该再怼皇帝一次,结果,没想到皇帝和他寒暄一番,安慰一番后,忽然指着眨巴着大眼的小萝莉衡山公主说:“爱卿啊,你辅佐朕多年,直言进谏让朕少犯了不少错误,朕心里都记着呢现在爱卿要请辞,朕是百般不舍的,可是爱卿眼疾甚重朕不好苛求爱卿家里只有独子叔玉一人,朕准备把衡山嫁给叔玉这样一来,爱卿也不必担心百年以后叔玉被人欺负“

    皇帝话说的很明白,你魏征说要辞职,我这皇帝不忍心让你抱恙做事,所以我同意你辞职,反正只是职事辞了而已,你的爵位俸禄什么都保持不变但是你也知道你就这么一个儿子,都每个兄弟帮衬,谁知道以后什么情况,所以为了免除你的后顾之忧,我这个皇帝把自己的宝贝闺女嫁给你儿子,这样一来他就是驸马了,他的身后就是皇家,这样你就算以后死了也不用担心你儿子会过不好,被其他勋贵欺负什么的

    怎么样,哥们我够意思吧,李世民就差这么一句得瑟的话没说了

    衡山小萝莉傻了吧唧的傻眼了,本来还高兴老爹,哥哥只带自己出来玩,没有带其他姐姐出来玩,心中小小窃喜自己最受喜欢的,没想到,特喵的,自己竟然转眼就成了待嫁人了

    眼巴巴瞅瞅老爹,然后再瞅瞅哥哥,完了发现这俩货仰头看天都不看自己的,衡山心塞了,然后感觉到有人偷看自己,转眼看去发现竟然是魏老头家的那傻儿子瞪他,狠狠的瞪他,瞪死他自己就不用嫁给他了

    于是,衡山小萝莉皱眉,皱鼻,努嘴,一副丑不拉几凶巴巴的样怒视魏叔玉,准备化眼神如刀戳死他

    魏叔玉跟他老爹魏征不一样,魏征那是乱世成长起来的,所以很牛掰魏叔玉则被魏老头教导的有些木讷,很老成,完全不像武元庆,程处默他们这样无法无天

    魏叔玉干什么都是一板一眼的,从来不会跟武元庆他们一起闹事,别说闹事了,就看他们闹事魏叔玉都不干

    程处默嘲笑他怕事,武元庆倒是不这么觉得,魏叔玉只是被魏老头教导的古板一些,方正了一些,就像以前没和武元庆他们混在一起的房遗直差不多

    不过古板,方正,不惹事,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胆小怕事

    衡山小萝莉就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她要吓唬魏叔玉,最好用眼神吓死他,让他拒绝掉这门亲事

    但是衡山小萝莉明显想的太美了皇帝下嫁公主,魏征两口子没有二话,高兴的连忙拉着魏叔玉谢恩,魏叔玉跟着谢恩,没有一丝被吓到要拒绝的意思

    又心塞了

    不过让衡山小萝莉松了一口气的是虽然赐婚了,可是因为她年纪还小,所以要等几年才能成亲,所以,这次就算是个简单的订婚了,衡山小萝莉也成为了一个光荣的养在自己家里的童养媳

    “这家伙真特么狠,竟然挖了人家的心肝给烤着吃了,啧啧,也不知道人的心肝是什么味的承乾你知道不?“武元庆将手里的烤肉狠狠咬了一口,然后一副吃人心肝的样子砸吧着嘴

    “呕“

    一旁的李承乾脸色煞白,惊恐的扔掉手里的烤肉,蹲在地上吐了个天昏地暗

    “要死啦,恶心不恶心啊你,瞎说什么呢,还让不让人吃东西了“媳妇王子瑜同样一脸煞白的责怪道

    李承乾旁边,武元庆另两位媳妇襄城和长乐两个一个拿纸,一个拿水伺候自家兄弟

    “哈哈,瞧瞧你那胆子小的,不就是说一下嘛这都能把你吓到“武元庆不理王子瑜的责怪,大声嘲笑道

    “我这是被吓的吗?我这明明是被你恶心到的呕“刚喝了口水压下恶心感的李承乾话没说两句就看到武元庆再次狠狠咬了一口烤肉,然后就又开始干呕了,一边干呕一边骂:“你能不能别在说这么恶心的事情还吃的那么香啊“

    “可是,你刚才不也吃的很香吗?对不对,香吧“武元庆翻着白眼说

    “呕“

    李承乾又崩溃了

    我说过不会烂尾,不会太监的,说到做到,从今天起恢复正常更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