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且将一场回击发展成了一场灭国之战,偌大的薛延陀仅仅只支撑了半年不到就到了土崩瓦解亡国的地步。

    而同一时刻,大唐在东面辽东地区也发动了讨逆战争。

    对于不尊宗主国的属国大唐一向以怀柔居多,但这次大唐性子大变,直接出兵讨伐,而且一讨伐就是对付的强大的高句丽和不那么强大的百济。

    这两国一直眉来眼去互为盟友,现在好了,全成了大唐要攻击的目标了。

    如果大唐只是多面开战其实也没什么,但当大唐多面开战还都取得了大胜,被大唐攻击的三个国家几乎都要亡国的时候,周边国家彻底胆寒了。

    这三个国家里不说强盛的薛延陀或者高句丽,就是百济也不是一般的周边小国可以比拟的,这样的三个国家都要同一时间被灭掉了,那如果大唐要对自己国家动手可怎么办?

    想想这些小国家的国民以及统治阶级都觉得不寒而栗。

    害怕的不行,生怕自己国家就会步上边三国的后尘,可反抗又没那个资本。

    想来想去,这些国家决定赶紧的讨好大唐吧,恭顺点,听话点,朝贡多点,大唐给的回礼尽量少要点,只要宗主国的决定不管多难都老老实实听着办着,千万别打一个磕绊,给了宗主国出兵的理由。

    几乎所有大唐周边的小国都是如此的想法,于是十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各国的朝贡队伍踏上了大唐的国土,朝着长安或者东都洛阳进发。

    挨着长安近的就到长安,挨得洛阳近的就到洛阳。

    万国来朝,真正的万国来朝,可比当年打败东突厥后那些部落首领奉承李世民为天可汗时候的阵容强太多了。

    不但有北方的还不归大唐统属的游牧民族,有更西边的沙漠小国,有南端岭南那边的南蛮众残存的小国,还有东边的琉球,甚至更小的只有一个小岛的岛国之主都派了使节到大唐朝贡。

    不知道远在洛阳的皇帝陛下是如何的心情,但武元庆知道李承乾最近几天笑的脸都僵了。

    年关将近,洛阳那边还没有传回皇帝准备回返长安的意思,武元庆就估摸皇帝这是还不放心辽东的战事,准备坐镇洛阳等辽东百济,新罗所有的战事都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后才会回返长安。

    皇帝不回来也挺好的,武元庆心中是窃喜的,因为皇帝一旦回来,那他必然是要受点惩处的,虽然很可能功过相抵,但起码的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皇帝越晚回来越好,数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忘掉了这档子事最好。

    “元庆,这几天来朝贡的使节更多了,每天我大半时间都用在接见他们身上了。“武元庆一进宫,李承乾就忙不迭的抓住他诉苦。

    “鸿胪寺是摆设啊?让他们挑选着来啊,那些太小的国家使节鸿胪寺接待就已经够规格了,哪里需要你全部接见,你只需要见一些比较大的国家的使节就可以了。“武元庆一脸无语的说道。

    “哎,你可说呢,我发现鸿胪寺现在就是个摆设,他们好像能做的就是作为传话筒把各国使节的请求传给我,然后再把我的意思传回去给各国使节,除了这些,他们就办不了其他了。“李承乾一肚子气的说道。

    “哈哈,既然怨气这么大,你赶紧给你父皇写奏折,让他赶紧把鸿胪寺的卿,少卿全给换了。“武元庆开玩笑的轻笑。

    “哎,你别说,我觉得你这个主意靠谱,可以给父皇去信试试看,就说元庆你不甘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抱怨鸿胪寺卿,少卿尸位素餐,强烈要求恢复鸿胪寺少卿的官职以施展抱负。“李承乾双手一拍,笑嘻嘻的说道。

    “滚,你不要害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来着,好不容易现在无官一身轻,要是你再把我坑进去,我告诉你,我和你小子没完。“武元庆没好气的骂道。

    “哈哈。“看着武元庆气急败坏的样子,李承乾笑的很欢乐。

    就在众多国家的使节齐聚东西两京的时候,薛延陀的使节却苦逼的待在鸿胪寺里眼巴巴的盼着大唐皇帝早日有回复传回。

    可惜,他板着指头数了一天又一天,从一数到五,从五数到了十。

    每一天都是带着满满的期待等着盼着祈祷着,结果每一天都是以失望而告终。

    接着第二天继续起来带着期盼的盼望着盼望着。

    盼望着盼望着,又从十数到了十五,然后还是没有任何的消息送回。

    薛延陀使节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区区六七百里的洛阳而已,为何会用了这么久的时间都没有消息送回。

    在这一刻,他万分懊悔,为何当初自己没有跟着直接去洛阳觐见大唐皇帝,而是选择了留在长安,留在鸿胪寺等消息。

    就在薛延陀使节准备板着手指头开始从十五往二十数的时候,有消息传回了长安。

    不过,不是他期盼已久的大唐皇帝接受薛延陀求和的消息,而是,一个让他如遭雷击的晴天霹雳。

    他可以在长安,在鸿胪寺一直等下去,但他的国家等不下去了。

    薛延陀被灭了。

    一直等不到使节传回好消息的薛延陀人等到的是大唐后勤部队的草料送达前线,前线军马有了充足草料后,李绩,薛万彻,程咬金等三方人马终于由包围变成了攻击阵型。

    第二场雪,眼瞅着第二场雪就要下了。

    虽然第二场雪下了之后薛延陀人会冻死冻伤的更为严重,但同样大唐的军队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那样薛延陀人必然会赢来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弄不好就是活下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很可惜,薛延陀人运气不好,在第二场雪下下来之前大唐的草料送到了。

    然后薛延陀人的末日到了。

    三支人马二十万大军,还是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围攻薛延陀的牙帐,根本没有给薛延陀人留下任何一点的机会和希望。

    最后一战,薛延陀夷男可汗和他的儿子突利失全部被生擒,其余的不管是牧民还是兵士,要么死,要么被俘,没有逃掉一个人。

第六百二十章 新年新气象() 
薛延陀就这么被灭了。

    这个消息出乎却也不出乎各国使节的预料。

    出乎,是没想到竟然在年前就被灭了,而且被灭的这么干净。

    不出乎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当大唐要灭掉谁的时候,不管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大唐的目标被灭掉。

    这是之前的东突厥,吐谷浑以及西域诸国被灭后其他各国从中领悟出来的真理。

    薛延陀一被灭,草原上的那些不归大唐统属的游牧部落派来的使节对大唐恭敬的不行了,就连走在大街上和大唐百姓擦碰一下,这些使节都要第一时间点头哈腰的道歉认错,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大唐君臣,为自己的部族招惹祸端。

    年前,武元庆除了偶尔跑宫里和快累死的李承乾胡扯一顿外,就是在家里忙着伺候老婆孩子,琢磨每天准备什么饮食。

    热热闹闹平平淡淡时间到了年关,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年货,而出征薛延陀的大军也有部分接到了班师回朝的命令赶回了关内,不过大军并没有回长安而是直接从朔州走河东直趋洛阳,去那里接受大唐皇帝陛下的检阅和赏赐。

    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辽东战场高句丽的那些地盘需要大唐有足够的兵马驻守,不然还有没有清剿干净的残余会时不时跑出来骚扰一下,弄的程处默他们不堪其扰。

    要是光驻守程处默苏定方他们的人马已经足够了,但要对百济剩余的土地还有新罗动兵,他们的人手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特别是在大唐还没有对新罗露出敌意,新罗却已经利欲熏心,在大唐兵马重新开回汉江,熊津江沿线时候出兵和大唐争夺一些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的时候,大唐更要加派兵力到半岛上。

    不然要是在打下了高句丽,百济后却被小小的新罗给抢夺了胜利的果实,那大唐可就丢大了人了。

    大唐君臣只是以防万一,但得到消息的武元庆却知道这事情一着不慎就真的可能发生的。

    因为原本历史上在唐高宗时期,高句丽百济就是被大唐被灭掉了,然后接着就被新罗给谋夺了胜利的果实。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新罗统一了半岛,成为了半岛第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的国家。

    也为后来的棒子国打下了基础。

    要不是大唐不小心马失了前蹄,后世会不会有棒子国还是两说呢,搞不好压根就没有棒子国,只有属于泱泱华夏的一个少数民族罢了。

    旧的一年过去,大唐迎来了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十六年。

    正月初九,魏王李泰对蒸汽机的改进正式完成,提高了密闭性的蒸汽机动力更加的强劲,安装在蒸汽机车上每天跑几百里不是问题,已经可以真正制造,铺设铁轨使用了。

    这是一件特大喜讯,因为有了这样每天可以跑几百里的蒸汽机车后,当铁轨真正铺设到各个边关后,大唐就再也不用担心边关告急,却不能及时调兵遣将前去支援了。

    每天几百里,十天就是几千里,这样的行军速度绝对不是步卒,哪怕是骑兵可以达到的行军速度的。

    到时候一旦边关发生变故,关内兵马粮草最多也就是十多天就可以到达,不但到达速度快,而且还不会出现人困马乏到了地头却不能出战的事情发生。

    就在太子和魏王李泰兄弟两个联名写信给自己老爹报喜的时候,从东都洛阳先有诏令传回了。

    大唐皇帝在对外更加严厉的时候对内却更加仁慈了。

    内圣外王。

    李世民更改了一条法令,他下令所有的死刑犯都不再处死了,令把判定死罪的犯人徙至西州,充实西域边地,判流徙之人充卫戍,各以罪行轻重为年限。

    犯了死刑都可以不死,而是戴罪立功,戌守边疆,这就是所谓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然后除了这条法令外,还颁布了另一条命令就是人口清查。

    隋朝末年为了逃避徭役,很多人都隐匿深山成了逃民,成了黑户。

    虽然大唐建立后,不少逃民都重新回归入籍,但还是有为数不少有各种担心,或者消息闭塞的逃民是没有重新入籍的。

    这位大唐地方的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关键的还会影响大唐的税收。

    而且,不少这种逃民是被地方门阀世家收拢起来的,这些门阀世家用着这些逃民为他们耕种,为他们做着种种的事情,却不必为这些人出一丁点的赋税,而他们付出的仅仅只是管这些逃民的温饱就可以了。

    这样挖自家墙角的事情,大唐皇帝英明神武的李世民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所以,李世民敕令全国检括核查无户籍的游民,限定下一年年未附籍完毕。

    这算是一次人口普查上户,而且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当然这也是给逃民的最后一次机会,这次要是上了户籍,那还则罢了。

    要是这次没有上户籍,下次被查住了,那绝对是要按照故意逃避赋税徭役的逃民处置的,那样可就是真正的严惩了。

    皇帝动动嘴,臣民跑断腿。

    皇帝一个命令下去,刑部大理寺不但要喝茶死刑犯,还要核查需要流放的犯人,这些还是轻的,辛苦的是需要两个部门的兵士押送死刑犯和流放之人到西州戌边。

    这就跟水浒中的林冲,杨志等人一样,被流放充军了,还不是批量的,而是一次次的送,每次有死刑犯出现的时候都要送到西州,每次有按罪该判流放的人也要送到西州。

    大理寺,刑部都很苦逼。

    上边头头交代下了任务,下边的人就吵翻天了,谁都不想押送犯人跑西州,可又不能不去。

    然后可能被派去押送犯人的小吏兵士衙役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关系的找关系,送礼的送礼,反正都想免受跑西州的辛苦。

    刑部,大理寺这是大唐司法机关的事情。

    人口普查上户口就是整个大唐全国各地一级地方政府部门的事情了。

    具体的就是各州府下属县令的事情,县令再往下安排里长什么的,那已经算不得官了,但真正办事的还就是各个里长,因为他们对当地情况最了解。

    然后一场自上而下传达命令,又自下而上开始全面清查黑户逃民的上户口活动开始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傲娇的李世民() 
贞观十六年,皇帝李世民的统治已经到了后期。

    当了十六年的皇帝其实并不算久,而且李世民的年纪也并不算大才四十四而已,但不管是朝中核心大臣还是皇帝李世民自己都不会认为还能执掌大唐多少年。

    皇帝的身体情况他自己感觉的到,百官也看在眼里,其他情况还都非常的不错,但头疾的毛病折磨的皇帝就要死要活的,长此以往再好的身体都抗不住,更别说随着年龄增大,每年头疾的情况越发的严重了。

    皇帝清楚这一点,他觉得自己年纪不大都这样了,那那些年纪比自己打的大臣岂不是更加不堪驱使了,带着这样的想法李世民开始调整朝中官员,特别是可以参政议政的核心大臣的年轻化。

    进入到四月的时候,从薛延陀回调的部分大军已经到洛阳接受了检阅赏赐后开赴到了辽东,而腾出了手来的程处默,苏定方两部人马配合着尉迟宝林以及水师开始对百济残余以及新罗发动了全面进攻。

    而皇帝也在这时候颁布了人事调整的命令,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侍郎,单独执掌朝廷机密事宜。

    虽然岑文本论年纪比起皇帝还是要大上四五岁的,但作为高级重臣已经算是年轻的,起码比起武士彠,房玄龄等人要年轻的多的多。

    不但岑文本升为了中书侍郎成为了中书省的副长官,副宰相,同样年纪的褚遂良也升为了谏议大夫,仍然兼管起居注的工作。

    这谏议大夫也是相当于副宰相级别的重臣,褚遂良也步入了顶级大臣的行列。

    比起以前褚遂良的小小起居郎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这就是在中央当职的好处,尤其像起居郎这样的就是随时跟着皇帝,记录皇帝说过的一言一行的工作,别看官职很小,但重要性却非同一般的,甚至可以这么说,起居郎是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