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隋炀帝要服毒酒而死,结果宇文化及等人不听,硬是活活勒死了隋炀帝,虽没动刀,但却实行了绞杀。

    最后就是跟随宇文化及造反,甚至是比宇文化及还要更早有造反想法的司马德戡、赵行枢和大将陈伯图等都先后想杀掉宇文化及。

    虽然事败反被宇文化及杀了,但也证明了弑君真的是非常不被人接受的。

    最后宇文化及死掉也是被活捉后按照弑君的罪名处死的,因为他先后杀了隋炀帝还有新立的傀儡皇帝杨浩,下场就是被人直接砍了脑袋。

    要不是他弑君,按他的身份正常都是被毒死的或者让他上吊自杀,断不至于砍脑袋。

    在中国一个皇帝,国君的生死正常情况下只能由另一个国君来定夺。因为国君和国君他们的身份才是对等的,其他人如果不敬,那就不是冒犯的一个国君,而是国君这个群体。

    就如同侯君集抓了西域诸国那么多国王,国王的家眷,欺辱肯定有,但绝不敢太过分,更不可能对这些国王的家中女眷做什么,否则等待他的必然是回国后的一刀。

    因为李世民会想,你既然敢对能对这些国王家眷做这些事情,那说明你对王权皇权根本没有一点尊重的,那保不准你心里是怎么对我这个皇帝的。

    人最怕的是没有敬畏,没有敬畏的人要么自我毁灭,要么被人毁灭。

    没有敬畏,不被掌控的人是皇帝最担心的。

第五百九十二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渊盖苏文出生于高句丽大族,他爹是渊太祚,前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

    这渊太祚就是高句丽的权臣,当年隋朝第二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正好杨玄感在后方造反,南北两方对于杨玄感叛乱态度不同而产生较大分歧。

    北方是军事集团为代表,他们支持趁着杨玄感造反反攻隋朝大军,带头的就是渊太祚,而南方则是支持趁着杨玄感造反,隋朝内部不稳,和隋朝议和休兵,代表人物就是还没继位的荣留王。

    渊太祚,这是一个能和荣留王相抗衡的高句丽大权臣,还代表的是军方的力量。

    所以从那时候起,荣留王就和渊太祚一系相当的不对付。再之后渊太祚想要让长子渊盖苏文继承自己的东部大人、大对卢职位,也是遭到了荣留王一系的强烈反对而没能实现,直到他死也没看到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

    不过也正常,那时候渊盖苏文才十三岁,小屁孩一个,怎么可能让他继承东部大人、大对卢这样的位比宰相的职位嘛。

    但渊盖苏文不会这么想,他只知道自己家和荣留王是不对付的,是荣留王阻止自己继承父亲职位的,所以事实上在渊太祚死后他还是继承了东部大人、大对卢,但他却对已经继承高句丽王位的荣留王一直是耿耿于怀。

    荣留王自然也非常不喜欢渊盖苏文的,但渊盖苏文从小就很有能力,而且有军方支持,所以年纪轻轻十六七岁就已经是权臣,让他这个国王都不敢过分针对。

    哪个国王都不想看到手下有一个自己掌控不了的权臣,还是有兵权的权臣存在。

    所以,后来和大唐有了裂痕后,荣留王后来找了个机会就把渊盖苏文派去修长城去了。

    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边一千余里的长城渊盖苏文这一修就修了十年。

    即便高句丽和百济联合对新罗用兵,荣留王都没想着让渊盖苏文这个事实上的军方首领带领哪怕一个兵卒到前线。

    看样子是要渊盖苏文修长城修到死了。

    渊盖苏文非常的不满,就口出恶言,说唐朝一定会派兵介入战争,到时候高句丽百济绝对抵挡不住,到时候他就会是力挽狂澜的人,无论大唐派多少人,他都会让大唐兵马有来无回,全埋骨高句丽。

    渊盖苏文恶毒诅咒高句丽,百济联军会被大唐出兵拦阻也就罢了,他竟然还说如果大唐出兵必让大唐有来无回,这话在大唐还没有对高句丽展露恶意的时候是非常极其不合适的,会被大唐看做是挑衅。

    高句丽百济对新罗动兵本就一直非常担心会被大唐阻拦,特别是大唐去年刚刚把西域全灭了,更加加重了他们的担心,现在渊盖苏文还如此挑衅,这不是活得不耐烦,给大唐动兵的理由呢嘛。

    高句丽王特么差点气死,本就对渊盖苏文非常不满,这次直接准备弄死渊盖苏文了。

    荣留王和他的心腹大臣们计划除掉一些高句丽内部颇有势力的将领,第一个就准备干掉对其王位最有威胁的渊盖苏文。

    结果,计划泄露,渊盖苏文找借口回返国都,先是设宴邀请朝中官员,在宴会上把荣留王的心腹手下一举干掉,接着带兵杀入王宫将荣留王分尸,渊盖苏文封自己为自己为大莫离支,然后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摄政。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唐属国高句丽发生如此谋逆之事,朕深感痛惜,作为宗主国怎么可以任如此逆贼把持朝政军权,朕决不允许。来人,速传召下去命褚遂良等草拟征讨檄文公告天下。“

    得,刚才一帮大臣反对的理直气壮的,现在高句丽那边直接给皇帝送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文官们想反对都反对不了了。

    很快,征讨檄文公告天下,大唐对高句丽动兵已成定局。

    结果,事情就是这么不顺利,就在李世民下了圣旨去调兵遣将的时候,几天后,从并州那边先有急报传来了。

    薛延陀对大唐出兵了。

    不过,薛延陀自己是不承认对大唐出兵的,因为他们攻打的是草原的突厥人,还有回纥人等游牧部落。

    哪怕这些部落早就成了大唐的子民,所处草原也都由大唐派官吏在治理,但薛延陀就咬死了自己不是攻打的大唐,而是攻打的突厥人,攻打的回纥人。

    但,掩耳盗铃顶个屁用。

    草原早不是以前的草原了,草原甚至不是大唐以前设立的那些羁縻州性质的国土,而是实际的主权治权都牢牢在大唐手里握着的。

    那就是大唐名义,以及事实上的大唐的领土。

    薛延陀攻打大唐国土上的突厥人,攻打回纥人那就是攻打的大唐的子民,踏上的大唐的国土。

    这样的事情,前两年大唐已经给过薛延陀深刻的教训了。

    但狗改不了吃屎,薛延陀此番举动不过是觉得大唐皇帝巡幸洛阳,封禅泰山,带走了大量的精锐军队,所以准备乘虚而入,入侵大唐的领土罢了。

    这一点薛延陀人很清楚,大唐人也不是傻子,更加的清楚他们打得是什么主意。

    所以,当薛延陀可汗夷男派他的大儿子大度设率兵对突厥部落牧场展开袭击,企图在大唐提供援助以前就将突厥,回纥人灭掉,或者赶出草原,达成事实占领草原再和大唐谈判谋求永久占据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直接在没有皇命的情况下率并州军杀入了草原。

    没有皇命对于李绩来说一点都不是事儿,因为现在不比以前,以前不管哪个属国被侵占,大唐这边将领想出兵都要得到皇命。

    但现在草原就是大唐的领土,李绩是皇帝任命的守边都督,并州近十万府兵就是用来守卫朔州眼线,也是保卫草原上突厥,回纥这些大唐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

    守土有责,这时候直接出兵草原就是李绩的责任,皇帝根本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下命令就责怪降怒李绩。

    薛延陀人根本就没搞清楚状况,还以为大唐这边会来回传递消息命令耽搁多少时间呢。

    然后得到消息的李世民直接暴怒了,自己都没找上薛延陀呢,薛延陀却先打上门来了,这还了得。

    紧急更改命令,李绩,李道宗等人都不必前来了,李世勣、李道宗,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人统帅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九州兵镇朔州,尉迟恭,薛万彻,阿史那社尔,张俭、李大亮,薛孤吴等发胜、夏、银、绥、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镇胜州,程咬金,张亮,张士贵和李袭誉等发灵、原、宁、盐、庆五州兵镇灵州。

    李靖,侯君集等坐镇京师长安。

    全军总动员直接以灭掉薛延陀为目标,然后文官们就发现特么大将们都快调没了,不是说要征讨高句丽吗,这檄文都发了,陛下你这是要食言的节奏啊。

第五百九十三章 狗日的昏君() 
“要臣当征讨大总管兼沧海道行军大总管从海路进攻高句丽,百济?“武元庆嘴巴张大的能把拳头吃下去。

    李世民点了点头,眼神表达的意思武元庆看懂了,那就是没错,你小子不是出现幻听了,怎么样,朕皇恩浩荡,你是不是该领旨谢恩了。

    武元庆如遭雷击,觉得自己被劈的外焦里嫩的了。

    扭头左右看了看其他各方大员,见平日总是吵个不停的他们竟然在回避自己的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般。

    尼玛,这是国家大事好不好,要不要这么儿戏。

    前两天,还特么定的是李绩,薛万彻等成名已久,战功赫赫的军方巨头大将,现在竟然就按到了我特么头上。

    要不要这么不负责任,你们要不要缩头乌龟一样不说话啊,这尼玛是大军出动好伐,要打仗要死人的好伐,能说句话不?

    一群死人啊。

    昏君,佞臣。

    武元庆发现自己特么竟然是孤立无援的,没一个出来反对皇帝的乱命的,他的心里开始骂天日天了。

    武元庆不知道的是,大臣们都在用眼角扫他呢,里边满满的是怜悯,小子,你就委屈一些吧,打赢打输看天命吧。

    我们是没法反对了,要再反对,陛下就要御驾亲征了,大将都派出去了,大军也调了一半去草原了,除了需要镇守地方的,现在也只能凑出五万大军,外加在海边的水师两万人马。

    就这七万人马,还没有几个大将跟随,可不敢让陛下御驾亲征的。

    陛下又说高句丽非打不可,现在都找不出放心带兵的人,数来数去,能用的也就你了,你有带兵的经历,特别对水师海战很熟悉,所以,不是陛下就是你,二选一,没得选,只能你去了。

    “你有什么要求没,要没要求的话就下去准备吧。“李世民见武元庆愣着也不说接旨很是不高兴。

    满腹怨念的想,傻小子这么好的机会,要不是下边这些王八蛋死活不同意朕亲征,哪里轮得到你捡便宜。

    “那什么,臣要求多给水师准备些火药,炮弹。“已成定局,武元庆知道反对不了,不接受是不可能了,只能多要点弹药增强实力,不多带点心里很没底。

    “这个你不用担心,水师配备的火药炮弹一直都是满额的,足够你们打几个月打仗的。“李世民嘴里这么说,其实他是去年就有了攻打高句丽的想法,让水师护送漕粮到北方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所以,早在年初他还没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已经命人押送了大量的火药炮弹送到了琅琊。

    之所以当着百官的面睁眼说瞎话,不过是不想让百官知道他早有预谋攻打高句丽,百济,否则,堂堂宗主国皇帝,天可汗天天惦记着攻打藩属国,百官还不得上书劝谏死他啊。

    “那,臣从海上进攻,陆地上谁进攻啊,总不能光靠水师吧。“武元庆又问道。

    “辽东道行军总管是中郎将苏定方,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处默,沃沮道行军总管尉迟宝林。“李世民说道。

    得,一听这些人选,除了苏定方一直很牛逼外,程处默,尉迟宝林都从没独当一面过,向来都是跟着军方巨头们当个先锋啊,当个副手的副手之类的。

    关键,这两货更多的时候是负责皇宫值守侍卫统领工作的,带兵打仗,虽然特么是家传,但武元庆怎么就觉得非常不靠谱呢。

    还真是没人用了,竟然把这两货派出来。

    不过,从这里也看出来了,在李世民和大臣们眼中能直接危险到关中腹地的草原上的薛延陀才是心腹大患,而高句丽,百济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

    不然真的很重视的话,怎么也该调两个军中大员前来的,虽然派去草原的不少,但要抽调也不是抽调不出来的,就是需要点时间赶来罢了。

    等武元庆回到家,本就不快乐的脸庞更是直接垮了下来。要打仗,这没几个月肯定下不来的。

    他原还想着等长乐,襄城快临盆的时候告个假跑回长安陪两个老婆生产呢,现在好了,这要带兵是万万不可能请假的了。

    娘的,昏君。

    相比武元庆的郁闷无比,程处默,尉迟宝林两个就是兴奋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乱跳,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能飞起来了。

    要知道他们两个作为军方巨头大唐国公家的长子,天然的就受到很大的保护,要不是特别的事儿,或者比较安全的情况,他们是断不会被允许也不会被委派随军出征的。

    而且,皇帝虽然没有把军方压下去的打算,但也不想出现某一家在军方势大的情况出现,更不想出现什么将军世家之类的。

    军方大佬们也都知道皇帝的想法,所以家里边的孩子,除了少部分的读不来书的会教授兵发武艺外,其他的都是读书往文官路线发展的。

    所以,才出现程处默,尉迟宝林都三十多的人了,带兵打仗的经历寥寥无几,要知道他们的老爹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那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造反派大人物了。随着大唐建立,直接就封国公成为军方大员了都。

    这次能捞到带兵打仗的机会,还是一个方面军的行军总管,也就是最高决策人,完完全全是意外之喜。

    以前想都没想到的。

    所以,这哥俩是一个比一个高兴,相约着兴冲冲的就跑来找武元庆了,因为武元庆是征讨大总管,名义上是他们的上官,所有征讨高句丽,百济的军队都是武元庆的手下。

    “大总管,属下这厢有礼了。“程处默顶着一张毛茸茸黑乎乎的大圆脸,不文不武的捏着嗓子向武元庆行礼。

    “咳咳,见过大总管。“尉迟宝林做不来程处默那么不要脸,不过也有些打趣的行礼。

    “滚滚滚,有多远滚多远。老子现在看到你们就来气。滚蛋。“武元庆没好气的骂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