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情终于舒畅了点的皇帝在樊川晃荡了二十天可算是回宫了。

    结果回宫第二天上朝发现文武百官还是那要老死不相往来的鸟样,李世民又心情不好了,然后,李世民先是找了个由头揪着张玄素问他在隋朝时官居何职,张玄素说是县尉。

    李世民又问他当县尉之前呢,张玄素说是流外,也就是没有品级的小吏。然后李世民又问了那是哪一曹的小吏,然后张玄素被追问的觉得羞耻丢人的不行,面如死灰,走出殿门后都不能迈步了。

    李世民这是还记着去年因为儿子李承乾的事情,武元庆是怎么骂张玄素的,所以这次发泄心中不满就挑上了张玄素。另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知道孙伏伽在隋朝时候和张玄素差不多,都是当小官的,但孙伏伽对自己过去的经历从来不会羞于提起,在大庭广众之下自陈往事,丝毫无所隐讳。李世民也是想借此看一看张玄素的人品,结果很失望。

    在文官里挑了一个拾掇了一把后,李世民又亲自整治宫中侍卫,见队列不整齐,命大将军张士贵杖打中郎将等人,之后又恼怒嫌弃张士贵杖打的太轻,命人把张士贵打了一顿以做示范。

    文官,军方一边收拾了一个,然后朝堂气氛一下就好了很多。

    李世民终于可以好好过新年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兄弟阋墙父子反目() 
“听我爹说近来朝中大臣好像都挺有眼色,听话了不少。“大年初一都在自己家过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武元庆第一站到的是皇宫。

    进宫后长乐,襄城和姐妹们叽叽喳喳凑一起聊着天,武元庆则和李承乾,李泰还有其他驸马待一块说话。

    其他人跟着李泰去看新改进的蒸汽机了,武元庆和李承乾早就看过了所以落在后边闲聊着。

    “何止听话,简直是特别听话,都知道父皇生气了,所以一个个说话都谨言慎行。就连魏大人都是,前几天不是有不少官员回京述职了嘛,然后都有折子呈送父皇。父皇都是捡重要的看一下其他不太重要的都交给秘书省处理审阅,然后上书的人和御史台不少御史就进言请求父皇亲自翻阅表章奏折,以防止被蒙蔽。就这个事情父皇询问魏大人,你知道魏大人怎么说吗?“

    李承乾并不是真的问武元庆的看法,所以没等武元庆说话,他就乐呵呵的继续说道:'魏大人说这些人真是不识大体,如果一定要陛下一一亲自过目,那么岂止朝堂奏章,各州县的事也应当亲自过问了。那还要各部各司官员干吗,尸位素餐当摆设吗?“

    “可以啊,老魏转性了。“武元庆笑哈哈的说。

    “可不是嘛,当时父皇都有些懵了,魏大人向来都劝谏父皇勤政的,这还是第一次说出不用事事亲为的话来。“李承乾笑着点头。

    “这是好事,年后你爹巡幸洛阳封禅泰山我估计一年半载的是不会回长安了,到时候你又要监国,有了老魏这话,还有陛下的表态,你在长安监国也能轻松点,不用被留守长安的那些家伙逼着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处理。“武元庆很替李承乾高兴。当皇帝是个累人的差事,当太子也一样,都是劳累命。

    “是啊是啊,总算能轻松点了。“李承乾高兴的附和。

    “对了,驻扎西域的另一半大军什么时候回来啊?“武元庆想起来自家商队还有王家商队还在西域发战争财呢,前不久王伦还从晋阳来信问什么时候大军回返,可以让商队跟着一起回来。

    毕竟这次发战争财收获有点太多了,西域几十国被灭,将士们的隐匿的战利品就非常多,更别说还有按规定给的赏赐,这些基本都被武家,王家的商队给打着欠条收了上来。

    除了从将士们手里收的,西域各国大大小小的官员贵族手里也有不少好货色的,国家被灭了那些幸存没被抓起来的官员贵族很迫切的想要处理手里的金银珠宝器物换取钱财,要么逃向更西边,要么跑大唐内地过安生日子,在留在西域提心吊胆的生活,大多数有钱人是不愿意了。

    像这些人手里的东西收上来自然不能按实际价格,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大批金银珠宝在手,想平安回来还是跟着大军比较妥当一点,毕竟西域各国上层虽然被抓了,可流散的溃兵或者原有的沙匪强盗还是不少的,别运气不好被这些人给抢了。

    “大军回来还得有段时间呢,不过肯定是要尽快调他们回来的,毕竟精锐兵力还是要回来守卫长安左近的,西域驻扎以后会是各地府兵轮值,听父皇的意思是两年一换。“李承乾说道。

    “哦,那就好。“武元庆点头。大唐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军力部署政策,就是所有精锐大军都集中在关中一代,主要就是拱卫长安。各地方则是当地府兵防卫。

    所以每当有大的战争要打得时候,都是直接从长安调兵遣将,而不是由边关部队派兵。

    这种部署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保障了长安这个权力中枢的安全,不会在出现被人打到城下的情况发生,坏处就是一旦有外地入侵,朝廷应对增援会相当滞后。

    这也是以往游牧民族可以屡屡进犯大唐边关的原因,实在是边关部队战力不太够,兵力也不太多,没办法有效阻止防御游牧民族快速机动的突袭。

    “薛延陀人对侯尚书在西域时候故意让他们骑兵送死一事非常的不满,他们可汗送来国书言辞强烈的请求父皇能够惩治侯尚书但父皇拒绝了。听鸿胪寺的人说薛延陀使节走的时候出言不逊,满腹怨怼,恐怕咱们和薛延陀该有一战了。“李承乾有些担忧的说。

    “开战?那就开好了。薛延陀人狼子野心对咱们大唐早有觊觎,要不是当年咱们灭掉东突厥的时候顺便把趁乱打劫的薛延陀好好教训了一顿,我估计咱们早就和薛延陀对上了。对了,薛延陀那爷仨现在什么情况?“武元庆倒不觉的有什么,中国历代周边游牧民族都是一样的尿性。

    弱小的时候就当哈巴狗,强大的时候就开始蠢蠢欲动,频频南望,没一个时期是能让中原王朝放心的。

    所以对他们什么安抚什么怀柔感化都是白搭,唯一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灭掉他们,将他们地盘抢过来,将他们百姓融合进中国这个大家庭。

    听武元庆问起薛延陀的三个可汗,李承乾就笑了:“那爷仨近来闹得挺厉害的,夷男喜欢他的二儿子突利失,想把可汗位传给突利失,可大度设才是老大,他觉得该继承薛延陀的该是他。以前吧大度设没名没分的没办法。不过自从父皇实行赐封,将大度设,突利失都封为小可汗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大度设有了大唐册封的名分,就要求夷男分给他应有的部落人口还有牛羊牲畜。结果夷男不愿意,可有大唐的册封又不好明着反对,就只能拖着。这下更加导致大度设和夷男离心离德裂痕加大了。这大度设也不是一般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笼络了相当一部分薛延陀部落首领,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虽然距离夷男该分给他的部众牛羊财物还有不小的距离,但也能和他老子夷男抗衡一二了。然后老二突利失也不想做一个空头小可汗,也要求夷男分给他部众,反正现在薛延陀外边看着没什么变化,内里其实已经乱象渐起,这也是我觉得薛延陀和咱们有打仗要打的一个原因,因为薛延陀要借此转移内部纷争。“

第五百八十四章 俩逗比的作死下场() 
看着言之有物侃侃而谈的李承乾,武元庆心里很是感概,这家伙真的不是当年初见时候的小正太小屁孩了,虽然玩心还是很重,但说起正事来条条是道,武元庆除了借着见识比较广在一些事情上能说得过李承乾外,更多的时候他都是只能当一个听众了。

    两人慢悠悠说着走着,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李泰已经带着其他驸马坐着蒸汽火车乌拉乌拉跑了好多圈了。

    现在蒸汽火车速度也上提了不少,一个时辰能跑近百里了,虽然比起骑马急速奔驰的速度还是要慢不少,但架不住火车够持久啊,只要蒸汽机还能运转就能不停的跑下去,不想马匹,真正的军马急速跑个几十里上百里的就不堪驱使跑不动了,要歇好久才行。皇帝已经下令工部户部将作监着手规划修建铁路的事宜了。

    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大唐境内看到带着烟柱呼啸奔驰的火车纵横东西南北了。

    在古代修建什么工程,尤其是国家要修建的攻城那速度真不是后世可以比肩的。

    毕竟后世你再是国家工程,参与修建的人数也有限,因为你是雇佣工人来修的。而古时候国家都是征召徭役民夫修建的。

    就像偌大的一个长安城一年时间修好了,偌大一个东都洛阳从决定修建到设计建造完工十个月都用不了。

    因为一次动用的民夫徭役就是上百万人,完全就是靠人数来弥补工艺设备的不足的。这放在后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

    但在古代,这样的事例那是比比皆是。

    大唐之前修水泥路就是这样,现在准备修铁路也是这样。不像隋炀帝修运河,修东都那样无节制的压榨徭役百姓,大唐现在有钱,特别有钱,还有粮,关键皇帝也舍得,征调的民夫都会妥善的安排食宿,绝对不会出现因为太苦太累,死伤无数,逼得民夫扯旗造反的事情发生。

    而且所有征调的民夫,不但会按规定免除赋税,还会补偿一定的粮食,避免他们的家人生活不下去,说让他们过得多好肯定谈不上但饿不死还是保证的了的。

    并且为了防止地方官员阴奉阳违,朝廷会定期派出大批的御史巡视,一旦发现渎职直接就地查办。

    在宫里吃过晚饭才回家,接着初三武元庆开始挨个到叔伯长辈家里拜年。

    除了拜年,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家里陪家人,因为他要跟着皇帝巡幸洛阳。长乐,襄城刚刚怀孕,他就要出远门,甚至很大可能在两人生孩子的时候都回不来,武元庆心里很内疚想尽量多陪陪两人。

    正月十七,刚刚过完上元节皇帝御驾启程离开长安了。这次留在长安辅佐太子监国的不再是左仆射房玄龄,而是换成了刚刚当上右仆射的高士廉。

    皇帝出行,速度一向慢,两日才走到骊山,平均每天的行程也就是二十多里地。

    这家伙,一天走二十多里地真是轻松的很的,武元庆不懒的时候步行一个多时辰也能走完这二十多里地了。

    但是,偏偏有人就觉得这走的太辛苦了。

    到了骊山,自然不用在外边安营。非常有名的华清池,华清宫就在骊山呢,这里是长安周边非常重要的皇家园林别宫所在地。

    不过,这时候还不叫华清宫,而是叫温汤宫,大唐一个国家机构温汤监也是因为这里的温泉设立的,温汤监最主要的就是管理温泉,还有在秋冬时节用温泉谁浇灌种植一些蔬菜。

    李世民就住在了温汤宫。

    然后就在这温汤宫里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之前说了,皇帝从长安出发到骊山到温汤宫用了两天的时间,而这里距离长安只有五十里,也就是一天才走二十多里。

    可就这二十多里都有人觉得辛苦的不行。

    就在晚上李世民睡下后,很突然的,他所住寝宫的院墙之外响起了弓弦颤抖的嗡嗡声,在夜深人静的夜色里传出很远很远。

    然后几只箭矢飞过了院墙叮叮当当落在了寝宫的门窗房顶上。

    “有刺客。“

    凄厉的示警声响彻夜空。

    唰唰唰,巡逻侍卫们的火把齐齐亮起,很快就将皇帝的寝宫围了个水泄不通,院墙外那寸许之地也很快就被侍卫们搜找了个遍,然而却没有找到任何的刺客,仿佛就如同一阵青烟般消失不见了。

    “什么事儿?“李世民刚睡下就被惊醒,脸色阴沉,心中的火气到了喷薄的边缘。

    “陛下,有刺客。“值守的尉迟宝林,程处默二人脸色难看的回到。

    “抓到了吗?“李世民眼神锋利的扫了两人一眼问。

    “刺客跑的太快,并没有抓到。不过臣已经派人四下去追了。“尉迟宝林有些惶恐的回到。

    “追什么追,这里戒备森严怎么可能有刺客闯入不被发现,除非是你们的安排出了差错,不过朕相信你们两个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如果不是从外边闯入,就只能是内部出了问题。给朕查,把所有值守的侍卫都查一遍,看看谁值守时候不在,或者离开过。查出来不用审问格杀勿论。“李世民虽然暴怒,但还知道控制自己没把怒火发在尉迟宝林,程处默两个身上。

    首先,这两人他是无条件信任的,他不相信这两人会做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再一个,这两个人担任护卫头领是他自己亲自下的命令,这才刚出京就要责骂处罚两人保护不力,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嘛,李世民才不干这事儿。

    “是,陛下,臣这就去查。“尉迟宝林冲程处默示意一下,让他留守保护,自己则匆忙离开命令手下人自查。

    然后,这自查的结果很快就到了尉迟宝林手里,所谓的刺客也露行了。

    还真就是他手底下的侍卫,一共两个人,一个叫崔卿一个叫刁文懿。两人正是巡逻的时候找借口先后离队的。

    虽然李世民说不用审,查出来直接杀了,但尉迟宝林还是问了下原因,然后事情败露的两人也没有抵赖,一五一十说了。

    理由让尉迟宝林笑也不是,骂也不是,这两人竟然是因为觉得行进太辛苦了,想想这样的苦日子还不知道持续多久两人就觉得有些绝望。

    于是,两人商量了下觉得要是皇帝能因为偶然受到惊吓而停止巡行洛阳那就再好不过了,苦日子就到头了。

    两人一合计,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那就是趁着夜色往皇帝行宫射箭,做出有刺客的假象,吓阻皇帝。

    尉迟宝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虽然二人目的只是惊吓而不是真的要对皇帝不利,但毕竟是往皇帝寝宫射箭,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不行的,都是大逆不道,对皇帝说不敬的话都是大逆不道,更别说射箭了。

    两人很傻很天真,尉迟宝林觉得非常惋惜,但两人的下场在他们敢于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