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勋官和爵位是不同的,和实职也是不同的。勋贵勋贵,这里边的勋就是代表的勋官,也就是散官,文武散官。

    这就跟后世的勋章一样,代表的是身份地位,有品级却没有实权。

    一开始勋官是授予有军功的人的,是军职。像木兰辞里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的就是这个。

    立军功立了多少,都有规定,多少是一转军功,多少是二转军功。

    这种记录军功以及封赏的制度源于南北朝时期,如同木兰辞里说的策勋十二转,这勋官总共就十二转。

    一转为武骑尉,比从七品;二转为云骑尉,比正七品;三转为飞骑尉,比从六品;四转为骁骑尉,比正六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

    像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太祖李虎就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

    大唐国号的由来就是因为李虎的封爵,然后李渊也是袭爵的唐国公。

    然后关陇贵族就是由和李虎并列的那八柱国等军事小团体组成的,也是李渊能争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支柱。

    在那时候爵位是文武都可得,而勋职却是只能有军功才行的,所以那时候勋职可比爵位含金量要高的。

    所以那时候的柱国,上柱国个个都是手掌军权的一方诸侯。

    但后来因大量升授有功军人,这种实权军职就逐渐演变成了没有职掌的勋官散官。

    李世民下令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加的就是这种有名无实的散官,只是身份提升了,实权却并没有多少。

    也正是因此李世民才能一下把五品以上够条件的都升一级。这个条件就是子为父後者。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继承家业的儿子才够这个资格。

    比如说你是嫡长子,家业是由你继承的,你的官职够了五品以上,那你的勋官就可以升一转,如果不是由你继承家业,那不好意思你就没资格升了。

    比如说你是庶子,本没有资格继承家业,可你家没有嫡子,必须由你继承家业,那你品级够了五品,这次也能勋官也能升一转。

    也就是说,这次勋官升一级的资格不是按嫡庶分的,而是按会不会,有没有继承家业分的。

    就拿武元庆来说,他是武家嫡长子,原本他是继承家业的,可他封爵以后李世民基本就是让他另立门户了,那武家的家业,以及武士彠的爵位以后都是他弟弟武元爽继承的。

    那这次勋官就没武元庆的事儿了,他弟弟武元爽倒是够这个资格,还的是五品以上官员才行。

    除了大赦天下,以及升了一批五品以上官员的散官外,高兴的不行的李世民还下令天下大酺五日,就是允许天下人聚饮五天。

    嗯,就跟过节日一样,普天同庆的意思,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庆祝一下。

    并且李世民亲自于东宫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宴请官员李世民长干的,关键是宴请的地方,自从李世民搬出东宫以后,就再没有在东宫宴请过官员了,要宴请也是李承乾在东宫宴请,因为东宫是太子的地盘。

    现在在东宫宴请,就是告诉百官宴请你们是因为皇太孙出生了不是因为其他,是李世民表示对孙子很重视的一种手段。

    宴请的时候,李世民赏赐了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魏征每人一把佩刀,并且说:“贞观年以前,跟随朕夺取并治理天下,以玄龄,克明的功劳最大。贞观年以来,纠正朕的过失,主要是魏徵的功劳。”

    到这里没什么问题,但后边李世民酒一喝多就有些得意了,很自傲的问魏征:“朕治理国政与往年相比如何?”

    李世民的意思是你看这几年大唐越来越强盛了,开疆拓土几千里,朕不但守住了祖宗的家业,还大大扩张了许多,而且国富明强,百姓安居乐业,边疆也没什么威胁,朕是不是比以前厉害了很多,你老东西一直说朕这里不对,那里不对的,现在看到这些是不是该夸夸朕了?

    李世民是从想从魏征处寻求认同,赞扬的,可惜他忘了魏征是个什么性子。

    结果,自食恶果,魏征给他添堵了,魏征说:“威德加于四方,则远超过贞观初年;人心悦服则不如从前。“

    李世民脸黑了,可自己问的问题,跪着也得问下去,于是憋气的说:“远方民族畏惧皇威羡慕圣德,所以前来归服,如果说不如以前,则何以致此?”

    魏征淡淡的说到:““陛下以前以天下未能大治为忧虑,所以注意修德行义,每天都有新的作为,如今既得到治理又较安定,所以说不如以前勤勉了。”

    李世民又问:“如今所做的与往年相同,有什么区别呢?”

    “陛下在贞观初年惟恐臣下不行谏,常常引导他们进谏,听到进谏便乐而听从。如今却不然,虽然勉强听从,却面有难色。这便是区别。陛下以前曾想杀掉元律师,孙伏伽认为依法不当处死,陛下赐给他兰陵公主的花园,价值一百万。有人说:‘赏赐太厚重了’,陛下说:‘朕即皇位以来,未听到行谏的人,所以要重赏’。这是为了引导众人行谏。司户柳雄假冒隋朝所授官资,陛下想要杀掉他,又采纳戴胄的谏言而作罢。这是乐而听从的例子。贞观八年皇甫德参上书谏阻修缮洛阳宫,陛下内心愤恨,虽然因为我直言相劝而作罢,但只是勉强听从啊。”

    魏征的话有理有据,说的李世民面红耳赤,当然也可能是喝酒喝的,毕竟皇帝嘛,脸皮应该很厚的。

    但魏征所说不如道理,房玄龄他们都暗自点头呢,再说刚刚才说了贞观年以来,纠正皇帝的过失,主要是魏徵的功劳,现在人魏征说了,也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或者不予理睬啊,不然不是自己打脸吗?

    无奈,李世民只能摆出很诚恳听劝谏的样子说道:“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嗯,又是一派君明臣贤的融洽场面。

    感谢冬天的冷不是冷书友100币打赏。

第五百四十三章 武元庆的双重身份() 
皇帝回归长安,处理朝政的权利自然又交回了皇帝手里,李承乾这个太子不用监国了,平日里也就没那么忙了,有时间跑出来玩儿,说到底他也就是个二十岁的小年轻。

    严格说起来,这一年他才到了及冠的年龄,才算是真正成人了。后世十八岁成年,古代倒是还晚两年呢,但偏偏是十二三岁就能成婚,真正成年的时候多数都孩子一大堆了。

    贞观十二年,李承乾孩子都生了三个了,却在礼法上只是个刚成年的人。

    二十岁的年纪,哪怕他处理国家大事都好多年了,但心智也算不得成熟,武元庆都快三十了,还觉得自己没长大呢,不然谁家像他这么大的人,还和弟弟妹妹嘻嘻哈哈没个正行,和自己三岁多的女儿都还能互相瞪眼怄气的。

    李承乾比武元庆小好多,但却比武元庆成熟,但这成熟说起来也没成熟多少。

    自从他老爹为了他嫡长子的出生而大操大办,又是大赦天下,又是普天同庆的,这家伙就得瑟不要不要的。

    尤其是找武元庆玩的时候,见面第一件事总是伸出手指比划个三,然后鄙视的冲武元庆摆摆手。

    意思是我已经三个儿子了,你还一个都没有,我鄙视你。

    幼稚的很,但李承乾却乐此不疲。

    这天李承乾又跑来武家了,同来的还有房遗直,房遗爱,杜构,杜荷,程处默等人。

    李承乾见到武元庆的第一件事就是比手势,一群无良损友嘿嘿坏笑着有样学样。盖因为他们个个都生了儿子了,就连没娶正妻的房遗爱,杜荷都有小妾给他们生了儿子,所以一个个都可以理直气壮的鄙视只有女儿的武元庆。

    谁让古时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指的是儿子不是女儿呢。不过他们都知道武元庆不介意这个,否则也不敢这么干,因为要换其他人非记恨上不可。

    “滚,有儿子怎么了,老子还有女儿呢,你们有吗?“武元庆笑骂。

    “有女儿怎么了,以后还不是要嫁出去。“程处默反驳到。

    “就是就是。“李承乾附和点头:“对了,之前和你说的我家厥儿和你家丫丫定娃娃亲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对啊,你要看不上皇太孙,我儿子也可以啊,比你家丫丫大了才三岁。“杜构跟着凑热闹。

    “还有我儿子。“

    “我儿子。“

    杜荷,房遗直,房遗爱跟着瞎起哄。

    “滚蛋,跟你们说少打我家丫丫主意。“武元庆骂道。

    “你家丫丫总归是要嫁的,嫁给我家厥儿多好,亲上加亲。“李承乾不死心的说。从他儿子出生这个定娃娃亲的事情他都和武元庆说过好几次了,每次都被拒绝。

    “亲上加亲?我才不要呢,万一以后我外甥是个傻子怎么办?“武元庆撇嘴。

    “怎么会是傻子,你说的是近亲成亲,可你家丫丫又不是我姐姐生的,是子瑜姐姐生的,怎么就会是傻子了?“李承乾不服气的说。他可不是好糊弄的,当年他父皇母后要把他亲妹妹长乐赐婚给他表哥长孙冲的时候,武元庆就说过表哥表妹成亲是近亲结婚,生的孩子很大可能是傻子,畸形儿,那话他记得很清楚的,武元庆当时说的是三代以内的血亲,还给他详细说过哪种的三代以内的。

    “那也不行,我就是不想让我闺女嫁给你儿子,怎么,不行啊?“

    “凭什么?“

    “凭我是我闺女亲爹,怎么的吧?“

    两人杠上了,其他人笑嘻嘻的看好戏,一个硬要结亲,另一个就不要结亲,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侯爷,还是驸马,这样的组合也是没谁了。

    “你别忘了,我还是你和长乐的媒人呢,你不能这么忘恩负义。“

    “切,我还是你姐夫呢,有你这么逼姐夫的吗?“

    “哼,那不一定,过不了多久你还能是我妹夫呢。“

    噗嗤。

    哈哈。

    听到两人的对话,程处默他们爆笑,尤其是听到李承乾说过不了多久你还能是我妹夫这句的时候,更是笑得直不起腰了。

    武元庆也是脸色突变,红黄蓝绿都能开染坊了。

    这称呼问题是武元庆不想提起的伤痛,以前他只娶的襄城,李世民的一窝崽子全部都要叫他姐夫,他训起他们来都是理直气壮的。

    可去年让长乐玩了一把假死,和长乐定下了名分后,这情况就改变了,尤其朝臣已经开始议定礼仪,以及吉时,他迎娶长乐的时日不远了,等成亲后,他可就不再只是姐夫了。

    就像李承乾说的,他也能是妹夫了。李承乾,李恪,李泰都比长乐大,公主里边南平,遂安两位公主也比长乐大,到时候从长乐这里算的话,武元庆可不就是上边几位的妹夫了吗?

    娘的,好乱啊。

    这或许就是武元庆想睡襄城,长乐姐俩的报应。

    见武元庆脸色不好看,众人也不好再取笑他,杜构转移话题说道:“你和长乐公主这么多年终于要成亲了,真是不容易,恭喜恭喜啊。“

    “是啊,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能让这小子弄成了,真是不容易。“程处默哈哈大笑着说。

    “这叫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天意。“武元庆得意洋洋的说。

    “切。“李承乾带头哄笑,别人可能不清楚里边的道道,但他可是知道武元庆一开始的计划的,洛阳发生的事情不过是武元庆长安计划的洛阳翻版罢了。

    什么天意,全是人为。

    “先生,你这次可是人财两得,赚大发了。“杜荷一脸羡慕的说。

    就在昨天,皇帝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房玄龄等答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房玄龄等人知道皇帝的心思,于是说既然是陛下你最爱的公主,那是应该多一点礼数的,礼数就是嫁妆。

    最后做出的决定就是让有司资送嫁妆加倍于前两年嫁给窦奉节的永嘉长公主。

    “我成亲的时候不奢求能像先生一样,但求资送能和永嘉长公主一样多就行。“房遗爱同样一脸羡慕的说。

    二货,和谁比不行,非要和永嘉公主比,看着羡慕不行的房遗爱,武元庆无语吐槽。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要和永嘉公主比() 
“别羡慕,也别想了,今天早上魏征大人就向父皇进言说长乐的嫁妆多过永嘉长公主不合礼仪,父皇已经收回成命了。“李承乾轻笑一声说到,说完还看了看武元庆的脸色,想看看他是不是很失望,结果武元庆让他失望了。

    一点点嫁妆而已,武元庆怎么会看在眼里。

    永嘉长公主是高祖李渊的女儿,比长乐只大了两岁,和李承乾,李恪同岁。

    但辈分却高了一辈,是长乐的姑姑,在辈分上长于长乐,理应尊于长乐。侄女的嫁妆比姑姑要高,这是逾礼的,是要被人说的,武元庆才不想让长乐因为这事情被人说三道四呢,就算魏征反对,武元庆也会上表拒绝的。

    再说,武家不是他刚穿越来时的武家了,那时候多一倍的嫁妆或许对武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钱财,可现在,别说多一倍,就是多十倍,对于武元庆来说也就是一点点的数字增加罢了。

    武家现在有钱,有钱的很,估摸除了皇家,就数武家最有钱了。可皇家开销大,那么多没嫁的公主,那么多的妃嫔都要花钱的,所以真说起来长孙皇后掌管的内库小金库还不一定有武家的钱财多呢。

    而且永嘉公主都是太上皇的女儿了,是李世民的妹妹,想也知道李世民嫁她的时候嫁妆给的多不到哪去。

    看看给永嘉公主选的夫婿就知道,李世民对妹妹怎么也不如对女儿看重的。他嫁女儿全是心腹国公家的嫡子,嫁妹妹,永嘉公主就选的是他老爹的老婆,也就是他老娘窦皇后的侄儿,虽然也是皇亲,可窦皇后都死去多年了,她的娘家侄儿又有多被重视呢。

    比永嘉公主多一倍嫁妆,武元庆是一点点的都不在乎。而且武元庆可不想和永嘉公主扯上一点点的关系,哪怕就是嫁妆对比的这件事情上,也不想让人说起永嘉公主的时候就顺带说起长乐,说起他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