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备不时之需。

    在含嘉仓仓监领着武元庆详细介绍了一番情况后,时间快到了午时,远远的城墙外响起了号角声,运粮船队终于来了。

    含嘉仓位于洛阳城东北角,有一宽宽八十多米、深十多米的宽广深邃水道。运粮船只沿着运河一直到通济渠,然后从通济渠渠首北上经瀍河后由水道西行,穿过里坊区直抵含嘉仓。

    当船队到来的时候,仓城东南的曹运码头霎时热闹了起来,运粮的工人哗啦啦全拥挤了上去,管秩序的军士大声呵斥的维持。运粮的马车也一架架的驶到了码头上等着一会运粮装载。

    武元庆看了一会发现,除了想多挣钱的民夫拥挤了些外,其他不管是值守的军士,还是仓库的官吏,就连赶马车的都是秩序井然,没有一点乱象。

    在码头边竟然还有一个管理处,里边有官吏在登记造册,每下来一车粮,赶车的都要过去报数登记,基本粮食的统计在这里就完成了,然后入仓时候再登记一次就不会有什么错漏了。

    尼玛,这还让我来干吗?

    监督?监督个蛋蛋。

第四百九十九章 硕鼠() 
卸船,装载,运送,入库都井然有序的进行,武元庆来回跟了两趟后就放了风。

    溜溜达达在仓城里瞎逛了起来,这个仓库看看,那个仓库看看,看来看去发现这里大大小小的仓库或者说仓窑样式都是一样的。

    都是口大底小的椭圆状深坑,口直径小的十米左右,大的能有一百多米,深差不多也有四层楼那么高。

    这在武元庆看来工程相当大了,后世他们家附近也有粮库的,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免粮税,每年收了粮食后都要去那里交粮的。

    但那粮库的都是地上的,盖得就是一般的那种仓库样式的,一个个都是圆形的那种,有顶棚,但是顶棚却不是密封的,就跟伞盖一样压得很低,让雨水漂不进去。

    像地下挖坑这种地窖,那是家家户户自家弄的,武元庆他们家那地窖很小的,就放点土豆啊,白菜,或者一点水果什么,武元庆大了以后那地窖口他都钻不下去,勉强下去进里边都没法转身的,撑死了一平米多一点。

    哪像含嘉仓这么庞大,不但要挖这么多大坑,挖好了以后还要经过火烘干。烈火烧过后,那土层都变得非常硬,和烧瓦罐瓷器一样。但这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照此处理,即先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边装边往上升。到离地面半米处铺层席子,席子上一层糠,糠上又是层席子,然后封土,一个粮窖才算完工。

    因为工序比较麻烦,所以一个粮窖装满后除非需要运粮,否则是不会轻易开启的。

    一般的地处比较潮湿的粮窖,小米这些粗粮存五年,大米存三年,像含嘉仓地处城东北,别看外边有河道,有码头,但地势其实很高的,所以是属于干燥之地,这里的粮食可以存放小米九年,大米五年。

    “喂,你们给我停下。“

    逛着逛着,武元庆逛到了一个位于库区南边的粮窖附近。抬头就看到那个粮窖门大开着,七八辆马车停在那,车上已经装的满满的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

    再看向不远处通向南门的含嘉门的道路上,已经有几辆满载粮食的马车快走到门口了。

    什么情况,这含嘉仓的主要作用是仓储中转,主要服务的是关中,是长安,要往那里送粮也该走的是北门出城,怎么会走了南门呢?

    武元庆心中一惊,难道,是有人盗卖库粮不成?这么想着武元庆一边大喊,一边飞快跑向那还在仓门口停着的七八辆马车。

    “你们是什么人,要把这些粮食运到哪去,谁允许你们开这个仓库的?“跑到近前,武元庆大声喝问到。

    赶马车的和装卸的都是民夫,听到武元庆的呵斥唯唯诺诺一句话答不上来。

    武元庆扭头看向守仓门的军士,厉声道:“去把管事的叫来。“

    军士虽然不认识武元庆是谁,但看身上的服饰,腰间的挂饰就知道大有来头,所以二话不说就扭头跑进了仓库里。

    不一会就有一个穿着绿袍胖乎乎的小官急急忙忙跑了出来。

    “就是你开的仓?“武元庆冷冷的问道。

    “是,正是本官。不知你是?“小官见到武元庆既没有直接见礼,也没有发现他没穿官服就小看他,而是很客气的询问。

    “本侯武元庆,前司农寺少卿,嗯,今天奉皇命特来监督漕粮入仓的。“武元庆报家门到。

    “原来是武少卿,下官钱明添为此地典事见过大人。“小官钱典事恭敬行礼。

    武元庆要光说是奉皇帝命令来的,或者说报了爵位这小官还不一定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但一报名字,和以前的官职,小官钱明就有了直观的概念了。

    也就更加恭敬有加了,没办法,武元庆的名字他可是经常会听到的。因为那是他妥妥的上官,顶头上司。司农寺管的就是农业,发放俸禄,仓储这些事情。

    这含嘉仓就是武元庆以前职权范围内管的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武元庆可以对含嘉仓和这里的官员没什么了解,但他们却不能不对上官有所了解。

    别看武元庆现在没了官职,不再是司农寺少卿了,但他在含嘉仓这些大小官员眼中依然是上官,是有能力决定他们官帽的人。

    “钱明,我来问你,这粮仓是你开的?粮食也是你让运的吗?“武元庆不想废话,直接问道。

    “回大人,这是仓监和左右仓丞的命令。“钱明一个磕绊都不打的快速回答到。

    “去,把仓监,仓丞都给我叫来。“武元庆看向刚才去喊钱明的那个军士命令到。

    “大人,你这是,,,,“军士跑走后,钱明有些紧张的问。

    “没什么,有些事情要问他们。“武元庆淡淡笑了下,又问道:“钱明,你知道这些粮食要运到哪去,运去干什么的吗?“

    “回大人,这些粮食是几个大粮商买的,就在离这里不到五条街的地方就有他们的仓库。“钱明答道。

    “哦?“武元庆意味深长的笑了:“这总共才十来辆车的粮食吧,几个大粮商够分吗?还是说之前已经拉走不少了?“

    “这些哪够啊,听仓丞说他们一共要买四十万石呢,之前已经运走了十万石了,还有三十万石没运呢。“钱明是知道说什么说什么。

    四十万石

    武元庆悚然一惊,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硕鼠。

    四十万石,有过贞观一年,贞观二年买粮,筹粮的经历,武家又是数得上的大粮商,对于这个数字武元庆有很直观的概念。一石一百一十多斤,顿顿喝稀的贫苦百姓一石够活小一年的,四十万石就够四十万人忍饥挨饿一年活命了。现在一斗四文钱,一石四十文,十石四百文,一百石就是一贯二,一万石就是一百二十贯,四十万石就是四千八百贯。

    说起来没多少钱,但看养活的百姓数就知道这个粮食数有多大。而且含嘉仓最大存储量也才五百多万石,不到六百万石。现在储粮还没到极限,四十万石几乎相当于占了含嘉仓十分之一的储粮量了。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既然食黍,那就该杀。

第五百章 闹大笑话了() 
“大人,不知急招下官所为何事?“

    就在武元庆想着该如何宰杀硕鼠,如何才能起到最大杀鸡儆猴的震摄作用的时候,三个硕鼠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后边还跟着几个小官以及几个军士。

    “马雄,吕忠,郭亮,尔等三人竟敢倒卖仓粮,损公肥私,数目巨大,触目惊心,来人将他们三人给我拿下。待本候禀过陛下,定将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武元庆不废话直接下令绑人。

    刚跑过来的几个军士傻眼了,搞不清楚什么情况,怎么就要下令拿人了呢,还是拿的这里的官职最大的三位,下令的你是谁啊你。

    跑去喊人的还有另一个值守仓门的倒是知道武元庆的身份,但见其他军士没动,他们迟疑了一下也没有立即动手。

    仓监马雄,左右仓丞吕忠,郭亮也吓傻了,不明白好好的怎么就要拿下自己等人了,还要明正典刑,这是要砍头的节奏啊,什么倒卖仓粮,我们没干过啊。

    “大人,误会啊,下官从不曾倒卖仓粮啊。“吕忠,郭亮哭着喊着叫屈叫冤。

    “误会?事实就在眼前你们还敢说误会?你们敢说那一车车的粮食不是你们同意卖的吗,难道是钱明在蒙骗本侯不成?钱明你过来,和三位大人对质一下。“武元庆疾风骤雨般的喝问还把懵逼了的小官钱明叫到了跟前。

    “大人,你真误会了,这卖粮的事情下官有行文到司农寺报备的,而且卖的这些粮食都是仓储够年限需要处理的了。“马雄哭丧着脸解释道。

    钱明也是肝颤的不行,他没想到自己就说了几句实话,自己的上司就要被拿下,关键是他没想到武元庆竟然想的这么多。

    现在听到上司马雄解释了,钱明也急忙点头说道:“大人,仓监大人说的没错,这粮食的确是到了处理的期限了,是下官不对,方才没说清楚,让大人误会了。“

    经过钱明,马雄,还有吕忠,郭亮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的解释,武元庆才发现自己自己闹笑话了。还真是误会马雄三人了。

    原来,这含嘉仓里的粮食都不是同一年存储的,有先有后,所以差不多每年都有存够年限的陈米需要处理。

    武元庆发现运粮的这个仓库就是这么一个需要处理存粮的仓库,不但是这个还有其他几个。总共下来四十万石陈粮,也是这些年来处理陈米最多的一次。

    “好,就算你们说的是事实,但为何要把这些需要处理的陈米卖给粮商,让他们转手再把陈米卖给百姓食用?难道百姓就该吃发了霉的陈米吗?这就是你们学的圣人之道,为官之道吗?说,你们究竟多少钱就把这些粮食卖给这些粮商了,从中又收了多少的好处?“虽然是一场误会,没有挖国家墙角的硕鼠,但武元庆对于这种官仓卖发了霉的陈粮给粮商,最后经粮商之手流入市场的行为还是相当的不满,而且里边搞不好有利益输送的。

    这尼玛妥妥的官商勾结嘛,想也知道粮商买回去陈粮肯定不会按陈粮的价格卖,绝逼以次充好,或者好坏参杂着卖。关键发了霉的粮食,百姓买回去后肯定不会舍得扔掉,只能自认倒霉然后吃了。可发了霉的粮食有毒的,搞不好会吃死人的。

    奸商,狗官。

    这就是武元庆心中的想法。

    只是武元庆这次又特么想当然的想错了。

    只见马雄苦笑着摇头道:“大人,这些陈粮虽然是要被处理的,但并没有发霉。只是不能再在粮窖里放了,拿出来外边通风晾着的话还是可以再放挺长时间的。而且这些粮食粮商们也不算是买的,而是和我们换的,他们用一石去年的新米换两石陈米。并且也不是放到市上售卖的。大唐这几年年景都还不错,每年收成都可以了,百姓家里边都不缺粮的。“

    武元庆一想也对,粮食都低到四文钱一斗了,一斗就是十几斤,这尼玛四文钱对于粮食的购买力都能顶上后世四十块钱了,说明百姓的确是不缺粮的,或者说大多数百姓家里是不缺粮的,粮价才会如此之低,而且买粮的也都是不种地的城里人。

    这也就说明粮商买回去四十万石陈粮是很难一时半会卖完的,搞不好放到发了霉都卖不到一半,关键一石去年新米换两石陈米,虽说多一倍的粮食,但论起来利润并没有多少,有些不太值当啊。

    “那不是卖给百姓,那他们买这么多粮食干吗?难道养的有家禽牲畜?“武元庆一个想到的是这些粮商家里有别的产业,开了养殖场,所以才需要这么多粮食,虽然对于养殖场这么些粮食还是多的过分,但他也只能想到这个了。

    结果,马雄再次摇头:“大人这些粮食也不是喂家禽牲畜的,他们是卖给高句丽人的。高句丽这几年年年天灾不断闹饥荒,缺粮的厉害,在大唐一斗米只卖四文,可要卖给高句丽来的粮商的话,一斗米可以卖到二十文。而且新米陈米价格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买回去不是存的,而是很快就吃掉的。所以,洛阳的几大粮商才会得知要处理陈粮的消息后找上门来拿新米来换要处理的陈米,为的就是转手平白多赚的二十万石的利润。“

    这个买卖倒是做的好,陈米新米卖给高句丽人价格一样,二十万石新米换四十万石陈米,二十万石是原有的,一斗能赚将近十八文,而另外多出的二十万石就是纯利润,这么一换白赚四万贯。

    这个利润可就高的太多了,特别是白赚那么多,傻子才不赚呢。

    只是,高句丽缺粮?

    武元庆相信马雄说的是真的,因为这事说假话瞒不住的,武元庆回去一查就知道。

    虽然相信马雄没骗自己,但不代表武元庆就相信他说的就是对的,就是事实。

    因为他虽然在司农寺,鸿胪寺多数时候属于混日子的,尸位素餐之辈,但总归常常会看到许多奏报的。

    比如高句丽的情况,他看到的就和马雄说的不太一样。

第五百零一章 消弭不掉的世仇() 
很多人常常会把高句丽和高丽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高句丽是一个建立在东三省以及一小半延伸到朝半岛的多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而他的建国者是汉人,那片地方一直以来也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领土。

    而高丽,则是在高句丽灭亡两百年后才在朝半岛靠造反建立的国家,只是因为高句丽曾经统治过那片地方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们才沿袭了高句丽的称呼,自称为高丽罢了。

    所以高句丽的国土大半是在东北的,那里白山黑水,在大唐人看来是蛮荒之地,但实则却是一片富饶之地。想象一下后世的东三省大平原那北大仓的美称就知道,有丰富腐殖质的黑土地上粮食怎么也不会太缺的。

    武元庆看过奏报,高句丽这几年的确有天灾,有几个地方发生了洪涝,造成粮食减产,甚至有一个最严重的地方粮食都绝收了,但绝对不至于粮食短缺太多,更不至于要从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