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吐谷浑人出兵了,近万人马进犯侵犯兰、廓二州。

    李世民又派使节快马去申斥,这一方面是体现自己堂堂天可汗的大度,一方面也是在为还没回去的吐蕃人出兵争取时间。

    李世民派的使节赵德楷还有数名随从快马加鞭赶到吐谷浑面见伏允,向他陈述他屡次进犯大唐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其中的利害关系给他讲的清清楚楚,但伏允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和大唐怼上一回,于是有样学样的跟李世民学习,把使节赵德楷给软禁了起来。

    然后让赵德楷随从回去报信,得到报信的李世民又再次派了好几拨使节前去,不过这几次李世民也学聪明了,没派什么重要人物,就从鸿胪寺抽调了几个小官员前去,王玄策和高表仁两个也在其中,高表仁是主事儿的。

    但之后的使节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只能黯然回返。

    在派使节去吐谷浑的时候,李世民也在紧锣密鼓的布置着,安排着。

    五月初,天上出现了日食。

    在古代这算是不祥之兆,一般出现日食这种天象,说明为君者不施仁政,这是一种给天子的警示。

    但李世民为君这几年,虽偶有灾害,但大唐的欣欣向荣是显而易见的,百姓都在众口一词的夸他是个好皇帝。原本这种天象当皇帝的常常会受到责难,民间也会有众多对皇帝不利的传言传出的,但轮到李世民,轮到这次的日食,也就是天狗食月,却没有任何留言传出,反正关中地带平静的好像就剩下了百姓敲锣打鼓吓天狗救太阳的声音。

    于是这一年,唯一可能影响到李世民对吐谷浑动武的天象也没有给李世民带来一点麻烦,出兵吐谷浑的将军人选定了下来。

    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统率边境地区以及归附的契、党项族的兵力进攻吐谷浑。

    就在大唐这边兵马出动的时候,吐蕃那边使节也终于回去了。他告诉松赞干布说,王啊,本来大唐皇帝有心同意的,但因为吐谷浑人从中作梗搞破坏,所以最后大唐皇帝拒绝了您的求婚请求。

    松赞干布勃然大怒,恨死了吐谷浑,于是看过密信后,对李世民在密信中所说一起攻打吐谷浑的计划很是赞同。

    然后松赞干布就派人和段志玄,樊兴这两位行军总管联系,定下了双方负责的攻击方向。

    在约定的时间里,大唐和吐蕃同时向没有太多防备的吐谷浑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大唐从东,北两个方向攻击,吐蕃从南攻击,三面夹击,让吐谷浑人根本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的攻击,几乎是一触即溃。

    随后,吐谷浑王伏允组织过几次反突袭,但在大唐和吐蕃有戒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收到一点成效。

    每次反突袭过后,吐谷浑人迎来的都是新一轮的追击和他们的溃逃。

    当逃到后来,吐谷浑人终于学聪明了,他们知道无论是大唐还是吐蕃这次出兵的人马都算不的多,更不用说放广袤的高原草地里了。

    于是,吐谷浑人开始了最原始的躲猫猫,也叫游击战,他们化整为零,四散奔逃,等段志玄追了七八百里,距离青海湖还有不到三十多里的时候,吐谷浑人的大部队终于没了,消失在了视野里,段志玄追丢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趣() 
“夫君,我喜欢吃酸的。“王子瑜斜躺在床榻上,作娇弱无力状,可怜巴巴的看着夫君武元庆。

    “哎,好,那咱中午吃酸菜鱼,泡豇豆炒肉。“武元庆乐呵呵的说道,经过初期强烈的孕吐反应,现在的王子瑜由一开始的闻不得味道变得喜欢起了各种味道。

    这不嘛,现在就要吃酸的,这让武元庆做饭有了更多的选择。

    不过作为家里的国宝,王子瑜现在非常享受使唤夫君的这种感觉,所以武元庆刚走到门口,王子瑜又笑研研的开口了:“夫君,我还想吃辣的,很辣很辣的那种。“

    “很辣很辣的那种就是放很多很多辣椒的呗,。“武元庆回头问。

    “对,就是很多很多辣椒。“王子瑜高兴的点头。

    “那就再做一个水煮肉片好了,酸菜鱼也很辣的。“武元庆说完抬脚准备出门。

    然后,王子瑜又说话了:“夫君,你说咱们儿子将来是像你多一点还是像我多一点啊。“

    “你怎么知道是儿子,也许是女儿也说不定?“武元庆嘴角噙笑逗她。

    “才不是,母亲说了肚子圆圆是男孩。“王子瑜撅嘴道。

    “额“武元庆分外无语的看着王子瑜,这个封建迷信她都信,要真是肚子圆就是儿子那杨氏生的老三就不是丫头而是小子了。

    “你说是儿子就是儿子吧。“武元庆笑着说。

    但这个答案明显是不合王子瑜心意的,只见她皱眉不开心的说:“什么叫我说,明明是肚子说嘛。肚子圆圆就儿子大家都知道的。“

    武元庆再度无语,之前还说是杨氏说的,现在又变成了大家都知道,女人,你的名字叫善变真是一点没错。

    “那你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酸儿辣女吗?“武元庆笑眯眯的问。

    “酸儿辣女?呀,那我喜欢吃酸的,不正是说明我肚子里的是儿子吗?“王子瑜先是一愣,接着很兴奋很开森的欢呼。

    “夫人呐,你光说酸儿,辣女被你丢哪去了。“武元庆故意提王子瑜故意忽略掉的重点。

    听到夫君哪壶不开提哪壶,王子瑜大眼睛猛翻,卫生眼狂丢,不无嗔怪的说:“辣什么辣还辣女,我是从不吃辣的,夫君你要想吃你自己另作去,千万不要和我的混一起。“

    女人是没道理可讲的,更何况是怀孕的女人。武元庆把这些都当成了夫妻间的小情,不但不觉得烦的慌,反倒觉得更加的有,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好了。

    看着子瑜姐姐被夫君这么伺候,襄城心中羡慕的很,但无奈,就算元庆哥哥最近天天晚上睡在她房里耕耘不停,肚子却不争气,没有一点的反应。

    每当孙神医给王子瑜诊脉检查的时候,襄城也会偷偷让孙神医给她看,但每次都是期待而去,失望而归。

    看来,任重而道远,怀孕的路还很漫长且有的等了。

    武元庆和自己的两个媳妇天天在家纠结肚子的事情,而朝中因为段志玄虎头蛇尾的攻击已经吵翻天了。

    不光九成宫那边,长安这边也是一样。

    段志玄没有一战而功成,达成一开始皇帝和众大臣之间制定好的战略目的,这让皇帝很失望,也让不少大臣对段志玄的能力表示了怀疑。

    但说实在的,段志玄其实有点冤的,他也没想到吐谷浑人竟然崩溃的那么快,唐军和吐谷浑骑兵之间一个照面,吐谷浑军队就崩了,毫无预兆。

    原本军队崩盘溃逃应该是最适合追击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时候,但第二个段志玄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吐谷浑人并没有像大多数逃亡那样,随大流,要往哪边跑全往哪边跑。反倒是和商量好了一样,四散分开逃走。

    一开始是大部队分成了几小股,然后没跑多远每小股又分了更小的几小股。

    然后就这么一路逃一路分,等追着其中一路追杀的段志玄特么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前边的那股人马已经不足五十人了,然后来到了茫茫青海湖区外,仅剩的几十人也几乎不见了踪影。

    明明就在眼前敌人,怎么就越跑越少,现在更彻底没影了呢。

    这样的情况,让段志玄心中很惶恐,很警觉,段志玄心中担心这会是吐谷浑人使得计策,目的就是诱敌深入,因为吐谷浑人崩溃的实在太容易了,容易的超出想象。

    于是,段志玄思量再三最后还是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最后敌人是打溃了,可敌人也全逃了。

    是的,吐谷浑人大部分全逃了。

    他们那真的就是一场溃败,以及亡命奔逃,而不是什么早有准备的诱敌深入计策,完全是段志玄想多了,最后给了吐谷浑人逃生的机会。就在距离青海湖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段志玄停了下来,而化整为零,四散奔逃的吐谷浑人则驱赶着木马悄然远遁,嗯逃走。

    如果只是教训一顿,那么段志玄这一仗打得可以算很漂亮,但如果说是灭国之战,那段志玄这一仗打得可以说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样子货。

    自从丢了追击的目标后,段志玄发现他再也找不到吐谷浑人的大部队了,吐谷浑人开始见到唐军就躲避了,不管是多还是少,就是一个唐军,对面是几百吐谷浑人,但吐谷浑人依然会迅速退去。

    吐谷浑人不和唐军玩,搞得唐军和统帅段志玄很是被动。

    搞得朝中的大臣和将军们也是相当的火大,程咬金就叉腰撅屁股狂骂段志玄在浪费立功的机会,丢武将的脸。

    尉迟恭很是配合的说,段志玄就是娘们,打仗还的靠他们这种铁血真汉子。

    可怜段志玄从小就敢耍流氓,耍无赖,人厌狗嫌,长大点了跟着杨广去过辽东打过高句丽,再后来跟着李渊造过反,抓过后来的凌烟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屈突通,后来参与过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又亲自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着李世民登上皇位。

    这么一号猛人竟然被尉迟恭叫做了娘们,可见众位将军对暴殄天物浪费大好机会的段志玄有多嫌弃,鄙视了。

    李世民对此也相当的不满,尤其是在筹划多时,又有吐蕃联合行动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么一锅夹生饭都不如的饭来,更是让李世民心塞的很。

    于是,派人替换段志玄,以及继续增兵的事宜提上了日程。

第四百三十四章 强势的军方() 
九成宫那边吵吵的相当厉害,武将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报名要去,文官们有的赞成例如长孙无忌,杜如晦之类的,有的反对,比如魏征,魏老头是单纯的觉得大唐应该休养生息,和平发展,还有的如岑文本,褚遂良之类的,是文官的通病,不喜欢一切打仗的事情。

    文官不喜欢打仗,一来他们读的是圣贤书,书里讲的都是仁和二字,再一个文官们不喜欢打仗还因为如果有仗打,武将们的权利就会很大。

    这是文官和武将在权力上的争斗,文官在想尽一切办法遏制将军们的权利,也就是在遏制战争的发生,将军们则在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打仗的机会。

    几乎历朝历代都是立国初期,武将们的权利会普遍大于文官,而一旦国家稳定了之后,文官们的权利就会大过武将,甚至武将会被极大程度的恶意打压。

    当然文官们这种权利超过武将的情况,很多时候也是帝王在刻意为之。因为只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的。

    武将集团的权势高于文官集团,这种情况在大唐的初期体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贞观一朝。

    这和李世民得江山的方式有关系。

    如果是前太子李建成顺位继承皇位,那么显而易见的,文官们的权利会比武将高,因为有李渊的基础在,李建成是无需太过倚重武将的,而且李建成本身和很多文官的关系都相当好。

    但是李世民不然,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当然称作政变更好,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了他哥哥太子,弟弟齐王,然后逼着他老爹李渊退的位。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而当时出谋划策的人不管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之流的文官还是尉迟恭,侯君集,段志玄等等的将军,都是军方人士。

    于是造就的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段可以说是武将完全压制住文官的一个时期。

    看看李世民定的凌烟二十四功臣的人员名单就能知道,里边大多数都是军方的人,就算不是军方的也可能是以前从军职转过来的,即便不是军职转过来的也和军方有很大的关系。

    大唐奉行的是无军功不封爵,所以看看李世民这一朝那一个个显赫的爵位,上朝时候那一个个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就能知道,李世民一朝中中下级官员不算,光是上层官员几乎就大多数有军方背景的。

    没错,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文官也都可以算作军方的人。因为他们之前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过的,都是有军职的人。

    只不过他们算是谋士,尉迟恭等人是具体实施者而已。

    所以,李世民对军方的倚重从他开始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并且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是一名武皇帝,所以他的身边才会围拢那么多名将,谋臣,都是跟他一路东征西讨打出来的交情。

    所以,对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从武职转文职的文官巨头来说,他们不会太过刻意的打压武将,因为他们本身就和武将集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打压武将也就是在打压他们自己的实力。

    很多时候,房玄龄他们还会比较偏向于武将集团。

    但是对岑文本,褚遂良等完全意义上的文官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他们很多时候考虑的不是打一场仗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而是考虑打一场仗会让军方权利增加多少。

    比如这一场对吐谷浑的战争,一开始很多文官就不同意,但无奈几大文官巨头,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是赞成的,哪怕魏征不同意,也于事无补。

    可是当段志玄把这场仗打成了现在这样的半生不熟状后,之前就死活反对的文官们这下更有了反对的理由,也有了攻击军方的理由。

    打仗将军们没问题,但打嘴仗就干不过整日里子曰,圣人言等等掉书袋文绉绉的文官了。

    就在口拙的将军们疲于应付文官们的责难,而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又看好戏的旁观之时,大唐最大的无赖,搅屎棍,滚刀肉程咬金,混世魔王出马了。

    然后文官们败退了。

    他们不得不败退,别的武将口拙,说不过他们也只能生气的干瞪眼。可程咬金不同,这家伙吵架如同悍妇骂街。

    污言秽语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豁出脸来说。祖宗十八代他敢指着文官的鼻子一代一代的问候。

    而且,程咬金吵架喜欢吐口水,更加喜欢抢到你身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