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说我有病。我有病,这是**裸的恐吓,就跟后世两方人吵架,打架一样,一方说我有病,你要敢气我,打我,我直接躺地上你信不信。李世民就是这样,他告诉姚思廉我有病,你特么别惹我,不然老子躺地上讹死你。

    皇帝都这样说了,姚思廉还能说什么,只能乖乖认怂。见他这么识相,李世民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赐给姚思廉绢五十匹。

    到了九成宫,李世民心情愉悦的很,处理朝政之余常常到处闲逛,竟然让他现了一眼泉水。

    这泉水以前都没有被人现,李世民是第一个现的,这让李世民很高兴,觉得,哎呀,老子还真是天命所归,第一次来就现了这么一眼甘甜清凉的泉水。

    这是祥瑞,是好事,得让人记下来传诸后世。

    于是,由魏征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就这么诞生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任性的李泰() 
去年在九成宫美好清凉的记忆一直萦绕在李世民的脑海中,于是今年天一热,他就急不可耐的拖家带口去了九成宫。

    皇帝离京,不光是老婆孩子带走了,就连满朝文武也跟去了小一半。不过还有多半数留在长安,于是苦逼的李承乾又一次被留下来监国。

    有了去年的那次监国,今年再来,李承乾干得是驾轻就熟。处理朝政那是井井有条,已经有了一国储君,未来帝王的风范了。

    一般的事情李承乾都可以自己做决定,只有一些关系重大,或者有些比较难以决断的事情才会送去九成宫让皇帝亲自处理。

    皇帝不在长安就是爽,这就跟上课老师不在教室一样,学生们都放了风。

    武元庆就是这样,以前还装模作样到单位签个到露个面,现在直接就不去了,又恢复到了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休假模式。

    醒来后,要么窝在家里当死宅,要么拉上老婆,弟弟妹妹,到处玩到处逛。

    今天去灞河钓鱼了,明天去渭水泛舟了,要么拉上家里的歌舞团跑到芙蓉园,曲江畔,来一场歌以咏之的视听盛宴。

    衙门里有事了,王玄策和赵恒两个心腹好友自会帮着处理,反正武元庆是全权放权了,顶多就是王玄策和赵恒两个弄好了解决方案拿给他签字完事。

    日子过成这样,才对得起纨绔子弟这个四字评语。

    李泰也没跟着去九成宫,一直在宫里忙着做他的热气球呢。五天前终于做好了,不过这次他可不敢再亲自上阵试飞了,而是让一个跟他做热气球最久的内侍上去飞的。

    这次飞天很成功,从皇宫升空后,飞出了长安,在长安二十里外的田地里安全降落。

    只是由于只能任风吹着走,操作者没办法控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所以李泰觉得不够完美。

    武元庆告诉他,高度不同,受到的气流也不同,气流不同,热气球受到的风力方向就不同,通过控制热气球上升下降到达不同高度,利用这个高度的气流方向就能控制热气球的前进方向。

    结果李泰却说,那样太被动了,他要做一个可以控制方向的东西出来。

    武元庆以为他会在热气球上做一个船帆一样的东西,虽然他不知道那样的东西该怎么弄到热气球上,但他能想到的只有这种了。

    没想到五天后,李泰真的做出来了,却不是他以为风帆,而是手摇螺旋桨。

    就是在吊篮四面各安装了一个风扇,然后根据方向选择摇动对应的风扇来控制飞行。

    “我去,你这是要活活累死操作它的人啊。“看着那四面安装的没有多大的风扇,武元庆无语的说。

    “嘿嘿,又不要求多快,就是风向不对的时候做辅助用的,慢慢飞呗不着急。“李泰笑嘻嘻的说。

    “看你这架势,你这是又准备亲自出马了?“武元庆问。

    “嘿嘿“这下李泰光笑不说话了。

    于是武元庆就知道这小胖子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作了。不过前几天的飞行他也看了的确安全,李泰这次升空应该没什么问题,关键,现在皇帝皇后都不在,没人能管得了李泰,就算武元庆现在阻止了,谁知道这小子会不会在别的时间偷偷飞,还不如就现在亲眼看着他飞呢。省的现在阻止了以后提心吊胆。

    再说李泰还弄了一个简陋的降落伞背着呢,安全保障也算是多了一层。

    这次的热气球,做的和以前那个大号的孔明灯不一样。现在的这个和后世武元庆看过的那些热气球基本没什么两样。

    就是一个开口的气囊,通过鼓风机将气囊吹起来悬浮,然后再通过喷火装置点火加热空气。

    一切准备就绪,巨大的热气球已经充满了热空气,强大的浮力开始猛力的拽着牵引拉扯热气球的那些绳索。

    几个内侍将固定的绳索一根根解开,然后热气球就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升空了。

    等李泰升到了二十多丈的时候,之前一直被瞒着,刚刚得到消息的监国太子李承乾才赶了过来。

    “青雀,你给我下来。“李承乾着急忙慌的冲天上喊。

    “我不,我要到九成宫找父皇母后去。“李泰挥着手大喊道。

    “我擦,这小子没跟我说他要飞这么远啊。“看着怒视自己的李承乾,武元庆急忙摆手解释。

    他以为李泰也就是在长安周边天上飞一飞,哪想到这死孩子竟然要去九成宫,这尼玛,要知道是这样,武元庆死活也要拦着不让他飞这趟,起码,不能在他面前飞这趟。

    九成宫,那里就说不远吧。可也有三百多里呢,储油罐里的火油能不能够支撑热气球飞那么远,谁也不知道。这万一要是半路上没油了,降落在深山老林里被野兽给吃了可怎么整。

    妈蛋,你个死胖子坑老子,武元庆心中哀嚎。

    “现在该怎么办?“看着已经飘远了的热气球还有上边的李泰,李承乾六神无主的问道。

    “能怎么办,赶紧追呗。“武元庆呛声到。

    “对对,追,我这就派人去追,不行,我亲自带人去追。“李承乾语无伦次的说。

    “别,这已经有一个作的了的,你就别跟着添乱了,还是我带人去追吧。“武元庆伸手拦住李承乾说道。

    “你们知道卫王要去九成宫吗?他有没有准备些吃的,喝的之类的。“看着吓得双股发颤跟筛糠一样的内侍宫女,武元庆头疼的问道。

    “不,不知道,奴婢等不知道,殿下没和我们说过。“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宫女哆哆嗦嗦的回答。

    “殿下让小人准备了一袋糕点和两皮囊水,但小人真不知道殿下是要去九成宫。“李泰的贴身内侍也开口说道。

    好吧,这尼玛完全就是有预谋的一次行动,而不是心血来潮之举。

    “听到了吧,青雀早有准备,你不用担心回去干你的事儿去吧,追他的事交给我就好,正好顺路能带着你姐姐她们到封地玩两天。“

第四百一十三章 找不到回家的路() 
趣 ┡.Ωb.回到家,武元庆告诉王子瑜自己要赶往九成宫一趟,然后让她带家里人到武功去避暑。

    交代完之后,武元庆带着李承乾派给他的一百太子六率兵马匆匆出西城门去追赶李泰了。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武元庆以为就热气球那飞行度,怎么也不可能比的骑马极限奔跑的度。

    可是出了长安拼命跑了几十里,别说追上李泰了,视线中连热气球的影子都没看到过。

    该不会是这家伙早就出事从天上掉下来了吧?武元庆有些惊恐的想。

    可是,沿路遇到人打探过,有人在半个时辰前看到过天上有东西飞过,那个看到的人还以为是遇到神仙了呢。

    有人见过那就是没有出事,武元庆悬着的心放下了,可心中的疑惑却没有解开。

    随风飘的热气球比他胯下宝马跑得还快。这尼玛怎么可能?

    武元庆百思不得其解,却忘了这时候刮得正是东南风,而九成宫的位置又恰恰在长安的西面,热气球从长安到九成宫正好算是顺风。

    山上比平地风大,是个人都知道,而天上风比地上的风更大,李泰操控的热气球正好处在一个风稳定又快的高度,度自然是慢不了的。

    再一个,他们骑马是在地上蜿蜒绕行,一会上山一会下谷的,而李泰在天上却是毫无阻碍的直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同样是一座山,李泰在天上飞过去只有区区几里的路程,他们在地上可能就要绕十几里。

    又是搭着顺风车,又是走的最短的路程,李泰不比他们快才怪呢。

    等他们赶到武功境内的时候,李泰已经到了九成宫附近了。等他们赶着夜路到了九成宫七十里远的时候,李泰都已经在九成宫被他父皇母后责骂一顿,吃了饭睡觉觉了。

    等他们又赶了二十里路,九成宫方向已经迎面赶来一个信使,带着皇帝的口谕要回长安向太子李承乾报平安了。

    这尼玛,闹得什么事儿呀,一路急急忙忙追赶,饭没吃,水没喝,大晚上的还赶夜路。结果倒好完全瞎忙活了。

    自作多情?不对。咸吃萝卜淡操心?好像也不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是不对。

    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武元庆郁闷的想。

    既然李泰平安到达,他们这些人也就没有赶去九成宫的必要了,让那一百太子六率和信使返回长安,武元庆则来到了他的封地上。

    来到自家封地的时候,夜色茫茫天还没亮,站在路口茫然四顾,武元庆苦逼的现他竟然找不到去侯府的路了。

    找不到自己家的,除了二傻子,也可能是久不回来,变化太大的原因。

    武元庆当然不是二傻子,自然就是第二个原因了。

    武功县的封地,武元庆本来就没来过几趟,中间在外地两年,去年回来后又一直住大牢,放出来也没来这里看过,算起来有三年的时间没到过这里了。

    在后世,你离家一年不回去都可能有些认不住老家的样子,但是在古代离家几十年可能都没什么变化,更别说短短三年就物是人非了。

    但是在武元庆的封地这里,真的特么三年时间就完全变样了。

    朝廷赏赐的武元庆实食邑是五百户,也就是有五百户百姓的赋税是交给武元庆的。

    五百户人也就是差不多有两千多口人,这在后世可能稍微可以点的村子,一村就有这么多人。但是在大唐,这两千多口,五百户拢共要四个村子的人才凑的够。

    而且武元庆的封地,赏赐的上千亩永业田还有他出钱买的地也全都在这块,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周围的五六个村子加上农田基本全是他家的。

    一开始,武元庆在这边只是弄了几个大棚,种点瓜果蔬菜,玉米土豆什么的,那时候是为了增加种子,也是为了满足点口腹之欲。

    后来种子多了以后,玉米土豆就不怎么在大棚里种了,但是大棚的规模却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

    最开始是瓜果蔬菜在春冬两季太受欢迎,相比起种粮食,种瓜果蔬菜更挣钱。武家又和钱没仇,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财路。

    然后再后来,这个财路就泽被到整个武家的封地上了,一开始是胆子大的几家来找主家询问,是不是他们也能做这个,能不能教一教,得到消息后武元庆同意了,并且可以在资金上,建造上提供帮助。

    看到此情景,其他人也跟着干了起来,一来二去的封地上的农户都在自家的农田上盖起了大大小小的大棚种瓜果蔬菜。

    产量多了,就要琢磨运出去的事情,路不好就修路嘛,一开始是黄土垫道,再后来因为香水,香皂需要大量的花卉榨汁做香精,武家自己的大棚不种瓜果专门种花卉了,随后把香水,香皂的作坊也搬到了武功这里。

    原料有了,作坊的规模,产量也增加了,然后原料又不够,农户们在种瓜果之余也扩大了规模种起了花卉。

    就这么着,封地上的农户完成了从纯农业到种植业的转变。武元庆不在长安的这两年里,这里展的更快,种植规模更大,武家的香水,香皂等作坊规模也更大了。

    从这里产出的香水,香皂不但行销全国,还通过商路往东卖到了高句丽,罗,百济,倭国,往南卖到了占城,扶风等中南半岛,往西有卖到吐蕃,泥婆罗,天竺的,也有通过丝路卖到吐谷浑,高昌,楼兰,更甚至卖到波斯,大食等中亚国家的。

    虽然产量很大,但卖往的地方多了,所以还是供不应求,武家的香水,香皂在市面上绝对是奢侈品,是万金难求的宝贝。

    庄户们跟着主家了财,了大财,家家户户推倒旧房子,盖起了房子。一水的红砖,水泥房,都是照着芙蓉园里那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的武家学堂盖的。

    不光盖了房子,几个村子之间的路也全铺成了水泥路,村里的路也全是水泥的。

    而且路呀,房子呀全是有规划的,而不是按照以前的格局弄的。一模一样的红砖红瓦房,青黑水泥墙,泛白水泥路。

    变化如此之大,又是夜色之中,武元庆当然找不到自己家在哪儿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开心就好() 
好在,这是夏日时分,天亮的早,五更没打,天已经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迎来了亮光。

    武元庆懵逼了也就一会会,东方就开始泛白,眼前模糊的影像就开始清晰起来。

    这时候在远眺看去,就看出了不同来。

    由几个村落连成的大村落里,鳞次栉比的排排房中间,一座高出许多的院墙很突兀的伫立着。

    院墙内是更高的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丹楹刻桷,碧瓦朱檐,豪华气派的不要不要的。

    好吧,找到家了。

    沿着高楼的指示,拐了几拐,武元庆终于来到了自己的侯府门前。

    当当当,叩门而入。

    侯爷回府,好吧,这个回字用在武元庆身上还真是很别扭。总之吧,武元庆的到来,让经常几个月都不见一回有主家驾临的侯府众仆役丫鬟们是激动不已。

    丁玲桄榔的匆忙起床跑到正厅里来拜见,结果,等他们到来的时候,累的一天一夜的武侯爷已经窝回房睡觉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下午时分,武元庆睁开眼看到的就是二丫拉着跟细线,线上拴着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