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姓王的考生急忙开口介绍:“武兄,这位是赵恒,昨天下午才到的,和我住一个宿舍。”

    “哦,原来是赵兄,失敬失敬。”武元庆笑着施礼。

    “武兄客气了,昨天在下一到,就听王兄提起过武兄,王兄还说要给介绍,只是晚饭的时候却没有见到武兄,实在遗憾。”赵恒大大方方的回礼到。

    “哦,在下在城里亲戚家落脚,晚饭那时候已经回城了”武元庆解释到。

    “我就说怎么没见到你人呢,原来如此,哈哈,害我昨晚担心了一晚上”姓王的考生爽朗的大笑,笑罢看了李承乾一眼问道:“对了,这位小兄弟是?”

    “瞧我,都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我小舅子叫李乾”武元庆笑着指了指李承乾,然后又给李承乾介绍姓王的考生:“这位是王玄策,来自洛阳。”

第三百二十四章 岳丈不待见() 
王玄策这个名字在后世那是家喻户晓,如雷贯耳。。。。。好吧,这话其实很扯淡的。这名字在后世没多少人知道,武元庆还是从一部叫功夫瑜伽的电影宣传片里知道的这个人。

    然后知道这人是大唐贞观年间的,曾经在出使天竺的时候还玩过一把一人灭一国的开挂游戏。

    一人灭一国,开玩笑呢吧。玄幻仙侠才敢这么扯呢吧。

    不相信,正常人看了都不会相信。所以武元庆专门到往上搜了一下这个人,百科里一瞅,我去这人原来真的很牛逼啊。

    贞观年间,王玄策其人曾经作为使节三次出使天竺,当然那时候天竺那边很多国家的。

    第一次出使,他是副使出使摩揭陀国,一行很顺利,回国后不久,被任命为正使再一次出使,依然是摩揭陀国,只是这次他还没到的时候,这国家的国王就给挂了。挂了也就挂了,原本没他什么事,可偏偏这个国家有大臣阿罗那顺趁机篡权了,篡权就篡权了还脑子抽筋,得知大唐派使节过来,竟然派兵伏击,然后王玄策率领的使节团就被人给一锅端了。

    后来王玄策逃了出来,这人脾气也够爆的,觉得屁大点的国家竟然敢袭击大唐使节,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于是逃到吐蕃后,找吐蕃国君松赞干布和泥婆罗王那陵提婆两家一共借了八千来号兵马杀了回去。

    结果很明显,这场仗打胜了,阿罗那顺也被俘虏了,所以才有了一人灭一国的辉煌战绩。

    看到这里武元庆才知道这所谓的一人灭一国是怎么回事,是说他孤身一人借来兵马灭了一个国家,而不是说他一个人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人是很牛逼很牛逼的,能借来兵马虽说是有大唐的强盛顶着呢,但要是没本事,嘴皮子不利索也没可能说服两个国君借兵不是。

    至于说这人为什么干出这样的事迹却在后世声明不显,就不得不说一句老话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就在他灭掉阿罗那顺的过程中,这家伙俘虏了一个天竺和尚,没错就是一个和尚。

    历史上很多大事,很多重要人物的事迹里常常会出现的人物。

    俘虏了一个和尚并没什么,可扛不住这个和尚装神弄鬼的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

    那时候李世民岁数也不小了,英明神武不信鬼神的想法早被扔到不知道哪去了。

    听王玄策说这和尚这么能耐,李世民就惦记上了,命他给自己造“延年之药”,隔三差五就吃一些和尚弄出来的五颜六色的小药丸,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里边有蓝色小药丸。

    反正一年后李世民就中毒挂了。自己介绍的和尚搞死了皇帝,你说说王玄策还能有的了好吗?没被当场砍死就已经算命大了。但自此以后他的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

    也因此,关于他的记载史书上寥寥数语,他写了一本《中天竺国行记》还散落的差不多了,自然后世也没什么名气了。

    为了防止认错了人,武元庆昨天把王玄策探查了很久,才八九不离十的确定了这人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王选策。

    李承乾和王玄策互相施礼后,趁着王玄策和赵恒不注意,靠近武元庆耳边,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什么时候有个名字叫武照了,你以为你是太阳啊,照。本太子又什么时候叫李乾了。”

    “假名字嘛,不要太在意。李承乾和李乾,就差一个字而已嘛。你看我名字完全都改了,瞾字也不是你以为那个照,而是日月下边一个空字。和你那比,我这才叫真正的假名字”武元庆小声劝慰。

    “日月下边一个空,瞾,武瞾,有这个字吗”李承乾懵逼的问。

    “当然没有了,我自己造的,假名字嘛,开心就好。”武元庆笑的很灿烂。

    李承乾还要纠结名字的事,王玄策这时候恰好出声打断:“武兄都成家了啊?”

    “对啊,成亲都两年了”武元庆笑着点头。

    “你这小舅子也是来参加会试的吗,年纪这么小真是年少有为”王玄策像个查户口的刨根问底。

    “王兄真会开玩笑,他一个小屁孩有什么资格参加会试。”武元庆好笑的说道。

    “那你这来赶考都带着小舅子,你们关系还真好。”王玄策有些无语,见过赶考带书童的,就是没见过有带小舅子的,难道小舅子还兼职书童不成。

    李承乾不乐意了,撇嘴道:“谁用他带了,我家就是长安的。”

    “哦,原来李乾小兄弟就是长安人啊,那武兄应该就是住在岳丈家咯,怎么还每天往馆舍这里跑啊。”王玄策纳闷的问。

    “哎,王兄你也看到我这小舅子对我的态度有多恶劣了。我这虽说是住在岳丈家里,可奈何不招岳丈待见,每日里冷嘲热讽,动不动就打骂不休,为了不招嫌弃只好白天来馆舍待着,只是晚上回去睡个觉,寄人篱下的感觉真特么不好受啊。”武元庆摆出一副悲悲戚戚的样子,还硬从眼眶里挤出两滴眼泪来。

    武元庆每日出来都是经过换装的,穿的衣服虽然干净,但是质地却是最普通的麻布衣服,这样的衣裳也只有家境贫寒的人才会穿。王玄策虽然家里也普通,但好歹也穿得还是丝质的衣服。

    反观李承乾,出宫的时候虽然也换了装,但那质地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绸缎料子,腰间挂的玉佩也不是凡物。

    小舅子穿的这么好,姐夫穿的那么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而武元庆的话一出口,就让王玄策和赵恒深信不疑了。

    听着武元庆讲述他在找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悲惨经历,王玄策和赵恒都不由跟着悲切起来,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也显得很不友善。

    李承乾肺都气炸了,小手用力啪的一拍桌子:“姓武的你够了啊,我爹对你还不好吗?有你这么埋汰我爹的吗?”好在李承乾还记得掩饰身份,没有喊出父皇来,不然就当场露馅了。

    “怎么的,我说错了吗?你爹是没打过我,还是没骂过我啊。”武元庆反问,然后还趁王玄策两人不注意冲李承乾挤眉弄眼两下。

    “好,有你的,你等着我回去就告诉我爹,我娘,我姐去”李承乾气冲冲的吼。

    “好了,好了,一家人吵什么啊,和和睦睦才对嘛。”虽然觉得武元庆的岳丈家很过分,看李承乾也不顺眼了,但王选策还是好言相劝到。

    “看在王兄的面子上,小子,我不和你计较了”武元庆瞪这李承乾说。

    “哼”李承乾回以冷哼。

    “对了王兄,方才在外边好像听到你在说话,说的什么却没听清,王兄可否再说一遍。”

第三百二十五章 图谋更多() 
“哦,其实没什么啦”王玄策笑着摇头,看样子不准备复言。

    “没错,真的没什么,就是王兄讲他在东海见过的巨鱼而已。”赵恒也笑着说道。

    “巨鱼?有多大,传说中鲲那么大吗”别看武元庆经常喊李承乾钓鱼玩,但能钓上来的顶多也就一尺左右,超过一尺多的李承乾同学也就在御花园的湖里看到过。能用巨来形容的鱼到底有多大,李承乾很是好奇。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家都明白李承乾说的意思,王玄策再次摇头:“鲲鹏只说只是谣传,世间哪里会有那样的庞然大物。我在东海见到的鱼虽然巨大,但观之也不过数丈长短而已。”

    听说不是鲲鱼,李承乾虽然有些失望,但数丈长短的鱼还是让他惊呼出声。

    说是在东海见到的,但其实只是两年前王玄策游历到东海边的时候在海滩上见到了搁浅的巨鱼尸体而已。

    因为是第一次见那么大的鱼,所以王玄策当时看的非常详细,记得也很清楚,听着王玄策的讲述,武元庆马上就明白他说的巨鱼是什么东西了。

    要说起来,海里的巨鱼其实有很多的,就拿鲨鱼来说,里边的虎鲨和大白鲨体长都可以达到六七米也就是两丈的样子。

    不过王玄策说的这种鱼体长三丈有余,应该不会是鲨鱼,而且有须,更不可能是虎鲨和大白鲨了。

    加上说这种鱼头顶背部位置有很大的孔,又还能搁浅在海滩上,武元庆断定王玄策见到的一定是某种鲸的尸体。

    “武元。。武瞾,你知不知道这种鱼啊”就在武元庆想着的时候,李承乾在一边推了他一把问道。

    这小子,差点说漏嘴了,武元庆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知道,怎么了。”

    “这种鱼叫什么,吃什么的,你有没有见过活的啊”李承乾腆着脸好奇的问。

    王玄策和赵恒两人也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样,想看看武元庆能说出些什么高见来。

    有机会炫耀武元庆是不会放过的,在三人期待的眼神中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见过,而且还见过很多种类呢”,只是有些话却放在心里没说,见过的确是见过,但那都是在电视上见过而已,什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的。至于活的,呵呵,他除了老家的草鱼,鲤鱼之类的外,连活的螃蟹都没见过呢,谁让他悲催的连海洋馆都没去过呢,就连动物园也交了门票钱看过些免二次收费的,像大熊猫,小熊猫等还要门票的都没舍得去看。

    要说水里的物种,他看过最大的活的就是海豚了,因为动物园里看海豚表演是免费的,只是想和海豚照相需要花钱。

    “别卖关子赶紧说”李承乾催促。

    “谁卖关子了,清清嗓子也不行啊”习惯性装逼被李承乾毫不留情的点破,武元庆好不尴尬,可他死不承认还要辩解。

    “切”李承乾眼神中表达着鄙夷之情。

    “咳咳”武元庆干咳几句,赶紧切入正题:“王兄说的这种巨鱼我管它叫鲸,也可以叫鲸鱼。但它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这个哺乳动物呢就是指像牛马羊之类的动物一样,不是卵生而是胎生,和人也一样,在肚子里孕育后代的。鲸的体型普遍巨大分为须鲸和齿鲸,而其中的须鲸体型更是没有小的,最小的体长也在两丈左右,最大的须鲸能有十丈左右。齿鲸大的也能有七八丈以上,最大的齿鲸是抹香鲸,名贵的龙涎香就是产自这种抹香鲸。”

    武元庆把自己所知道的鲸的习性等等详细讲了一遍,鲸的具体样子他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所知不多,不过这点王玄策是真见过实物,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但是鲸捕食的过程,浮出水面通过背上的鼻孔换气喷出的巨大水柱等等却是被武元庆讲的精彩纷呈,绘声绘色。

    相比于这种趣闻,王玄策和赵恒两个考生显然还是对时政比较感兴趣的。

    说过了鲸鱼,王玄策没两句就又说到了他老家洛阳那边私学的昌盛。据他说前两年皇帝让各地兴建官学,洛阳作为东都,自然是热烈响应,而且长安对洛阳呢也很是重视,所以洛阳的官学相比以前增加了数倍,入学也成了一种风潮。

    不过这种官方政令都远不及今年四月份皇帝一道开科取士的旨意来的有效果。

    自从皇帝下了开科取士的旨意以后,洛阳兴建的私学在短短数月之内就超过了官学的数量,大的乡绅地主建私学,中小地主也不甘人后跟着建。

    “这个很正常,这些乡绅地主不缺钱,但是他们缺地位。钱赚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比很多很多钱更让人向往的自然是权势,他们谋求权势不但是提升地位的需要,也是在为了保护他们拥有的财富。士农工商,士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武元庆淡淡的说道。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而这些乡绅地主里边很多都是被归入商人行列的。以前朝廷取士的时候,贱籍,商人等都是不在取士的范畴里的。被压制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陛下放宽了这个限制,他们自然是要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了。

    “在下只是看到了这样的事情,却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而武兄却是一下参透了其中的玄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佩服,佩服啊。”王玄策极为叹服的说道。

    “哈哈,过奖过奖了”武元庆嘴上谦虚,实际上心中还是很得意的。

    “武兄不必谦虚,王兄所说的在下在家乡也看到了,在下家乡虽不如王兄所在的洛阳,但是这种办私学的却也不算少见,正如武兄所言,随着陛下放宽取士的门槛后,很多以前不在被选拔之列的人都开始行动起来,最近几年的科考他们很多人肯定是赶不上了,但是越往后这样的人必然会越多了。”一旁的赵恒说道。

第三百二十六章 冷门() 
“都还不知道赵兄是哪里人士呢”武元庆笑着问。

    “陇右天水郡人”赵恒说道。

    “原来赵兄是天水人啊,不错好地方。”武元庆赞到。

    “武兄说笑了,哪里能算的上好地方。”赵恒摇头苦笑。

    “赵兄才是真谦虚,天河注水的传说在下可还是听说过的哦”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