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元庆一听哭声顿停,红着眼抬头看了看用力点头的襄城,转身扭头钻到了王子瑜的怀里,哭声更无助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夫君都立了那么大功劳了,你爹还打我,他还打我,呜呜。”

    “我爹?”王子瑜傻眼问。

    “不是你爹,是你爹”武元庆泪眼看向襄城。

第二百七十二章 老子以前眼瞎() 
好好的一出亲人团聚场面愣是让武元庆给弄成了逗比。

    尤其是在知道他为什么被打后,一家人齐齐来了句活该。

    襄城还在他屁股上狠狠拍了一样,以惩罚他编排自己皇帝老爹的。

    晚上武元庆是自己一个人睡的,两个老婆没人陪他理由是有伤在身不宜运动。

    倒是有丫鬟伺候他起夜什么的,问题是紫鹃和萧凤也不知道抽风了还是怎么,竟然要两个人一起伺候他,说是怕瞌睡照顾不周,两个人可以有个照应。

    照应你妹啊,你这两个人让少爷我怎么好意思口花花,占占便宜嘛。

    武元庆一脸幽怨的钻在被窝里品味着空虚寂寞冷直到后半夜才昏昏睡去。

    “武元庆,武元庆,听说你又被父皇打了,伤的重不重啊”就在武元庆屁股上上完了药,正要吃也不知道是午饭还是早饭的饭时,外边传来李承乾欢快的喊声。

    “滚”武元庆头都没抬直接骂道。

    “呜呜,元庆哥哥是在骂长乐吗?”一个泫然欲泣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武元庆赶忙抬头,就见长乐小萝莉正在门口伤心的抹眼泪呢。

    “哎呦呦,元庆哥哥怎么会舍得骂可爱的长乐呢,来来来,快来让元庆哥哥看看,半年不见长乐变得更漂亮了呢”武元庆换了个大大的笑脸冲长乐招手。

    闻言长乐破涕为笑,有些害羞的噔噔噔小跑到桌边,坐到了武元庆身边。

    “喂喂喂,你这差别也太大了吧,凭什么对长乐就是这么满面春风的,对我就疾言厉色,还让我滚啊”李承乾闪身出现在门口不满的质问。

    “因为长乐娇俏可爱”武元庆看了一眼出落的越发水灵,越发人如其名,天生丽质的长乐说道。

    “我也长得很好看啊,母后老夸我的”李承乾不满的说。

    “那证明皇后是你亲娘,证明你不是从路边捡来的,明明长得面目可憎还能昧着良心夸的,除了亲娘别人干不出这事来”武元庆极尽毒舌之能事,一脸不忍直视的挤兑。

    “那你以前还说我正太,说我是帅哥的”李承乾气鼓鼓的争辩。

    “以前那是我眼瞎,审美出了点问题,你不要当真”武元庆摇头叹息。

    “靠,我得罪你了?你至于这么挤兑我吗”李承乾拍桌子喊。

    武元庆同样拍桌子:“你是没得罪我,但是你爹打我了。”

    “那是你活该,自找的,怎么样,屁股还疼不疼了”一说这,李承乾挂上了笑容,幸灾乐祸的问。

    “滚”武元庆恨恨的到。

    “哈哈,行了,不要气了。你这才多大点伤啊,看看颉利被你弄的有多惨,据说昨晚在太仆寺那边哀嚎了一晚上,痛的彻夜不能安睡。以二十棍换颉利这一身伤,你这买卖划算”李承乾笑着安慰。

    “划算个屁,颉利才叫划算呢。老子本来打算一枪崩了他的,结果现在还让他留了条小命,陛下还要朝廷好吃好喝养着他。祸害了大唐这么多年,让大唐和突厥死了那么多人,还能有这样的下场,这特么俘虏做的,才叫特么滋润”说起颉利武元庆就恨得牙痒痒。

    “行了,毕竟人家也曾是一国之君,让你痛下狠手折辱了这么久也够了,你也该消消气了”李承乾道。

    “消气?消个屁的气,枪毙他半个小时都不带解气的”武元庆瞪眼。

    “好好好,不解气,不解气总行了吧。”李承乾只能附和,然后又好奇的问道:“你总说枪枪枪的,这枪是什么东西呀,是不是就是打断颉利腿的那东西啊。”

    “嘿嘿嘿,小子,漏出狐狸尾巴来了吧。说,你是不是就是专门为这个来的?”武元庆露出一副我早已看破我就知道的戏谑表情指着李承乾问。

    “露什么狐狸尾巴,你在说什么啊,真是莫名其妙。是你刚才一直提枪,我觉得好奇才问的。”李承乾没好气的打开武元庆的手说道。

    “真不是专门为了枪来的?”武元庆不信的追问。

    “真不是,你怎么不相信人呢。我和长乐这半年来有事没事就会来你家看看的。就算你不在家我们都会来,你回来了,我们不得更要来看看了啊。”李承乾指天发誓以证自己清白。

    “你确定?”武元庆依然狐疑。

    “不信你可以问问大丫二丫还有元爽嘛,你不在家的半年我和长乐是不是经常来”李承乾开始找证人了。

    长乐嘻嘻笑着不说话。

    “好吧,你都这么说了,我要再不相信你也太说不过去了”武元庆笑着到。

    “就是嘛”李承乾认同点头。

    “来来来,哥哥知道你喜欢听故事,现在就给你讲讲哥哥在突厥时候遇到的惊险一幕”武元庆哈哈大笑着说道。

    长乐仰着小脸开心的点头。

    “哎哎哎,不那枪。。。。。。”李承乾。

    “枪什么枪,反正你又不是为它来的,咱先讲故事好不好?”武元庆。

    “额,好吧”李承乾垂头。

    “。。。。。。。。。。。。。。。那康苏密就要冲上来,说时迟那时快,哥哥我一把掏出枪来正正的指向他,扳机这么一扣,就见康苏密凌空倒飞了出去,重重的摔到了地上。然后哥哥带着萧皇后和玉玺飘然而去。”武元庆唾沫横飞的讲,李承乾嗯嗯啊啊不经意的应付。

    “怎么,这个不刺激吗,那哥哥再给你说说活捉颉利的经过。那时候姐夫我和程处默。。。”

    “到底是哥哥还是姐夫啊”李承乾嘟囔。

    “哥哥也是我,姐夫也是我,我想用哪个用哪个,怎么不想听啊”武元庆瞪眼。

    “想听”李承乾再次垂头。

    “哥哥我。。。”

    李承乾翻白眼,武元庆不管,继续说:“和程处默等在颉利逃跑的路上,你知道吧,姐夫早就算出他要往哪边跑,走哪条道了,早早就等着,等了五天才等到颉利那孙子,那小子还要拼一把,可惜他遇到了哥哥我,就在逃即将逃脱的时候,姐夫掏出枪来照着他脑袋就是一枪。”

    “可是他伤的是大腿”李承乾说。

    “眼瞎打偏了不行啊。能不能别插嘴,还想不想听了”武元庆问。

    “不想听了,你还是说枪的事吧”李承乾哭丧着脸说。

    “承认了?”

    “承认了”

    “为枪来的?”

    “为枪来的。”

    “谁派你来的”

    “你懂的”

    “懂你妹”

第二百七十三章 总有几个王八蛋() 
武元庆就知道李承乾肯定是带着任务来的。一次就萧皇后,一次抓颉利,两次用枪,必然是会传到李世民耳朵里的,尤其是抓颉利那次,后来李靖李绩等人都问过颉利腿上的伤是怎么来的,武元庆还让他们见识了一下火枪的威力。

    以李世民的性子,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威力挺大,用的还是火药,怎么可能会不过问。

    不过武元庆的性子李世民也知道,那是数刺头的,自己昨晚刚刚打了他,今天要亲自问,没准就呵呵,皮笑肉不笑的顶回来了,所以才派了儿子李承乾来问,还特意告诉不要直接问,要迂回打听。

    可惜李承乾道行浅了点,表现的急躁了点,武元庆又鬼心思太多,一眼就看穿了。

    逗了逗李承乾后,武元庆还是详细的给李承乾讲了一遍,不但是枪的构造,威力,还有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反正不管李承乾也好,李世民也好,信不信的武元庆都说了说。

    虽然目前火枪无论是从射速还是射程还是稳定程度都不能和弓箭相比,而且造价还贵的离谱,制作难度也难上无数倍。

    但是这都阻止不了枪支会成为以后战争的主流,后世的满清就是看不起这样的奇淫技巧才被西方远远的甩在身后,才有了那长达百年的伤痛与屈辱。才会让赫赫的屹立数千年的中原上国被小瘪三一样的高丽棒子嘲讽为三流水平。

    现在大唐皇帝对枪支感兴趣这是多好的发展机会,能得到皇帝的支持,总比光靠自己家里那么几个工匠研究改进强的多。

    想想大唐军队全员武装枪械推进到高丽棒子的地盘上把他们全部突突了,武元庆就爽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就算枪械一时得不到大的发展改进也没关系,只要大唐想,就靠现在的军力加上更加好用的炸弹干死高丽棒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反正武元庆已经打算好了,在有生之年怎么也得撺掇的把高丽棒子和小鬼子给灭掉才行。还不玩占领,要的就是灭国,最好是族灭。

    男的全部杀光,女的长得难看的也全杀了,留下好看的全部充做官妓。

    武元庆陪着老婆,弟弟妹妹,小姨子,小舅子玩了一天,顺便教会了李承乾火枪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晚上吃过饭才送心满意足的小姨子小舅子离开,带走的还有一把火枪和一些弹药。第二天宫里就有圣旨送到了。

    李世民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想知道的东西后,终于想起来自家女婿是立了大功的,虽然犯了点错,但年轻人嘛犯错在所难免,就算功过相抵后还有得赏。

    于是武元庆爵位虽然没变,但是在之前司农少卿和武散官怀化中郎将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职官就是鸿胪少卿,另外还有金银绸缎良田若干。

    财货不说了,只是加了一个司农少卿也是了不得的。相比起司农少卿来说,鸿胪少卿重要性其实更重的,司农少卿只是管农业,鸿胪少卿却是主管外交的,相当于外交部的副部,不都说涉外事务没有小事吗?

    这要是放在别人眼里那就是皇恩浩荡,轮到武元庆这里气的就差骂娘了。

    奶奶的,一个司农少卿就累的小爷要死了,现在还加个外交部的事儿,还给不给空闲时间让小爷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了。

    看着圣旨,武元庆泪牛满面。

    抓到颉利,灭掉东突厥是件大喜事,大家都嗨皮。

    不过上到君臣下到百姓,嗨皮庆祝几天也就差不多了。之后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买卖,日子照常进行。

    当然皇帝和大臣们还有件大事要商议。东突厥是灭了,颉利也被抓回来了,手下部众也死的死逃的逃,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但大唐手里还有十多万俘获投降的呢。

    这些人总该有个具体的处置措施,总不能一直让李靖他们领着大军看着,这就是摆在大唐君臣面前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这事,李世民特意召开大朝会而不是平日的小朝会只召集宰相,尚书,御史那么几个人议事。

    大朝会几乎是在长安有品级的官员全部到场,武元庆自然也不例外。

    一大早,外边还乌漆嘛黑的,武元庆就被王子瑜从床上给拖了起来,然后和丫鬟紫鹃一起拾掇了一番。

    随后武元庆强撑着迷离睡眼和老爹武士彠一起坐上马车入宫上朝。

    哒哒哒,清脆的马蹄声响了没一会就来到了宫门外,这里已经有早到的官员等着宫门打开了。

    在马车上等了没一会,需要上朝的官员就全到了。接着宫门打开,等候的官员依着品级鱼贯而入。

    后世电视上电影里,话本里太监都是尖着嗓子的,不男不女的声音。

    太监嘛,粗声粗气也不像啊。

    但其实太监真不一定就要尖嗓子的,也有说话很粗的,还不少,只是不像正常男人一样那么阳刚而已。

    就像现在这位喊话让大家进殿觐见的内侍,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粗嗓子,不知道人家身份的光凭声音绝对听不出是个太监。

    武士彠无论官职还是爵位那都是绝对靠前的位置,武元庆嘛那就只能是在中间的位置找地儿坐了。

    武元庆眯着眼找了个个子挺高的人,然后悄悄的坐到了那人的后边。

    就像上学时想在课堂睡觉,前边有高个儿挡着那绝对是安全系数大增。

    李世民出来了,一身华丽龙袍,头戴通天冠,不知是不是错觉,武元庆总感觉从颉利抓到后李世民的威势更足了。眼中精光四射睥睨万千。

    行过礼后,武元庆安心的钻在大个身后打瞌睡,李世民则已经开始询问突厥俘虏如何处置。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朝臣之间已经有过沟通,大家多数认为: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朝臣多了也总会有几个王八蛋的。

第二百七十四章 愤青的怒骂() 
这种时候作为百官的头头,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惯例不会先开口的。

    “陛下,依臣所见,突厥、铁勒皆上古所不能臣,陛下既得而臣之,请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永无患矣。”第一个发言的是中书侍郎颜师古。

    听到这个提议,忙着打瞌睡的武元庆都不由点个赞,这尼玛说的还是有点道理地

    谁知接下来两个人的发言就让武元庆气炸了。

    第二个发言的是礼部侍郎李百药,他说:“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纵欲存立阿史那氏,唯可使臣其本族而已。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这话说的,前边倒还像人话后边就是蠢话,什么叫必不能抗衡中国,什么叫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不能抗衡又不是说特么不想抗衡,目前各位所属,敌对纷争,但尼玛人家可以兼并的好不好,可以发展强大的好不好,强大起来不还得侵略啊。还尼玛给人家在原地盘建立都护府,都护府在你国家厉害的时候可以管的了,国家不强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