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心,有我在能出什么事”程处默笑着说道。完了看了一眼后边马上的萧皇后问道:“这就是隋炀帝他老婆?你是怎么把她从襄城弄出来的啊,难道李大总管已经打下襄城了吗?”

    “没错,襄城已经是我大唐的了,哥哥我匹马入城就把她们带出来了”武元庆点头。

    “这么快,几天打下来的啊”程处默好奇的问。

    “还几天,到襄城冲发起冲锋后一盏茶的功夫就冲进城了。根本没给突厥人反应的机会,很多人还睡着呢就被砍死在被窝了。颉利也没有组织什么抵抗很怂包的自己就当先跑了”对突厥人的垃圾战力武元庆表示了极大的鄙夷,说起大唐铁骑砍瓜切菜的似得冲杀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边走边说,一行人入了城。

    等把萧皇后一行人安顿好,弄了顿好饭吃过后,武元庆来到了萧皇后的屋子。

    “多谢武将军出手相救,老身感激不尽”没等武元庆表明来意,萧皇后先开口道谢而且还行了个大礼。

    “不敢不敢,萧后折杀小子了,这都是小子应该做的,小子答应萧大人保护您的安全自然要说到做到,还有您叫我元庆就好,武将军什么的小子不敢当”武元庆吓得赶紧扶起萧皇后。

    “那元庆是为了玉玺来的对吧”

    额,话题转的好突然好猝不及防。

第二百六十三章 传说中的祸水() 
要不要这么直接,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不是都说皇宫里的人说话喜欢阴阳怪气的绕弯子,俗称皇三拐的吗?

    你这么耿直是怎么活到现在,活到以后,活到寿终正寝的。

    “对”既然萧皇后这么直接,武元庆也就不绕弯子了。

    “敢问,这个盒子里装的是玉玺吗”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萧皇后挑眉,六十多岁的人挑眉之间还很有风韵。怪不得野史或者后世电视剧里老有拿萧皇后和李世民说事呢,说李世民是个大色鬼,在灭掉突厥接回萧皇后后看上了这个艳光四射的妇人。

    还有很多说萧皇后一生伺候过六个男人,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颉利可汗,李世民。

    然而,这些纯属胡扯,只是一些心思龌龊的人无端意淫而已,亦或者是有些世家文人在恶意诋毁李世民而已。

    要知道萧皇后年纪比隋炀帝还要大上两岁呢,隋炀帝即位的时候她都已经四十了,等六一八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掉的时候,萧皇后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就算贵为皇后又能保养多好,再说那时候宇文化及刚刚弑帝,手下人心惶惶,全国又是一片乱糟糟的,到处都在开战,他就算对萧皇后有觊觎之心,可哪有那心情。

    同样的道理,后边的窦建德又哪来心思对一个半老徐娘有什么心思。

    至于处罗可汗他迎回萧皇后,那是因为他的老婆兼以前的小妈义成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兼杨广堂妹,有了这层关系他才会问窦建德索要萧皇后的。

    而且处罗可汗还曾经因为感恩隋朝帮助他父亲夺得汗位而准备出兵夺取并州以安置杨政道。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对萧皇后这个在他看来是隋朝恩人的妇人动什么心思。

    可惜这样的人紧接着就死了,轮到颉利可汗继位,这一年萧皇后五十三岁,一个死了男人,孩子,身若飘萍两三年的女人,形容枯槁,头发渐白,颉利可汗又怎么会需要她伺候。

    到最后说李世民对萧皇后倾慕,那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萧皇后比李世民大了三十多岁,在李世民知好色则慕少艾的年纪,她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就算那时候依然艳丽,可等六三零年也就是今年回到大唐,萧皇后六十多岁了,就先眼前这样虽然举手投足间依然偶有风韵,但岁月的痕迹早已映上脸庞。皱纹,斑白的头发,早已算不上苗条的身子。

    李世民霸占自己哥哥建成弟弟元吉的老婆还的捡漂亮的挑,不漂亮不要呢。

    说李世民对这样的萧皇后有兴趣,那他得瞎到什么程度,重口到什么程度啊。

    萧皇后流露的蕴含在岁月中风韵,让武元庆不由心中吐槽那些野史还有狗日的电视剧电影半天。

    不过,最后萧皇后的问题还是要回答的,虽然萧皇后话问的挺不客气,不过武元庆倒是不以为意,他微微一笑道:“是不是其实没什么的,如果是,我就派人送您和玉玺一起回长安,如果不是,那我就派人送您回长安”。

    “既然没什么,元庆你有何必这么着急来呢”萧皇后没想到武元庆给出的竟然是这么一个轻描淡写的回答,不由愣了下问道。

    “之前和您说过的,我之所以救您,是因为答应了萧大人,也就是您弟弟,这是一个交易,我欠他的,所以救您只是在还债。至于您手里是不是有玉玺,这个并不影响我救您这个事情。而之所以我会因为玉玺而来,则是因为这次我到襄城救您,是违抗军令私自离城的,到时候肯定是要受军法处置的,如果您手里有玉玺,那就是意外之喜,我也算立了功,没准皇帝一高兴就赦免我无罪了。要是没有玉玺,那也没什么,因为这本就不在计划内”武元庆笑着解释道。

    “万一玉玺不在我手里,元庆你岂不是要受到军法处置,付出这么大代价救我这么个老婆子值得吗”萧皇后没想到里边还有违抗军令的事儿呢,很是无法置信的问。

    “哈哈哈,怎么不值得,违抗军令顶多杀头,这个可能还基本没有。那就是丢官罢爵流放千里或者下到大牢也就顶天了,可我却由此娶回来一个两情相悦的漂亮小媳妇,怎么算也超值了”武元庆得意洋洋的笑,一副用前程换老婆老子赚大了的得瑟样儿。

    对武元庆这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价值观,萧皇后还是难以理解的,但又却是由衷的羡慕,以及赞赏。

    “这个盒子里装的就是传国玉玺,既然对你如此重要,那老身就交给你,希望能帮你免受责罚”说着,萧皇后将手中的盒子郑重的递给武元庆。

    “不不不,您误会了,我并不是向您索要,我只是来确认一下是不是而已”武元庆连忙摆手。

    “你不要?”萧皇后心中就奇怪了,刚刚不还说有了穿过玉玺就能立功吗,怎么现在又拒绝起来了。

    搞不懂,真搞不懂。

    “呵呵,只要确定是传国玉玺就好。在我的手里和在您的手里并无区别。反正都是送回给皇帝的,就算在您的手里皇帝也不能抹杀了我找回玉玺的功劳,而且如果由您送上的话,皇帝还要记着您的好,怎么也得宽待您几分,送点钱财东西什么的,这样您回了大唐日子也好过点”武元庆考虑的很周全,玉玺是不是亲手送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他找回来的就可以了。

    听了武元庆的话,萧皇后很受感动,虽然武元庆说什么谁送上都可以,但她心里清楚,是不是亲手送上,那真的是有很大不同的。起码,皇帝想起来的时候会想这个是那谁谁送来的,而不是这个是那谁谁通过谁谁送来的。

    “元庆,老身回到大唐有弟弟萧瑀照顾,不需要什么赏赐的,还是你拿上吧,不然老身过意不去”萧皇后慈祥的看着武元庆说道。

    “额,就算您有萧大人照顾,可那不是还有您孙子政道呢嘛,他总需要拿点东西让皇帝高兴高兴的,我看这玉玺留给他呈送皇帝吧”

第二百六十四章 颉利兔子() 
“元庆,李大总管这推进的也太快了吧,这么快就把颉利给撵兔子一样,撵的往阴山跑了”程处默骑在马上一脸郁闷的发牢骚。

    “没办法,谁让哥哥我发明的炸弹好用来着,这突厥人才从襄城跑到碛口没几天,马邑的大军就赶到襄城和李大总管汇合了。这李大总管也是个急性子,你说让人家突厥人喘口气也算啊,他倒好大军才休整了一天时间就马不停蹄赶往了碛口,然后用炸弹一通炸,吓得颉利尿裤子不说,还扭屁股就接着跑了”武元庆同样骑着马优哉游哉的说道。

    “哎,可怜小爷猛将一枚,却只能押送着粮草跟在人家大军屁股后边跑,可怜啊”陈处默仰天长叹。

    “去,你可怜什么,老子才叫可怜呢,本想发大财的,可李大总管这样打下去,没几天战争结束了,还发屁财啊”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

    “不是吧,你还没发财,你们家商队拉来的那一车车粮都卖完了好不好,货卖完了不说,你们后续竟然还有那么多盐拉来,一车车羊皮牛皮往长安拉不说,连肉都丝毫不放过,全用盐腌渍过后卖给了各路大军,这里里外外算起来这场战争大唐都算赔钱了,只有你武家是赚钱的”程处默直接戳破了武元庆的谎话。

    “哎,什么叫赚钱了,你没看那一车车货换回来的全是白条啊。卧槽,老子就没想到这尼玛大唐时候就学会打白条了,感情这种空手套白狼,白吃白喝白拿的不要脸招儿是从大唐传到后世的啊”武元庆义愤填膺的说道。

    两人一边扯淡发着大大小小的牢骚,一边领着运粮队的数百辆马车和几千民夫往北赶路。

    他们这是接到命令要往碛口送粮的,准确来说是把后勤基地往碛口转移。

    颉利可汗跑了,李靖现在大军驻扎在碛口,但是据传来的命令看他在碛口也呆不了多久。

    颉利在往阴山败退的时候,倒霉催的在浑河边一头撞上了大唐的西路大军,也就是由柴绍任大总管的金河军,双方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再次损失了几千骑兵后,颉利终于逃脱了西路军的追击,然而颉利的厄运还没有完。

    因为李绩的东路大军已经从云中一路往北推进,沿途屠灭了好几十个大小部落,歼灭数万,俘获也有数万,牛羊马匹不计其数。死掉的也非常多,让武家的商队狠狠发了一笔。

    颉利可汗逃到白道的时候,恰好被大军推进到白道附近的李绩率领的通漠军拦腰截击,然后再一次大败。

    连番的溃败,死伤惨重,让颉利退到屯铁山附近的时候,紧紧收拢回来余众数万。

    李绩在白道打了个大胜仗,而在左侧策应的尉迟恭所部也差不多要赶到白道,这样加上李靖的中路大军主力,中路大军和东路大军基本上是要在白道会师无疑了。

    而在三路大军稳步推进会师之前,颉利已经自觉不是唐军对手,当机立断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

    在执失思力赶往长安的时候,武元庆也已经派人送萧皇后回长安去了,他专门派了张龙赵虎领着几十个兵卒保护她们。几十个人保护,尤其是现在朔方一带已经完全不见突厥人的任何踪影了,回程是很安全的。

    的确,归途的确安全没有遇到任何事情,在执失思力到达长安的同一天,张龙赵虎保护着萧皇后也同样到了长安。

    之所以一个路程远,一个路程近却同一天到达,那是因为萧皇后毕竟是女人还岁数大了加上杨政道也受不了颠簸,所以明明出发的早,路程近,却是和出发的晚,路程远的执失思力同一天到达。

    一方是使节,一方是前朝皇后,还算是自己岳母,另外还带着传国玉玺回来,双方都求见,这让李世民左右为难。

    最后还是国事为重,先见了执失思力。先是好一顿斥责,说因为你们可汗怎么怎么袭扰我们边境,破坏双方的和平,扰乱了地方的稳定,所以我才怎么怎么教训你们一顿的。

    然后执失思力就跪地痛哭流涕,好吧这个有点夸张,反正是转述了颉利可汗请罪认罪的态度,表示说我们大汗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深感后悔,所以决定投降了,举国归附大唐。你们现在反正已经把我们教训的这么惨了,是不是考虑一下接受我们的无条件投降啊。

    然后李世民就回到后堂和心腹大臣们咬了咬耳朵,密谋权衡了一番,然后出来对执失思力说了,你们认错的决心我们大唐已经感受到了,朕这个皇帝也不是不通情理的,既然你们已经受到了教训,决定改过自新,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我准备派我们的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你们突厥,见一见你们可汗,抚慰一下下,顺便谈谈你们的投降事宜,具体的条例。

    然后,然后就把执失思力打发了。

    接着李世民召见了萧皇后和杨政道一行人,陪同的是萧皇后的弟弟萧瑀,至于其他人,全都滚粗。

    一番热情洋溢的谈话后,萧皇后让杨政道亲手送上了传国玉玺。

    接过传国玉玺后,李世民激动的浑身颤抖,眼眶都湿润了。

    传国玉玺,在后世人看来那也就是个文物,顶多算国宝级文物,可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看来这东西代表的是正统,是正统皇帝的凭证,其中的象征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会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一个皇帝,手里没有传国玉玺,发出去的圣旨上不能盖上传国玉玺的印记,都觉得虚的慌。

    后世,大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人生三大憾事之首就是没有传国玉玺在手。

    而大唐立国十多年,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当皇帝,他们午夜梦回不知道想过多少次传国玉玺盖印是什么样的感觉。

    现在魂牵梦绕的东西到手了,李世民乐的眼睛都眯缝的看不到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算计() 
随后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第一次用了传国玉玺大印,而有幸盖上这方大印的圣旨是由唐俭宣读给颉利可汗的申斥加抚慰旨意。

    执失思力自觉完成了可汗交给自己的重任,于是乐乐呵呵的跟着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回程了。

    李世民为表示重视还特意提前遣人通知李靖率兵接应。

    可是朝中的大臣,除了那些和李世民在后堂咬过耳朵的人外,其余的都莫名的觉得这件事里边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仔细一深思才明白过来,皇帝这光是派唐俭去抚慰了,也下令让李靖率兵接应,可是,最关键的一点让李靖停战的命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