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派胡言,我们所在的大地怎么可能是个球,武元庆整日就是教你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吗”眩晕过后,李世民勃然大怒的吼到。

    “可是父皇,如果我们所在的不是个大球,为什么人们在海边看到船的时候都是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的呢,这不就证明我们是住在一个圆球上的吗”李泰把武元庆说服他的话拿来让他老子听。

    “大海,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你到过大海啊,你见过这样的情景啊,武元庆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啊”李世民几个问题抛出来让李泰再次懵逼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武元庆这一个例子就把他给唬住了,心里已经比较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大球上的,但是好像,貌似,应该自己是没到过海边的,也没看到这种情况的,那武元庆这个举例就毫无意义。

    “行了,以后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就不要学了,武元庆愿意讲就让他讲,讲过就算,你不用在意,不过他说可以让人飞到天上去的工具你要抓紧学到手,这个才是真正有用的本事”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是,父皇”李泰点头应道。

    “哦,对了,就那个望远镜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奇,真的可以看到数里外的东西?”李泰准备退下的时候又被老爹给叫住了。

    “是的父皇,而且不是说可以看到数里外的东西,而是可以看清楚数里外的东西,像十多里远就已经是我们视力难及的距离了,但用望远镜虽然看不清楚,但却依稀还能看到个大概的”李泰重重点头,顺带纠正了下老爹话里不对的地方。

    “嘶,真要如此神奇,那这望远镜对于军队来说可就是个极为了不得的东西了,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军们要是人手有一个这宝贝就可以在距离敌人还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敌人的情况,就可以做到料敌先机,啧啧,如虎添翼,如虎添翼呀”皇帝就是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在民生上会有什么用处,而是想到对军队能起到什么有利的作用。

    第二天皇帝就派人到武家把望远镜给要走了,随后宫里就传出话来让武元庆抓紧时间多做几副望远镜,说是老将军们对望远镜很满意。

    结果等中午武士彠下班回到家,武元庆才知道将军们哪里只是满意这么简单,那家伙完全就是眼馋到疯了。

    今天是小朝会,上朝的只有一班宰相,尚书还有七八个大将军。

    皇帝拿出望远镜进让他们,一开始一个个还满不在乎毫不在意的很。

    可当皇帝让他们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之上,从龙首原居高临下用望远镜俯瞰偌大的长安城后,一个个老将军都疯了。

    这台阶他们上朝下朝走了不知道多少趟,站在这里看过无数次的长安,但也只是远眺着看看长安如巨兽伏卧的雄姿,胸怀激荡一番。

    可哪像这次一样,不只是看个轮廓,而是纤毫毕现,长安的雄浑壮丽清清楚楚的尽收眼底。

    当望远镜到了程咬金手里,看过之后这老货耍起了无赖,死活就不愿意传给下一个人看了,不但如此还揣到了自己的怀里,说要拿回家好好欣赏。

    可把李世民给气坏了,可比李世民更生气的是尉迟恭,因为他就是那个在程咬金之后该拿到望远镜的人。

    看着别人用望远镜时那震惊,惊奇,惊喜的表情,尉迟恭心里痒痒的厉害,恨不得立刻就轮到自己看看。好不容易该轮到自己了,好嘛,这个程老匹夫竟然不要脸的揣起来不给自己了。

    尼玛,叔叔可忍婶婶不能忍。

    初唐将军们是奔放的,表达愤怒是直接的,具体到程咬金和尉迟恭身上,就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

    上朝呢没带兵器,但不要紧,没有家伙还有拳头,大脚丫子呢。

    趁着程咬金嬉皮笑脸以对皇帝的机会,尉迟恭上去就是一个力劈华山一巴掌干到了程咬金的后脖颈上。

    完了,顺势一脚踹在程咬金的腿窝里,程咬金反应也快听到脑后风声就下意识的躲避,可惜挨得太近没躲开,但是腿上这下就有了准备没有摔倒只是往前踉跄了一步,然后左脚做支点接着冲势完成了转身。

    脸对脸,大唐两员悍将针锋相对上了。

    几乎是同时两人嗷了一嗓子,然后合上扑向对方,你挥拳我抬脚混战在了一起。

    除了稳重点的文官,其他人都还无良的喊起了加油助起了威。

    两个重臣在朝堂上打趁这样,皇帝本该大发雷霆生气的呵斥,制止的,可李世民却没有,不但没有制止反而还选边站队跟着助威了。

    “敬德,用力,打死这个不要脸的夯货”李世民喊道。

    尼玛呀,这是皇帝该说的话嘛,这是皇帝能干出来的事吗?

    城里人真特么会玩。

    有了老大的支持,尉迟恭越发神勇,匡匡两脚蹬在程咬金的胸口。

    然后嘈杂的,闹哄哄的朝堂上诡异的响起了一声清晰到爆的东西碎裂声。

    “咔嚓”

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一个机会() 
望远镜被俩老货给折腾碎了,见闯祸了,一扭脸俩老货勾肩搭背聊起了早上吃什么,完全看不出几秒钟前还在打天打地的,黑着脸的李世民华丽丽的当了两个不要脸老东西的背景板。

    皇帝让赶紧弄,武元庆只能遵命办事,让工匠们先放下弄玻璃镜的任务,把皇帝和将军们要的望远镜弄出来才是正事。

    武元庆不敢怠慢,因为他听程处默说程咬金回家连着好几天都在说望远镜多么多么好,还说要亲自到武家来要。

    我的妈呀,瘟神要上门,这还了得,武元庆想到武家被程咬金搞得鸡犬不宁的惨状就打摆子。

    于是,合全部工匠之力,日夜不停的赶工,五天后武元庆把打磨好造出来的第一个望远镜给程咬金大魔王送了过去。

    什么东西都是第一个做出来时最困难,越到后边越熟练,做的也越快。

    武元庆时不时领着李泰等人瞎比扯淡外加授课,大多数的时间不是和两个老婆摸摸大,啪啪啪就是唱唱歌讲讲故事然后教教弟弟妹妹的文化课。

    小日子过得很惬意,两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了,望远镜也做出来了十三副,算上程咬金早就拿到手的,一共完成了十四副。

    李世民要了一个把玩,剩下的都给了排名靠前的大将军了。

    而拿到望远镜的将军们把玩了几天,就过了新鲜期,开始感叹空有神器在手却无用武之地,不能用于战场完全是白瞎了好东西。

    老天仿佛听到了将军们的碎碎念,就在发生日食闹得民间朝野人心惶惶的的第三天也就是八月十一这天,新晋册封的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派他的弟弟统特勒入贡大唐。

    这个大喜事一下盖过了日食后人们议论纷纷谣言四起什么国朝有奸臣,什么妖后临朝外戚专权的风头,驱散了朝堂上连日来笼罩的阴霾。

    对此,李世民心情很好,看着统特勒也是无比的顺眼,赐给他宝刀及宝鞭,并且说:“卿所部有大罪者斩之,小罪者鞭之。”

    这是彻底承认了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政权的法理性。

    当然将军们高兴的不是这个事,而是经过此事皇帝更加坚定了出兵攻打颉利可汗的决心。

    皇帝不但下定了决心,而且付诸了行动,兵部尚书李靖和礼部尚书李道宗都接到了命令整顿兵马随时候命出发。

    而户部也接到了筹措粮草的命令,不过这次没有再把这个任务交给武元庆。

    得到夷男派人入朝朝贡,大唐秣兵历马的消息,突厥颉利可汗心中大为惊惧,于是放下了曾经兵临长安城下的傲气,首次派使者以属臣之礼求见李世民,请尚公主,修婿礼。

    随后代州都督张公谨上书李世民列举了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昵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设、欲谷设皆得罪,无所自容。。。。。”六条理由有理有据充分的不要不要。

    这次没有一个大臣出言反对的,但皇帝却按下了奏表不置可否。

    虽然皇帝按下了奏表,但朝臣们都知道和突厥颉利可汗的战争已经一触即发。

    今年关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好收成,一扫去年蝗灾的恓惶景象。

    打仗打得无非就是国力,这时候人口,粮食代表的就是国力,大丰收后,粮食不再短缺,机会又这么好,没有理由不和颉利开战。

    皇帝这是在等一个合适的契机,一个让人找不出毛病的借口,只是不知道这个契机,借口会在什么时候到来而已。

    九月,突厥俟斤九人帅三千骑来降。戊午,拔野古、仆骨、同罗、奚酋长并帅众来降。

    与此同时来自松州的快马带来了一个不起眼的没有引起大唐君臣重视的消息,年仅十二岁的松赞干布在他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等亲信的大臣拥戴下,登上赞普宝座,成为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

    李世民君臣一看消息说登上赞普之位的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心中轻视之心顿起,历史早已证明主幼国必乱,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可惜李世民不知道历史并不一定一成不变的,总有几个妖孽会异于常人。

    十二岁的松赞干布就是这么一个妖孽,而后世辫子王朝还有一个更妖孽的,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国朝非但没乱,还让他混了一个千古一帝的美誉。

    武元庆可是知道松赞干布厉害的,这家伙别看现在家里叛兵四起乱成了一锅粥,但人家很快就能稳定住局势,并且干掉了许多旧贵族为被毒死的父亲报仇。

    估计贞观六年往后,吐蕃就会再次恢复统一,贞观七年干部同志就会迁都,随着国力日渐强盛,干部同志就会开始他统一青藏高原的的计划。

    然后贞观八年,自觉自己赞普当得很不错,国家也让自己带到了当世大国的干部同志就会向现在很看不起他的李世民同志求亲了。

    估计到时候李世民同志肯定觉得脸疼,被打的,然后一定会严词拒绝,死活不同意把好闺女嫁给乡下干部同志。

    再然后,干部同志就会带上全国兵马兵临松州,武力逼婚,再次打李世民的脸,李世民还的找个倒霉姑娘嫁过去。

    武元庆是很乐意看到李世民吃瘪的,但想到文成公主和亲这个事就觉得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算了,老子还是找机会敲敲边鼓提醒一下皇帝吧,省的后世无数人被大唐盛世中的和亲恶心死。

    不过目前最主要的还是灭掉颉利可汗这个重头戏,大唐君臣们等啊等啊的等,皇天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到了日思夜想的好消息。

    后世有句话叫不做死就不会死,颉利可汗肯定是不知道这句话,所以才没有管好自己的手下。

    十一月,草原上天降大雪,估计是牛羊死的太多,饿的受不了了,颉利可汗麾下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

    前不久才刚刚找李世民腆着脸称了臣的颉利可汗一切都做了无用功。

    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互相统兵结成掎角之势,坚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挡突厥骑兵,最终使突厥人无功而返。

    偷鸡不成蚀把米,东西没抢上,却让李世民等来了出兵突厥的借口。

    风起云动,六路大军剑指颉利。

第二百四十九章 被疯狗咬了() 
之前张公瑾上表陈述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被李世民给按下了,这次突厥进攻河西,出兵借口有了,李世民终于旧事重提,应允了张公瑾的提议。

    命令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勣遥相呼应;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大军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突厥。

    突利可汗虽然去年就已经上表降唐归附,但李世民对他的警惕戒备却丝毫没有松懈,还专门让薛万淑盯着他,以防反复。

    那边圣旨才下,这边宋国公萧瑀就找上门来了,这还是武元庆娶了襄城后,萧瑀和武家的第一次走动。

    “武元庆,现在陛下要出兵突厥,你当初请我解除婚约所答应的事情该兑现了吧”萧瑀见到武元庆没有废话直接说事。

    “额”武元庆一愣,见萧瑀一脸严肃明白他所谓何来了。

    当初皇帝把襄城赐婚给萧瑀的儿子萧锐,武元庆找上门去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终于用大唐攻打突厥的时候保证前隋炀帝的皇后也就是萧瑀的姐姐萧皇后作条件,说动了萧瑀解除婚约,现在萧瑀登门是来让他兑现承诺的。

    可是,“萧伯父,自从您去年答应解除婚约后,小侄当时就派人去保护您姐姐了啊,派去的人都成功混入了定襄,甚至有两个已经混入了王宫里边,他们几乎每一两个月就会有消息传回,我都会及时报到您府上的,难道您没有收到吗”武元庆很奇怪的问。

    “消息老夫自然收到了,但你当初答应的是帮着保护家姐的安全,甚至救她回来,可就你派去的那些人能做到吗?所以老夫请你再多派些人过去,务必保证家姐的安全。”萧瑀极为激动的挥着手说道。

    好吧,原来老头是不放心,虽然武元庆有些不以为然,但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萧伯父的心情小侄理解,不过派去的人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小侄派去的都是府中能力最强的家将护卫,有他们在肯定能保证您姐姐的安全,并且找机会带她回来的。”

    “不行,你不能这样敷衍老夫,必须要再多派点人过去。武元庆,老夫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家姐能够平安的回来,如果因为你的疏忽让家姐受到危险,老夫必和你没完,倒时候你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