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杜淹的家人愣是要把正常的生老病死弄成意外,非说是武元庆把杜淹给气死的。

    这尼玛,黑锅哐当就扔到了武元庆头上。关键武元庆还没地方说理去,谁让当初在朝堂上杜淹的确是被他给气的去看了御医,随后抬回家去的呢。

    本来嘛,没有物证,人证双方又都有,这件事其实挺不好弄明白的,整个一糊涂账。

    皇帝看在杜淹那么大岁数,又是刚刚死了的份上,弄不好就让武元庆背下这个黑锅,随便处罚一下,最后再补偿一下杜家也就完事了。

    但杜家的人做的太不讲究了,跪在宫门外哭天抢地的咒骂指责武元庆也就算了,还要外带武家的其他人,外带别人一起骂也就算了,他们中有的人还不带脑子的把襄城公主给骂了进去,骂的还很难听。

    然后,李世民知道后直接就爆了。

    怎么得,你们一个个就不想看到老子和亲家好是吧,先是想把老子的亲家赶的远远的,现在又蹦跶出来一窝不是玩意儿的玩意儿,开始把矛头对准了朕的宝贝闺女。

    你们一个个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了?

    好,既然你们要和朕作对,朕还真就不能如你们所愿了,你们不是想要把人打发走吗,朕就不,不但不,朕还要让他武士彠升官,刚好,杜淹不是死了吗,那朕就让武士彠当这个吏部尚书,朕要气死你们,气死你,气死你,就要气死你。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改变() 
正常历史上,武士彠当了工部尚书后就被调出了长安,当了利州都督,后来贞观六年的时候又改任荆州都督,然后死在了任上,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定。

    可以说武士彠的整个政治生涯最牛逼的也就是从一品的应国公封爵,正三品的工部尚书或者利州都督,荆州都督这个官职品级。

    到死也没有混到宰相的位置,步入到最顶级的决策层。

    直到后来他闺女,历史上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武二丫在唐高宗永徽年间成了皇后以后,才又追赠武士彟为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咸亨年间,再次加赠为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附祭于唐高祖的庙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则天监朝,又被尊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属,追赠五世为王。武则天称帝后,在东都立武氏七庙,追封为皇帝,他们的妻子们也随皇帝而称为皇后。

    武士彠要等死了以后好多年,才能父凭女荣,迎来最辉煌最荣耀的时刻,这个名字才真正的响彻大地。

    可现在,由于武元庆这个后世的灵魂乱入,穿越到了他儿子身上,弄的武士彠竟然在贞观二年的时候,不但没有从中央调到地方去,反而还机缘巧合因祸得福,直接从工部尚书,直接再上一级成为了吏部尚书,步入到了真正的决策层。

    别看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都是六部尚书之一,官职品级都是一模一样的,但实际上六部尚书中间的差别可是相当的大。

    不然,原本历史上已经当过工部尚书的武士彠不会在死后还被追赠为礼部尚书。

    这说明,人们的认知中,或者说朝廷的规则中,礼部尚书是要比工部尚书更加荣耀的,否则不会追赠。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而工部尚书呢,雅称大司空,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相当于后世的主管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等的国务院副总理。

    在后世,按重要程度来说,无疑工部尚书是要比礼部尚书重要的。

    但在古代并不是这样,礼部尚书一个主管礼仪,教育,外交这些的主官都要比主管工业,农业交通等的主官来的高级,排名更加靠前。

    更别说是吏部尚书了,吏部尚书相当于后世的铨叙、人事部长,雅称大冢宰。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具体对比后世的话,礼部尚书几乎相当于是中那个央组织部部长兼中那个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事部部长。

    几乎是直接可以配置为几大巨头之一的职位。

    如果非要给六部尚书搞个排名的话,吏部尚书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是六部里边职权最重的那个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其次是掌管财政的户部,然后是礼部,再次是负责军事的兵部,再再次是掌管司法的刑部,最后才能轮到工部尚书。

    而武士彠现在就从工部尚书被皇帝升为了吏部尚书,直接迈进了一大步,恩宠不可谓不重,要知道这时候杜如晦才只是兵部尚书而已,按正常历史走向来说,杜淹之后的吏部尚书本该是他的囊中之物的,但却被武士彠给抢了。

    原本许多大臣闹腾的想把武士彠给拾掇到地方上去呢,结果皇帝一个大耳刮子抽过来,要给武士彠升官,任命为吏部尚书。

    这些个大臣们不干了,乱纷纷的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这个出班说了,那个紧跟着接茬反对。

    李世民端坐龙椅上面无表情冷眼瞧着,只见除了被武元庆坑惨了的大臣反对外,剩余的大臣倒是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的站着,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这个发现让李世民满意了不少,这说明自己这个任命还是没问题的,起码除了和武家不对付的人之外,其他的没有利益纠葛的人是认同自己这个任命的。

    尤其是没反对的人里边有杜如晦,房玄龄等这些铁杆心腹,这让李世民觉得自己对朝堂的掌控还是稳固的,那种萦绕心头的众叛亲离的感觉也在这一刻都淡了许多许多。

    “行了,朕意已决,此事无须再议”见反对的人还有要陈述意见的,李世民摆手直接做出了最终决定。

    武士彠心中狂喜,面上一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的样朝皇帝拜谢。

    那些个想搞武士彠的人则是如丧考妣,面色灰白难看到了极点。

    一喜一哀截然不同的画面感,形成了冲突强烈的对比。

    “信明兄大才,得陛下如此倚重,拜为吏部尚书,恭喜恭喜啊”散朝后,杜如晦笑呵呵的拱手道喜,信明是武士彠的表字,所以杜如晦的恭喜不用说,就是对武士彠说的。

    “哪里哪里,克明老弟说笑了,陛下抬爱,但为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为兄才能低微,当个工部尚书已经是感觉力有不逮了,哪有能力当好吏部尚书啊。依我看能担此重任的,非克明老弟莫属啊”武士彠心中得意,但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听了杜如晦的话后,十分谦虚的表示自己能力不够,实在有愧皇帝的重视,完了还奉承了杜如晦一句。

    武士彠知道,自己能当上这个吏部尚书除了皇帝一意孤行的想让自己当以外,杜如晦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要是杜如晦也认为杜淹是被自己儿子武元庆气死的,或者说杜如晦有心给杜淹出头,那自己这个吏部尚书之位恐怕很难得到,比较,在皇帝心中杜如晦的分量是很重的,如果杜如晦反对的话,皇帝肯定要考虑他的感受,不会像现在这样一言而决就把自己升为吏部尚书的。

    “哈哈,信明兄就不要过谦了,你的才干大家有目共睹的,当吏部尚书绝对是绰绰有余”房玄龄凑过来笑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剧透() 
武士彠突兀的成为了吏部尚书,其他的大臣羡慕的有之,不服的有之,嫉恨的有之,恭喜的有之。

    武士彠自己呢则还是宠辱不惊,或者说装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换个部门按时上下班。

    他不想按时上下班也难,谁让他才刚刚履任对吏部的事情还不熟悉呢。

    武元庆仅仅在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惊愕了一下下,然后等便宜老爹回来后恭喜了一下,就揭过了这事。

    他正在忙着准备补救一件事呢,这个事情还是他刚穿越过来不几天的时候搞出的漏洞,几乎都要暴露他穿越者的身份了。

    就在半天前,弟弟武元爽跑来和他说,在长安城中遇到了一个和尚,而那个和尚自称发号玄奘,竟然还说要到天竺就求取佛经。

    “大哥,这和尚太可恶了,他这明摆着是听了你编的西游记的故事才想到做这件事的,关键他想去取经也就算了,竟然连名字都还取得和你拿故事里的唐僧一模一样的,也太不要脸了,怪不得大哥你那么不喜欢和尚,现在我终于有些明白了”谈到和尚的法号就一肚子气,武元爽恨恨的说道。

    “卧槽,你见到个叫玄奘的和尚?”武元庆被惊吓的跳了起来,瞪圆了眼睛问道。

    “对啊,他是这么和我说的”武元爽肯定的点头。

    卧槽,竟然是尼玛的货真价实的唐僧哎。

    真正的玄奘可不像里写的那样,亲爹被杀了,亲娘被坏蛋船夫给霸占了,自己变成了漂流儿随着水流漂到了寺庙下边的河边,然后被和尚收养然后怎么怎么。

    实际上,玄奘人家是出身名门的,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

    玄奘是老四,于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也就是说玄奘出家是被坑货二哥给影响的,好好的花花世界不去享受,结果却当了和尚。

    这要是陈惠泉下有知,肯定会恨不得当初把老二直接射墙上,或者是生下来就直接掐死呢,也省的祸害自家老四去当个只尊佛祖,不尊父母的无父无母方外之辈。

    玄奘时年13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达六年之久。

    武德元年,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

    玄奘表现出非同一般的佛学天赋,居蜀四五年间,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学业大进,渐为人钦慕。

    按说当和尚嘛,当到这个程度也就可以了,和尚而已,还能有什么追求呢,但玄奘不这么认为,通过众多名师的指授,玄奘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甚深的见地,闻名蜀中。但他并没有满足,武德七年到相州,相州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玄奘从慧休学《杂心论》,又到,,,,反正到了很多地方,学了很多佛家学说吧。

    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学术界就开始了“一阐提众生有无佛性”的论争。到玄奘时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经》、《成实经》、《毗昙》学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构成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

    但玄奘师通过学习,深感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

    然后做和尚都能做出极大最求的玄奘,萌发了去天竺,也就是印度求弥勒论师之意的野心。

    武德九年,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天竺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大唐佛学思想的分歧。

    瞧瞧人家这志向,和励志当皇帝的人有的一拼,发誓要当佛学界始皇帝,一统佛学界。

    不愧是能当一本流传万事的神话蓝图原型的人,当和尚当成这样,除了他也没谁了。

    贞观元年,也就是去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李世民批准。

    然后就在前几天,玄奘又贼心不死的准备再次陈表请求西行。

    这就跟后世出国一样,是要办签证的,只不过这时候出国这种大事,尤其是和尚想出国是需要通关文牒的,而这个东西必须要皇帝同意给才行。

    卧槽了个卧槽,西游记的原型人物竟然到了长安,卧槽,这是要打锅露底了啊。

    当初武元庆给弟弟妹妹讲西游记的时候,就是抱着哄小孩的心态讲的,所以里边的东西都完全没有改变过,基本就是按照加电视剧来的。

    也就是说里边,李世民是出现了的,还是大为赞赏玄奘去取经的,关键还特么认了玄奘当了御弟。

    可事实上呢,唐朝建立,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国家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唐初统治者对佛教并不支持,甚至有时排斥佛教。

    唐太宗崇尚文治,认为佛法无益于天下。就在今年年初,唐太宗还语谓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鉴。他在朝堂上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当然这些都不关键,关键特么去年武元庆讲西游记的时候,玄奘还没找皇帝陈表西行取经呢。

    一不小心,武元庆特么剧透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出来受死() 
这事要是皇帝知道了可就麻烦了。到时候皇帝问贤婿啊,你给岳父我说说你是怎么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的,还那么快编成了故事,是不是你梦里边遇到神仙才会知道的啊,那神仙能不能让朕也见上一面啊,朕正好有些修仙长生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二呢。

    到时候武元庆该怎么说,再说没有遇到神仙,那在玄奘没有陈表西行的时候他又是怎么知道人家会去西方取经的,这完全说不通嘛,对不对。

    可要说真的遇到神仙了,那不更扯淡了,李世民想见见神仙武元庆去哪儿给人家找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