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卖二十五万石给皇帝,你小子疯了吗?王伦果然没有让武元庆失望,震惊的已经傻了,眼睛瞪的跟铜铃一样,嘴巴大张着仿佛能塞进去一个拳头,好半响才一副惊吓过度的口气喊道。

    武元庆拉着王伦的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让他试试自己的体温,然后笑嘻嘻的说道:“感受到没,体温很正常,我说话也条理清楚,很明显没有疯”。

    “滚滚滚”王伦一巴掌打开武元庆的手,没好气的喊道:“我是这个意思吗?啊,你长没长脑子,这么多的粮食按以前的价格卖给皇帝你有没有算过要赔多少钱啊,你是不是傻子,你说说你图什么”。

    ”我很清醒,不但不傻还长着很好的脑子,我当然知道要是按现在的价格卖出去,怎么着也能赚个二十多万贯的钱财了,但我不能那么干,不然我和其他那些屯粮想发国难财的人有什么区别。而且我当初之所以屯粮,就是为了不让过多的粮食被这些为富不仁的人囤积起来,我不能说看到有暴利可图就违背我的本意初衷吧,言而无信非大丈夫所为也”武元庆说的大义凌然,把自己说的简直就是绝世好人了,只是临了拽了一句文看着挺逗比的。

    “理由就这么简单?”王伦难以置信的问道,他还是不怎么相信武元庆会有这么好的心,所思所想所作全是大公无私为了百姓,扯淡呢吧,就是皇帝也做不到这样吧。

    要不是为了千古圣君之名,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皇帝也不可能这么全为百姓着想的,更何况是别人了。

    可王伦还真就想差了,武元庆心里还真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他虽然对这个时代的人毫无敬意,哪怕对太子李承乾,或者是长孙皇后亦或者皇帝李世民也是一样。

    但他对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以及的它的人民却抱有最大的善意。

    不然他不会拼了命也要救秦岭中那户山民,也不会为了一面之缘的卖艺姑娘萧凤硬是干死了兵力比己方多的梁师都的儿子。

    “理由就这么简单”武元庆肯定的点点头,然后又神秘兮兮的笑道:“不过现在嘛,还要加一个理由。”

    “什么理由”王伦好奇的问道。

    “我要贿赂皇帝,增加皇帝对我的看重程度”武元庆道。

    “什么?”王伦惊讶的喊道:“你还用的着靠贿赂这招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吗?啊!你瞧瞧你现在又是侯爷又是从四品上的司农少卿,配上你现在的年纪,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但怎么也可以说古之少有吧,你还需要再怎么被重视,啊。做人要知足。”

    王伦用语重心长的口气说完这些话,又换了一种讶异的语气说道:“再说了,你这已经捐了五万石粮食了,又想出勒石记功的计策,为皇帝筹集了那么多粮食,也足够让皇帝更加看重你了吧,就算是立马被封国公功劳也都已经足够了的,你又何必再付出损失二十多万贯钱财的代价来贿赂皇帝呢,难不成你还想让皇帝封你个王爷啊?”。

    “王爷算什么,给我我都不做的,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襄城”武元庆笑着道。

    “襄城公主?”王伦问。

    “对,陛下已经有意要将襄城赐婚于我了,我当然要好好表现一番,贿赂一下未来的老丈人了,尽快把可能变成事实,不然万一再有什么变故,我不得哭死啊”武元庆解释道。

    “卧槽,有了我妹妹,你特么还敢惦记公主,看老子不掐死你”听了武元庆恬不知耻的话,妹控王伦肺都要气炸了,冲上去一把掐住了武元庆的脖子。

    “咳咳,老子和襄城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掐死老子,你特么不觉的晚了点吗”武元庆被掐的都要出不上起来了,咳嗽着大喊道。

    “可那时候你和子瑜八字还没一撇呢,能和现在一样吗,现在你和子瑜过几天就要成亲了,你还惦记着襄城公主,你对的起子瑜的一往情深吗?你说说你同业么对得起她吗”王伦手上力道不减,嘴上唾沫横飞的骂道。

    武元庆双手用力掰开王伦的手指,让自己脱离被掐死的境地后,猛喘了几口气喊道:“子瑜都不反对,用得着你来多管闲事吗?“

    ”子瑜是老子的妹妹,亲妹妹,你说老子能不能管,该不该管“王伦一边骂一边伸脚踹。

    武元庆一看光说是说不通了,干脆放开手脚和王伦打在了一起。

    两人你一拳我一脚的打了半天,累的气喘吁吁的,发泄了一顿,王伦再大的气也出的差不多了。

    关键是,他知道妹妹是知道武元庆和襄城公主的事情的,像武元庆之前被贬代州,王家消息灵通,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然后不管是族长还是老夫人还是各房的人都非常生气,纷纷力劝妹妹子瑜退婚。

    但子瑜就认死了要嫁给武元庆,弄得全家人都没有办法,最后和武元庆的婚事不但继续进行,还加快了速度,把日期定在了五月,为的就是占住大妇的位置,只要成了亲,就算武元庆和襄城公主再怎么两情相悦,至死不渝,皇帝也不可能把女儿嫁给武元庆做小。

    王家算盘打得挺好,可眼瞅着没几天就结婚了,却突然得知皇帝可能要赐婚,这尼玛什么意思,这是要抢先结婚,让我太原王家的女儿做小的节奏吗。

    这个担心才是王伦大发雷霆气疯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在王伦看来,皇帝的女儿不可能给人做小,但五姓七望之一,太原王氏的女儿也不可能给人做小的。

    皇家有皇家的尊严,太原王氏也有身为顶级门阀自有的尊严。

    两家的女儿都不能做小,那这个事情就是两难。

第一百九十六章 没法活了() 
”要皇帝真的赐婚了,子瑜和襄城公主,谁做大,谁做小?”发泄了一顿后,心态平和了许多,主要是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武元庆的态度已经很明显,无论是襄城公主还是妹妹子瑜他都不会放手,那就只能看看他要怎么解决两人大小的问题了,于是王伦问出了所担心的事情。

    ”娥皇女英的故事知道吧“武元庆愣了下说道。

    娥皇女英的传说王伦自然是知道的,两人是中国古代华夏族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共侍一夫。

    共效娥皇女英之事,那是每个男人的梦想。

    可此等美事艳福谈何容易,更别说一个公主一个门阀嫡女千金了。

    ”我当然知道不容易了,不然我为什么要贿赂皇帝呢,还不就是为了哄得皇帝高兴了可以请求他下旨让她们两个不分大小同为正妻的一起嫁给我啊。也就是现在赶上的机会不错,正值蝗灾来临,关中要遭大灾,粮食缺口太大皇帝都没有什么办法,我这个又是捐粮又是低价卖粮的行为算是雪中送炭能博得皇帝的看重,以及好感,不然这要放在太平年间,这些粮食别说雪中送炭了,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我估计别说这三十万石的粮食,就是再翻倍皇帝也没有任何可能答应这样的事情的“说完这段话,武元庆很是庆幸的露出了个笑脸。

    ”嗯,听你这么说,我发现你这个贿赂皇帝的办法还是有很大机会成功的,可是你为什么要一下就把二十五万石的粮食全卖给皇帝呢,难道你不怕皇帝认为你武家还有更多的粮食没拿出来吗,要知道被皇帝猜忌可是很危险的。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几万石几万石的卖,这样不但能让你多次在皇帝面前露脸,让他记着你的好,而且还能尽可能的减少你的损失,也许你卖个几万石,或者十几万石粮食皇帝就同意了你的请求也说不定啊“王伦已经把之前生气的事情抛到脑后了,开始积极的为妹妹将来的地位做打算了。

    武元庆左右晃着手指,做出我不认同你的话的手势,开口解释道:“这你就不懂了,贿赂人必须要一步到位,你直接给他来个狠的,直接把他砸的晕晕乎乎的,让他连拒绝的心思都起不了。这要比你一次给一点,一次给一点好的多。相信我,一次给十万贯比好几次加起来给十五万贯效果绝对要好上许多”。

    说完这点,武元庆停顿了下才开始回答王伦一开始的那个问题:”至于皇帝可能怀疑我家粮食还有更多的问题,我看你是想太多了,皇帝又不傻,手下的百骑也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不知道我武家会有多少粮食呢。“

    “呦呵,听你说的这么头头是道的,看来很熟练啊,说说,你这都贿赂过哪些人啊,也让我长长见识开开眼界,看看什么人竟然够资格让你来贿赂的”听了武元庆的话王伦放心了许多,都有心情打趣了。

    “哥要说这是天赋你信吗”武元庆笑着问。

    “滚”

    “那我是在梦里学到的你信吗”武元庆又问。

    “滚”回答他的依然是一个字。

    。。。。。。。。。。。。。。。。。。

    这边刚送走了王伦,那边皇帝赐婚的圣旨就下来了。

    诏曰:公主襄城,朕之长女,雅礼有度,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即赐于武功侯武元庆为妻,钦此!

    武元庆拿着赐婚的圣旨乐的合不拢嘴,连跪下谢恩都忘了。

    他没想到皇帝赐婚来的这么快,快到他连去求皇帝下旨让襄城和王子瑜一起共为正妻都没来得及。

    原来,武元庆的大伯武士棱也是个急性子,当最后的柴令武把钱补齐后,核准了一下数额无误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把所有的筹措到的钱粮账簿拿到了宫中呈给了皇帝。

    李世民看着账簿上边那又多了好几万石的粮食,以及几十万贯的钱数,大喜过望。

    这一高兴,办事的效率就高了,立刻马上就写了圣旨让内侍送到了武家。

    计划赶不上变化,武元庆虽然高兴的疯了,但还是第一时间就进了宫,除了亲自谢恩外,就是拿出所有的筹码,全部的底牌来请求皇帝再次下旨。

    李世民本来下旨的时候就耍了个心机,光是说了赐婚女儿襄城公主的事情,没说王家的闺女怎么办,意思就是让武元庆识相点,让自己女儿做大的正妻,王家的闺女做小的。

    谁成想,武元庆非但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还特么提出了更加过分的要求。

    李世民这个气的呀,恨不得不顾脸面收回刚发出的圣旨了。

    可当武元庆把筹码拿出来,说要按涨价前的粮价卖二十五万石粮食给他的时候,李世民一腔怒火生生被憋回了肚子里。

    又想要粮食又不愿意答应武元庆的无理要求,可把李世民给纠结的呀,八字胡都给拽下来好多根,疼的直咧嘴。

    现实是残酷的,皇帝也是无奈的,李世民最终还是在蝗灾面前,在未来可能的饿殍千里,易子而食的惨状面前屈服了。

    武元庆付出的代价就是又挨了五十大板,让刚刚愈合好了的屁股再次变成了血肉模糊,颜色五彩缤纷的样子。

    皇宫中的发生的一切很快传遍了长安城,这下可苦了那些不甘不愿被武元庆坑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臣们。

    一个勒石记功让他们损失惨重,将近一年的收入全搭进去了,这还是封地比较多,买卖比较多的人,有些封地食邑不多,买卖做得又一般的,一下子损失了几年的收入。

    这些人聚在一起正在商量怎么报复武元庆这个坏的流脓的罪魁祸首的时候,皇帝第一道旨意传来了,然后全傻了。

    太原王家的闺女都要嫁给武元庆,皇帝还赐婚,这圣眷太隆了,怎么报复啊。

    然后没等这些人心灰意冷的准备回家洗洗睡的时候,第二道圣旨又来了,圣旨多么匪夷所思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杀的武元庆竟然又以一斗十文的价格卖给了皇帝二十五万石粮食。

    尼玛,还让不让人活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麻烦事() 
一帮子被坑的死去活来的朝臣,纷纷上书反对皇帝的旨意,说二女同为正妻不合礼法,并且有辱皇家尊严。

    可他们的那点小心思李世民知道的是一清二楚的,自然不会被说服,一句嫁女乃皇家家事就给顶了回去。李世民是打定了主意,这次要挺武元庆这个女婿到底了。

    朝中的纷扰武元庆无心理会,有什么问题便宜老爹武士彠自会处理。

    除了到司农寺看看土豆那些作为之外,剩下的时间武元庆就安心钻在家里准备当新郎官了。

    结婚这种事古代和武元庆穿越那时候是有很大不同的,像他穿越前那会,简单的领个结婚证就完了,隆重热闹点的也就是请亲朋好友参加个婚礼,吃喝一顿。提倡自由恋爱的,很多连介绍人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就算有媒人介绍,也就是先相互见个面,看看有没有交往的意愿。然后有这个意思,那就处处看,觉得处的可以,打算结婚,那就双方父母见见面,男方家里提上礼物到女方家里商讨结婚的事情,其实多数的就是商量彩礼的问题,然后就是有没有房,有没有车,存款几何,等等一系列有关钱财的问题,都妥当了那就开始筹办婚礼就行。

    可这古代却是完全不同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仪式,成法,规矩多的武元庆看的都头大,更别说要跟着学了。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顾名思义就是傍晚开始举行的仪式,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因为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婚礼的一切都合着迎阴气入家的含义。

    是汉人一生礼仪——冠婚丧祭——中的一种,是属于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

    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求婚,问名为请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纳吉为占卜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为交纳彩礼,请期为确定迎亲日期,亲迎为迎接新娘。两者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

    正如《礼记》对贵族婚礼所做的规范化的表述:“昏礼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