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承乾赶紧打断了他:“行了啊,你别跟我这胡扯。我告你,父皇今天非常生气,砸了宫里很多东西呢,你要是不说个子丑寅卯,给出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真有可能掉脑袋的”。

    虽然武元庆一直奔驰在作死的路上,但能不死谁愿意死啊。不然的话,他今天又何必抗旨呢。

    于是武元庆正正经经的把他的担忧考虑讲了一遍。

    “承乾,照我说今年这关中完全没必要种什么粮食,种了也是给蝗虫准备的,还不如多让百姓养点鸡鸭家禽来的划算。”武元庆给出了建议。

    “又胡说,不种粮食百姓吃什么,吃鸡鸭啊,那玩意能够吃吗,再说,你考虑过后果吗,不让百姓种粮食,那这整个关中不得闹翻天去啊”李承乾摇摇头说道。

    “好吧,听你这么说的确是我有些欠考虑了”武元庆想了想说道。

    “行了,不和你多说了,父皇还等着我回话呢,我先走了”说罢李承乾转身就要走。

    武元庆连忙拉住了他,笑嘻嘻的问道:“听说前几天陛下取消了襄城和萧锐的婚事?”

    “对啊,对啊”说起婚事,李承乾高兴的连连点头:“你是不知道,那宋国公天天往皇宫跑,父皇后来都禁止他入宫了,可他还不死心,每天都要到宫门外求见,这还不说,他还天天给父皇上奏表,父皇被烦的没办法,只能取消了婚约”。

    武元庆笑呵呵的听着李承乾的讲述,襄城婚约取消的事他已经听大理寺少卿孙伏伽说过了,就连牢头狱卒都知道,不过具体的嘛这些人就不知道了,孙伏伽知道的也只是个大概。

    不过,武元庆知道,李世民肯定不是被烦的没办法了,而是觉得太丢脸了。萧瑀天天这么搞,弄得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帝的宝贝女儿被锲而不舍的退婚,让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脸都要丢尽了。

    然后,取消婚约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不想见到的人() 
萧瑀闹着退婚,这件事拖的越久,李世民的脸丢的越多。

    所以当李世民发现萧瑀铁了心要退婚的时候,李世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同意取消婚约。

    当然,取消婚约可不是简单的事,这关系到皇家的脸面问题。

    皇家不愿意丢这个人,那就只能找个背锅的。

    背锅的人选现成的就是萧瑀。

    不知道李世民做出退婚决定的时候有没有骂过老而不死是为贼或者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之类的话,反正可知的是李世民恨死了萧瑀。

    李世民不但下旨取消了婚约,还在圣旨说明是萧瑀有负皇恩在先,违逆圣意在后,而且还把萧锐给损了一顿,大体的意思就是萧锐太过不是个东西,太过不堪了,没有一点配的上公主的,皇帝明察秋毫思量再三做出了取消婚约的决定

    总之一句话不是你萧家想要退婚,而是我皇家看不上你萧家了。

    这就如同后世男女分手的后总会纠结强调是谁先甩的谁。

    这一点对皇家同样非常重要。

    一盆脏水泼给了萧家,不但出了口恶气,还挽回了面子。

    不管暗地里人们怎么传,反正明面上是皇家受了委屈,婚约取消得光明正大,理所当然。

    这还没完,李世民小心眼的厉害,第二天就又再次下旨,依然是说有负皇恩,违逆圣意,只是这次是把萧瑀宋国公的爵位给免了。

    萧瑀也不傻,自然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把皇帝给惹毛了,得赶紧想点辙挽回一下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于是就在爵位被免的当天,就有知情人开始在百官里边传小道消息,把武元庆怎么怎么嚣张跋扈的威胁恐吓萧瑀一家,然后萧瑀又是怎么怎么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安全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被逼无奈的找皇帝退婚。

    大臣们八卦的活灵活现,仿佛都是亲眼所见武元庆背着炸药包霸凌送国公府一样,然后这个消息很快的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当李世民知道事情真相的时候,心里这个悔啊,气呀。

    可婚约都取消了,话也说得那么绝,怎么也不可能再赐婚一次了。

    于是,李世民恨死了武元庆,可又能怎么样呢,面对一个滚刀肉,一个敢背着一包炸弹跑去别人家里,说出要么取消婚约,要么我和你们同归于尽的杀才,李世民束手无策。

    李世民可还记着当初武元庆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呢,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人家都说了,我不怕死你别用死吓唬我。这话要一般人说,李世民不相信,但武元庆已经多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家真的不怕死。

    这事要放到一般人身上,李世民管你怕不怕死呢,直接就下令砍了。

    可现在是武元庆,李世民实在舍不得杀,因为他还想从武元庆身上多得些好处呢。

    在武元庆还有本事没贡献出来之前,皇帝就没办法说服自己下决心剁了他。

    既然没办法杀,那就只好把武元庆继续关着了,这也是直到二月二这天,武元庆还被关在大牢里的原因。

    最后,武元庆还是从监狱里出来了,不过不是他自己愿意出来的。

    而是在李承乾回宫后没多久后,宫里来了几个侍卫把他打了二十大板后扔到武家门口的。

    皇帝这次都懒得下旨,就一句口谕,明天到司农寺报道,如果敢不到,每天杖责二十。

    武元庆当时脸就绿了,皇帝这算是抓到他的痛处了。

    不怕死不代表不怕痛啊,而且还特么是每天都要持续的痛。

    武元庆只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悲催的现实。

    等凶神恶煞的宫中侍卫走了后,武家的门房才赶紧喊了人出来把武元庆抬了回去。

    这时候,武家的人都吃过饭了,正聚在一块听着武士彠大骂武元庆这逆子呢。

    结果武元庆被抬进屋的时候,武士彠是第一个冲上来查看的。在看到武元庆那裤子都被打破了,皮开肉绽的屁股的时候,武士彠老泪纵横。

    武士彠别看平日里对武元庆武元爽两个都很严厉,刚才还在大骂逆子无君无父,为武家招祸。

    其实心底里没有人比他更担心儿子的安危。

    武士彠跟着李渊造反,带兵打仗东征西讨,等大唐建立以后,又忙于公务,而武元庆的便宜亲娘相里氏则带着武元庆武元爽,还有老三武元齐三个待在汶水老家。

    武士彠几年都没回过老家,没见过老婆儿子,在近卫军当职期间,留在老家的相里氏和老三武元齐相继病死。武士彟都因勤于职守,而没有回家。

    所以,武士彠心中一直都很歉疚,觉得亏欠武元庆兄弟两个。

    他想要补偿,但别说这时候了就后世很多父亲都不会和儿子交流,不会表达心中的感情呢。

    于是武士彠只能通过严格管教来弥补曾经缺失的父子亲情。

    但在武元庆受伤的时候,他这个强硬的外壳就瞬间破碎了。

    武元庆被打了几次,每次武士彠都是嘴上说的厉害,实际上每天就数他看武元庆看的勤快呢。

    不光是照看的勤快,就连每天用什么补品都要细细过问。

    嘘寒问暖了一晚上,折腾的一家子都没睡好,等全家人撑不住去睡觉的时候,武元庆却已经让人抬着他去司农寺报道了,因为天特么已经放亮了。

    武元庆之前当司农少卿的时候从来没来过司农寺,一则是因为他不喜欢上班,宅男没有喜欢上班的,尤其是朝九晚五定时定点的签到打卡。

    二则,是因为武元庆不想见到一个人,一个和他大有关系的人。

    这个武元庆极为不想见到的人就是武士彠的大哥,武元庆的大伯封爵宣城县公的武士棱。

    为什么武元庆来司农寺就会见到武士棱呢,那是因为武士棱特么和武元庆一样,都在司农寺上班,关键职位还都是司农少卿。

    司农寺两个副职被武家人给包圆了,也不知道李世民当时是怎么想的,也不怕这叔侄俩架空了正牌司农卿。

    大伯和侄子在一个单位上班,官职还特么一样,这让武元庆怎么自处。

    见了面怎么称呼,这是个问题。

    两人意见相左的时候,听谁的,怎么处理,这特么是个难题。

第一百八十五章 踩到翔了怎么办() 
这就跟很多电视里演的一样,明明两人是父子,在公司里老子非得要儿子喊他董事长一样。

    古代的官场差求不多,甚至更严格。私下里你是亲戚该怎么叫怎么叫,在当值期间你就只能是喊官职。

    可一般这差了一个辈分的,官职起码也是差着不少,肯定是辈分低的喊辈分高的叫大人,辈分高的直接喊辈分低的名字或者表字。

    可好死不死的武元庆就偏偏和自己大伯是平级不过也幸好是平级,要是武元庆级别比他大伯高,那更有乐子了。

    武元庆到的最早,签到后就躲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一上午愣是没有出去过,就连顶头上司司农卿窦静都没去拜见。

    自然也就免去了和大伯见面时候的尴尬。

    中午饭点的时候,武元庆从打开的窗户缝伸出头往外边打探,正好有个上午给他送过文书的小吏经过,武元庆赶忙叫住问道:“武少卿走了没”。

    小吏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傻愣愣的看着武元庆说道:“大人,您不就是武少卿吗?”

    见小吏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

    武元庆不由羞恼道:“想什么呢,我问的是另一位武少卿”。

    “哦,哦”小吏恍然明白过来了,憋着笑说道:“武大人已经走了,窦大人也回家了”。

    “行,我知道了,你也赶紧吃饭去吧”武元庆摆摆手说道。

    等小吏离开后,武元庆赶紧让人抬着他离开司农寺牢笼。

    上午到司农寺露了下脸,下午武元庆就明目张胆的矿工了。

    当司农寺的官吏都纷纷佩服小武少卿胆大包天,知道皇帝口谕的人都对他再一次抗旨表示高山仰止的时候,武元庆却优哉游哉的来到了长安城外武家的庄子上,当然路上是坐车,剩下的时间还是让人抬着。

    武元庆不认为自己是抗旨,顶天了算是钻了皇帝口谕的空子,因为皇帝只是要他今天到司农寺报道,又没说让他以后乖乖在司农寺当差办公。

    再说皇帝让他主管玉米土豆等新作物的栽培,他在司农寺地都没有,也没法干呢。

    可等武元庆到了庄子说起准备在庄子里帮着皇帝种点作物的时候,才被管事告知司农寺在长安就有田圃,而且就在皇城里边。

    这当头一棒挨得,武元庆灰溜溜又掉头回城,闹了笑话,跑回家就赶紧恶补关于司农寺的知识。

    司农寺负责仓储之事,负责供给京都百司官吏俸禄,朝会、祭祀、供御所须与百官常料,所以,“供给”为司农寺标志性职能,是国家的财政机构之一,因此司农寺长官之选有其特有的标准,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

    一般来说这种重要职位,任职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工作态度:就要恪尽职守,勤勉。唐代历任司农卿、少卿中,有很多即是因其工作态度勤恳而擢为司农卿、少卿的。像什么高宗时候的韦机,代宗时候的白志贞就是代表。

    像武元庆这种不想上班,只想旷工,玩忽职守的人这第一条要求就达不到。

    第二天要求清慎,即清慎廉洁,这是对道德品行上的要求。司农寺长官掌管仓廪,道德低下品行不高者很容易起了贪腐之心。

    像去年的时候,武元庆的前任赵元楷少卿,就因为利用职权贪财聚敛,被顶头上司窦静给狠狠批了一顿,批了还不算完,又报到宫里直接给降职了。

    这降职算是轻的,严重的被流甚至是被杀者大有其人,原因多是坐赃贪冒。

    这种事情,武元庆后世在电视新闻上见得多了,那些在能源,金润等等肥缺上的,倒下了多少蛀虫。

    好在,关于这一点嘛,武元庆倒算是合格,起码他家里挺有钱的,没必要搞贪污腐败的事情。

    再次,干一行要爱一行,在司农少卿的职位上,起码是要爱农的,一定要以农事为本

    这一点武元庆就又不合格了,别看他之前又是种玉米,土豆这些,又是弄大棚的。可做这些事归根结底是他自己想吃而已,并不是对农业有什么爱好。

    等有人会弄这些东西了,你看武元庆还会不会下地,那是打死都不愿意去的。

    这一点武元庆的大伯武士棱倒是能当表率,皇帝都说他少柔愿,力于田,常主苑囿农稼事。

    最后本官职责,供给。武元庆更是一窍不通,这玩意你非要有工作经验才行,像窦静就是因为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而被授司农卿的。

    像武元庆这种,作为司农少卿连自己管的什么,辖下有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也是当官当出了新境界。

    从这几点也能看出,李世民这个任命有点儿戏,也怨不得当初会有那么多大臣反对。

    但不管儿不儿戏,反不反对的,既然皇帝死皮赖脸非要让当这个官,推也推不掉,武元庆也只能试试看了。

    第二天武元庆依然没有到司农寺上班,而是在坊门大开的时候趴在担架上领着一群人跑到了西市。

    作为大唐最繁华,货物种类最多的商业中心,西市是长安人买东西不二的选择。

    到了西市,武元庆领着人横扫了整个家禽市场,只要是家禽但凡是活得,不乱是准备杀了卖肉的还是准备卖崽的,全部就一个字买买买。

    买完了就一车车的拉进皇城和皇宫内苑。

    在司农寺的田圃以及皇家的御花园里武元庆玩起了家禽养殖。

    搞了两天不到,就弄得怨声载道,尤其是宫里的嫔妃,闲来无事,准备到御花园领略一下甜美的春风,刚刚冒头似有似无的绿芽,结果稍不注意就踩了一脚的鸡屎鸭屎。踩中地雷的妃嫔纷纷找长孙皇后以及李世民告状打小报告。

    这还了得,皇宫内苑什么时候准许养家禽了,还是散养的,帝后两口子一听,赶紧让人去查查到了就准备治罪,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