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回大宋-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十七章 劝说() 
文天祥却没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而是望着牛富问道:“我听说牛大哥此次来临安城,除了讨要临安城的钱粮军资以外,也是为自己磨勘升转之事而来?”

    牛富顿时一张脸微微发红起来。他跟在高达的麾下,历经战阵也有些年头了,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仍然只是一个小使臣,高达和范天顺大人都有心提拔他,给他递了保荐的条子。这次让他来临安城,一则是为了讨要襄阳城的钱粮军资金,二则也是为了来吏部拜拜山头,让自己的升迁之路顺利一些。

    从小使臣升大使臣可是武将的一道大坎,而且,自己几个兄弟也要从无品尉勇升任小使臣,这更是了不得大事,相当于是从士官升任干部。

    但这个干部,可不是现在的军队干部,一个副排长都算干部。在宋朝,都头,甲正都是无品尉勇,要到指挥使这一级,升了三班使臣,才算干部。也就是正营级起步,而且人数比今天的正营级干部还要少得多。

    他们几个都不是功勋权贵的子弟出身,虽说也有些战功。但大宋这些年来,年年征战,有战功的人也多了,因此,这一步升迁可不容易。

    此番借着来临安城讨要钱粮军资的机会,打通打通关节,谋得一个职位升迁,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不过,这种事情,虽说是人之常情,也是经过了高达和范天顺两位大人点头同意的。但落在外人眼中,难免有些假公济私之嫌,因此听文天祥说起,牛富顿时便涨红了脸,不好意思了起来。

    牛富不好意思说,牛五却是一个直性子,没有什么顾忌:“直娘贼,我们兄弟几个也是立了战功,有了升迁的资格,这才去吏部找些门路的。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只是那些大爷一个个都鼻孔朝天的,收银子的时候,倒是毫不手软。等了这些时日,也没见给我大哥升迁,给我们几个兄弟也补个官。”

    文天祥笑问道:“我却不知道几位兄弟如今的品阶,不知能否告知呢?”

    牛五朗声说道:“这有什么说不得的。我,四哥,三哥,二哥都是进义副尉,我大哥是承信郎。我们兄弟几个,也积了一些军功。只是这磨堪升转,最是恼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几个都被卡住了。说是只能升转两资,那样,我们几个不过是从进义副尉升成下班祇应,还是没有品阶,补不了官。大哥也只是从承信郎升成保义郎,仍然是小使臣。这不是害我们空忙一场吗?”

    其实,他们几个之所以被卡住,多少也是因为平日里放荡不羁,虽然作战勇猛,却不大服管教,让长官大为头痛。

    因此,高达和范天顺在上报战功之时,虽然没有隐瞒他们的战功,但对于保举升迁却没有重点列出来,仍属于按功述职的人物,而不是特保之人,吏部自然循例给他们转两转了。

    不过,牛五在军中嚷着自己有军功,要给自己升个官做做。高达和范天顺没办法,又恰好需要人来临安城讨要钱粮军资,便将他们几个打发到临安城了。

    不是要官嘛,我也帮你们写了条子,你们自己去跟吏部要吧。

    但吏部的官吏,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这里面的门道,他们拎得很清。只要不是制置使向朝廷上表,特别请保的人物,那么,按大宋的章程条例,你们就慢慢排队吧。

    若是权贵子弟,高官后代,又或者银钱拼命地洒,将他们都喂饱了,那或许还能插个队。否则,那就只能被别人插队了。

    虽说牛富也托到张聪的老婆那里,但张聪身为吏部考功司郎中,坐在朝廷中最炙手可热的职位上。七大姑八大婆来求他的人多了去,老婆的一个远房亲戚,那还排不上队。

    张聪才懒得费那份心呢,又不是关系特别亲近的亲戚,也没见他们给自己送多少银子,若不是为了巴结文天祥这个“储相”,官家跟前的红人,张聪都想不起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了。

    文天祥笑道:“我却能帮帮几位,让牛大哥从小使臣升成大使臣,让几位兄弟也升了三班使臣,补个官做做。”

    黄远看了文天祥一眼,心中有些疑惑。此人虽然是今年的新科状元,眼下朝廷中的红人。要说为襄阳城军费之事,仗义执言,也是为国家大事计,倒也说得过去。但武将磨堪升转,朝廷自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就算文天祥在朝为官,这手也不能伸得太长。更何况,听说此人起身白屋,并非功臣权贵后代,又有什么本事,能帮到他们呢?

    牛富也有些不信,但他的几个兄弟却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一时两眼放光,都盯着文天祥望去。

    无品尉勇终究只是兵,哪怕带着数百士兵作战,自身也仍然只是一个兵,这是大宋的规矩。只有升了三班使臣,那才是官。这官与兵,那可是云泥之别,跨过去,便完全不一样了。

    文天祥知道他们心中疑惑,也不卖关子,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我今天来,是来求几位帮我的。”

    这话更让他们几个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了。你是今年新科状元,名闻天下的人物,官家面前的红人,还能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几个大头兵帮忙呢?

    “我如今奉了官家的旨意,筹办新军。几位都是历经沙场多年的人物,若是愿意留在临安府,帮我训练新军,我便向官家请旨,给牛大哥升了大使臣,来我这新军当副统领。给几位兄弟也都升了三班使臣,到军中来做一个指挥使,各位意下如何呢?”

    “这个……”牛富几人的脸上都露出大为心动之色。

    临安正在筹建新军,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听说官家甚是重视,新军的待遇极好,远胜过其它军队,让他们大流口水,羡慕不已。如今新军的统领邀请自己过去帮忙,许以副统领之职,几个兄弟也都如愿以偿的补了官,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以后自己几个跟着这位新科状元,未来的储相,可谓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升官发财,封妻萌子,都不在话下。

    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只是自己几个受命来临安城为襄阳驻军讨要钱粮军资,却留在了临安城。这军中最讲究出身门第,自己等人若是这样做了,那便等于是背叛了荆湖军,如何对得起襄阳城中的那帮兄弟呢?

    想到这里,牛富又有些犹豫起来。

    只是一则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若是错过了,那以后可就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了。自己在荆湖军中多年也只混了一个小使臣,几个兄弟更是什么品阶的官都没有捞到,难免有些泄气。

    二则嘛,对方诚意相请,自己等人还要求他向朝廷帮襄阳城讨要钱粮军资,又怎么好意思拒绝别人的一番美意呢?

    一时之间,牛富几人都不知如何作答,就连最为直爽的牛五,也有些支支吾吾起来。

    “荆湖军也好,临安城的禁军也好,都是大宋朝廷的军队,本来就不应有彼此的派系,几位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对不起兄弟的。”

    既然决定了要挖墙脚,文天祥自然是循循善诱的说道:“我给高大人和范大人都各自写封信去,帮你们说明原委了。在哪里都是为国效力,效忠大宋朝廷,将来也一样上战场,杀鞑子,哪有什么区别啊?”

第四十八章 黄远的志向() 
“文大人如此诚意相邀,你们还不快应承下来。”却是黄远最先说话。

    到底是读过书的,又是商人,脑筋就是要比牛富这帮大头兵灵活。

    同为大宋军人,同为大宋朝廷效力,那些门户之见,向来便是被黄远所唾弃的。

    牛富扫了自己几个兄弟眼中,看到他们的脸上希翼与犹豫之色。牛富暗道:“我自己倒还罢了,几个兄弟的前程却不能被我耽误了。罢了,我为襄阳城要去钱粮军资,也算是尽力了,倒也无愧于心了!“

    想到这里,牛富便沉声说道:“同为大宋军人,承蒙大人看得起,投到大人麾下,原也没什么。只是我等是奉命来向朝廷讨要襄阳城所需的钱粮军资金的,这任务没有完成,我牛某可不能当逃兵啊!”

    文天祥笑道:“襄阳城乃是我大宋北方的门户,你们便是不说,我也会奏请官家,拨下钱粮军资给襄阳城,加强襄阳城的防备。更何况我刚才都答应几位了。你们放心,我这几日便给官家递奏章上去,请求朝廷拨款给襄阳,加强防御。”

    听得文天祥如此说了,牛富便站起身来,单膝跪地,说道:“牛富今后愿听凭大人差谴!”

    旁边几个兄弟见了,也都单膝跪地,道:

    “牛二“

    ”牛三“

    “牛四“

    ”牛五“

    “愿听凭大人差谴!”

    文天祥大喜,连忙将他们几个扶起来,说道:“好!以后就都是自家兄弟了。也无须如此客气,今日我做东,大家不醉不归。明日我便进宫去,向官家讨了特旨,以后你们几个便都到我的新军来效力了!”

    “谨遵大人之命!”

    众人又开始喝起酒来,一边喝,一边天南海北的聊着。

    决定了要跟随文天祥之后,牛富等人便变得有些拘谨起来,不似刚才那般放得开。

    文天祥也不在意,毕竟,自己如今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他们心中多少有些顾忌。日后相处得久了,知道了自己的性子,慢慢便好了!

    随着聊天话题的深入,让文天祥震惊的是这位名叫黄远的义商,谈吐不凡,见多识广,对很多事情都颇有独到的见解,不由得暗暗称奇。

    “我黄远十几岁时,便随船下南洋,去了许多国家,如占城国、真腊国、宾瞳龙国、登留眉国、蒲甘国、三佛齐国、单马令国、凌牙斯加国、佛罗安国……”

    此时,众人都有了几分醉意,黄远也借着酒力,开始谈自己年轻时在海外见到的异国风情,人文地理,民族风俗……一会儿又说到自己出海时的船只如何威武雄壮,能工巧匠们如何耗尽心力打造出这些船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番酒后的吹牛聊天却让文天祥大喜不已。

    文天祥有心要打造一支海军部队。然而,身在临安城中为官,又要训练新军,正愁没有分身之术,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帮手,但一时之间,却又不知去哪里找……听得黄远这番话,文天祥便动了心思。

    “我看黄兄满腹经纶,才学见识均高人一筹,不如,黄兄也留下来……“

    文天祥的话尚未说完,便被黄远打断。

    “文大人不必多说,我知道文大人想拉我黄远来临安做事。但我黄远为什么去襄阳啊?还不是为了帮大宋守住这北方的门户,让蒙古鞑子不得南下,让天下苍生不致生灵屠炭!朝廷军费不济,我经商所得,都用在了襄阳城防之上。襄阳城的军费开支,朝廷出了八成,我出了二成。若是我离开襄阳,万一襄阳失守,我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啊!“

    黄远带着几分酒意,说出了上面一番话。

    文天祥正待回话,牛富在一旁插嘴道:“文大人有所不知。这黄家原本是河北的豪绅,后来河北遭金军攻占,黄家许多人都惨遭毒手。剩下的人随宋室南下,定居泉州,以经商为业,积累了万贯家财。虽成为商人,却不敢忘本,黄氏祖宗遗训:日后黄氏子孙皆须得以收复河北为志,将鞑子驱逐出中原。此后无数年间,黄氏子孙都牢记先祖遗训,但凡我大宋出兵收复故土,黄家必定鼎力相助。端平入洛,黄家耗掉了大半家财。亏得黄氏多年经商,经营有方,后来又慢慢恢复了元气。直至前几年朝廷收复襄阳,黄家再次倾囊相助。襄阳重筑雄城,开屯田,移军户之后,黄兄便举家迁移到襄阳。一则以自己的经商才华,助襄阳守军解决一些钱粮军资之事;二则也是为了守住襄阳城,为将来向河北进攻,收复中原,屯集物资。“

    “黄兄高义,我文天祥钦佩不已。”文天祥还是不死心,再次劝道:“只是收复河北,驱逐鞑子,光复中原,也不是非得在襄阳不可吧?以黄兄之才,若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也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以襄阳为主战场的大战,那还是十年之后的事情,眼前首先要面对的是两年之后的鄂州之战。那场战争,虽说襄阳也是战场之一,但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很大。至于十年之后的襄阳之战,还有十年的时间,自己既然重生来到这里,自然会让那一切都完全改写。

    “在我有生之年,我对收复中原已经不抱希望了!“黄远整个人都显得醉醺醺的,但说话仍然还算流利。也许这些事情一直深刻在他的脑海中,印象太深了,所以,哪怕是喝醉了,仍然能清淅的说出来。

    “蒙古鞑子军力强盛,盛过女真鞑子十倍。如今大宋朝廷昏暗,国力衰退,此消彼长之下,亡国之祸不远矣!四川之地,我大宋经营多年,地势险要,山高路陡,不利于蒙古鞑子的骑兵驰骋,又有王坚,张钰等一干猛将镇守,蒙古鞑子轻易是攻不下来的。两淮一线,有水军镇守,蒙古鞑子不习水战,远不能与我大宋水军争锋,因此也无大碍。“

    “唯独荆湖地区,处于我大宋的中线,攻之则两淮与川蜀首尾不能相顾。若蒙古鞑子中有眼光卓越之人,则必重点进攻此地。要攻占荆湖地区,必先控制汉水,要控制汉水,则非先攻下襄樊两城不可。襄樊两城是我大宋北方的门户,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樊两城不失,则荆湖地区不失,荆湖地区不失,则我大宋安矣!“

    “我如今举家迁往襄阳,便是为了助我大宋守住襄阳城,守住我大宋江山。若不是为了相助宋军,数次散尽家财,若只是一心为自己积累财富,如今那些聚集在泉州的色目商人,又如何能与我黄家相提并论?我此生必竭尽全力,守住襄阳,我黄家将与襄阳城共存亡!“

第四十九章 文天祥与黄远的争论(上)() 
一番话说下来,文天祥对他越发钦佩。

    果然世间豪杰,多出于市井。

    高手在民间啊!

    亲身经历了南宋动乱,又接受过现代社会知识教育的文天祥,对这一切自然是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