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回大宋-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则虽然南宋很多地方并不希望北征,巨额的战争开支和重建北方需要大量的钱财,这迫使朝廷收更多的税,让他们不堪承受。但宋人并非没有爱国心和羞耻心,收复故国领土的口号喊得仍然是很响亮的,也是大多数老百姓所渴望的,只是担心承受不起巨额的开支而已。

    好比今天有人说,打xx我捐一个月工资,打xx我捐一年工资之类的,实际上,真正打起来,全国所有工人全部捐一年工资,也不够一场战争的开支。美国打打伊拉克,阿富汗都消耗了数万亿美元。

    对于这种不用付出,官府担保归还本息,又能赚土地,又能赚名声的“爱国国债”,南宋老百姓还是愿意买帐的,地主阶层作为乡贤,也纷纷带头响应,反正这事怎么算都不吃亏。

    国债发行没多久,便被抢购一空,宋理宗赵昀和度支司的官员们都大大松了一口气,今年财政支出的钱总算有着落了,不用拆了东墙补西墙。

    赵昀暗赞文天祥果然是一个人才,朝廷诸公都对大宋的财政困局束手无策。文天祥却想出了一个新鲜的法子,轻轻松松便解决了迫在眉捷的财政危机。而按他所言,以后每年发行一定量的国债,可使朝廷十年内都无财政困难之忧。

    拔给文天祥的新军经费,仅仅是全部所筹款项的一小部份,但对于组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来说,却是绰绰有余了。

    文天祥在临安城外圈了一块地,作为军营,开始组建新军。

    宋制,军队皆以指挥为基本单位,一指挥为五百人,这支新军一共编制十个指挥。

    文天祥去国子员找到刘保勋,刘保勋一见到文天祥,便拱手拜道:“学生见过文大人。那日在国子员中,我却是有眼无珠,不识得文大人这位新科状元郎了,还道只是寻常学生,多有冒犯,还望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啊!“

    刘保勋并非朝中官员,不知道文天祥的具体官职,因此,只以大人和状元郎相称。

    文天祥冲他胸口打了一拳,大笑道:“你我一见如故,那便是兄弟。既是兄弟,又何必如此客气呢?莫非看不起我文天祥不成?“

    刘保勋没料到文天祥这样一个状元及第出身的读书人,竟如此豪爽,全无半分读书人的酸儒气,他也是一个豪迈汉子,当下说道:“如此,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却是要高攀大人了!文大哥,请受小弟一拜!”

    他也不问文天祥的年龄,生辰八字,直接便以大哥相称。这却是宋人的惯例,对于身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宋人都以哥,姐,爷,爹,叔等等来称呼,以表示尊敬。文天祥的身份地位比他要高出许多,两人年龄相差不大,文天祥让他称兄弟,他便直接以大哥相称了。

    文天祥将他扶起,道:“我今日来,却是有事相请。我如今受了皇命,令我组建一支新军,刘兄你是一个将才,不如过来帮我吧。”

    刘保勋顿时喜出望外,他身为国子员的武学学员,对于朝廷要组建新军一事,也有所耳闻。听说朝廷有意练就一支精锐之军,给新军的待遇极其优厚。他原本就想着能否加入新军,去谋一份军职,却想不到新军的统领竟然亲自来邀请自己了。

    “那个“刘保勋不停地搓着双手,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那个,我来参加新军,能谋一个什么差使?“刘保勋终于问出了口。

    文天祥心中暗道:“这人倒是一个官迷,迫不急待便问要当什么官了,不过,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也是一个将才,只是要注意小心驾驭了。“

    “你放心吧,一个指挥使跑不了!“文天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真的?“刘保勋激动得大叫了起来:”我要当指挥使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四章 选人() 
筹办新军一事还算顺利,这主要得益于宋理宗赵昀对文天祥的宠爱,以及文天祥对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程元凤刚刚担任宰相,他也知道自己并不讨赵昀的欢心,赵昀拜自己为相,不过是平衡朝局的无奈之举。

    但既然受拜为相,那就要负起责来。作为宰相,他需要修补与皇帝的关系。这时候,对于宋理宗支持的事情,只要对朝廷没有太大的坏处,他都不会去反对。毕竟,他也不能什么事都和皇帝拧着干。而发行国债,训练新军,这都是对朝廷有益之事。他从参知政事调任宰相,深知朝廷的财政有多艰难。解决了财政难题,也让自己这个宰相可以放开手脚,做一番事情了。

    丁大全虽然未能拜相,但却得到了擢升,如今朝野上下,人人畏他三分。丁大全甚是得意,对于宋理宗赵昀支持的事情,丁大全当然是不会去反对的。

    至于清流一党,他们正忙着反对丁大全。太学生刘黻、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陈宗等六人上书,请求严惩丁大全,理由是丁大全对宰相无礼,认为无论朝廷是否让董槐去相,皆应以礼相待。

    儒生们讲究礼制,对宰相无礼便是对天下的读书人无礼,因而激起朝野公愤。宋朝的士大夫,可不是明朝的士大夫,可以任由宦官宠臣拿捏。

    六名太学生跪在皇宫前,大喊大叫,要求宋理宗赵昀严惩丁大全,朝野顿时为之轰动。

    赵昀勃然大怒,严令学生不得干政,随后六人均被削去学籍,充军流放。

    朝中官员的目光都聚焦于这些事情上面,文天祥筹办新军一事,便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

    然而,筹办新军毕竟非同小可,要组建一支军队,谈何容易?文天祥在京城中并不认识几个人,仅是新军的将领,指挥使的安排就让他大为头痛。

    文天祥可以举荐刘保勋为指挥使,指挥使虽然是营级官员,但宋代重文轻武,指挥使并没有品阶。但文天祥也不可能十个指挥使全部由自己去举荐,这是大宋朝廷的军队,不是他个人的军队。更何况,他也没有这么多合适的人选。

    怎么去挑选将领,这是摆在文天祥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至于招募士兵一事,已经交给刘保勋去办了。他是武学出身,对怎么做这种事情,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此刻,他正劲头十足的在挑选士兵。

    新军待遇优厚,招募公告一经贴出,应者如云,倒也不愁兵源。

    这支精兵是文天祥日后和蒙古大军作战的本钱,一定要是精锐中的精锐。前一世,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未经严格训练,即与蒙古大军作战,吃足了苦头。

    这种亏,前一世已经吃够了,这一世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文天祥来到吏部,借来吏部的花名册,试图挑选合适的人选,细细看了半天,仍然没有找到几个合适的人选。

    这时,坐在一旁的考功司郎中张聪,却对他说道:“文大人奉了官家的旨,要训练新军。若要成军,先得选将,只是文大人在这考功册上,恐怕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文天祥听他如此说话,便问道:“这却是何故?张大人有何指教呢?”

    “指教可不敢当。文大人奉旨办差,助文大人一臂之力,原也是我份内之事。“

    考功司是吏部最肥的差使,张聪能在这里当差,自然是背景深厚,眼光也是有几分的。文天祥刚刚中了状元,得官家赐字,数月间便又升迁为右正言,如今又领旨筹办新军,这等被官家看重的人物,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步步高升是必然的。能有机会巴结巴结,张聪也是求之不得。

    ”文大人想想,如今战事频繁,能力出众的武将,都驻在边疆。文大人却是在临安城练兵。这临安城中,哪里挑得出几个优异的低阶武官?要么是一些功勋卓著的高官,要么便是一些善于钻营之辈,又或者得了祖上的恩萌,这才留在临安城中。“

    这个道理,文天祥也是懂的。只是他负责筹建新军,地点是在临安城附近,却也不可能从边关前线再调人过来。只是这个张聪这么说,莫非有什么法子?

    “前几日,从襄阳城来了一个人,那可是一员虎将,名唤牛富。文大人何不去请来此人呢?“

    “你说什么?他从襄阳来,名唤牛富?“文天祥急忙追问道。

    张聪微微一愣,这个牛富,乃是他老婆家的一门远房亲戚。此次来临安城,一是为自己磨堪升转之事,二是来为襄阳驻军讨军费的。不过,他在临安城没有多少人脉,这临安城的衙门太大,官员们一个个都是鼻孔朝天的,哪会看得上他这样一个边关武夫。

    没找到什么门路,便只好求到张聪的老婆那里。

    张聪对牛富的事情,原也不怎么关心。今日文天祥来吏部选人,他知道文天祥是官家面前的新红人,这筹办新军,却是肯定要动真格的。因此,便想到将牛富推荐给文天祥。他知道牛富也是有几分本事的,推荐给文天祥,一则巴结这位新红人,二则也顺了老婆的意,两头讨好,他自然乐意为之。只是没想到,看这文天祥的神态,似乎听说过牛富的名字?

    “文大人可是听说过此人?“张聪有点心中不安。虽说自己本意是要讨好文天祥的,但若是让他知道牛富是自己老婆的远房亲戚,事先走了自己的门路,那会不会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来呢?

    “确有耳闻!“文天祥也不隐瞒,反正这种事情,随便找一个理由便搪塞过去了:”我也曾听说牛富是一员虎将,既然他在临安城中,我这便去相请,却不知他此刻住在何地?“

    张聪大喜,看来文天祥颇为欣赏牛富,自己的马屁算是拍对了,忙说道:“我着人通知牛富,让他来文大人府上拜访便是了,岂有让文大人前去寻他之理啊?“

    文天祥连忙摇手道:“既是虎将,文某自当亲自前去相请,此乃应有之义,还望张大人告知。“

    张聪暗道这文天祥不愧是文状元,官家面前的红人,这般姿态,倒也有几分礼贤下士的风范。

    当下告知了牛富的地址,文天祥便告辞离去,刚走到院中,却听到了谢枋得的声音。

    “什么司户参军,我谢某不受。“

    文天祥寻声找去,只见谢枋得将任命的文书往地上一扔,转身便往外走。

    此时吏部的院中仍有许多今年新中进士的人,在等待选官,谢枋得这一番举动,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文天祥暗暗觉得好笑,走上前去,拉住谢枋得,道:君直兄,别来无恙啊!“

    谢枋得正在气头上,扭头一望,见是文天祥,顿时苦笑道:“却是让宋瑞兄见笑了!宋瑞兄为何也来这吏部选官?宋瑞兄是新科状元,不是直接授官吗?”

    文天祥笑道:“我是领了官家的旨,负责筹办新军。想借吏部的花名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不想却碰到君直兄了。”

    “什么?”谢枋得大吃了惊:“朝廷近日下旨招募的新军,是宋瑞兄负责筹办?”

    这可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自己耗时数月,才得吏部选了一个抚州司户参军的职务。却不想,文天祥竟然已经领着圣旨,筹办新军了。

    “正是在下负责!”

    “宋瑞兄可真是官运亨通,我却是羡慕不过来了。浪费了数月的时间选官,受尽了百般刁难,只得了一个抚州司户参军的差谴,我还是辞官回家去吧。”

    文天祥笑道:“君直兄如此人才,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岂不是朝廷的一大损失!也辜负了君直兄这一身的才学!君直兄既然不愿意去抚州任司户参军,不如来我的新军办事,如何?“

    谢枋得还是很希望谋个一官半职的,否则,也不用来参加科举了。只是他对吏部安排的官职极度不满,这才辞官不受。现在听得文天祥相邀,便应承了下来。

    文天祥大喜,谢枋得虽不是杰出的将才,但对于筹办军务,却极为精通,谢枋得禀赋聪明,处理军中各项杂务正是其所长,有他相助,自己可以减轻一大半的负担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 牛富与他的兄弟们() 
和乐楼是户部点检司下辖的第一酒楼,也是临安城中最大的酒楼。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临安是大宋最繁华的城市,和乐楼又是城中最大的酒楼,这生意自然是不必说的。

    一等一的好!

    宋人重文士,和乐楼这种高档酒楼,也是一干文人士子,达官贵人最喜欢来的地方。

    和乐楼的消费水平极高,穷人是吃不起的。既然都是富人,多少都认得几个字,在全国慕文士的风气带动下,大家便都跟着附庸风雅,说几句词,背几首诗,再谈谈某个文士的风流韵事。

    至于如今醉红楼和西湖灯船上,哪个姑娘的身段儿好,哪个姑娘的咽喉好,哪个姑娘的脸蛋儿精致,哪个姑娘吹萧吹得好,又来了哪几个新姑娘,今天晚上要不要一起去玩玩,要点哪个姑娘的牌子,与她一起唱歌喝酒聊天,再同床共枕,共度**,那也是雅士文人的高尚乐趣。

    咱都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与那些开口动辄便是荤段子,总想着与店铺里的张寡妇王寡妇们,打情骂俏的贩夫走卒,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那些人,太俗了!

    怎么也得吟几首诗,唱几首词,摸着姑娘们柔嫩的小手,好好的调**,那才有格调嘛,怎么能那么俗呢?

    和乐楼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不过,今日这和乐楼上,一张酒桌旁,却坐了几个满脸腮帮胡子的壮汉,脸上还刻着字,一看就是那不通文理的粗俗大头兵。坐在那里也不注意礼义风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惹得一帮文人雅士,商贾名流连连摇头。

    众人都只想离他们远点,这种粗鄙之人,与他们同楼喝酒都是大**份之事。

    但人家酒楼敞开大门做生意,也没有赶客人走的道理,只好寻个雅间,远远的避开那些人了。

    想不到,如今这世道,这种粗鄙之人,都跑到和乐楼上来喝酒了,真是玷污了这西湖水酿出的好酒。

    “牛哥,我们来临安城也有大半个月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